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真课堂”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利用他们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各自的特性,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童真课堂”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时刻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数感,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趣设情境,理解抽象数理
在课堂上构造一些趣味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亲自参与老師设置的一个个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他们不但可以把复杂烦琐的数学知识学会,还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可以把抽象的数学原理理解得更加透彻。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二节内容“加法”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带领孩子们进入趣味课堂。在学这节课时,老师设置一些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两只老虎”是一首儿童歌曲,大部分学生应该都听过,老师用这首歌中唱到的“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老师叫两个学生站在讲台上,一个扮演大虎,一个扮演小虎,再让五位同学站在讲台前面,然后,老师就可以在唱“两只老虎”的时候,大虎和小虎做出动作,老师对那五位同学进行提问:“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一直没有眼睛,一直没有嘴巴,真奇怪,真奇怪。那么,两只老虎一共有几个眼睛,几个嘴巴呢?”这时候,五位同学就开始思考,其中平时最活泼的小A同学立马抢答“两个眼睛,两个嘴巴”,而小B和小C面露疑惑的表情,小E则对小A的答案表示赞同,而平时善于思考的小D同学对这个答案提出了反对“老师,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两只眼睛,一个嘴巴”。最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提出赞赏,对回答错的同学进行错误分析。
在课堂上,每个趣味情境老师都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不但保持了他们快乐的童心,这种情境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也是特别深刻的,对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着莫大的好处。
二、调动感官,鼓励动手操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把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鼓励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口说,用手做;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去,课堂效率才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掌握知识也才会更加牢固。眼、口、手等各个感官互相配合,学生才能在课堂的舞台上发挥出高质量的学习水平,也会更有趣地探索知识。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节“乘法口诀”中,老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表,然后老师出一些乘法题进行巩固。背乘法口诀表的过程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这时候,老师可以先教学生背5×5以内的乘法。那么,具体该怎么背呢,这就需要技巧了。比如,在背3×2这个乘法公式时,老师让学生伸出3根手指,乘号后面的2表示有两个3,可以让学生左手伸出3个手指,右手伸出3个手指,数一数一共是6根手指,那么3×2=6。如果计算3×4呢,老师可以让12个学生起立,3行4列,这样学生就可以数清楚了,把数字换成实际存在的物体,学生理解起来就很方便了,在背会5×5以内的乘法后,有的学生很聪明,他们可以举一反三地把后面的乘法口诀表也记下来。最主要环节是做题来巩固他们的成果,从第一排开始,“一条龙”式回答老师问的问题,每人问一个,这样检测,学生会记得更快。
在记乘法口诀表时,学生用眼看表,用脑思考,用嘴说出来,时不时地在纸上写一写,听听其他同学的背诵,多种感官并重记忆,这样的效果更好。
三、融入游戏,培养创新意识
在童心未泯的年纪,好玩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益智类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这些小游戏要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的特点,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也要一并被开发出来。
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就很有思维发散性,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把题目改得简单点,方便学生理解。这道题可以运用假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来做。“鸡兔同笼”问题能从古代就流传下来,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它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数学思维。老师以做“鸡兔同笼”游戏的上课方式轻松地讲解这个问题,在这个游戏中,5个学生扮演鸡,7个同学扮演兔子,加入一些情境对话,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对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很有好处。
在游戏中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时候,学生也在思考。显然,这个问题把学生的兴趣带动起来了,处理生活中常出现的例子,不但能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会真正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
“童真课堂”想要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在课堂上形成轻松愉快的氛围,老师作为领路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应该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来和学生交流,通过学生的情感变化来及时调整课堂进度。以童心为支架,方能开展“童真课堂”,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东汇小学 江苏】
一、趣设情境,理解抽象数理
在课堂上构造一些趣味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亲自参与老師设置的一个个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他们不但可以把复杂烦琐的数学知识学会,还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可以把抽象的数学原理理解得更加透彻。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二节内容“加法”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带领孩子们进入趣味课堂。在学这节课时,老师设置一些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两只老虎”是一首儿童歌曲,大部分学生应该都听过,老师用这首歌中唱到的“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老师叫两个学生站在讲台上,一个扮演大虎,一个扮演小虎,再让五位同学站在讲台前面,然后,老师就可以在唱“两只老虎”的时候,大虎和小虎做出动作,老师对那五位同学进行提问:“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一直没有眼睛,一直没有嘴巴,真奇怪,真奇怪。那么,两只老虎一共有几个眼睛,几个嘴巴呢?”这时候,五位同学就开始思考,其中平时最活泼的小A同学立马抢答“两个眼睛,两个嘴巴”,而小B和小C面露疑惑的表情,小E则对小A的答案表示赞同,而平时善于思考的小D同学对这个答案提出了反对“老师,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两只眼睛,一个嘴巴”。最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提出赞赏,对回答错的同学进行错误分析。
在课堂上,每个趣味情境老师都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不但保持了他们快乐的童心,这种情境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也是特别深刻的,对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着莫大的好处。
二、调动感官,鼓励动手操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把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鼓励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口说,用手做;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去,课堂效率才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掌握知识也才会更加牢固。眼、口、手等各个感官互相配合,学生才能在课堂的舞台上发挥出高质量的学习水平,也会更有趣地探索知识。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节“乘法口诀”中,老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表,然后老师出一些乘法题进行巩固。背乘法口诀表的过程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这时候,老师可以先教学生背5×5以内的乘法。那么,具体该怎么背呢,这就需要技巧了。比如,在背3×2这个乘法公式时,老师让学生伸出3根手指,乘号后面的2表示有两个3,可以让学生左手伸出3个手指,右手伸出3个手指,数一数一共是6根手指,那么3×2=6。如果计算3×4呢,老师可以让12个学生起立,3行4列,这样学生就可以数清楚了,把数字换成实际存在的物体,学生理解起来就很方便了,在背会5×5以内的乘法后,有的学生很聪明,他们可以举一反三地把后面的乘法口诀表也记下来。最主要环节是做题来巩固他们的成果,从第一排开始,“一条龙”式回答老师问的问题,每人问一个,这样检测,学生会记得更快。
在记乘法口诀表时,学生用眼看表,用脑思考,用嘴说出来,时不时地在纸上写一写,听听其他同学的背诵,多种感官并重记忆,这样的效果更好。
三、融入游戏,培养创新意识
在童心未泯的年纪,好玩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益智类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这些小游戏要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的特点,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也要一并被开发出来。
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就很有思维发散性,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把题目改得简单点,方便学生理解。这道题可以运用假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来做。“鸡兔同笼”问题能从古代就流传下来,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它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数学思维。老师以做“鸡兔同笼”游戏的上课方式轻松地讲解这个问题,在这个游戏中,5个学生扮演鸡,7个同学扮演兔子,加入一些情境对话,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对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很有好处。
在游戏中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时候,学生也在思考。显然,这个问题把学生的兴趣带动起来了,处理生活中常出现的例子,不但能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会真正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
“童真课堂”想要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在课堂上形成轻松愉快的氛围,老师作为领路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应该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来和学生交流,通过学生的情感变化来及时调整课堂进度。以童心为支架,方能开展“童真课堂”,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东汇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