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关于日常摄影在社交媒体时代中的应用进行新论分析,探蠡其应用的范围。
关键词:日常摄影、社交媒体
在前社交媒体时代中,拍摄者最重要的事情是按下快门去记录,留下纪念在未来进行回忆。在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数码相机和手机摄影作为拍摄器材,这时的拍摄者绝大部分是为了上传和分享照片去进行拍摄。社交媒体自身所提供的即时传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日常摄影图像彰显出其自身的价值。由于社交媒体平台为图像的传播带来观念和技术上的改变,使得日常摄影在这个时代逐渐成为了人们在社交媒体应用中交流和互动的便捷方式,日常摄影开始在社交媒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海量的日常摄影图像在社交媒体中被生产出来,它不仅能够以图像化的形式满足人们利用社交媒体对信息内容进行分享,还能够通过分享图像获取人际关系上的互动。
日常摄影的核心在于通过对被摄人事物描述的故事性,来表达出拍摄者的意图。前社交媒体时代中,在照相馆肖像时期,由于拍摄的机会十分珍贵,人人都会伪装出最佳的一面,拍摄照片的真实意图很难被辨析。在进入到手持相机时期之后,个人摄影逐渐便捷化,拍摄日常内容的部分被加重,但胶片冲洗需要在专业的暗房中进行,获取拍摄画面的过程仍然略显复杂,人们更多选择记录令人身心愉悦的画面,照片的内容多半都是欢乐积极的场面。进入到社交媒体时代,相机已经完全从胶片化走向了数码化,日常行为的拍摄成本几乎为零且能够立即成像,人们在拍摄时能够快速和精准的记录画面,照片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更多可能。当人们看到照片时能够清晰准确的得出照片所要表达出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充分证明了日常摄影图像的精准表达对于社交媒体的重要性。
前社交媒体时代下,书籍和报纸等曾作为人们获取外界新鲜内容的重要渠道,主要依靠文字進行传达内容,要想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正常阅读文字的速度约为每分钟200-300个字,且对文字的理解记忆较差。在社交媒体时代,每天都有非常庞大的信息内容产生,单纯靠文字已经不足以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进行表达,研究表明大脑对于视觉内容的处理速度比文字快6万倍,且人们对于纯文字内容的记忆仅有10%,而对于“文字+图片”则可以记住65%的内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要在社交媒体中描述自己的情感或故事时,拍摄图像无疑成为了能够清晰、有力、快速进行表达的最好方式。
在互联网便利且发达的条件下,日常摄影的流通路径依靠社交网络,照片的分享和传播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在前社交媒体时代,日常摄影图像被展示在相框中;呈现在传统的相册里,记录着生活中的成长和变化。想要欣赏他人拍摄的日常图像,就必须要进入到他个人的私密空间中。然而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数码化的图像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传送,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图像的储存方面,线上的存储方式不占用物理空间且成本极低,依托于网络的连接,可以将图像上传到广阔的社交平台中,人们只需要在社交应用中关注他人的账号,便可以不受限制的随时随地查看和浏览。
日常摄影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通过网络分享这一途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现代文明生活中,已经开始了一场关于图像的狂欢。在前社交媒体时代,日常摄影图像具有私密性,拍摄冲洗好的照片只会在亲朋好友间传阅,极少数的图片会出现在期刊和电视等公开媒体平台上。在此时代下日常摄影对于信息传播的范围相对狭窄,影响力较小。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造就了传播的便利条件,图像的流通模式更加多样。日常摄影图像可以在公开的社交媒体平台中进行快速的传播,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社交媒体,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应用去进行发布。在现今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们作为日常摄影图像的接收者和传播者,这种双向的视觉流通模式无疑为其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在这个图像海量传播的时代中,摄影和社交媒体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力。图像在网络中的视觉文化地位十分显著,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如此集中的影像以及密集的视觉信息。归根结底是由于受众更能直观的读取信息,无需经过抽象思维的转化,也和摄影在社交媒体中广泛的生产、应用、传播息息相关。社交媒体作为一个承载着庞大信息量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传播功能的社会组成结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社交媒体记录生活,即时进行分享自己对于身边细小事物,使得社交媒体中的摄影趋向于日常化。
日常摄影作为一种虚拟化非物质形态的载体,必须依靠于网络才能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最大化,社交媒体这一平台为其提供了发展空间,日常摄影的潜在能力也被激发出来。反之,日常摄影的发展也为社交媒体提供了动力。所以说,日常摄影和社交媒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者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于社交媒体而言,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量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为什么是艺术摄影?[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露西·苏特,2016
[2] 胶片到数字影像的革命[M].中国摄影出版社,(法)巴耶克(Bajac,2015)
[3] 照片的本质[M].中国摄影出版社,(美)肖尔(Shore,2012)
作者简介:张睿(1999.8~),男,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方向。
赵子涵(1999.10~),男,湖北省十堰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方向。
刘永康(1999.6~)男,山东省东营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方向。
杨猗涵(1998.11~)男,辽宁省丹东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产品设计玩具设计方向。
关键词:日常摄影、社交媒体
在前社交媒体时代中,拍摄者最重要的事情是按下快门去记录,留下纪念在未来进行回忆。在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数码相机和手机摄影作为拍摄器材,这时的拍摄者绝大部分是为了上传和分享照片去进行拍摄。社交媒体自身所提供的即时传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日常摄影图像彰显出其自身的价值。由于社交媒体平台为图像的传播带来观念和技术上的改变,使得日常摄影在这个时代逐渐成为了人们在社交媒体应用中交流和互动的便捷方式,日常摄影开始在社交媒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海量的日常摄影图像在社交媒体中被生产出来,它不仅能够以图像化的形式满足人们利用社交媒体对信息内容进行分享,还能够通过分享图像获取人际关系上的互动。
日常摄影的核心在于通过对被摄人事物描述的故事性,来表达出拍摄者的意图。前社交媒体时代中,在照相馆肖像时期,由于拍摄的机会十分珍贵,人人都会伪装出最佳的一面,拍摄照片的真实意图很难被辨析。在进入到手持相机时期之后,个人摄影逐渐便捷化,拍摄日常内容的部分被加重,但胶片冲洗需要在专业的暗房中进行,获取拍摄画面的过程仍然略显复杂,人们更多选择记录令人身心愉悦的画面,照片的内容多半都是欢乐积极的场面。进入到社交媒体时代,相机已经完全从胶片化走向了数码化,日常行为的拍摄成本几乎为零且能够立即成像,人们在拍摄时能够快速和精准的记录画面,照片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更多可能。当人们看到照片时能够清晰准确的得出照片所要表达出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充分证明了日常摄影图像的精准表达对于社交媒体的重要性。
前社交媒体时代下,书籍和报纸等曾作为人们获取外界新鲜内容的重要渠道,主要依靠文字進行传达内容,要想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正常阅读文字的速度约为每分钟200-300个字,且对文字的理解记忆较差。在社交媒体时代,每天都有非常庞大的信息内容产生,单纯靠文字已经不足以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进行表达,研究表明大脑对于视觉内容的处理速度比文字快6万倍,且人们对于纯文字内容的记忆仅有10%,而对于“文字+图片”则可以记住65%的内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要在社交媒体中描述自己的情感或故事时,拍摄图像无疑成为了能够清晰、有力、快速进行表达的最好方式。
在互联网便利且发达的条件下,日常摄影的流通路径依靠社交网络,照片的分享和传播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在前社交媒体时代,日常摄影图像被展示在相框中;呈现在传统的相册里,记录着生活中的成长和变化。想要欣赏他人拍摄的日常图像,就必须要进入到他个人的私密空间中。然而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数码化的图像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传送,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图像的储存方面,线上的存储方式不占用物理空间且成本极低,依托于网络的连接,可以将图像上传到广阔的社交平台中,人们只需要在社交应用中关注他人的账号,便可以不受限制的随时随地查看和浏览。
日常摄影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通过网络分享这一途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现代文明生活中,已经开始了一场关于图像的狂欢。在前社交媒体时代,日常摄影图像具有私密性,拍摄冲洗好的照片只会在亲朋好友间传阅,极少数的图片会出现在期刊和电视等公开媒体平台上。在此时代下日常摄影对于信息传播的范围相对狭窄,影响力较小。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造就了传播的便利条件,图像的流通模式更加多样。日常摄影图像可以在公开的社交媒体平台中进行快速的传播,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社交媒体,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应用去进行发布。在现今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们作为日常摄影图像的接收者和传播者,这种双向的视觉流通模式无疑为其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在这个图像海量传播的时代中,摄影和社交媒体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力。图像在网络中的视觉文化地位十分显著,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如此集中的影像以及密集的视觉信息。归根结底是由于受众更能直观的读取信息,无需经过抽象思维的转化,也和摄影在社交媒体中广泛的生产、应用、传播息息相关。社交媒体作为一个承载着庞大信息量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传播功能的社会组成结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社交媒体记录生活,即时进行分享自己对于身边细小事物,使得社交媒体中的摄影趋向于日常化。
日常摄影作为一种虚拟化非物质形态的载体,必须依靠于网络才能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最大化,社交媒体这一平台为其提供了发展空间,日常摄影的潜在能力也被激发出来。反之,日常摄影的发展也为社交媒体提供了动力。所以说,日常摄影和社交媒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者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于社交媒体而言,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量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为什么是艺术摄影?[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露西·苏特,2016
[2] 胶片到数字影像的革命[M].中国摄影出版社,(法)巴耶克(Bajac,2015)
[3] 照片的本质[M].中国摄影出版社,(美)肖尔(Shore,2012)
作者简介:张睿(1999.8~),男,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方向。
赵子涵(1999.10~),男,湖北省十堰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方向。
刘永康(1999.6~)男,山东省东营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方向。
杨猗涵(1998.11~)男,辽宁省丹东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产品设计玩具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