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模拟训练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尖叙事为何久盛不衰
  杨洪涛
  ①近日,由陈晓卿担纲的《风味人间》寻“味”而来,这部人文美食纪录片承续着中国人的美食版图,连接起世界各地的风味佳肴。从大漠到平原,从高山到海洋,主创团队怀着对美食充沛的人文情感和深切的迷恋、希望通过味蕾刺激唤醒观众的文化记忆。
  ②好的纪录片,选题很重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祖先们为了获取食物、维系生命而采取的行动,充满了生存智慧。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从食料到炊具、从做法到口感,无不体现出一方水土独特的地域风味和生存哲学。哈萨克人的熏马肉马肠、四川瓦屋山的龙须笋炖乌鸡、台湾渔民的立翅旗鱼鱼生,大自然在每一方水土都播撒下与之相匹配的食物,供他的子民繁衍生息。当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果腹充饥时,餐桌上的学问就越发丰富了。《论语》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烹饪的程序、落座的规矩、上菜的次序,饮食文化与礼仪相连。从餐桌上的菜肴可以看出一个族群的历史沿革和民风民俗,可以反映人的生活态度、情感记忆和家风传承,进而被赋予更加意味隽永的时代印记和文化情怀。
  ③当今社会,在各种快餐和速食的包围下,在各种模式化连锁餐饮的围堵下,如何发现美味,发现健康,进而发现中国、发现世界,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时代命题。《风味人间》立足风味,瞭望人间。从纵向上追溯古今、从横向上联通中外,关注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关注人与自然共处时的生活态度,主题立意既情怀高致又能贴地前行。
  ④中国辽阔的疆域,差异巨大的自然风貌和气候条件,为食物提供了颇具戏剧性的生长环境。与钟鸣鼎食、好大喜功的饕餮盛宴相比,那些散落在山川河岳、犄角旮旯里的乡土美食,更能够给食客们带来暖暖的烟火气和稳稳的安全感。新疆阿勒泰的大尾羊大盘肉、河南孟津的鸡蛋炒碾转……这一道道美食能够为寡淡的生活注入小而确定的幸福。《风味人间》在努力寻找着美食与食客之间真实、动人又微妙的故事。那些熟悉的味道可以瞬间打开记忆的闸门,穿越岁月的年轮,从儿时走向暮年。
  ⑤美食是省去了翻译的文化符号,也是令人愉悦的、可以快速拉近彼此距离的身心体验。人类有着相同的味觉系统,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全世界几乎一样。《风味人间》把美食疆域扩大到世界各地,从西班牙到法国,从越南到摩洛哥,勾勒出一幅颇具“国际范儿”的文化影像志。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和安徽徽州的民间自制火腿,有着近似的腌制和风干技艺。甘肃漫山的洋芋搅团和法国的瀑布土豆泥,有着绵软黏糯的共同口感。澳门名吃非洲鸡,匯聚了从地中海到好望角、从印度洋到东南亚的特色食材,是东西方饮食文化杂糅的典范。
  ⑥表现手段的精致也是纪录片重要的方面。创作者大量使用航拍、全景镜头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辽远宽阔的草原、碧波荡漾的湖泊,有着大写意的、史诗般的视觉美感。在展现鳔鱼手乘风破浪捕猎旗鱼时,镜头运用丰富、剪辑流畅,有着电影般的画面质感。美食讲究“色、香、味、形、意”。色是食料搭配及烹饪之后的色泽,形是指经过刀工、烹饪、摆盘过后的形状,意是菜肴所蕴含的情境氛围和文化意蕴。这三者通过视觉与听觉符号的努力相对便于呈现。而香和味则需要创作者精心开启嗅觉、味觉与视觉、听觉的通感,在高清画质、特写镜头的帮助下,完整而精致地还原烹饪细节。像是呼伦贝尔奶桶肉、秃黄油拌饭等都在微观镜头的记录下,令人垂涎欲滴。音乐灵动清新又跃跃欲试,给烹饪带来韵律、为食物注入灵性。
  ⑦近年来,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美食类纪录片总能吸引大量观众的注意,以食物为视角瞭望自然风物、世事人情,看似是个小切口,实则包含大学问,这才是“舌尖叙事”久盛不衰的秘诀。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2日)
  1.下列选项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论点是以食物为视角瞭望自然风物、世事人情,看似是个小切口,实则包含大学问,这才是“舌尖做事”久盛不衰的秘诀。
  B.饮食文化与文明礼仪相伴相生,如烹饪的程序、落座的规矩、上菜的次序既是饮食文化,更是礼仪。
  C.《风味人间》立足风味发现健康,进而发现中国、发现世界。
  D.人类有着相同的味觉系统,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全世界都一样。
  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作为引子引出论述的话题。
  B.第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摆出分论点,再分点进行论述。
  C.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举例论证证明美食是省去了翻译的文化符号,也是令人愉悦的、可以快速拉近彼此距离的身心体验。
  D.题目中“舌尖叙事”就是通过拍摄饮食文化的独特视角,瞭望自然风物,透视世事人情。
  3.请结合选文,简要阐述舌尖饮食叙事长盛不衰的原因。(4分)
  答:
其他文献
编者按:牢记历史,不忘初心。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弘扬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70年前,有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
我一直坚持写作,一直坚持读书。哪怕一整天坐在车上,没时间写,没机会读,也要掏出手机,看一点,或者听一点,否则就不舒服。这种习惯,似乎成为了一种信仰。只要一天没有翻几页书,内心会滋生痛楚。一天中,哪怕只是单纯地翻动,也能告慰自己的內心。后来慢慢发现,这种读书、写作的状态,其实也是一种病态。其实,这不是真读书,而是另一种功利心,是另一种读书人的虚伪。这种感觉,是自己对自己的佯装。任何一件事情,拉上了“
竞争激烈、压力山大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普遍感觉。  英国某权威心理健康组织指出:“绿色疗法”可辅助药物,有效地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心理困境。  所谓“绿色疗法”,主要包括林中漫步、海滨快走等。  养蜂、种花,或去农场干活等也可以。  专家曾进行过研究:让100名抑郁症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每天半小时在林中散步;  另一组每天半小时在大型超市内散步。  一个月后经统计发现:林中散步中75%的人感到抑郁程度减
说到天堂,人们都能会心一笑:那不过是对怕死之人的安慰罢了。  ……
战斗时,德军仿佛机器人  自从有了战争,士兵就不得不与睡意作斗争,有时一个扛不住,就会造成可怕后果。1937年,一种名为“甲基安非他明”的神经兴奋剂(就是今天人人喊打的毒品“冰毒”)出现,这种药可以令服用者精神亢奋,对周围的环境更加警觉,据说健康人服用后还能数天不吃不睡,仍神采奕奕。  甲基安非他明的出现引起了军方注意,希特勒了解了此药的效果后立刻决定大量生产并供德国士兵服用。2003年,德国曾出
2月17日,珠海香洲区的网络课堂忽如一夜春风,催开了疫情教育的“梨花”。钉钉APP成了学习的平台,平台中“在线课堂”“家校本”“打卡”“通知”等成了我们常用的工具,而“早读”“课后作业批改与辅导”“小检测”等教学行为也随之补充进来。   网络平台,手机、平板,这冰冷的物件,承载了知识,融进了师生的互动,就成了有温度的网课,仿佛让师生在这特殊时期都自带阳光。师生相互鼓励、相互感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摘要:本文从如何运用学教评一体化策略开展评课入手,以《大视野,小视角——“怎样选材”写作指导》为例,提出了学教评一体化视角下评课应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关注学习目标是否依标靠本、契合学情,关注教学过程的教师引导与学生互动,关注学习评价有效性与学评互生效果。本文既是对评课方式方法的积极探索,也是对学教评一体化策略应用的拓展完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教评一体化;评课;三个关注  
街边摆满冷饮摊  宋朝人到了夏天,能吃上各种各样的冷饮。在北宋东京汴梁,一到农历六月,街道两旁摆满了冷饮摊,冷饮摊上撑着青布大伞,伞底下摆着红木桌椅,等着顾客买冷饮吃。当时都卖什么冷饮呢?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等。另外,据《梦粱录》记载,南宋首都杭州也有卖冷饮的,主要出售“药木瓜”、“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  咱们现代人只知
航天飞机拍摄到神秘的巨大生物  美国航空航天局把过去庞大数量的一般图像在本国的专栏上公开,其中的一组图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照片中在高空浮游着一只“超巨大的生物”。  这是2001年8月10日从肯尼迪宇宙中心发射的航天飞机发现号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上空拍摄到的东西。照片中的生物像一只腾空的巨龙,弯曲着身子。  在中国拍摄到龙的图像!  2012年1月30日,在中国东部的江西省抚州也出现好像“龙”的飞翔物
被雷劈死的皇帝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公元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  传说武乙是个无神论者,不敬天地不敬鬼神。不过,命运非常不公,一次武乙在渭河平原上打猎,晴天白日里忽然来了一个霹雳,不偏不倚击中武乙,武乙当场倒地身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此说很有可能是仇恨武乙的巫师们编造出来诋毁武乙的。从武乙晚年经常用兵于渭水流域的史料来分析,他可能死于征伐西方部落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