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但如何运用新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混合教学,是我们目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立足高职设计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手绘POP广告》课程,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优势,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互联网+ 线上线下 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一、《手绘POP广告》课程简介
  (一)《手绘POP广告》课程的形成与发展
  POP是“购买点的及时广告”,也可以称为“购买点的终点广告”,它是商家在消费者购买商品前所做的引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有效广告。手绘POP广告,就是以手绘的方法制作的一种广告形式。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对店铺展示的行销手段非常有效,被引入国内并被商家所重视,从而形成一股潮流。近年来,校园内凡是举行社团活动、学会宣传、校级活动,都会张贴形形色色的手绘POP海报。由于学生对手绘POP广告的创意表现、画面结构、广告四要素都不了解,造成手绘POP广告不能很好地传递要表达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此课程。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手绘POP广告,一是为后续的专业课服务;二是立足本专业,带动全院所有手绘POP广告的爱好者,做出更专业的手绘POP广告。
  (二)《手绘POP广告》课程学习模块及教学实践内容的定位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毕业生的反馈和学生参赛的获奖情况,结合本专业手绘POP广告课程的开设情况以及对后续广告设计专业課程的衔接,采取了“模块+实践”的课程授课模式,将学生一个学期36课时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从发散性思维培养、图形创意的基础与基本形式的培养、解构与同构及成熟案例的分析与模仿培养的阶段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是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称为模块一阶段。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此方法是培养学生做“好”广告的第一步,占用12课时。主要训练方法是在计算机上对同学们展示一个概念放射性思维训练的图片,并进行讲解。如“电脑”一词,我们可以从横向进行思维(老鼠、交易、互联网等),也可以从纵向进行思维(病毒、金钱、游戏等),还可以从发散性思维的信号进行思维(眼镜、人脑、方便面等)。让同学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作业实践,在实践中纠正认识的偏差,从而完成对发散性思维的理解,掌握创新思维的途径。
  第二阶段是图形创意的基础与基本形式的训练,称为模块二阶段。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广告作品表达形式,占用12课时。主要训练方法是学习联想的方法与图形创意的基本形式,通过剖析大量优秀作品与获奖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技能与网络搜索素材的能力,并初步熟悉与职业岗位相关的方法及社会能力。一是让学生学会联想的方式方法与表现形式;二是打开学生眼界,教会学生“好”广告的标准;三是案例模仿,进行模拟案例实践。
  第三阶段是解构、同构与成熟案例的分析与模仿训练,称为模块三阶段。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图形创意的主题设计能力,占用12课时。主要训练方法是通过对设计素材的解构与同构的学习,寻找如何把有关素材加以分解并把适合于主题的素材进行同构,进而整合成适合新主题的形象,达到新作品的表达;通过对完整案例的主题提炼、主题分析、主题表现的分析与解读,再结合成熟案例的表达与表现,培养学生初步的广告作品表现。
  二、传统手绘POP广告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一)教学内容单一化
  在传统课堂讲授过程中,由于设备的限制,教师运用网络能力的限制,没有办法进行大量赏析,更无法通过剖析作品案例的形式去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只是少量展示最终作品形式,这样学生的作品形式的表达,会造成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课堂讲授过程中,极少考虑到学情。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认知。师生互动少,学生讨论欠缺,造成学生依赖“课堂讲授”的怪象,从不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生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关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由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的差异,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有不同,有快有慢。传统的课堂讲授只是讲一些共性的知识,学生更高层次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
  (四)学生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欠缺,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较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虽然是步入社会的第一块敲门砖,但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是未来高职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其他能力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基于“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思路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专家和有关人士关于《手绘POP广告》的论述,将获得的资料系统化,形成课程教学模式探究的理论基础。根据毕业生反馈,多年教学实践和课题组成员多次教学研讨,制定《手绘POP广告》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并进行课堂实践。课后,通过访谈,参赛获奖的比例与获奖名次,了解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发现“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足并进行整改,从而为其他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相应的经验支持。
  (二)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想
  在工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被称作“互联网原住民”。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移动客户端进行资料的查找和视频的观看。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组成员将《手绘POP广告》课程每一阶段教学内容分三阶段七步骤完成:即课前预习、课堂讲授(作业评讲、作业修改、新知识讲授、小组讨论)课后复习三个阶段。   1.课前预习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学生线下学习。教师在每次课结束时,把下一次课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提前下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具体任务进行线下学习。互联网上素材的丰富性,可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互联网上的视频学习教程,也是课堂知识点以外的扩充,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给养。另外,掌握运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运用能力,也是当代高职生的必备技能。
  2.课堂讲授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线上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窗口。此阶段包括作品评讲、作业修改、新知识讲授、小组讨论四个步骤。作品评讲环节,一是讲共性,讲学生作品中共同存在的重难点问题;二是讲差异,讲不同学生作品的切入视角与作品的主题表达。让学生在作品的讲评阶段,学会找作品的切入点,学会找作品主题的表达方式,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作品修改。新知识讲授环节,首先是教师运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欣赏式”教学。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是获奖的大师作品,可以是闲暇外出时,看到的能吸引自己的手绘POP广告以及和手绘POP广告有关的场景的拍摄照片,制作成的“真实案例作品集”,也可以是学生优秀作品制作成的“优秀作品集”。这些资源库在课堂授课时进行欣赏,通过大师作品的欣赏,打开学生眼界,认识什么是“好”广告,发现“好”广告的标准;通过对户外作品的欣赏,可以让学生感受手绘POP的应用场所和素材搜集的渠道;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可以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学习水平在班级里所处的地位,并起到激励作用。第二,利用网络平台与技术,让教学资源具象化,让课堂更具趣味性。案例教学是设计类专业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互联网+”让课堂讲授的案例更丰富,更具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案例的欣赏与剖析中进行愉悦地学习,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三,利用“角色互换”方法促使师生互动,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课堂教学进行的必要条件。传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满足不了现代高职生对课堂知识的需求。往届毕业生曾与笔者进行交流课堂教学,建议笔者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让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学生,让学生把自己设计作品的创意与实践,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在后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纳了学生的建议并精心进行课堂组织,使学生与老师有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课堂氛围变得更融洽的同时,也促使了教学环境的和谐。小组讨论环节,是将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发明的头脑风暴法运用的过程。头脑风暴的原理是:创意团队的所有成员,在创意氛围的激荡下,针对特定的创意主题自由联想与表达。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首先确定议题,也就是确定目标,使同学们明确通过此次讨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确定人选。一般以8~12人为宜,也可根据班级人数具体确定讨论小组的成员。最后,明确分工。要推定1名组长,来通报讨论进展情况和归纳发言的核心内容。
  3.课后复习
  对课堂讲授的新知识点,经过小组讨论形成的“创意畅想”。通过作业的形式,对创意畅想进行“设想处理”,即作品的表现。
  (三)基于“互联网+”课程教学流程案例示范
  此案例教学流程是旧知识评讲与新知识学习交替进行。笔者曾对我院153级、163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班学生进行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尝试。如讲述“洗衣粉品牌广告创意训练”“旅游产品推广”等手绘POP广告案例操作。
  1.课前预习阶段,下达具体任务
  让学生上网搜索20幅关于洗衣粉广告的品牌广告案例,选择自己喜欢的洗衣粉品牌,再设计一幅广告作品。要求:(1)再设计作品的思维导图;(2)再设计作品的创意说明(要求:文字描述主题,素材来源,广告语,色彩,编排设计);(3)再设计作品表达。
  2.课堂讲授阶段
  (1)再设计作品评讲,重点讲发散性思维的培养。①思维导图;②作品主题、设计素材、色彩、广告语、画面的编排;③案例欣赏与案例剖析。(2)再设计作品修改。(3)新知识讲授,重点讲作品的联想方法与图形创意的基本形式。(4)小组讨论,重点讨论联想的五种方式与特点,讨论图形创意的四种基本形式的特点。
  3.课后复习阶段
  重点復习成熟案例的主题提炼、主题分析、主题表现的分析与解读,进而根据课堂新知识点的讲授,进行新主题案例的表达。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线上与线下,新知识与旧知识穿插学习的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153级、163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班,除了运用上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外,也把参赛项目引入到课堂。比赛项目来自各级各类比赛。多名同学在广东省“学院奖”青年师生设计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广东大中专院校艺术设计手绘技能大赛中也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成绩;在第十三届广东大中专学生校园文体艺术节之第八届广东大中专学生书画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六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笔者也获得了数次优秀指导教师奖。充分展示了基于“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的显著效果和突出进步。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最终都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最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结语
  通过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手绘POP广告课程的评价体系;教师线下教学的导向作用问题,学生线上如何学的问题。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还将继续深入学习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索归纳“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军,李霞.手绘pop广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胡川妮.广告创意表现[M].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3]苏海花.“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93-95.
  [4]叶军,刘镜奇.图形创意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76-78.
  课题项目:汕尾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院级科研一般课题,研究项目“手绘pop广告对高职学生艺术素养的影响”(编号:SWKT17—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常海燕(1972—),女,河南汝州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据史料记载,笙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了热捧,出现了宫廷笙师的职位。笙具有音域独特、应用广泛等特点,其常常应用于乐曲或歌舞的伴奏之中。在我国民间乐队、京昆剧和地方戏曲中,笙在伴奏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就笙的演奏技巧以及笙在戏曲乐队伴奏中的艺术地位做了阐述,旨在为民族乐器的良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笙 演奏技巧 戏曲乐队 艺术地位  起初,笙主要是一种独奏乐器。随着
期刊
摘要:“明天雕塑奖”前几届使用的名字叫“明天当代雕塑奖”,着重“当代”这个立场,“明天”则是冠名。据说有专家指出“明天”和“当代”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有矛盾,便去掉了“当代”,更名为“明天雕塑奖”。名字的更改是否意味着立场的改变还需要继续观察,但奖项的设定肯定有建设艺术生态的初衷。参与的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国度,年龄在45岁以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艺术家的创作成熟度,因此能够较好地体现青年雕塑艺术家的面貌
期刊
摘要:水墨画教学作为初中美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还可以使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目前部分初中水墨画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严重影响水墨画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创新、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水墨画的喜爱之情。本文主要探索水墨画教学的优化策略,为广大初中美术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 美术 水墨画教学  水墨画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其具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能够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是培养优秀人才最佳场所,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教学重视,培养学生不同优秀品质。美术教育作为学科中关键部分,其可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欲望,增强教学效果。本文是针对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概述。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 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具体实践者,对
期刊
摘要:本文以素质教育舞蹈课为支撑,借助其理论实践,结合本人的舞蹈教学实践,采用文献研究以及经验总结的方法,对素质教育舞蹈课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笔者提出了素质教育舞蹈课在课程设计上关注个体性,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综合性,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创新性,在教学评价上把握多元性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 素质教育舞蹈课 实施策略  一、课程设计尊重差异性,关注学生个体操作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必修课程,对于学生审美能力、色彩感知和造型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指引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在今后教学中更加熟练地运用美术技能指导幼儿的艺术活动。但是,由于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绘画功底比较薄弱,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方法要格外重视科学性原则。本文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色彩教学策略做了阐述,旨在为职业美术教学的良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高职 学前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体系下,小学美术承担着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美学修养的重要教育职能。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务必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完成学生的美学启蒙。为此,本文将基于美术核心素养视角,探讨如何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一、指导思想  美术学科素养连同其他基础学科素养一样,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科学性特征,对于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社
期刊
摘要:作为一部成功的音乐剧,除了剧情和音乐要精彩外,舞台布景的呈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将由舞台设计的角度介入,通过对地域风情、布景运动、色彩营造、视觉意象四个方面来论述《花》剧舞台设计的视觉呈现,并从中探寻其如何助力音乐剧《花儿·少年》获得成功。  关键词:音乐剧 花儿少年 舞台设计  当那熟悉的曲调萦绕剧场上空的时候,一版全新的“花儿”题材音乐剧以绚烂的视听呈献在西宁观众的面前。这版由西宁艺
期刊
摘要:尹少淳指出: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这里所指的内容是广泛的,且涵盖了众多图像,对于学生所读的图像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的分析,运用版画的美术表现形式,结合小学生特点展开研究,从作品创意表现、个人的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 版画  一、基于经典美术作品的美术史解读  从经典出发,
期刊
摘要:现阶段美术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术教育逐渐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开展,于小学教育而言也不例外。美术可以开发小学生思维,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为此,重视美术教学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儿童绘本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功效,值得教师在教学中积极采纳。  关键词:儿童 绘本元素 小学 美术教学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所能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