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各国的文学作品,自清末开始便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只是翻译界关注的大多是英、法、俄、德等大国的文学,对小国则不太重视。就拿西欧的荷兰文学来说吧,我国读者对它就相当陌生。上世纪30年代以前,荷兰文学介绍到中国的极少,除鲁迅翻译了—本《小约翰》之外,再也找不到第二部单行本。
鲁迅曾翻译过荷兰作家穆尔塔图里(1820—1887)的两篇散文:《高尚生活》、《无礼与非礼》,均发表于1924年12月的《京报副刊》,后收入《译丛补》。对穆尔塔图里,鲁迅未作任何评论;但对长篇童话《小约翰》的作者望·蔼覃(1860—1932),鲁迅却多次提起。1927年9月25日,鲁迅在致台静农的一封信中写道:“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虽然鲁迅这里是在谈诺贝尔奖的问题,但语句中却不难看出他对望·蔼覃的钦佩。他显然把后者视为比自己好的作家。在《伪自由书·“人话”》一文中,鲁迅还对望·蔼覃在上一年的去世表示痛惜,并在文章中引用了《小约翰》里的句子和材料。
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有一次去逛东京的旧书店,买了几十本旧的德文文学杂志,希望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俄国和东欧的文学作品;《小约翰》则是在偶然情况下进入鲁迅视野的。鲁迅后来在《小约翰·引言》中有这样一段回忆:“我还记得那时买它(即德文半月刊《文学的反响》——笔者注)的目标是很可笑的,不过想看看他们每半月所出版的书名和各国文坛的消息,总算过屠门而大嚼,比不过屠门而空咽者好一些,至于进而购读群书的野心,却连梦中也未尝有。但偶然看见其中所载《小约翰》译本的标本,即本书的第五章,却使我非常神往了。几天以后,便跑到南江堂去买,没有这书,又跑到丸善书店,也没有,只好就托他向德国去定购。大约三个月之后,这书居然在我手里了。”20年后,鲁迅又克服重重困难,将该书全部译为中文出版,为中国读者送上了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
望·蔼覃是荷兰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医生,荷兰19世纪80年代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青年时期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医学,课余爱好文学。他创作过讽刺诗、喜剧、散文诗、长诗、悲剧、童话剧、长篇小说等,主要作品有《爱伦,痛苦之歌》、《弟兄们》、《死之深渊》,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哲理童话《小约翰》。其全书共14章,叙述主人公小约翰的梦幻奇遇,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比利时著名诗人、评论家波尔·德·蒙特在《拂来特力克·望·蔼罩》一文中说:《小约翰》的发表,在荷兰是一件“大稀罕事”,“这书惹起了偌大的注目”。
鲁迅则郑重地向中国读者推荐:“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又愿意别人看的书,于是不知不觉,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这意思的发生,大约是很早的,因为我久已觉得仿佛对于作者和读者,负着一宗很大的债了。”(《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4—2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以下引文出处同此)《小约翰》究竟在哪些方面引起了鲁迅的浓厚兴趣,使他一定要将该书译成中文呢?
首先,这部“童话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鲁迅曾担心有些读者不甚留心于生物界的现象,会对此书减少若干兴趣;但同时深信“也有人爱,只要不失赤子之心,而感到什么地方有着‘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大都市’的人们”。这就是说,《小约翰》反映的绝非仅仅是幻想中的事物,而是“实际和幻想的混合”。书中揭示和讨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及人生问题,颇富哲学意味。如书中野兔、金甲虫和火萤分别向小约翰控诉人了人类对它们的危害,说明人类是自私、残暴和有害的“动物”。又如从事科学研究的冷酷的精灵“穿凿”(深入钻研之意)带领小约翰巡游大城市的一切角落,在观看舞会时,“穿凿”告诉小约翰:老太太们利用年青女人来使男人们上钩,那些看上去十分可爱的笑脸,多数是虚伪的、诓骗人的。当他们漫游到凄惨黑暗的坟墓之中时,“穿凿”又告诉他,有的死尸生前是富翁,有的生前是美女。“穿凿”还说:宇宙是无穷尽地大,在星球上无所谓“上”,也没有“下”,等等。小约翰感到自己懂得越多反而越痛苦。最后,他也只能“走上了那艰难的通向人类及其痛苦所在的阴暗大城市的路”。照望·蔼覃看来,社会充满罪恶,人生充满痛苦,而在现代大城市中,丑恶和阴暗就更为普遍,但人类还得向现代都市文明迈进。对于这种两难选择,鲁迅深有同感。他说,这反映出“人性的矛盾”,是“祸福纠缠的悲观”。“人在稚齿”,天真烂漫,“与造化为友”;稍长求知:“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于是“童年的梦幻撕成粉碎了”。“谁想更进,便得苦痛。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他知道若干,却未曾知道一切,遂终于是‘人类’之一,不能和自然合体,以天地之心为心。”这种智慧的痛苦,在鲁迅这样一些最早觉悟的先行者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
由于《小约翰》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鲁迅很早就想翻译它,但一直苦于书中大量的动植物名称难以处理,故拖延至20年代中期。1926年7月,他约精通德文的齐寿山与之合作,历时一月,终告完成,用他的话说,常常“译得头昏眼花”。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对原著的挚爱,要完成这一烦难工作是不可能的。当时鲁迅正准备离开北京,他与现代评论派、研究系之间的斗争日趋尖锐。这些错综复杂的文化斗争,使他对《小约翰》中写到的“大而黑暗的都市”丑恶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不希望将自己宝贵的时间虚掷在“‘正人君子’和‘学者’们的围攻里”,于是躲进中央公园的一间红墙小屋,潜心翻译《小约翰》。草稿译出后,鲁迅带到厦门大学,但无时间整理,又带往广州的中山大学,最后在广州白云楼寓所定稿。从某种程度上讲,鲁迅译《小约翰》,正是为了宣泄自己的忧愤情怀,借以抨击丑恶的现实。
其次,书中表露出来的儿童教育思想也引起了鲁迅的注意。《小约翰》所反映的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就拿小约翰与各种动植物的交往来说吧,实际所涉及的是个如何教育儿童的问题。作者没有把他的主人公安排在正规的学堂里,而是让他到大自然中去探索人生的奥秘。结果,小约翰在与各种生物的交往中了解到许多东西,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很想知道人类的最高智慧。可以断定,望·蔼覃受到过法国作家卢梭等人的影响。卢梭认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而社会环境则是恶浊的奢腐的,儿童应该尽量远离城市住在乡下,以便更好地接近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启示。他的教育小说《爱弥儿》就表现了这种“返归自然”的思想。《小约翰》也把自然界视为儿童的最好学校,把都市视为充满罪恶的地方。作者叙述小约翰去寻找圣书,遇见了蓝色的水蜻蜓“旋儿”。“旋儿”告诉他,他所崇拜的上帝不是太阳,而是一盏大煤油灯;又说人要聪明起来,还得向蚂蚁学习。由此 可见,作者把大自然描写成一所激发儿童求知欲望,并引导他们去探索知识之泉的乐园。1926年9月,鲁迅写了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描述了儿童在大自然中的生活趣味,揭示了大自然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刻板、陈腐的封建私塾教育进行了批判。这篇文章写于《小约翰》译文定稿后不久,两者在思想上的联系是不难把握的。
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小约翰》吸引鲁迅的又一因素。鲁迅认为:该书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是“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作者的博识和敏感,或者竟已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了。其中如金虫的生平,菌类的言行,火萤的理想,蚂蚁的平和论,都是实际和幻想的混合”。书中描绘了荷兰美丽的自然风光,描写的树木花草、菌类共有42种,涉及各类动物则有57种。作者赋予它们思想和灵性,写它们互相谈话和交往。作者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如鲁迅所说,是将象征与写实融为一体:既有写实作品的真实感,又有象征作品的哲学意味,使作品在不脱离实际生活的同时,具有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超越意识。鲁迅也喜欢将这两种表现方法混合使用。在他的《狂人日记》、《长明灯》等小说里,除现实主义主调之外,就存在着象征主义的因素;特别是于1924年至1926年间写成的散文诗集《野草》,其象征主义的笔调最为明显。在这些作品里,鲁迅把对人生极深的阅历和对时代、社会极精彩的思考,凝聚成一种耐人咀嚼的象征意象。1924年,鲁迅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文论集《苦闷的象征》,并以此为教材,在北大等校讲授文艺理论。鲁迅在引言中用厨川白村的话,对象征主义方法给予了肯定:“所谓象征主义者,决非单是前世纪末法兰西诗坛的一派所曾标榜的主义,凡有一切文艺,古往今来,是无不在这样的意义上,用着象征主义的表现法的。”在鲁迅的笔下,象征手法成了写实手法的必要补充和升华,成了增加作品深刻性、扩充作品思想容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既如此,鲁迅对与他艺术见解相同的望·蔼覃格外看重,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由于鲁迅极为赞赏《小约翰》,所以他翻译时也特别认真。有时他为了准确地译出一种动植物的名称,常常要查考多种辞典。译完该书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小约翰>动植物译名小记》,并翻译了德译本上赉赫博士的序文以及波勒兑蒙德写的作者评传,以利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书稿出版后,鲁迅又多次撰文指出:“《小约翰》是一本好书”,希望它能受到中国读者的重视,并能对中国文学产生积极影响。
鲁迅曾翻译过荷兰作家穆尔塔图里(1820—1887)的两篇散文:《高尚生活》、《无礼与非礼》,均发表于1924年12月的《京报副刊》,后收入《译丛补》。对穆尔塔图里,鲁迅未作任何评论;但对长篇童话《小约翰》的作者望·蔼覃(1860—1932),鲁迅却多次提起。1927年9月25日,鲁迅在致台静农的一封信中写道:“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虽然鲁迅这里是在谈诺贝尔奖的问题,但语句中却不难看出他对望·蔼覃的钦佩。他显然把后者视为比自己好的作家。在《伪自由书·“人话”》一文中,鲁迅还对望·蔼覃在上一年的去世表示痛惜,并在文章中引用了《小约翰》里的句子和材料。
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有一次去逛东京的旧书店,买了几十本旧的德文文学杂志,希望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俄国和东欧的文学作品;《小约翰》则是在偶然情况下进入鲁迅视野的。鲁迅后来在《小约翰·引言》中有这样一段回忆:“我还记得那时买它(即德文半月刊《文学的反响》——笔者注)的目标是很可笑的,不过想看看他们每半月所出版的书名和各国文坛的消息,总算过屠门而大嚼,比不过屠门而空咽者好一些,至于进而购读群书的野心,却连梦中也未尝有。但偶然看见其中所载《小约翰》译本的标本,即本书的第五章,却使我非常神往了。几天以后,便跑到南江堂去买,没有这书,又跑到丸善书店,也没有,只好就托他向德国去定购。大约三个月之后,这书居然在我手里了。”20年后,鲁迅又克服重重困难,将该书全部译为中文出版,为中国读者送上了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
望·蔼覃是荷兰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医生,荷兰19世纪80年代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青年时期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医学,课余爱好文学。他创作过讽刺诗、喜剧、散文诗、长诗、悲剧、童话剧、长篇小说等,主要作品有《爱伦,痛苦之歌》、《弟兄们》、《死之深渊》,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哲理童话《小约翰》。其全书共14章,叙述主人公小约翰的梦幻奇遇,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比利时著名诗人、评论家波尔·德·蒙特在《拂来特力克·望·蔼罩》一文中说:《小约翰》的发表,在荷兰是一件“大稀罕事”,“这书惹起了偌大的注目”。
鲁迅则郑重地向中国读者推荐:“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又愿意别人看的书,于是不知不觉,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这意思的发生,大约是很早的,因为我久已觉得仿佛对于作者和读者,负着一宗很大的债了。”(《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4—2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以下引文出处同此)《小约翰》究竟在哪些方面引起了鲁迅的浓厚兴趣,使他一定要将该书译成中文呢?
首先,这部“童话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鲁迅曾担心有些读者不甚留心于生物界的现象,会对此书减少若干兴趣;但同时深信“也有人爱,只要不失赤子之心,而感到什么地方有着‘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大都市’的人们”。这就是说,《小约翰》反映的绝非仅仅是幻想中的事物,而是“实际和幻想的混合”。书中揭示和讨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及人生问题,颇富哲学意味。如书中野兔、金甲虫和火萤分别向小约翰控诉人了人类对它们的危害,说明人类是自私、残暴和有害的“动物”。又如从事科学研究的冷酷的精灵“穿凿”(深入钻研之意)带领小约翰巡游大城市的一切角落,在观看舞会时,“穿凿”告诉小约翰:老太太们利用年青女人来使男人们上钩,那些看上去十分可爱的笑脸,多数是虚伪的、诓骗人的。当他们漫游到凄惨黑暗的坟墓之中时,“穿凿”又告诉他,有的死尸生前是富翁,有的生前是美女。“穿凿”还说:宇宙是无穷尽地大,在星球上无所谓“上”,也没有“下”,等等。小约翰感到自己懂得越多反而越痛苦。最后,他也只能“走上了那艰难的通向人类及其痛苦所在的阴暗大城市的路”。照望·蔼覃看来,社会充满罪恶,人生充满痛苦,而在现代大城市中,丑恶和阴暗就更为普遍,但人类还得向现代都市文明迈进。对于这种两难选择,鲁迅深有同感。他说,这反映出“人性的矛盾”,是“祸福纠缠的悲观”。“人在稚齿”,天真烂漫,“与造化为友”;稍长求知:“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于是“童年的梦幻撕成粉碎了”。“谁想更进,便得苦痛。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他知道若干,却未曾知道一切,遂终于是‘人类’之一,不能和自然合体,以天地之心为心。”这种智慧的痛苦,在鲁迅这样一些最早觉悟的先行者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
由于《小约翰》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鲁迅很早就想翻译它,但一直苦于书中大量的动植物名称难以处理,故拖延至20年代中期。1926年7月,他约精通德文的齐寿山与之合作,历时一月,终告完成,用他的话说,常常“译得头昏眼花”。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对原著的挚爱,要完成这一烦难工作是不可能的。当时鲁迅正准备离开北京,他与现代评论派、研究系之间的斗争日趋尖锐。这些错综复杂的文化斗争,使他对《小约翰》中写到的“大而黑暗的都市”丑恶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不希望将自己宝贵的时间虚掷在“‘正人君子’和‘学者’们的围攻里”,于是躲进中央公园的一间红墙小屋,潜心翻译《小约翰》。草稿译出后,鲁迅带到厦门大学,但无时间整理,又带往广州的中山大学,最后在广州白云楼寓所定稿。从某种程度上讲,鲁迅译《小约翰》,正是为了宣泄自己的忧愤情怀,借以抨击丑恶的现实。
其次,书中表露出来的儿童教育思想也引起了鲁迅的注意。《小约翰》所反映的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就拿小约翰与各种动植物的交往来说吧,实际所涉及的是个如何教育儿童的问题。作者没有把他的主人公安排在正规的学堂里,而是让他到大自然中去探索人生的奥秘。结果,小约翰在与各种生物的交往中了解到许多东西,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很想知道人类的最高智慧。可以断定,望·蔼覃受到过法国作家卢梭等人的影响。卢梭认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而社会环境则是恶浊的奢腐的,儿童应该尽量远离城市住在乡下,以便更好地接近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启示。他的教育小说《爱弥儿》就表现了这种“返归自然”的思想。《小约翰》也把自然界视为儿童的最好学校,把都市视为充满罪恶的地方。作者叙述小约翰去寻找圣书,遇见了蓝色的水蜻蜓“旋儿”。“旋儿”告诉他,他所崇拜的上帝不是太阳,而是一盏大煤油灯;又说人要聪明起来,还得向蚂蚁学习。由此 可见,作者把大自然描写成一所激发儿童求知欲望,并引导他们去探索知识之泉的乐园。1926年9月,鲁迅写了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描述了儿童在大自然中的生活趣味,揭示了大自然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刻板、陈腐的封建私塾教育进行了批判。这篇文章写于《小约翰》译文定稿后不久,两者在思想上的联系是不难把握的。
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小约翰》吸引鲁迅的又一因素。鲁迅认为:该书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是“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作者的博识和敏感,或者竟已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了。其中如金虫的生平,菌类的言行,火萤的理想,蚂蚁的平和论,都是实际和幻想的混合”。书中描绘了荷兰美丽的自然风光,描写的树木花草、菌类共有42种,涉及各类动物则有57种。作者赋予它们思想和灵性,写它们互相谈话和交往。作者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如鲁迅所说,是将象征与写实融为一体:既有写实作品的真实感,又有象征作品的哲学意味,使作品在不脱离实际生活的同时,具有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超越意识。鲁迅也喜欢将这两种表现方法混合使用。在他的《狂人日记》、《长明灯》等小说里,除现实主义主调之外,就存在着象征主义的因素;特别是于1924年至1926年间写成的散文诗集《野草》,其象征主义的笔调最为明显。在这些作品里,鲁迅把对人生极深的阅历和对时代、社会极精彩的思考,凝聚成一种耐人咀嚼的象征意象。1924年,鲁迅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文论集《苦闷的象征》,并以此为教材,在北大等校讲授文艺理论。鲁迅在引言中用厨川白村的话,对象征主义方法给予了肯定:“所谓象征主义者,决非单是前世纪末法兰西诗坛的一派所曾标榜的主义,凡有一切文艺,古往今来,是无不在这样的意义上,用着象征主义的表现法的。”在鲁迅的笔下,象征手法成了写实手法的必要补充和升华,成了增加作品深刻性、扩充作品思想容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既如此,鲁迅对与他艺术见解相同的望·蔼覃格外看重,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由于鲁迅极为赞赏《小约翰》,所以他翻译时也特别认真。有时他为了准确地译出一种动植物的名称,常常要查考多种辞典。译完该书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小约翰>动植物译名小记》,并翻译了德译本上赉赫博士的序文以及波勒兑蒙德写的作者评传,以利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书稿出版后,鲁迅又多次撰文指出:“《小约翰》是一本好书”,希望它能受到中国读者的重视,并能对中国文学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