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为教师划出了一道新的起跑线,所有教师都已经从这道起跑线出发了,主动也好,赶鸭子上架也罢,大家都行走在这条大道上,都在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自己的教学。从总体看,教师们在主动地寻求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在主动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资源整合,收获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但与此同时,在教师自身能力和课程意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足以应对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原有知识结构与更新后的知识结构不相匹配,而新课程对新知识结构的认可程度是相当高的,而且从纵向跨度来看有些知识要求已经上溯到原来大学生起始年级的水平。伴随着知识结构的缺位,能力结构自然也会缺位。作为新知识背景下的优秀学生,其拥有的新知识量不比教师少,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动态生成能力也不比教师差,教师不改变自己便会被这批优秀学生抛弃。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愿意更新知识结构的教师而言,越教知识窄化的问题就越突出。从这一角度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和教师的脱产轮修已经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2.学科本位意识逐渐淡化,但课程意识仍然淡薄
新课程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个体建立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促成“以学科为中心的心智结构”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综合心智结构”转变。
应该说,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学科本位意识淡化了,学科间综合的意识增强了,但是还有两个突出问题在一些教师那里没有解决:一是学科教学内容窄化到唯高考是从的问题;二是课程意识的不觉醒,表现为观念上,将窄化的学科等同于课程,将教材等同于课程;结构上,一元线性课程结构占主导地位,多元立体网络型课程结构还不具备。实践中:不主动参与课程决策;不主动寻找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创新点;课程研发系统性不强,精细加工环节缺失,存在简单拼凑课程、重复设置课程、课程任务摊派的现象;课程评价大多只关注课堂这个物理空间的角度,时间长度、成长高度的评价角度缺失;课程三维目标就像手电筒照学生不照自己。
很显然,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引导教师走出科目教学的视域,走出教材纲本的误区,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些物本课程转化为适合自己教、适合学生学的人本课程,将可用、必用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可操作的课程资源。其次,要多方合作,创建多元的、系统化的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第三,教师自身要提升驾驭模块教材的能力,能夯实每一个模块,还能重组、串联模块;要提升研发课程的能力,学会从整合、组织、管理课程中挤时间;在实施课程中,还要关注自身三维目标的达成。
1.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足以应对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原有知识结构与更新后的知识结构不相匹配,而新课程对新知识结构的认可程度是相当高的,而且从纵向跨度来看有些知识要求已经上溯到原来大学生起始年级的水平。伴随着知识结构的缺位,能力结构自然也会缺位。作为新知识背景下的优秀学生,其拥有的新知识量不比教师少,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动态生成能力也不比教师差,教师不改变自己便会被这批优秀学生抛弃。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愿意更新知识结构的教师而言,越教知识窄化的问题就越突出。从这一角度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和教师的脱产轮修已经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2.学科本位意识逐渐淡化,但课程意识仍然淡薄
新课程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个体建立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促成“以学科为中心的心智结构”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综合心智结构”转变。
应该说,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学科本位意识淡化了,学科间综合的意识增强了,但是还有两个突出问题在一些教师那里没有解决:一是学科教学内容窄化到唯高考是从的问题;二是课程意识的不觉醒,表现为观念上,将窄化的学科等同于课程,将教材等同于课程;结构上,一元线性课程结构占主导地位,多元立体网络型课程结构还不具备。实践中:不主动参与课程决策;不主动寻找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创新点;课程研发系统性不强,精细加工环节缺失,存在简单拼凑课程、重复设置课程、课程任务摊派的现象;课程评价大多只关注课堂这个物理空间的角度,时间长度、成长高度的评价角度缺失;课程三维目标就像手电筒照学生不照自己。
很显然,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引导教师走出科目教学的视域,走出教材纲本的误区,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些物本课程转化为适合自己教、适合学生学的人本课程,将可用、必用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可操作的课程资源。其次,要多方合作,创建多元的、系统化的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第三,教师自身要提升驾驭模块教材的能力,能夯实每一个模块,还能重组、串联模块;要提升研发课程的能力,学会从整合、组织、管理课程中挤时间;在实施课程中,还要关注自身三维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