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拥抱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对夫妻来说,这是一段重要契约的结束,可能还伴随着爱恨情仇的转变。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原生家庭的分裂,意味着对“家”的理解将要重新定义。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攀升,导致单亲学生的数量的成倍增涨,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重视单亲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在这场“战役”中,孩子成了最大的牺牲品,往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是无人管理的状态,我们该如何教育和引導他们健康的成长,这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问题,应引起广泛关注。因此,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一般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科原理,对父母离异后子女的教育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中国离婚家庭现状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已达779.2万对。2016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1212.2万对,比2011年增加113.9万对,增长10.4%;至2016年第三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131万对。从近5年情况看,离婚人数逐年上升,平均增幅为7.65%。
  中国目前的离婚率(从20年前的0.7%,到现在的5%),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城市就是北京约39%,上海38% ,深圳特区36.25% ,广州了,35%,厦门34.9%,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按照每个家庭有一个孩子计算,每年将会有近1千万的离异学生产生,无疑离婚孩子产生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加以关注的。
  二、离异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性格缺陷严重
  1、自卑
  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 “我是没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等消极悲观的自我概念,如果再加上其它方面受到挫折,很容易导致自卑的性格缺陷。自卑在正常家庭的孩子身上虽然也时有表现,但是在父母离婚的孩子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2、孤僻
  他们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父母的“严爱”,也缺乏双亲的言传身教,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组织纪律性较差,学习成绩下降,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常常一人独自行事,不参与集体的活动,不善于与人交流,自我封闭。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对人际关系感到紧张,很容易形成独来独往、不合群的孤僻性格。多数沉默寡言,情绪低沉,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在与人交往中,别人会问起他父母的情况。当他们看到别人家庭和睦团圆时,心情更加压抑,感情更加脆弱,心灵上的创伤更加恶化,这样,就使他的言行举止失常,甚至心理变态,一旦遭到家长批评,或内心不满家长的所做所为,就会赌气出走,到社会上去闯荡。
  3、怯懦
  大多数父母离异后,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盼望孩子成材,显示自己教子有方,因而对孩子束缚过紧,管教过严。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对父母敬而远之,变得胆小怕事,怯懦退缩。
  4、粗暴
  离异家庭子女往往对父母的离婚行为不理解,或者是将离婚理解为父母的冷酷无情和极端自私,如果加上离婚前父母经常吵架打闹,孩子感觉不到亲情和家庭温暖,容易产生悲戚、冷酷的心情,会形成粗暴的性格倾向。
  (二)社会适应困难
  有人对离异家庭子女结伴难易、好朋友数量、交往关系的亲密程度等方面的社会适应性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且不管父母离异时子女年龄大小,他们在这方面都同样受到消极影响。例如,幼儿在心理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退缩,小学生情绪低落或较多的问题行为,初中生焦虑严重等等,这些都是他们不适应父母婚变环境的具体例证。其原因是父母离异后,子女觉得低人一等,不愿与人交往;或是子女对父母的离异有不满和愤怒,常迁怒于同龄伙伴,极易演化成为攻击行为,进而影响到其结伴的容易程
  (三)价值观扭曲变形
  价值观是人们判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而人生价值观的自我完善价值观将要成为新世纪学生一个响亮的主题。要使学生从小就清楚地知道他们是人生的主体目标,也是价值的主体,和睦的家庭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需要父母双方共同的努力。离婚家庭的学生从小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等方面都表现得很迷茫,没有高尚的品德观,没有理想和追求,得过且过,最终一事无成,荒废了学业,这些人走到社会上也就是社会的负担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使他们重新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积极调整好心态,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新一代的小学生。
  三、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一)学校应尽职责方面
  提高教师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引导者,是关键,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洞察离异家庭学生的个性、情绪变化和发展水平,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情感育人,教师要主动去信任、理解、尊重离异家庭学生,关心、帮助和爱护他们,维护其自尊心,培养其健全的人格,真诚的情感、榜样的形象、美好的生活,来激活学生丰富的情感领域。只有对他们倾注爱,才会便于交流和沟通,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从而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学校教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成长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以弥补家庭环境所带来的缺陷。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但能弥补学生缺失的爱,而且会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要注意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定期与家长取得沟通,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家庭是孩子性格的发源地。家庭关系的改善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学校必须使家长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指导家长正确使用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加强心理辅导。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必须重视面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目前,有许多学校开始重视心理辅导,也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的谈话室,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大部分还是流于形式,心理辅导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很多时候都是班主任在疏导学生,但是班主任又缺少专业的辅导能力。如果学校能在这方面帮助班主任做好辅导工作,那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班主任也不至于分身无术。
  (二)家庭应尽义务方面
  家庭教育环境与女子性格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离异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离异家庭的父母,常对子女产生爱的极端,要么是溺爱有加,要么是爱的贫乏,这两种极端都会使孩子的情绪情感生活受到严重破坏,造成身心不良发展。那些过分溺爱,或是缺乏关爱,也或是缺乏监管力度的离异家庭子女都容易表现出散漫放任的态度,在其行为上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差。有的离异家庭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为了减轻孩子精神上所受到的打击,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过分的物质要求,使孩子产生任性等不良情绪。
  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多鼓励孩子交朋友,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尽量避免孩子一个人独处。创造机会让孩子和伙伴在一起,如让孩子和同学共同参加活动,一起完成家庭作业等等。他们感觉到自己身边还有伙伴的支持与陪伴,自己并不孤单,才能快乐地面对每一天。利用亲情弥补性别角色缺失的遗憾。家长应该知道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要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到父母之爱。并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那么母子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冲突。孩子的生活一旦正常了,也就不会有什么“早恋”了。
  (三)社会教育方面
  完善离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社会尤其应重视和完善离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机构,或者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既可以帮助单亲家庭的父母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也可以教育离异家庭子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社会还应有相应的部门和机构对离异子女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离异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体系,将三者的力量联合起来,为离异家庭子女提供一个全面和谐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
  [2]《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4]《小学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尊重学生,给孩子一个善意的提醒与暗示;尊重学生,给孩子创造一个认错的台阶;尊重学生,给孩子信任与鼓励、赞扬与鞭策。在老师的尊重与信任、赞扬与鞭策声中,在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中才能快乐成长起来。让每位教师学会尊重、信任学生,鼓励、鞭策自己的学生,将尊重蕴于教育活动的每个点滴中,使教育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关键词:尊重学生;宽容与理解;信任与鼓励  尊重是社会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美德,是
期刊
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班级心理环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催人积极上进、团结,人际关系和谐。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
期刊
背景资料  走在学校的甬道上,远远的望着小禾和同学开心嬉闹的笑脸, 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关于很久以前他的另一幅的画面:  小脸经常的脏兮兮,每天没有个笑脸,时不时留着眼泪,抽抽嗒嗒的哭着……  小何聪明可爱,但他的心却是苦涩暗淡的。年初他的妈妈在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因为抢救无效去世了,幼小的内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病了一个多星期。虽然我们对他进行了一系列干预疏导,他有所转变。但现在从他经常出现的泪水中
期刊
摘要:一、从细微处入手,去观察了解学生;二、给予内高生重任,充分信任他们;三、做内高生的知心朋友。  关键词:观察;信任;知心  在管理好班级的诸多因素中,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与和谐融洽感情的建立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与班级中的新鲜血液——内高学生的相处可以说是一门新的艺术。下面,我就结合我所教班级的情况谈谈我是如何用心浇灌内高学生,让民族之花在红中校园竞相开放的。  一、从细微处入手,去观察了
期刊
摘要: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一致行动的前提下,要建立良性联动机制,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针对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不和谐的情况,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与家长“斗智斗勇”,抓住一切时机,“穷追猛打”征服家长的策略,使家校合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家校合作;沟通  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
期刊
摘要:个体进入新的环境,需要完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适应,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适应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个案的来访者在二年级时由于转学造成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五年级时终于以不可控制的愤怒情绪爆发。在沙盘游戏辅导中,来访者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情绪,了解了自己“爱表现”的个性特点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与同学的交往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自己的愤怒情绪。  关键词:愤怒情绪;沙盘游戏  一天,一位班
期刊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的自信心水平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自信心水平与父母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对学生的自信心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初中生;自信心;父母教养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的结构越来越简单,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子女的自信程度与父母对其态度,对其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教养独生子女,使子女形
期刊
摘要:养花如育人,班集体中良好的环境,有益的活动,使孩子展现花朵般的美丽。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性格各异的孩子,需要我们用心换心,以爱育爱。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遵规守纪,并形成习惯。多角度、多方位去赏识学生,使学生在赏识中尽快融入班集体。教師引导榜样们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有了榜样,学生就会跟着效仿。通过和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家校合作,成就孩子。  关键词:爱心;赏识;榜样;习惯;成就  老舍
期刊
摘要:面对有独特需求的个体,心理教师要坚信每个人的心中,都蕴藏着一个做好人的愿望,因势利导,寻找切入点,实施引导和强化挖掘潜能,使之成为自我发现自我教育的内在力量,帮助其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  关键词:诚心与信任;引导和强化;自我调节;自我教育;成长快乐  背景资料:  小刚,男,六年级学生。聪明,机灵,敏感,自我控制力较差,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喜欢恶作剧,因此不被同学接纳,同学关系较差。有较
期刊
摘要:一年级学生刚走进校园不久要面对很多挑战,如何帮助所有孩子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克服担心、恐惧、无法受批评教育等不良情绪,做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是低年级老师的工作重点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更要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耐心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灵活的评价方法和多种评价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完善自己。  关键词:教师评价;小组学习互评;活动中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