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入园前都会有着不同的入园焦虑,表现形式不一,这种情形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影响和干预,表面上会给老师和孩子、家长造成身体方面的疲倦,其实内心里的伤害更是让教育者不堪忍受!那么,如何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解除幼儿与亲人短暂分离的痛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幼儿入园焦虑;有效缓解焦虑;最佳效果;途径和方式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应当主动通过环境教育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适应教育。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减少分离焦虑。据此,笔者认为:幼儿园实施“养成教育”,要以教师个人教育素养的提升,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设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环境,使家庭、社区、幼儿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为幼儿能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分离焦虑。那么如何能有效做到以上这样,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有效途径和方式。
  一、 幼儿入园前家长要向孩子进行假设性入园生活的美好情景展示,让孩子对 去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快乐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于此同时,要学会和幼儿园老师互动,交流,减少陌生感。
  1、家长准备让孩子进幼儿园之前,就应该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描述:如果进幼儿园的话,会有多么美好的情景展现!然后带着宝贝和幼儿园老师有零距离的接触后,他会感觉幼儿园老师很温暖、可信赖,会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还说过:[2]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这就是说,如果孩子从心底里面就对幼儿园生活有向往的话,他会有积极的内在行动来投入这样的设想活动中,心理上也会解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就会从心里接纳将来生活的地方,会减少焦虑情绪的发生,积极地投入幼儿园环境进行创造性地活动,这也是幼儿期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有时间的话,家长就亲自领着宝贝到已经选好的幼儿园进行实地游戏,生活体验,让孩子真正地从“你设想的想象的生活游戏”在亲自体验中得到验证:在幼儿园的生活就是很开心,快乐的真实感觉,他会很快融入环境,接纳所面临的一切变化,从而也不会在亲人短暂离开后大哭大闹,有不适应等焦虑的表现产生。另外,幼儿园的老师提前家访 也可减缓幼儿焦虑。 家访可以使教师与幼儿建立友好的感情,认识和了解新生的特点,也让孩子更进一步地认识老师。老师可询问幼儿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喜欢吃什么?在家最喜欢谁等等。临走的时候别忘了送一件幼儿喜欢的小礼物,使孩子感到老师是可依恋,可信赖的人。
  2、家长带着孩子和老师一起玩亲子游戏,让宝贝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有所体验,进一步加强幼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感受与“陌生人”相处的全过程,让幼儿从内心感受和接纳“陌生人”,并感觉到“陌生人”其实并不可怕。这也会减少幼儿的焦虑情绪。
  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孩子如果适应性差的话,依然会对新环境有恐惧感,对老师和将要相处的同学,家长有排斥和距离感,那么家长在带孩子去幼儿园报名的时候,就可以初次将老师和见到的陌生人介绍给孩子认识,老师也要有热情的行为来感染孩子,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给孩子一个非常有亲和力的,温暖感觉,在以后的生活里,自然而然的就会喜欢你,接纳你。正式开学前几天,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教师里布置一新的漂亮墙饰,温馨的睡房,有趣的游戏室,并玩一玩幼儿园的大型玩具,让幼儿觉得幼儿园里有许多东西在吸引着他,从而减少对幼儿园环境的陌生感。另外,幼儿如果真正离开爸爸妈妈,独立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了,幼儿园老师要多多地准备一些和幼儿见面时的物品,如:好玩、好吃 、好看的东西;玩具电话或手机一部,随时“打电话”给哭闹孩子的爸爸妈妈,好让爸爸妈妈“早点来接宝宝回家”。班里的玩具最好人手一个。如:发光发响的枪,会哭会笑的娃娃,小皮球、拨浪鼓等等。另外做好动静交替工作也特别重要。老师可以带幼儿到室外玩大型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还有,孩子都是喜欢看动画片的。老师可以准备一些 《 海绵宝宝》 《 猫和老鼠》 等动画碟片,适当的放给孩子们看 。
  3、“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说的,事实也是如此。对孩子的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着,无论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父母的言行身教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人对事的看法。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就是每个不同家庭教育的映射。人,就是环境的产物,进而造成心理活动的不同的发展。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亲首先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就对孩子起到一个榜样和引导的作用,你要友善相信地和周围人交往,孩子就会耳闻目睹你所作所为,从而会很快融入环境,适应环境。
  要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期,家长要从以下几点就做起,也会让孩子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减少焦虑。首先:从小培养孩子与小朋友交往和共处的习惯。如经常请别的小朋友来家玩,或到别的小朋友家串门。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这样,孩子会喜欢交往,性格活泼,一旦上幼儿园,会很快适应环境。其次:幼儿在家的零食比较多,一方面老师可允许幼儿从家里带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准备一些香蕉、橘子、 糖果、点心面包、适合温度的白开水等。让他们感觉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里一样,自由的吃,自由的喝,自由的玩,然后就不会很“想家”,也不会很想“爸爸妈妈”。
  上幼儿园前,经常请一些入了园的小朋友到家来玩。从他们的交往中,让孩子逐渐了解幼儿园的一些生活和学习情况。比如讲故事 、 玩游戏等,让孩子了解新环境。孩子对即将要去的新环静——幼儿园充满了新奇、陌生甚至恐怖的感觉。消除这种紧张情绪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未开学前带孩子去幼儿园走走,看看。让他(她)看看幼儿园的游戏场地,看看活动室的摆设和墙上的画,边看边做作介绍,并告诉幼儿他即将来这里,还有许多小朋友将和他一起玩。特别是幼儿园有庆典活动的时候,自然会产生兴趣,萌发上幼儿园的念头。平常在家时,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如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洗脸、自己用餐、大小便等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对孩子独立人格和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大有益处的,让孩子带一些熟悉的物品去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时,给他带上最喜欢的玩具或图画书等,这可以给孩子一种亲切感,减少陌生感和焦虑情绪。最后:家长也要正确对待孩子入园时的哭闹现象。大多数孩子初到幼儿园时,见到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恐惧心里而哭闹。这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慢慢会好的。家长不可因孩子哭闹而随意责骂,也不能一见孩子哭闹就心疼而随即带回家,这样只会导致孩子哭闹时间更长。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家长应相信,孩子上幼儿园,不但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在幼儿园里,可保证孩子有所受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不要中途去幼儿园看孩子,也不要让孩子经常迟到、早退 、旷课。这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利的,应按幼儿圆规定的时间接送孩子。要随时了解幼儿园里的情况。每天都应该问问孩子在园里的情况,包括老师、 同伴和一天的游戏情况。孩子在讲的时候,大人要耐心地、 有兴趣地听。如果孩子只是简单地回答“玩”,“画画”,大人就要问得详细些,启发孩子讲完整的句子。这既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不同的角色来适应孩子的情感和心理要求,以教育素材为主,充分挖掘素材的情感教育,进一步增强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感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说[3]“老师在活动中不仅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这就是说:在幼儿园里,老师要学会转换不同身份、角色来和幼儿游戏,学习,玩耍,既要在生活上像妈妈一样照顾年幼的他们,同时还要是老师,朋友和他们玩耍,他们的视觉,思维来说话,办事,他会很快喜欢上你,愿意接近你,想和你说话,聊天,这就是初步的信任。情感是教育中的重要元素,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进而促进其主体性的发挥。为此,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传情”作用,关注幼儿的情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4]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只有幼儿的情感获得发展,幼儿教育教学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展与发挥。良好的师生情感正有助于发展幼儿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情感,[5]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情感策略,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自身的“传情”作用,在观察幼儿情感发展和情感表达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注意根据幼儿的情感反馈对教学活动做出适时的调整,从而促进幼儿情感与主体性的积极健康发展。
  [6]“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以游戏的手段来进行教育教学的”这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上的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幼儿园生活学习的各环节转换,以丰富的环境教育、实物教育、情境教育来对幼儿加以影响的过程,当你和孩子心无隔阂地相处时,就不会对你有异样的看法,就会没有陌生感,就会在心理面真正地接纳你,心理上就会很轻松,就会开怀,就会对老师无话不说,心理沟通无限!焦虑情绪自然就会解除!
  结 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入园以后,只要以你的爱心,温柔的语调,和蔼的态度、激情的引导,适当的玩具,可口的食品等来对待幼儿,他们也会在情感和内心里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和感受、适应新环境,进而增加了对老师和周围同伴的信任感,减少恐惧和陌生感,会很快地适应新环境,有效地减少与亲人分离的痛苦,从而有效地消除内心焦虑情绪,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从而减少(减轻)分离焦虑。
  参考文献:
  [1] 梁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名言名句。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4] 《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理论
  [5] 《当代创新教育》2010年第17期
  [6] 《幼儿园工作规程》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在这一新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学校老师在上课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但细细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老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性的认识。课后与老师交流时发现,老师在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前领导的安排,说必须那样做才能得高分。本文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特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介绍,以期能帮助广
期刊
从教多年来,就教师的教学而论,它包括了很多教学环节,就其中之一的辅导环节而言,很值得我们商榷。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好教学的辅导工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拙见:  一、教师的辅导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我个人认为再成功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因此说:即使你每节课的设计按你个人认为是寻到了一条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但我们多角度的共同研讨一下,也不难看出有时你的精心
期刊
游戏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角色游戏这一富有想象空间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更是顺应自然而又理所当然的了。那么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呢?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一、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幼儿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出发,游戏对幼儿操作
期刊
【摘要】百年来,随着学者们对孔子及儒学思想深入研究的同时,学者们也在对《论语》中的语言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探讨。《论语》作为我国古代一部典范的语录体著作,其语言值得后人深入探讨、学习与借鉴。本文仅从四个方面对《论语》语言音乐美特色作一些浅析。  【关键词】论语;音乐美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的一部古代语录体著作。《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心态产生了无比
期刊
每天吃过饭后,为了便于常规管理,教育幼儿自我服务,同时也为了方便保育老师打扫卫生,我们都会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小椅子收放到墙边边,一个个摞好,再出去散步。可是在他们帮助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让我心烦,因为桌凳的碰撞声以及小椅子划地板发出的刺耳声太大了!我经过观察后,才发现他们收放小椅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有拖的,有推的,又拽 ,有用脚踢的。由于这件事,孩子们更没少挨批评,但是这种现象至今仍在延续……  我们有
期刊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或者是在一日生活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浩浩是我们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作为文化基础的语言的作用不可估量。语言知识与技能是从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积累和形成的,尤其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
期刊
人们常常会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因为只有真正地爱他们的人,才能看懂读懂他们,认真而严肃活泼地“读”进去,才能够真正地“走”进他们五彩而斑斓的内心世界,解开那个“潘多拉”似的多变的“方盒子”。  大家也都知道: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发展水平当然也就不一样,存在着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
期刊
【摘要】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前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展开的。然而由于现代经济、工业等的发展,现在的幼儿园充斥着各种人工器械,孩子和大自然之间却少了原有的那份亲密。大自然是一本最生动的教科书,教师应让孩子充分接触自然,体验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乐趣。  【关键词】大自然;活动;亲近  如果有人问,还记得你的幼儿园生活吗?答案肯定五花八门,然而我相信,这答案肯定和我们的大自然相关
期刊
中国古代教育家们都相当重视教学相长、以身立教、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这些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如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教书之本,培养学生学会自律是育人之本。由此看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能否顺利进行。所以,作为21世纪的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优良师德传统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