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节课堂展示课结束了,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和回味呢?我讲三个问题。
一、 教学的引领和导向
几千人的大会,自然会对全国的语文教学发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大会应该做出回答,语文教学的方向是什么?语文教学往何处去?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想就借用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在高中课标审议会上讲的十六个字四句话,作为我们这次语文课堂教学总的指导思想。这四句话是:“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德育为魂。立德树人是教学的灵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不能没有灵魂,但魂必附体,不能魂不附体。这个“体”就是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生正是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受到思想和精神的熏陶,而让精神逐渐成长起来。
能力为重。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应该让学生在真实的言语情景中,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使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逐渐提高。
基础为先。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在儿童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打好知识能力基础,打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基础。打好了基础,才可能创新发展。
第四,创新为上。言语发展和思维发展密不可分。言语实践始终伴随着言语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持己见、标新立异,鼓励學生发表创见。
二、 课堂观察与评判
在这次会前的评委预备会上,方智范教授有一个发言,受他的启发,谈一谈课堂观察与评判的问题。
一是正确地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理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的解读,而是从学科课程文化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教材,活用教材,用活教材。
二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述两点通俗地称为“吃透两头”,即教材一头,学生一头。靠什么吃透?靠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把这两者贯通和连接起来?如何让学生凭借教材,通过积累、梳理、探究的路径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得靠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堂观察与评判的三个要求:
第一,不仅看老师,还要看学生;主要不是看教师才能的表演,而是看教师巧于点拨、妙于开窍的功力。课堂应是学生展示自己语言才能的舞台,也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有时候学生表现比教师好,这恰恰说明教师教学功力深厚。
第二,不仅看老师的优点,也要指出教师的缺点和不足。有时候,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第三,不仅看课堂中学生实践活动的量有多大,还要看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效果好不好。有的时候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学生的假主体行为,掩盖了教学的真相,欺骗了我们的眼睛。
三、 谈谈对这次十六节课的总体看法
首先要向大家说明,十六位老师的备课时间只有半天,也可能加上一个不眠之夜,没有时间和学生见面。所以这些课,我们看不到眼花缭乱的课件,也听不到震耳欲聋的音乐,和我们以前在大型的赛课会上、经过几十次的试教的课相比,没有多少观赏性。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组真实、平实、自然、清新的语文课,是一组无污染、无外包装、无添加剂、比较干净的课;是一组回归常识,回归常理,回归常态的语文课;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播种、生根、发芽、舒枝展叶、含苞欲放的语文课。
首先要肯定的是,教学重心的转移初见成效。课堂上,老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他们常想蹲下身来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仔细观察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很少看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演讲,更少看到教师有意地、顽强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在唤醒、调动、激励,有时帮助学生拨正思维方向,有时疏导堵塞的思路,有时穿针引线、帮助学生衔接过渡。学生自由读书时间很多,教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有一位老师发现学生画出了重点词语,还画出了词语之间的关联,马上提出要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有的老师不仅关注优生,还关注后进生,第一次答得不好不要紧,让他第二次回答,很耐心,很细致,永不放弃,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有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还关注学生的情感过程,这在教育心理上叫作双焦点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情理交融,知情统一。相对来说,课堂上,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比较充分,读得比较多,有朗读,有默读,有自由小声读,有分角色读,唯独少了我们不大提倡的齐读;还有议,有全班议,小组议,师生共议,交互式地议。这些议,都是围绕教材的内容。譬如说议课本中遣词造句的精彩,议课本情节变化的路径,议课本中事物的特色、人物的特点,议课本中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等等。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中,一个学生通过读,发现了这句话,“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通过这句话,他感到作者是在暗示书是百读不厌的。学生能这样感悟,全赖教师引导之功。展示的大部分课都重视识字写字,这一点比过去明显进步,在所有的课中都注意紧扣词语,有的还注意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又让词语返回语境,进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下面要跟老师们谈一谈我内心的感受,说一些真话。从总的看,虽然某几课的某些环节有一些闪光点,但总体看,大部分课并没有摆脱语文教学那些固有模式的束缚,在教学中似曾相识的课堂布局,按部就班的教学进程,司空见惯的教学策略,以及那些耳熟能详的教学用语,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常见的那些套路,那些程式。没有实践的创新,哪会有教学理论的创新。因为这样,有不少课主要着眼于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而且这些理解,有许多是脱离整体的碎片化的分析。板书基本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语,教学过程主要是了解课文内容情节发展变化的线路。当然,我们十五号写的板书独辟蹊径,教学《蚂蚁的救助》,她的板书是:有序描写,准确用词,描写细致。当然我并不主张模式化板书。我认为既可以是教学重点、难点特点的提示,也可以是这堂课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思路的导引、写作特点的展示,都可以,要多样化。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提出问题,或是学生想要知道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篇明白如话的课文对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一读差不多就懂了,而我们还在一些人为问题上,在一些十分浅显的内容中绕来绕去,从而导致学生认识上的原地踏步和思维上的倦怠困顿,一些太过于浅易的提问,只能导致学生的思维平庸。我想还不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这里我还特别提到,金中河西小学分部的孩子们很优秀,是我看到的小学最优秀的班级之一。他们很会读书,屏幕上显示出来他们勾画重点,一般都很正确,学习习惯太好了;他们也很会朗读,在很多地方学生的朗读,拿腔拿调,但是这个学校很少有,很自然,很平实,而且是接近口语的朗读。然而这些天来,虽然学生总体表现很好,但很少发现他们提出有创意的见解,发现有新意的问题,出现几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标新立异的看法。为什么?我想,主要是教师牵得太紧,控制太多,什么都舍不得丢弃,什么都不想忍痛割爱,填得太满,统得太死,留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太小了,太窄了。我再强调一下,当前语言的教学中,止于理解而疏于运用的现象是一个顽疾。叶圣陶先生早年告诫我们要在课本中走一个来回,然而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大多是走了一半就回来了,不能说是半途而废,至少是半途而归,收获不多。我还要传达一下魏南江教授的意见,她一再强调,我们是一个素养大赛啊,然而我们的教师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素养用于教学实践呢?我们都在说,我们要发掘优质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上,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呢?整个十六节课几乎没有教师范读,浪费了这些资源。有的课学段目标把握不准,中、高年级基本不分,低段教学缺乏儿童情趣,这是普遍现象。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太单一了,太不丰富了。当然,我发这些感慨,希望年轻教师们不要耿耿于怀,你们有很高的教学素养,怎么会听不得一些不同的意见呢?
最后我想引用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田慧生同志的一个讲话。他说:“我国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过度掌控,教师扶着学生,牵着学生,甚至绑着学生完成教学过程。如何有效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放心、放手地把学习时间空间让给学生,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
最后,我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语文教学改革应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上,放在我国课改的大环境中。提高教学质量不是几个教学技巧的模仿,不是几招几法的移植,它应该包含教学思想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甚至还包括课程结构的合理调整,学校家庭社区的良性互动,社会环境信息原理梳理与排污等等。第二,课堂教育改革不是孤立的现象,从横向上,要强调语文自身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字词句篇的整体提高,以及发展思维,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掌握方法,养成好习惯等等方面。就语文之外而言,要注意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语文与做人的关系等等。第三,少年儿童的言语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应引导学生用典范性的语言,去规范、丰富自己的语言。头脑里没有大量典范性的语言,就不可能规范好自己的语言,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就不可能形成语感。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言语运用中发展语言,积累语言,丰富词汇,多读多背,培养语感,规范言语习惯。教学改革,是教师的自我改革,是教师改变自我,更新自我,重塑自我,提高素养的过程,如何将自身的文化素养,能力素养,审美素养转化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既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又关乎对课程文化的认知,更在于教学实践中经验的积累。辛勤耕耘,必有收获,春天的播种,必将迎来秋天的丰收。
(杨再隋,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一、 教学的引领和导向
几千人的大会,自然会对全国的语文教学发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大会应该做出回答,语文教学的方向是什么?语文教学往何处去?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想就借用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在高中课标审议会上讲的十六个字四句话,作为我们这次语文课堂教学总的指导思想。这四句话是:“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德育为魂。立德树人是教学的灵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不能没有灵魂,但魂必附体,不能魂不附体。这个“体”就是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生正是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受到思想和精神的熏陶,而让精神逐渐成长起来。
能力为重。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应该让学生在真实的言语情景中,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使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逐渐提高。
基础为先。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在儿童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打好知识能力基础,打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基础。打好了基础,才可能创新发展。
第四,创新为上。言语发展和思维发展密不可分。言语实践始终伴随着言语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持己见、标新立异,鼓励學生发表创见。
二、 课堂观察与评判
在这次会前的评委预备会上,方智范教授有一个发言,受他的启发,谈一谈课堂观察与评判的问题。
一是正确地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理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的解读,而是从学科课程文化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教材,活用教材,用活教材。
二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述两点通俗地称为“吃透两头”,即教材一头,学生一头。靠什么吃透?靠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把这两者贯通和连接起来?如何让学生凭借教材,通过积累、梳理、探究的路径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得靠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堂观察与评判的三个要求:
第一,不仅看老师,还要看学生;主要不是看教师才能的表演,而是看教师巧于点拨、妙于开窍的功力。课堂应是学生展示自己语言才能的舞台,也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有时候学生表现比教师好,这恰恰说明教师教学功力深厚。
第二,不仅看老师的优点,也要指出教师的缺点和不足。有时候,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第三,不仅看课堂中学生实践活动的量有多大,还要看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效果好不好。有的时候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学生的假主体行为,掩盖了教学的真相,欺骗了我们的眼睛。
三、 谈谈对这次十六节课的总体看法
首先要向大家说明,十六位老师的备课时间只有半天,也可能加上一个不眠之夜,没有时间和学生见面。所以这些课,我们看不到眼花缭乱的课件,也听不到震耳欲聋的音乐,和我们以前在大型的赛课会上、经过几十次的试教的课相比,没有多少观赏性。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组真实、平实、自然、清新的语文课,是一组无污染、无外包装、无添加剂、比较干净的课;是一组回归常识,回归常理,回归常态的语文课;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播种、生根、发芽、舒枝展叶、含苞欲放的语文课。
首先要肯定的是,教学重心的转移初见成效。课堂上,老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他们常想蹲下身来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仔细观察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很少看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演讲,更少看到教师有意地、顽强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在唤醒、调动、激励,有时帮助学生拨正思维方向,有时疏导堵塞的思路,有时穿针引线、帮助学生衔接过渡。学生自由读书时间很多,教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有一位老师发现学生画出了重点词语,还画出了词语之间的关联,马上提出要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有的老师不仅关注优生,还关注后进生,第一次答得不好不要紧,让他第二次回答,很耐心,很细致,永不放弃,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有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还关注学生的情感过程,这在教育心理上叫作双焦点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情理交融,知情统一。相对来说,课堂上,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比较充分,读得比较多,有朗读,有默读,有自由小声读,有分角色读,唯独少了我们不大提倡的齐读;还有议,有全班议,小组议,师生共议,交互式地议。这些议,都是围绕教材的内容。譬如说议课本中遣词造句的精彩,议课本情节变化的路径,议课本中事物的特色、人物的特点,议课本中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等等。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中,一个学生通过读,发现了这句话,“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通过这句话,他感到作者是在暗示书是百读不厌的。学生能这样感悟,全赖教师引导之功。展示的大部分课都重视识字写字,这一点比过去明显进步,在所有的课中都注意紧扣词语,有的还注意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又让词语返回语境,进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下面要跟老师们谈一谈我内心的感受,说一些真话。从总的看,虽然某几课的某些环节有一些闪光点,但总体看,大部分课并没有摆脱语文教学那些固有模式的束缚,在教学中似曾相识的课堂布局,按部就班的教学进程,司空见惯的教学策略,以及那些耳熟能详的教学用语,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常见的那些套路,那些程式。没有实践的创新,哪会有教学理论的创新。因为这样,有不少课主要着眼于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而且这些理解,有许多是脱离整体的碎片化的分析。板书基本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语,教学过程主要是了解课文内容情节发展变化的线路。当然,我们十五号写的板书独辟蹊径,教学《蚂蚁的救助》,她的板书是:有序描写,准确用词,描写细致。当然我并不主张模式化板书。我认为既可以是教学重点、难点特点的提示,也可以是这堂课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思路的导引、写作特点的展示,都可以,要多样化。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提出问题,或是学生想要知道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篇明白如话的课文对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一读差不多就懂了,而我们还在一些人为问题上,在一些十分浅显的内容中绕来绕去,从而导致学生认识上的原地踏步和思维上的倦怠困顿,一些太过于浅易的提问,只能导致学生的思维平庸。我想还不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这里我还特别提到,金中河西小学分部的孩子们很优秀,是我看到的小学最优秀的班级之一。他们很会读书,屏幕上显示出来他们勾画重点,一般都很正确,学习习惯太好了;他们也很会朗读,在很多地方学生的朗读,拿腔拿调,但是这个学校很少有,很自然,很平实,而且是接近口语的朗读。然而这些天来,虽然学生总体表现很好,但很少发现他们提出有创意的见解,发现有新意的问题,出现几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标新立异的看法。为什么?我想,主要是教师牵得太紧,控制太多,什么都舍不得丢弃,什么都不想忍痛割爱,填得太满,统得太死,留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太小了,太窄了。我再强调一下,当前语言的教学中,止于理解而疏于运用的现象是一个顽疾。叶圣陶先生早年告诫我们要在课本中走一个来回,然而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大多是走了一半就回来了,不能说是半途而废,至少是半途而归,收获不多。我还要传达一下魏南江教授的意见,她一再强调,我们是一个素养大赛啊,然而我们的教师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素养用于教学实践呢?我们都在说,我们要发掘优质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上,为什么我们视而不见呢?整个十六节课几乎没有教师范读,浪费了这些资源。有的课学段目标把握不准,中、高年级基本不分,低段教学缺乏儿童情趣,这是普遍现象。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太单一了,太不丰富了。当然,我发这些感慨,希望年轻教师们不要耿耿于怀,你们有很高的教学素养,怎么会听不得一些不同的意见呢?
最后我想引用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田慧生同志的一个讲话。他说:“我国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过度掌控,教师扶着学生,牵着学生,甚至绑着学生完成教学过程。如何有效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放心、放手地把学习时间空间让给学生,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
最后,我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语文教学改革应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上,放在我国课改的大环境中。提高教学质量不是几个教学技巧的模仿,不是几招几法的移植,它应该包含教学思想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甚至还包括课程结构的合理调整,学校家庭社区的良性互动,社会环境信息原理梳理与排污等等。第二,课堂教育改革不是孤立的现象,从横向上,要强调语文自身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字词句篇的整体提高,以及发展思维,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掌握方法,养成好习惯等等方面。就语文之外而言,要注意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语文与做人的关系等等。第三,少年儿童的言语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应引导学生用典范性的语言,去规范、丰富自己的语言。头脑里没有大量典范性的语言,就不可能规范好自己的语言,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就不可能形成语感。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言语运用中发展语言,积累语言,丰富词汇,多读多背,培养语感,规范言语习惯。教学改革,是教师的自我改革,是教师改变自我,更新自我,重塑自我,提高素养的过程,如何将自身的文化素养,能力素养,审美素养转化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既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又关乎对课程文化的认知,更在于教学实践中经验的积累。辛勤耕耘,必有收获,春天的播种,必将迎来秋天的丰收。
(杨再隋,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