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说:家庭教育,别因单亲而有所妥协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bill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婷儿1岁8个月的时候,我和她的生父正式解除了婚姻关系。
  到底告不告诉婷儿我们离婚的事?我知道,以婷儿的观察力,她一定会注意到自己的家庭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再说,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越小知道父母离婚所造成的心理冲击越小。当年我妈妈因爸爸被打成“反革命”而离婚,曾绝望得几次试图自杀,但她在我们的面前始终表现得很平静。我们平静而抽象地接受了“爸爸妈妈离婚”的坏消息,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改变。想到这里,我决定像妈妈那样——平静而抽象地把离婚的消息告诉婷儿。
  正如我所估计的,婷儿对超出自己理解力的事情并没有多大兴趣,她听说“离婚后,妈妈会和婷儿住在一起”,就不再追问了,也没有伤心。
  单亲家庭生活开始了。第一天我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尽量消除家庭的不完整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绝不因自己心怀怨恨就用不正常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也不认为孩子可怜就百般迁就,更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累赘而不管不理……我认为,单亲父母一定要坚强,不管大人有多少困难,都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别的小孩一样正常。
  
  疼爱与坚持
  
  我坚信,孩子的早期生活对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惯的形成在初期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做每件事,我都坚持让婷儿按要求去做,不该做的就坚决不做。对一个太小就得不到父爱的孩子来说,这也许有些“残忍”,但我并不肯因此迁就她。
  婷儿能听懂话了,我就告诉她任何时候都别想用哭的办法来达到目的。婷儿体验一两次后就明白哭是没有用的,按要求办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
  为了防止婷儿养成不良习惯,我从不轻易满足她的物质要求,凡是基本生活需要以外的东西,都被我当作她有某种好表现时的小奖品。
  
  共苦与同甘
  
  我是妈妈她是女儿,我让着她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我没有。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苦也好甘也好,我都希望让女儿学着一起分担、分享。我从不让她独自吃任何好东西,有好吃的都要她与我一起分享,让她觉得“分享”是正常的、愉快的,“独吞”是不正常的、可耻的。婷儿过3岁生日时,我问她:“罐头里还有七个荔枝,你说应该怎样分配?”婷儿好不容易才做出了“你吃四个我吃三个”的正确选择——模仿“孔融让梨”。最后,我们每人吃了三个,多出来的那个先是做了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教具”,然后我们才愉快地分享。我本想把最后的荔枝奖给婷儿的,但考虑到“孔融让梨”不能假让,自己还是“狠心”地吃了一半。
  
  呵护与自制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不太容易,对于单亲母亲就更不容易了,因为它有时需要家长的心肠“硬”一点。婷儿小时我经常在下班的路上把她带到商场门口,然后让她做选择:“如果你不喊我买东西,我们就进去逛;如果你喊我买东西,我们就不进去了。你选吧。”婷儿每次都说:“妈妈,我不喊你买东西。”我就带着她在商场里到处逛,教她认识各种物品,让她编各种与商品有关的小故事,培养她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玩具柜和食品柜。婷儿逛商场最难受的时候大概就是逛食品柜了,她很想品尝一下那里的东西,但始终忍着不喊我买。这种长期的克制欲望的训练,对强化婷儿的自制力起了极大作用。从小到大,婷儿很容易就抵制了各种诱惑,坚持按照理性的选择去行事,这有效地减少了她走弯路的概率。
  
  节俭与大方
  
  对单亲家庭来说,经济状况多数不太理想。不少单亲母亲的日子过得都挺紧张。但是孩子的前途又不能耽误,这时如何处理好节俭与大方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婷儿每天的营养是必须保证的,所以那几年我大大节省我们母女俩穿衣的开支,经常买处理的布料自己做衣服,又把自己的衣服改了给婷儿穿。为了让婷儿乐意穿这些不时髦的衣服,我总是设法在衣服上点缀一些可爱的动物贴花,并有意给她灌输“独一份”比“赶时髦”更能显示个性的观念。这种观念对婷儿的影响十分深刻,突出体现在她很少被“从众心理”左右,从不在原则问题上“随大流”。
  但是该大方的时候我也决不手软。1987年初,婷儿快6岁了,小伙伴或买了钢琴,或买了电子琴,婷儿却无琴可弹。我看着心里真难受啊,于是横下心来向她爸爸预支了婷儿5年的抚养费,给她买回一台电子琴。当时我很清楚:这意味着在婷儿6-10岁这五年里,我们只能靠我一个人的工资生活了。
  婷儿7岁那年夏天,我现在的丈夫张欣武加入了我们这个小家庭。结婚之前,我们三人就经常一起去野外放风筝,一起玩游戏,还为婷儿举行生日野餐。在布置新房的时候,我们特意把套间里屋布置成婷儿的小天地……这些铺垫,使他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小婷儿很快就爱上了这位成熟慈祥、幽默风趣的“叔叔”。
  作为婷儿的继父,他的到来正式结束了婷儿“单亲子女”的身份。不过我想,在婷儿的心中,包括在我的心中,“单亲”应该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一个问题。
其他文献
儿子写字时为何手呈鸡爪样    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我教他写字时发现他执笔时右手腕总是向外翻,手掌呈鸡爪样。请问是不是孩子的手掌骨有毛病?  平湖 钟佩华  这种情况在幼儿中较普遍,与手掌骨畸形没有关系。主要原因是孩子入幼儿园后几乎每天都要用蜡笔画画,铅笔的使用机会相对较少,而画画的执笔姿势与写字的执笔姿势不尽相同。孩子年龄小,搞不清各类笔的使用方法,往往会把铅笔当蜡笔用,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鸡爪样
期刊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和其他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和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目前已出现单亲家庭800多万家。而由于离婚案件的增多,单亲家庭的数量还在上升。  既然单亲家庭也是诸多家庭形态中的一种,我们本来没有权利对其说三道四。但前不久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中,某些机构、传媒表现出来的态度十分令人困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成都一所融幼儿园和小学
期刊
一天早晨,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发现自己的信箱里有张请帖,上面写着:  人类:  你们好!请于明天早上10:00到“绿色大森林”集合,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  希准时前往。  动物王国  人类如约前去。10点正,一个粗粗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家好,我是大象。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动物王国举办的‘人类与动物’会议。现在请动物王国的大王,也是你们人类眼中的‘摇钱树’老虎跟大家讲话。”  “嗨!又跟你们当中的几位猎人
期刊
这些数字是被杜撰和被夸大出来的。类似的数字还有不少,都反映了一个倾向:离婚对子女的负面影响正在被有意无意地夸大,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强调离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来阻吓人们离婚。  在《婚姻法》修改过程中,这类所谓“专家调查统计”就曾经起了误导作用,并直接导致《婚姻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专对离婚者提出“应当履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求的歧视性条款。该条款虽然在征求专家意见时被否定,但由于媒体传播影响的广泛
期刊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婚变确实对少儿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但负效应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其中由母亲监护的子女身心健康的概率尤其高些。  因为挫折有时会激发当事人的成长与超越,不少孩子在家庭变故的挫折经历中反而迅速成长、成熟。调查中,家长首肯孩子自理能力比一般孩子强、更体贴父母、较节俭、适应性较强及富于同情心的分别占30%~40%。
期刊
病例 1  牛牛,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000克,在医院的保温箱里呆了10多天。出院后,在全家人的精心护养下,牛牛长得白白胖胖。可是到了6个月还不会翻身;10个月时既坐不起来,更不会爬,见到物品也不会主动用手去抓。牛牛妈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小儿脑瘫。  病例 2  咪咪,难产出生,生后短暂窒息,经医生抢救后才哭出声来。咪咪体质一直很弱,吃奶少,常有呛奶现象,四肢无力,哭声都像小猫一
期刊
不能选择家庭,可以选择性格    蒙蒙出生于单亲家庭,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作为母亲,我惟一能做的是,让孩子在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能生活得快乐,成长得健康。女儿刚刚懂事的时候,我就对她说:“妈妈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婚姻,使你从小失去了父爱。你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性格。”女儿问:“我怎么选择自己的性格呢?”我说:“那就是快乐,不要把单亲孩子当回事。单亲孩子并不可怜,你没有爸爸,但是妈
期刊
生活中,这四种误区都不乏活生生的例证。例如下面这位母亲——  离婚后三个月,前夫又结了婚。  我们有一对双生儿子可心和可意。怕孩子因我们离婚而受到伤害,我只是对他们说,爸爸要到北方工作两年,不能带他们去。  孩子是无辜的,我只有加倍地爱护他们。我一直没有再婚的打算,心想只要孩子们好就行了。但两个孩子却一点也不让我省心。那天我做晚饭,他们忽然就打了起来,一付势不两立的样子。我对可心说:“你们是亲兄弟
期刊
杜女士是我的一个朋友,也是个单亲妈妈。  先生出国的时候,杜女士还在读博士,加上儿子壮壮只有1岁多,她没能随行。结果丈夫回来探望一次她们母子后,就没再回来过……  离婚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内,她的情绪糟到不能再糟。她不愿意见到同事和熟人,怕他们问长问短;跟亲人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和易怒,其中自然包括和儿子的关系。她变得对孩子缺少耐心并常常跟他发火:孩子早上穿衣服不及时,她就赌气把他锁在家里一整天,并指斥孩
期刊
杜女士也算是教育程度极高的知识女性了,都还会犯这种错误。根据我们对过往研究的了解,在文化程度不高、职业和社会地位不太理想的更多单亲母亲身上,同样的错误表现得更为明显——    过度保护    担心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离异的打击,编织美丽的谎言欺瞒孩子,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孩子失去了面对挫折锻炼从而成长的机会,自然总也长不大。    诋毁前夫    不断地在孩子面前说前夫的坏话,使孩子心里产生矛盾、困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