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展开了探讨,阐述了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保护;问题
为了做好相关的古籍保护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提高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质量,更好的完成古籍保护工作。
一、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展的古籍项目—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古籍保护工作有了很大进步。2006年至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养了古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6800余名。每一年投入200多万元的资金,在全国十几个地方办培训班。去年全国就有上千人参加古籍普查培训班。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按八个大区域组织,先培养骨干力量(屈菡,2013),形成了一批学历高、专业能力强、甘于奉献的年轻业务骨干,为古籍保护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二、目前我国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认识问题
(1)政府行政部门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行政部门一心抓经济建设,对于文化建设投入很少,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视而不见。
(2)部分图书馆领导、相关专业人员认识缺失,古籍保护工作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活,一些馆领导对此项工作不甚了了,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工作的开展。忽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经常性调整变动岗位,使有能力、业务精通的技术人员失去发挥个人特长和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个人能力与岗位配置的错位、脱节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专业技术人员对自身从事的古籍保护工作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抵触情绪。
2.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古籍生存状况不理想。由于时间久远、保存条件落后,不达标、环境污染、长期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古籍的生存状况不理想。
3.古籍保护、修复人才匮乏,流失严重。据文化部统计,我国公共图书馆收藏古籍2717.5万册,善本229.5万册,需修复的古籍就在千万册以上,其中珍贵古籍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大概有20万件以上。目前,我国能够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技术人员加起来不足500人,人均修复5万册古籍,也要一百多年才能完成,待修复的古籍不计其数,人才匮乏,杯水车薪。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古籍修复人员的学历和待遇不尽人意。在我国社会上普遍认为修复人员就是技术工,就是应该干脏活累活,不被看重,社会地位低,大大削弱了修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上原因造成了修复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力,人才培养问题不解决,古籍保护工作无从谈起。
针对以上基层图书馆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困境,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三、抢抓机遇,吸收借鉴,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做好古籍保护工作
1.建立地方古籍保护协调机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行政领导的目标考核范畴。对于有古籍的县市,要将古籍保护工作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项目纳入地方领导个人施政业绩考核范畴,将其纳入量化考核指标范围,明确工作任务及目标,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加大基层古籍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2.纳入县级以上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并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各级公共图书馆每四年根据《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由专家量化考核软硬件设施建设、工作成效是否达标来确定其级别和拨款数额。基于评估定级对图书馆发展所起到重要作用,古籍保护工作必须纳入县级、地(市)级、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并成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引起图书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古籍保护工作方面的资金倾斜力度和软硬件设施配备的投入
3.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增加硬件设备投入,延长古籍寿命
古籍的保存环境要求相当严苛,必须做好防水、防火、防尘等工作,需专用密封书库专柜存放收藏,温度、湿度也有高标准
古籍保护存放与环境有相当大的关联,加强书库内部环境的硬件设备投入是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关键之一。
(1)古籍书库必须保持一定的恒温状态。理想的温度必须控制16℃~22℃之间。
(2)古籍书库要做到保持恒湿状态。
(3)古籍书库必须通风,排风扇、空调对角全面循环,排风扇必须有过滤网,3个月开门窗通风一次,将书库不适宜环境经过设备或人工方式变为适宜。
(4)防止阳光直接射入库内,更不能射到书上,安装双层窗帘避免光的直射和紫外线照射,控制光线照射强度与种类,安装白炽灯或是防紫外线灯管,它能够散发热量,发出的光基本不含紫外线,避免使用日光灯,日光灯波长过长,里面全是紫外线,容易爆裂引起火灾,不利于古籍存放与保护。
(5)要加强防火管理。
(6)做好防尘工作。
要做好以上保护工作,必须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延长古籍寿命和使用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争取资金投入仍是重中之重。
4.实行“借存制度”保护古籍。“借存”顾名思义即基层图书馆将自己拥有所有权的古籍寄存在有保存条件的图书馆暂时存放。双方签定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借存方有义务为被借存方提供古籍的相关信息资料,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索回古籍。被借存方有义务在借存期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古籍实施保护,移交时注意各种手续办理即可。通过借存制度。
5.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步伐,促使古籍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古籍内容复制或是转移到其它载体,进行自动化保存、检索、再现等处理手段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的目的。
6.加强人才培养战略。重视在岗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实效跟踪巡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专家学者们通过以办短期业务培训班的形式对省、市级图书馆古籍保护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中国文化史、书籍史、文献保护、造纸、色彩学、纸张鉴定、古籍鉴定等专业知识授课和古籍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操作培训。省级、市级图书馆对县级图书馆进行类似的再培训,针对基层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实地考察,跟踪服务,指点迷津,检查实效。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多渠道地加强在岗专业人员培训,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古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是我国历史的见证者,其中包含了众多古代的人文信息,具有着十分珍贵的意义。我们必须重视图书馆古籍保护的工作,要看清古籍保护的基本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措施,以尽最大努力做好古籍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艳艳.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07).
[2]秦磊.关于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风.2010(18).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保护;问题
为了做好相关的古籍保护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提高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质量,更好的完成古籍保护工作。
一、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展的古籍项目—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古籍保护工作有了很大进步。2006年至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养了古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6800余名。每一年投入200多万元的资金,在全国十几个地方办培训班。去年全国就有上千人参加古籍普查培训班。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按八个大区域组织,先培养骨干力量(屈菡,2013),形成了一批学历高、专业能力强、甘于奉献的年轻业务骨干,为古籍保护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二、目前我国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认识问题
(1)政府行政部门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行政部门一心抓经济建设,对于文化建设投入很少,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视而不见。
(2)部分图书馆领导、相关专业人员认识缺失,古籍保护工作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活,一些馆领导对此项工作不甚了了,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工作的开展。忽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经常性调整变动岗位,使有能力、业务精通的技术人员失去发挥个人特长和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个人能力与岗位配置的错位、脱节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专业技术人员对自身从事的古籍保护工作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抵触情绪。
2.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古籍生存状况不理想。由于时间久远、保存条件落后,不达标、环境污染、长期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古籍的生存状况不理想。
3.古籍保护、修复人才匮乏,流失严重。据文化部统计,我国公共图书馆收藏古籍2717.5万册,善本229.5万册,需修复的古籍就在千万册以上,其中珍贵古籍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大概有20万件以上。目前,我国能够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技术人员加起来不足500人,人均修复5万册古籍,也要一百多年才能完成,待修复的古籍不计其数,人才匮乏,杯水车薪。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古籍修复人员的学历和待遇不尽人意。在我国社会上普遍认为修复人员就是技术工,就是应该干脏活累活,不被看重,社会地位低,大大削弱了修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上原因造成了修复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力,人才培养问题不解决,古籍保护工作无从谈起。
针对以上基层图书馆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困境,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三、抢抓机遇,吸收借鉴,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做好古籍保护工作
1.建立地方古籍保护协调机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行政领导的目标考核范畴。对于有古籍的县市,要将古籍保护工作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项目纳入地方领导个人施政业绩考核范畴,将其纳入量化考核指标范围,明确工作任务及目标,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加大基层古籍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2.纳入县级以上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并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各级公共图书馆每四年根据《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由专家量化考核软硬件设施建设、工作成效是否达标来确定其级别和拨款数额。基于评估定级对图书馆发展所起到重要作用,古籍保护工作必须纳入县级、地(市)级、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并成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引起图书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古籍保护工作方面的资金倾斜力度和软硬件设施配备的投入
3.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增加硬件设备投入,延长古籍寿命
古籍的保存环境要求相当严苛,必须做好防水、防火、防尘等工作,需专用密封书库专柜存放收藏,温度、湿度也有高标准
古籍保护存放与环境有相当大的关联,加强书库内部环境的硬件设备投入是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关键之一。
(1)古籍书库必须保持一定的恒温状态。理想的温度必须控制16℃~22℃之间。
(2)古籍书库要做到保持恒湿状态。
(3)古籍书库必须通风,排风扇、空调对角全面循环,排风扇必须有过滤网,3个月开门窗通风一次,将书库不适宜环境经过设备或人工方式变为适宜。
(4)防止阳光直接射入库内,更不能射到书上,安装双层窗帘避免光的直射和紫外线照射,控制光线照射强度与种类,安装白炽灯或是防紫外线灯管,它能够散发热量,发出的光基本不含紫外线,避免使用日光灯,日光灯波长过长,里面全是紫外线,容易爆裂引起火灾,不利于古籍存放与保护。
(5)要加强防火管理。
(6)做好防尘工作。
要做好以上保护工作,必须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延长古籍寿命和使用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争取资金投入仍是重中之重。
4.实行“借存制度”保护古籍。“借存”顾名思义即基层图书馆将自己拥有所有权的古籍寄存在有保存条件的图书馆暂时存放。双方签定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借存方有义务为被借存方提供古籍的相关信息资料,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索回古籍。被借存方有义务在借存期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古籍实施保护,移交时注意各种手续办理即可。通过借存制度。
5.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步伐,促使古籍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古籍内容复制或是转移到其它载体,进行自动化保存、检索、再现等处理手段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的目的。
6.加强人才培养战略。重视在岗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实效跟踪巡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专家学者们通过以办短期业务培训班的形式对省、市级图书馆古籍保护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中国文化史、书籍史、文献保护、造纸、色彩学、纸张鉴定、古籍鉴定等专业知识授课和古籍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操作培训。省级、市级图书馆对县级图书馆进行类似的再培训,针对基层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实地考察,跟踪服务,指点迷津,检查实效。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多渠道地加强在岗专业人员培训,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古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是我国历史的见证者,其中包含了众多古代的人文信息,具有着十分珍贵的意义。我们必须重视图书馆古籍保护的工作,要看清古籍保护的基本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措施,以尽最大努力做好古籍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艳艳.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07).
[2]秦磊.关于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风.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