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校是在社会高等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民办高校的进步也明显可见,而作为民办高校的重要管理机构,党委组织在学校的发展中担负着监督作用与政治核心作用,并组织起了政治素质高,思想观念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党员,对于高校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本文将主要对于民办高校党员的管理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讨论。找出在民办院校的党建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点,与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达到加强党政工作力度,提升党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员;管理;现状
党建工作在各大院校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民办高校的党员教育与监管方面多数受到工作的模式与办学的理念影响,导致党委的组织能力并未充分发挥,党员的优势也并未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办学的体制问题,所以高校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应寻找更多的新的观念与措施,加强党委工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一、民办高校的党员教管体制中的难题
1.党委队伍的人员稳定度与工作能力偏低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间的办学体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民办高校的办学者多数会无视党委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易出现党政人员身兼数职而导致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党建工作的开展和研讨,办公地点与相关经费也无法保证,导致党政人员收入不高,流失严重,缺乏资历以及能力偏低等状况。
2.党委作用未能正确发挥
部分的民办高校的组织构建并不健全,所以党政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且无法保证入党动机,所以多数党政人员有懈怠工作、懒散不作为及逃避责任的情况发生。部分的高校虽然在名义上成立了党政制度,但是由于党政人员的不服从,导致难以实施,成为只有名义没有活动的党组织,甚至有部分民办院校的党组织除去交纳党费的交流外平时几乎不与党员进行沟通,使得党委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3.党政人员无明显优势
很多民办院校的党政人员,虽然加入了党委组织,但从思想上并未真正的对自己身为党员的身份进行正确的认识,价值观仍然是以金钱为重,而对于党组织活动真正需要表达的思想毫无热情也没有任何兴趣,没有为民服务的思想,也没有党员所应有的任何信念,更不用说作为党政人员的模范作用。导致身为党政人员的先进性尽失,完全体现不出党员应有的优秀素质。
4.办学者对于党委工作的忽视
民办院校特殊的办学制度与自主性,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者对于整个院校的完全领导制,所以办学者对于党建工作是否重视决定了党委工作的建设与完善工作是否能够开展而部分的办学者对于党政工作是有很多顾虑的,担心党委组织的建立后续会对教学的整体秩序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党建工作便采取忽视的态度,而因为民办院校的“办学者最高权力制”,所以院校的其他阶层领导也无法参与决定,导致了党委部门无法有效的进行监督。
二、解决党政建设工作问题的措施
1.提升党政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在民办院校的办学过程中,为了减少成本的花费,党政工作的相关人员很多都是选择兼职,而这样的方式是导致党政工作力度不足的根本原因,各校的党委应当遵照党委需求的标准,寻找更多稳定且高素质的党政人员,按照“重视品行、重视党政工作、愿作表率”的要求结合专业度,知识量为标准在党员中选拔出优秀且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才作为党政工作人员,并在职位与收入上,加大力度进行支持,保障党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好的工作氛围及发展平台。
2.保障党政组织制度的健全性
民办院校一般具有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的特点,致使党建的工作无法全面实施,且不够规范,对于党员的发展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更加提高对于党政建设工作的重视,将党政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制定适应党员发展并与党委相关章程符合的党建机制,有效保障党员的发展工作。
3.对于积极分子加强培训,做好入党的把关
党员积极分子从培训审查到确认为党员发展对象期间应必须达到一年,在此过程中,应借助多种方法,不断的提升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水准,并针对性的对于潜在党员实行定制培训机制,有效的发挥党校的培养作用,需要根据潜在党员的特点对于培训内容进行制定,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另外需要为潜在党员分配适于自身的社会工作,使其能够在社会的工作实践中进行磨练。要实施健全的潜在党员定期上报机制,便于党委组织及时的掌握潜在党员的思想及工作概况。并且要建立动态监管的制度,以便让优秀的潜在党员及时加入并将不符合标准的人员进行排除。
4.提升对于党员教育的持续性,保障党内人员观念的先进性
民办院校的管理机制中,因为学制较短、学员流动快,所以会出现党政人员配备不全,党政工作机制不完善以及对于党员后续培训管理不足等情况,这样会导致部分党员在入党前与入党后的表现完全不一的情况发生,部分的党员在入党前积极表现,入党后却懒散无组织纪律性,忘记了党委的相关规章与要求,对于党政工作采取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态度,观念与意志也都较入党前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样的党员根本无法起到在组织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党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应当只注重前期的培养,党员的后续培训与管理也是十分需要重视的,现今的党员队伍实在不断的培训与约束中磨练出来的。
三、结语
党员的发展工作,关系到党委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党政工作的力度,民办院校的党员发展,应当结合高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对于发展工作的重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党政工作队伍,发展出符合发展要求、具有优秀的党政观念与强大业务能力的优秀党员。社会在不断进步,党委自然要紧跟社会进展的脚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进步,不断的汲取新的观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景占伏,闫国君,姚旭光.民办高校党员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2).
[2]王宏武.民办高校学生预备党员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商,2013(19).
[3]丁萌,何解山,江泰胜,黄志文.民办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党史文苑,2014(14).
[4]周桂妃.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7(03).
[5]刘冰冰.从先进性教育析创新高校党员管理[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简介:蔡丹(1980-12),女,汉族,湖北武汉,武汉工商学院,研究实习员,经济学学士。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员;管理;现状
党建工作在各大院校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民办高校的党员教育与监管方面多数受到工作的模式与办学的理念影响,导致党委的组织能力并未充分发挥,党员的优势也并未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办学的体制问题,所以高校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应寻找更多的新的观念与措施,加强党委工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一、民办高校的党员教管体制中的难题
1.党委队伍的人员稳定度与工作能力偏低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间的办学体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民办高校的办学者多数会无视党委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易出现党政人员身兼数职而导致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党建工作的开展和研讨,办公地点与相关经费也无法保证,导致党政人员收入不高,流失严重,缺乏资历以及能力偏低等状况。
2.党委作用未能正确发挥
部分的民办高校的组织构建并不健全,所以党政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且无法保证入党动机,所以多数党政人员有懈怠工作、懒散不作为及逃避责任的情况发生。部分的高校虽然在名义上成立了党政制度,但是由于党政人员的不服从,导致难以实施,成为只有名义没有活动的党组织,甚至有部分民办院校的党组织除去交纳党费的交流外平时几乎不与党员进行沟通,使得党委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3.党政人员无明显优势
很多民办院校的党政人员,虽然加入了党委组织,但从思想上并未真正的对自己身为党员的身份进行正确的认识,价值观仍然是以金钱为重,而对于党组织活动真正需要表达的思想毫无热情也没有任何兴趣,没有为民服务的思想,也没有党员所应有的任何信念,更不用说作为党政人员的模范作用。导致身为党政人员的先进性尽失,完全体现不出党员应有的优秀素质。
4.办学者对于党委工作的忽视
民办院校特殊的办学制度与自主性,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者对于整个院校的完全领导制,所以办学者对于党建工作是否重视决定了党委工作的建设与完善工作是否能够开展而部分的办学者对于党政工作是有很多顾虑的,担心党委组织的建立后续会对教学的整体秩序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党建工作便采取忽视的态度,而因为民办院校的“办学者最高权力制”,所以院校的其他阶层领导也无法参与决定,导致了党委部门无法有效的进行监督。
二、解决党政建设工作问题的措施
1.提升党政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在民办院校的办学过程中,为了减少成本的花费,党政工作的相关人员很多都是选择兼职,而这样的方式是导致党政工作力度不足的根本原因,各校的党委应当遵照党委需求的标准,寻找更多稳定且高素质的党政人员,按照“重视品行、重视党政工作、愿作表率”的要求结合专业度,知识量为标准在党员中选拔出优秀且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才作为党政工作人员,并在职位与收入上,加大力度进行支持,保障党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好的工作氛围及发展平台。
2.保障党政组织制度的健全性
民办院校一般具有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的特点,致使党建的工作无法全面实施,且不够规范,对于党员的发展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更加提高对于党政建设工作的重视,将党政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制定适应党员发展并与党委相关章程符合的党建机制,有效保障党员的发展工作。
3.对于积极分子加强培训,做好入党的把关
党员积极分子从培训审查到确认为党员发展对象期间应必须达到一年,在此过程中,应借助多种方法,不断的提升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水准,并针对性的对于潜在党员实行定制培训机制,有效的发挥党校的培养作用,需要根据潜在党员的特点对于培训内容进行制定,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另外需要为潜在党员分配适于自身的社会工作,使其能够在社会的工作实践中进行磨练。要实施健全的潜在党员定期上报机制,便于党委组织及时的掌握潜在党员的思想及工作概况。并且要建立动态监管的制度,以便让优秀的潜在党员及时加入并将不符合标准的人员进行排除。
4.提升对于党员教育的持续性,保障党内人员观念的先进性
民办院校的管理机制中,因为学制较短、学员流动快,所以会出现党政人员配备不全,党政工作机制不完善以及对于党员后续培训管理不足等情况,这样会导致部分党员在入党前与入党后的表现完全不一的情况发生,部分的党员在入党前积极表现,入党后却懒散无组织纪律性,忘记了党委的相关规章与要求,对于党政工作采取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态度,观念与意志也都较入党前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样的党员根本无法起到在组织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党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应当只注重前期的培养,党员的后续培训与管理也是十分需要重视的,现今的党员队伍实在不断的培训与约束中磨练出来的。
三、结语
党员的发展工作,关系到党委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党政工作的力度,民办院校的党员发展,应当结合高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对于发展工作的重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党政工作队伍,发展出符合发展要求、具有优秀的党政观念与强大业务能力的优秀党员。社会在不断进步,党委自然要紧跟社会进展的脚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进步,不断的汲取新的观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景占伏,闫国君,姚旭光.民办高校党员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2).
[2]王宏武.民办高校学生预备党员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商,2013(19).
[3]丁萌,何解山,江泰胜,黄志文.民办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党史文苑,2014(14).
[4]周桂妃.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7(03).
[5]刘冰冰.从先进性教育析创新高校党员管理[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简介:蔡丹(1980-12),女,汉族,湖北武汉,武汉工商学院,研究实习员,经济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