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堂教学;“自主导引式”;
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5—0028—01
“自主导引式”课堂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模式是把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活动小组,学习活动小组的组建可分三层进行:一是按成绩、性别、性格搭配;二是给小组成员定位、分配任务;三是解决特殊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走下讲台,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导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它有三个特点:即先学后导、分层递进、交流提升,有三种课型:即导学课、展示课、测评课,有五个环节:即预习检测、明确目标、合作探究、交流提升、达标测评。这种教学活动模式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抓好课前预习,做到不看不讲
教师应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完成预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每一堂课开始,笔者都把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为重点,或板书、或口答、或笔答,然后进行评价并加分,这样学生就有了自学的动力。为了小组的荣誉,组长会督促本组成员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教师还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运用幻灯片、音响、录像表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情中悟理、情理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做到不议不讲
在完成第一阶段检查预习的评价之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因为学习目标是每节课的灵魂,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应学到什么程度。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会有学习的动力,有的放矢,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然后分组探究。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增强,这时,一个组内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就可以迅速展开研讨。当然,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度,难易适度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充分享受回答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深钻教材,熟悉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了解教材重点、难点,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中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的阶段,将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真正阶段,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都是独特的。当每个小组都通过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后,就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或口头表述、或板书答案。最后,让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教师汇总引导学生共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讨论重点,然后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探究。此阶段,由于问题都是学生在小组中无法解决的,急于求知的,大有主动“请战”情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轻松。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质疑,共同论证,共同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优等生来说,他们更深层次的求知欲及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得到教师充分尊重的,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5—0028—01
“自主导引式”课堂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模式是把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活动小组,学习活动小组的组建可分三层进行:一是按成绩、性别、性格搭配;二是给小组成员定位、分配任务;三是解决特殊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走下讲台,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导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它有三个特点:即先学后导、分层递进、交流提升,有三种课型:即导学课、展示课、测评课,有五个环节:即预习检测、明确目标、合作探究、交流提升、达标测评。这种教学活动模式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抓好课前预习,做到不看不讲
教师应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完成预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每一堂课开始,笔者都把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为重点,或板书、或口答、或笔答,然后进行评价并加分,这样学生就有了自学的动力。为了小组的荣誉,组长会督促本组成员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教师还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运用幻灯片、音响、录像表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情中悟理、情理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做到不议不讲
在完成第一阶段检查预习的评价之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因为学习目标是每节课的灵魂,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应学到什么程度。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会有学习的动力,有的放矢,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然后分组探究。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增强,这时,一个组内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就可以迅速展开研讨。当然,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度,难易适度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充分享受回答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深钻教材,熟悉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了解教材重点、难点,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中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的阶段,将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真正阶段,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都是独特的。当每个小组都通过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后,就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或口头表述、或板书答案。最后,让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教师汇总引导学生共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讨论重点,然后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探究。此阶段,由于问题都是学生在小组中无法解决的,急于求知的,大有主动“请战”情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轻松。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质疑,共同论证,共同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优等生来说,他们更深层次的求知欲及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得到教师充分尊重的,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