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冲击与机遇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为教师划出了一道新的起跑线,所有教师都已经从这道起跑线出发了,主动也好,赶鸭子上架也罢,大家都行走在这条大道上,都在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自己的教学。从总体看,教师们在主动地寻求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在主动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资源整合,收获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但与此同时,在教师自身能力和课程意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足以应对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原有知识结构与更新后的知识结构不相匹配,而新课程对新知识结构的认可程度是相当高的,而且从纵向跨度来看有些知识要求已经上溯到原来大学生起始年级的水平。伴随着知识结构的缺位,能力结构自然也会缺位。作为新知识背景下的优秀学生,其拥有的新知识量不比教师少,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动态生成能力也不比教师差,教师不改变自己便会被这批优秀学生抛弃。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愿意更新知识结构的教师而言,越教知识窄化的问题就越突出。从这一角度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和教师的脱产轮修已经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2.学科本位意识逐渐淡化,但课程意识仍然淡薄
  新课程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个体建立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促成“以学科为中心的心智结构”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综合心智结构”转变。
  应该说,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学科本位意识淡化了,学科间综合的意识增强了,但是还有两个突出问题在一些教师那里没有解决:一是学科教学内容窄化到唯高考是从的问题;二是课程意识的不觉醒,表现为观念上,将窄化的学科等同于课程,将教材等同于课程;结构上,一元线性课程结构占主导地位,多元立体网络型课程结构还不具备。实践中:不主动参与课程决策;不主动寻找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创新点;课程研发系统性不强,精细加工环节缺失,存在简单拼凑课程、重复设置课程、课程任务摊派的现象;课程评价大多只关注课堂这个物理空间的角度,时间长度、成长高度的评价角度缺失;课程三维目标就像手电筒照学生不照自己。
  很显然,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引导教师走出科目教学的视域,走出教材纲本的误区,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些物本课程转化为适合自己教、适合学生学的人本课程,将可用、必用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可操作的课程资源。其次,要多方合作,创建多元的、系统化的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第三,教师自身要提升驾驭模块教材的能力,能夯实每一个模块,还能重组、串联模块;要提升研发课程的能力,学会从整合、组织、管理课程中挤时间;在实施课程中,还要关注自身三维目标的达成。
其他文献
燕京大学建立于1916年,原英文校名为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1919年更名为"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它是由原在北京的两所教会大学汇文大学和华北协和大学合组而成。
北京市政协为委员知情明政拓宽渠道、搭建平台,通过情况通报、视察、考察、调研等多种方式让委员了解情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MS)技术定性分析茶叶籽中的酚类化合物。茶叶籽样品经乙醇水溶液提取后经反相色谱分离,通过Q-TOF/MS进行化合物的鉴定
历时两周的哥本哈根缔约方大会落下帷幕,经过艰苦谈判形成了“哥本哈根协定”.虽然该协定目前尚不具法律约束力,但是其共识无疑将成为下一步谈判的坚实基础,在全球合作应对气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路rn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来看,中国一直都以积极态度研究、讨论、制定、并实施有关政策,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
最近,科任老师来“告状”:我班学生课堂纪律差,学生好说“闲话”,不能静心听讲,不能倾听同学发言,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果。其实,这种现象我也早有察觉:讨论时,他们喜欢扯话题,打断别人发言;听讲时,他们心不在焉;别人发言时,他们不知所云……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静心学习,用心思考呢?课堂教学的高效又怎能实现?  看来,让学生学会倾听已迫在眉睫。倾听不仅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学习习惯和学
编者按: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是常青的。”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完成了一轮的实验,其成果初见成效。本期,我们邀请到一线的教学管理者、教师、教研员以及学生共同谈课改,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群策群力。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年的历程,反思这一轮的高中课程实施,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成为课改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难题一旦得到破解,素质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问题1:应
高考改革要先于课程改革或至少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一体化推进。对高考科目进行分类、分层设计,学校才能建立真正具有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才能因材施教。目前的高考模式,其科目设置上的简单分类,要求上的整齐划一,既不利于基础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也不利于大学选拔人才。   细化高考招生类别,核心科目分层测试。在现有的高中文、理、艺术、体育、高职等分类的基础上,需进一步细化,比如将高考考试类别细化为文史类
2009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和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触底震荡,并逐渐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率将达8%~8.5%,达
2009年下半年,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民建北京市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围绕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个议题,先后赴通州、大兴、怀柔、房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市农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