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最直接、最基本的媒介或资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养育的一种范例。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以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在充分尊重教材权威性和对教材辩证否定的基础上,以质疑和求证的精神认真研读教材、审慎使用教材,对于教材表现出的不适应性进行加工处理,以增强其可读性、可构性、可用性。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一框为例,探讨教材二次开发的多元化策略,探讨好教材、好教师、好教法的结合,才能产生好的育人效果。
一、基于教学结构的多元化开发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教材具有通用性的特点,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当地、当班、当时的实际,致使教材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之间不统一。教师要在尊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的前后程序作一定的调整重组,形成合理、清晰、流畅的教学结构,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可以对某一框题的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逻辑进行调整重组,也可以对同一课内不同框题内容按照整体模块推进的方式重新布局,建构规律性、系统性的教学体系。
本框教材用了两个标题:开放的胸怀和搭起文化的桥梁。意图在于从态度和行动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做文化的使者,第一目着重让学生认识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形成正确的态度;第二目着重让学生明确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学理逻辑清晰。但是,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交错在一起,如果按照这一顺序,学生会应接不暇、招架不住。处理时,将教学结构确定为:感知使者的涵义;提升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鉴赏力;认清对待不同文化的基本态度;澄清学生在态度、价值观中的误区、盲区。这一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螺旋式推进,给茫无头绪的学生以启迪,使其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二、基于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开发
1. 基于课程标准,为教学内容设置定向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必须回到课程标准这一原点。虽然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但是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内容选择都是基于编者特定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与生活经验而成,主观性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教师依标施教,对教材进行内容的合理增删、逻辑建构、整合创生等,以丰富教材内涵,提升教材可解性。
本框题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课标中“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的要求。从对教材素材的选择来看,案例一是小雪与美国女孩的交往;案例二是对欧洲汽车文明的介绍;案例三是梁思成如何对待日本文化的问题;案例四是对舶来品的探讨;案例五是中国梦的内涵;案例六是中国小留学生的电子邮件,从着墨比重来看偏重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基于对课标的研读,本框题对“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这一课标要求未能体现,所以设计时可增加相应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做友好往来使者的前提。
2. 分析认知起点,为教学内容展开铺垫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基于以往的经验进入学习情境的,凭借以往的经验,依靠原有的认知能力,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对新知的某种理解,从而进行意义建构。教材的编写不一定能关照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可增加“经验性”知识,为学生构建学习的“起搏器”,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知识的有机生成。
本框教材只是介绍了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与做法,但是我们往前追溯,学生如何才能自觉地做一名使者,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所以,在教材处理上设置了一个感受中华文化的环节,先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然后师生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展示中华文化的场面?看了这些画面,你有哪些感受?通过适度对话,有利于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为做文化使者奠定情感基础。
3. 剖析核心概念,让教学内容生发智
教材中对于知识的呈现一般以核心概念、核心观点较多,缺乏对学科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层次性的阐述与归纳,很多都属于正确的废话,没有透析其中的原因,不能给学生以生活的指导导航。这就需要理解核心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这些核心知识做微观上、细节上的下切,挖掘知识背后的人生智慧,要由塑造知识人向助推学生智慧生长转变。
本框中将对待外来文化的方法表述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表述显得大而空。学生在遇到具体文化形式的时候,鉴别能力还是不够,还是会陷入误区。因此,设置我喜欢的文化环节,用幻灯片展示中国古代、现代、国外三种类型的文化图片。提问:你最喜欢的哪一种文化形式,并说明理由。你喜欢的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吗?幻灯片呈现:优秀的文化一般需要以下标准:(1)符合道德、法律规范;(2)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民族、个人的发展。通过图片展示,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通过有梯度、有关联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生成优秀文化的一般标准,分清文化使者吸收、传播的应该是文化中的精华。
4. 明辨发展需求,让教学内容澄清困惑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空间。”教学内容如果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要,学生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主动地认同教学内容,生成教育价值,并对这些社会性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教材处理时,要为学生提供易产生疑问、诘难的教学内容和话题,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参与机会,要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有用、有效,让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面对道德困惑时,能自主地判断和抉择,并付诸行动。
本框教材从社会规范的角度进行表述,表达的是教材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学生的困惑是什么并不清楚。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与我国有争端的国家的文化要不要尊重、保护没有自己的判定;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比较淡漠;对恶搞本民族文化行为的盲从;对文化差异的了解不够而导致许多无心之错等。这要求教师俯下身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想学什么,这样做才会离教学的真谛更近些。 5. 提炼教育价值,让教学内容溢满德性
思想品德课具有德智共生性,担负着培养现代公民的责任,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内化,还必须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素养。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统领,以知识、能力为支撑,将三维目标的教育融为一体。
本框中可挖掘的教育价值有: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提升对文化的鉴赏力,能以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能正确对待文化差异,通过行动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因此,教材处理时必须从课程性质上去解读学科知识,找准教材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领会教学内容背后的道德意蕴,创设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实现思想品德课育人的德育价值,引领学生的德性生长。
三、基于教学活动的多元化开发
1. 适时:以提升活动情境的时尚性
教材是根据当时社会现实来设计、编写的,且编制、审定有一个很长的周期,在使用多年之后更是显得滞后,不能给学生带来鲜活的生活气息,继续使用必然消解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具有强烈时代感、现实意义的素材,激活学生的思维因子。
本框中在教学时,就播放了一个新闻短片:“诗圣”成了“微博红人”。短片内容: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一组图“杜甫的一天”,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中的杜甫图像遭到高中生们恶搞,涂鸦成各种形象。对此,你会画出一个更滑稽的图来吗?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境时该如何处理?这一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有话可说,能建构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间的联系,赋予教材新的活力。
2. 改造:以提升活动案例的效益性
用案例说话是教材常用的表达方式。在教学时,要科学使用好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从中推演出结论,让经典案例散发出新的光芒,发挥最大效益,让学生铭记一生。
本框中梁思成的案例是作为相关链接的方式来呈现的,这个案例非常典型,采取弃用或让学生简单阅读的方法,都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用和价值,如果能结合时代元素加以改造,体现冲突性、现实性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基于“能以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这一教学目标,做了这样的处理:
在幻灯片上呈现唐昭提寺照片及以下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准备轰炸日本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一座最大最美的古寺,有着极高的学术文化价值,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师生共同探讨:当时,中华民族正遭受日本侵略带来的痛苦,我们的亲人受到他们疯狂的残害杀戮,你赞同美军轰炸的做法吗?你会去保护日本的文化吗?
幻灯片进一步展示梁思成肖像及简介。接着师生再一次探讨:这样的一位建筑学家积极地去保护日本文化,建议指挥部不要轰炸,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呢?面对当今“钓鱼岛”的争端,你还愿意去保护日本的文化吗?通过对案例的改造,渲染了日本昭提寺文化的优秀与价值。从不同的视角设计问题,让思维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与选择,融入民族感情和时事热点,形成道德冲突,诱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争辩,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构对文化的正确态度,不能因为民族情感影响对世界优秀文化的认同与选择。
3. 诱思:以提升活动问题的启发性
教材中有的问题简单直白,以事实判断为导向,停留在“是什么”“能否”等浅显的信息描述层面;有的指向不明,大而无边,大而不当,没有针对性或者适用于多种情境,容易让学生感到茫然、无所适从;有的问题直接指向教材知识,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简单、机械地在课本中找答案的过程,不能指向学生行为与成长,落脚德育;有的问题淡而无味,封闭性、暗示性较强,不能发挥问题的诱思功能,不能牵引思维能力提升,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处理教材设问时,要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比较分析、辨别是非、自主判断、澄清观点,要帮助他们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破解迷点、克服盲点,彰显设问的价值。
本框还呈现了一段舶来品的素材,问了两个问题:你能觉察到这些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第一问非常空泛,没有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无所适从;第二问直接指向教材观点,不能让学生体会生活的复杂,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教材处理时,可以直接删除这一活动,设计成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在暑假开展修学旅行,需要我们寄宿在澳洲的小朋友家,当你不小心将饮料洒到房间地毯上时,你猜想下,这个寄宿家庭会有哪些做法?你又该如何应对?这两个问题能够让学生体验文化的差异、生活的复杂,消除学生认知的误区,指引学生生活的践行。
4. 延伸:以提升活动开展的实践性
思想品德课的真实效果,不仅在于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更在于能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模式、思维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参与实践,实现知行统一。
本框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行为作业:制作一件体现民族文化特点的礼物,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供网民点击。此时,学生已成为一个友好往来的使者。这样也体现了课标中“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的要求。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当我们以指瑕批判、追根还原、统整创生的视角审视与解读教材,使之着眼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教材才能真正成为教师的教本与学生的学本,才能起到好的育人效果。
【黄伟,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杨艳利
一、基于教学结构的多元化开发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教材具有通用性的特点,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当地、当班、当时的实际,致使教材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之间不统一。教师要在尊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的前后程序作一定的调整重组,形成合理、清晰、流畅的教学结构,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可以对某一框题的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逻辑进行调整重组,也可以对同一课内不同框题内容按照整体模块推进的方式重新布局,建构规律性、系统性的教学体系。
本框教材用了两个标题:开放的胸怀和搭起文化的桥梁。意图在于从态度和行动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做文化的使者,第一目着重让学生认识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形成正确的态度;第二目着重让学生明确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学理逻辑清晰。但是,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交错在一起,如果按照这一顺序,学生会应接不暇、招架不住。处理时,将教学结构确定为:感知使者的涵义;提升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鉴赏力;认清对待不同文化的基本态度;澄清学生在态度、价值观中的误区、盲区。这一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螺旋式推进,给茫无头绪的学生以启迪,使其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二、基于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开发
1. 基于课程标准,为教学内容设置定向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必须回到课程标准这一原点。虽然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但是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内容选择都是基于编者特定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与生活经验而成,主观性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教师依标施教,对教材进行内容的合理增删、逻辑建构、整合创生等,以丰富教材内涵,提升教材可解性。
本框题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课标中“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的要求。从对教材素材的选择来看,案例一是小雪与美国女孩的交往;案例二是对欧洲汽车文明的介绍;案例三是梁思成如何对待日本文化的问题;案例四是对舶来品的探讨;案例五是中国梦的内涵;案例六是中国小留学生的电子邮件,从着墨比重来看偏重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基于对课标的研读,本框题对“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这一课标要求未能体现,所以设计时可增加相应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做友好往来使者的前提。
2. 分析认知起点,为教学内容展开铺垫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基于以往的经验进入学习情境的,凭借以往的经验,依靠原有的认知能力,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对新知的某种理解,从而进行意义建构。教材的编写不一定能关照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可增加“经验性”知识,为学生构建学习的“起搏器”,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知识的有机生成。
本框教材只是介绍了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与做法,但是我们往前追溯,学生如何才能自觉地做一名使者,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所以,在教材处理上设置了一个感受中华文化的环节,先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然后师生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展示中华文化的场面?看了这些画面,你有哪些感受?通过适度对话,有利于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为做文化使者奠定情感基础。
3. 剖析核心概念,让教学内容生发智
教材中对于知识的呈现一般以核心概念、核心观点较多,缺乏对学科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层次性的阐述与归纳,很多都属于正确的废话,没有透析其中的原因,不能给学生以生活的指导导航。这就需要理解核心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这些核心知识做微观上、细节上的下切,挖掘知识背后的人生智慧,要由塑造知识人向助推学生智慧生长转变。
本框中将对待外来文化的方法表述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表述显得大而空。学生在遇到具体文化形式的时候,鉴别能力还是不够,还是会陷入误区。因此,设置我喜欢的文化环节,用幻灯片展示中国古代、现代、国外三种类型的文化图片。提问:你最喜欢的哪一种文化形式,并说明理由。你喜欢的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吗?幻灯片呈现:优秀的文化一般需要以下标准:(1)符合道德、法律规范;(2)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民族、个人的发展。通过图片展示,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通过有梯度、有关联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生成优秀文化的一般标准,分清文化使者吸收、传播的应该是文化中的精华。
4. 明辨发展需求,让教学内容澄清困惑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空间。”教学内容如果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要,学生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主动地认同教学内容,生成教育价值,并对这些社会性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教材处理时,要为学生提供易产生疑问、诘难的教学内容和话题,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参与机会,要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有用、有效,让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面对道德困惑时,能自主地判断和抉择,并付诸行动。
本框教材从社会规范的角度进行表述,表达的是教材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学生的困惑是什么并不清楚。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与我国有争端的国家的文化要不要尊重、保护没有自己的判定;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比较淡漠;对恶搞本民族文化行为的盲从;对文化差异的了解不够而导致许多无心之错等。这要求教师俯下身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想学什么,这样做才会离教学的真谛更近些。 5. 提炼教育价值,让教学内容溢满德性
思想品德课具有德智共生性,担负着培养现代公民的责任,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内化,还必须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素养。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统领,以知识、能力为支撑,将三维目标的教育融为一体。
本框中可挖掘的教育价值有: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提升对文化的鉴赏力,能以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能正确对待文化差异,通过行动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因此,教材处理时必须从课程性质上去解读学科知识,找准教材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领会教学内容背后的道德意蕴,创设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实现思想品德课育人的德育价值,引领学生的德性生长。
三、基于教学活动的多元化开发
1. 适时:以提升活动情境的时尚性
教材是根据当时社会现实来设计、编写的,且编制、审定有一个很长的周期,在使用多年之后更是显得滞后,不能给学生带来鲜活的生活气息,继续使用必然消解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具有强烈时代感、现实意义的素材,激活学生的思维因子。
本框中在教学时,就播放了一个新闻短片:“诗圣”成了“微博红人”。短片内容: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一组图“杜甫的一天”,高中语文课本(必修3)中的杜甫图像遭到高中生们恶搞,涂鸦成各种形象。对此,你会画出一个更滑稽的图来吗?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境时该如何处理?这一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有话可说,能建构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间的联系,赋予教材新的活力。
2. 改造:以提升活动案例的效益性
用案例说话是教材常用的表达方式。在教学时,要科学使用好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从中推演出结论,让经典案例散发出新的光芒,发挥最大效益,让学生铭记一生。
本框中梁思成的案例是作为相关链接的方式来呈现的,这个案例非常典型,采取弃用或让学生简单阅读的方法,都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用和价值,如果能结合时代元素加以改造,体现冲突性、现实性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基于“能以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这一教学目标,做了这样的处理:
在幻灯片上呈现唐昭提寺照片及以下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准备轰炸日本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一座最大最美的古寺,有着极高的学术文化价值,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师生共同探讨:当时,中华民族正遭受日本侵略带来的痛苦,我们的亲人受到他们疯狂的残害杀戮,你赞同美军轰炸的做法吗?你会去保护日本的文化吗?
幻灯片进一步展示梁思成肖像及简介。接着师生再一次探讨:这样的一位建筑学家积极地去保护日本文化,建议指挥部不要轰炸,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呢?面对当今“钓鱼岛”的争端,你还愿意去保护日本的文化吗?通过对案例的改造,渲染了日本昭提寺文化的优秀与价值。从不同的视角设计问题,让思维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与选择,融入民族感情和时事热点,形成道德冲突,诱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争辩,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构对文化的正确态度,不能因为民族情感影响对世界优秀文化的认同与选择。
3. 诱思:以提升活动问题的启发性
教材中有的问题简单直白,以事实判断为导向,停留在“是什么”“能否”等浅显的信息描述层面;有的指向不明,大而无边,大而不当,没有针对性或者适用于多种情境,容易让学生感到茫然、无所适从;有的问题直接指向教材知识,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简单、机械地在课本中找答案的过程,不能指向学生行为与成长,落脚德育;有的问题淡而无味,封闭性、暗示性较强,不能发挥问题的诱思功能,不能牵引思维能力提升,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处理教材设问时,要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学会比较分析、辨别是非、自主判断、澄清观点,要帮助他们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破解迷点、克服盲点,彰显设问的价值。
本框还呈现了一段舶来品的素材,问了两个问题:你能觉察到这些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第一问非常空泛,没有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无所适从;第二问直接指向教材观点,不能让学生体会生活的复杂,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教材处理时,可以直接删除这一活动,设计成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在暑假开展修学旅行,需要我们寄宿在澳洲的小朋友家,当你不小心将饮料洒到房间地毯上时,你猜想下,这个寄宿家庭会有哪些做法?你又该如何应对?这两个问题能够让学生体验文化的差异、生活的复杂,消除学生认知的误区,指引学生生活的践行。
4. 延伸:以提升活动开展的实践性
思想品德课的真实效果,不仅在于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更在于能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模式、思维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参与实践,实现知行统一。
本框在最后设计了一个行为作业:制作一件体现民族文化特点的礼物,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供网民点击。此时,学生已成为一个友好往来的使者。这样也体现了课标中“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的要求。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当我们以指瑕批判、追根还原、统整创生的视角审视与解读教材,使之着眼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教材才能真正成为教师的教本与学生的学本,才能起到好的育人效果。
【黄伟,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杨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