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8119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站在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我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的无穷魅力和无限生机。下面以“认识钟表”一课为切入点,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触。
  [片段一]: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玩中学”
  师:我发现同学们带来的钟表都很漂亮呀!想玩吗?
  生:想!
  师:那就玩吧!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看看谁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最多!
  (自由活动)
  学生有的在拨按钮,有的在摸钟面,有的在和同伴边看边说。
  师:刚才你玩钟表时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钟面上有一些数。
  生2:有1~12这12个数字,它们是这样排列的(做手势)。
  生3:我的闹钟里只有4个数字。
  生4:我发现了我闹钟的图案是一只米老鼠,它有大大的肚皮,一双圆溜溜的眼睛。
  生5:我发现了3根指针。
  生6:我发现了许多的小圆点。
  生7:我发现了分针走的时候,时针也在走。
  生8:我会看时间。
  ……
  感触:时间在生活中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感知。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认识钟表,通过讨论、交流生活中的经验,学生最终形成时间概念。让孩子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并充分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上完这节课后,我一度为学生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激动过,为学生争着抢着发言的课堂气氛沾沾自喜过,为学生的一句“真好玩”感动过。可是细细品味,我问自己:“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学生的起点在哪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哪些发展?”“我的角色转变了吗?”我给这节课写了自评:“热闹浮华的场面,空洞无物的本质,经不起细细的推敲与品味。”
  [片段二]:欣赏漂亮的钟表——“做中学”
  师: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钟表呢?
  生:想。
  (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模型钟面;在自己的钟面上拨一个自己已经认识的时刻;展示。)
  师:哇!真美呀!真是钟表的世界、钟表的海洋!这些都是小朋友亲自动手制作的钟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生1:老师,我发现有错误。9号钟面两根针是一样长的。
  师:一样长,不行吗?为什么呢?你认为应该怎样?
  生2:我发现2号钟面的数字堆成一堆了!
  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写?
  生3:每个数隔开的位置要一样。
  生4:我发现8号钟面的9点钟不是很准确,我来给他拨正。
  师:你最喜欢哪一号钟面?
  生1:我最喜欢3号钟面,因为数字写得特别端正清楚,也摆得很平均。
  师:应该说是也很均匀,对吧?什么意思,谁听明白他的意思?
  生2:他的意思是说,一个数和一个数隔开的位置要一样长。
  生3:我喜欢6号钟面,因为他用了两根不一样的针,一根是短针,一根是长针。
  师:短针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长针呢?
  生4:时针,分针。
  生5:我喜欢8号钟面,因为它刚好是6点整,我喜欢6点整。
  师:还有哪几号钟面也是整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
  感触:及时的反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体验学习活动的成果,我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自动手制作钟表,充分暴露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清楚地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又让学生体验到了真正参与活动的乐趣,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心理学研究表明,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的效果最好。“我看过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他们做过了,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体验到失败的滋味。因此,学生对这堂课的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我的反思]:
  (一)关于观念
  1.课堂教学内容的划分、教学环节与教学秩序的组织,需要教师来完成,这是“组织”角色;教学活动或环节的设计要使学生乐意接受,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教师的语言水平、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等),这些都要求教师付出思考,也就是要求教师有创新意识,这是“创新”角色;学习的进度如何,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将作怎样的调整,这些教师都要监控好,这就是“监管”角色;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学生毕竟是学生,可能会碰到困难,这时老师就是“解惑”角色;自己的课怎样获得学生的喜爱,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演员”的角色。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不同学习状况时教师能清醒地“扮演”自己的以上“角色”引导学生互动或与学生师生互动交替,可使学生探究的空间更大,参与的面更广,主体性更强,以充分体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2.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的肯定和激励,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教学中教师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维,要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数学,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采用延迟评价,多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多提“老师,我可不可以这样想”的想法,真诚地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
  (二)关于起点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用知识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十分重要。笔者曾经看过一篇调查报告:“大部分一年级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内容太简单,不用学也没关系,没意思。”这个可怕的结果在向每一位一年级的教师发出警示: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是一场无效劳动?而新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比过去内容更宽泛。数学新课程的“基础”是一种数学的“基本素养”,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基本态度。过去基础“内涵”较窄,过分强调计算的速度、难度。新课程在计算速度、技巧方面不像过去那样强调,学生在这方面与过去相比有一定差距,这是正常的。但现在的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能力、数学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基本素养”方面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对“基础”我们应有新的认识,教学中不应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起点”。
  (三)关于错误
  这节课让我深深地领悟到: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的真实暴露。课堂中我们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错误,采取一定的手段,在为学生拓宽视野的同时,打破思维定势。
  我们要想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就必须付出汗水和心血,经历困难和失败。同时我们要善用学生的学习错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反思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发现错误中掌握新知,在改正错误中激发自我的学习兴趣。
  所以不要惧怕孩子出现错误,让我们共同去领悟、去创造错误给课堂带来的涌动的生命力和最真实的美丽吧!
  (责编 黎雪娟)
其他文献
“孩子表现不好,就在他脸上盖个蓝墨水的印章,这跟古代给犯人脸上刺字有什么区别。”近日,有家长投诉称,深圳龙华新区民治街道上芬小学有老师在表现不好的学生脸上盖章以示批评。记者在该校三年级某班教室内看到,有3名孩子脸上分别有红、蓝两种颜色印章。据了解,该校从今年年初开始推行“海燕争星”主题教育活动,每个孩子都有专门的本子用来盖上特定的印章。表现优异的,盖上红色印章以示奖励;表现不好的,盖上蓝色印章以示
期刊
每天早晨,钦州市灵山县灵城镇白水村5岁的叶子聪和奶奶手牵着手,步行到离家不远处的白水幼儿园上学。看着小孙子欢快地走进幼儿园,叶奶奶高兴地说:“没想到我们村子里也有了幼儿园,而且还是公办的!”以前,白水村里没有幼儿园,学前儿童要上幼儿园只能搭车到镇上去就读。就普通家庭来说,每个月的路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路程远了,上下学还存在安全隐患。  现在,像白水村一样办在家门口的幼儿园在钦州市多了起来,适龄
期刊
日前,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列举了一组数据: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  此外,各种因军训致死的新闻屡见报端。2010年9月8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新生军训第二天,女生张溯珣在回宿舍休息途中出现呕吐等症状,随后被医院宣布“脑死亡”。时隔两天,湖北经济学院大一男生徐迅也在军训第一天猝死。今年9月12日,长沙理工大学大一
期刊
9月25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公布了一道“禁令”,严禁老师和学生一同吃饭、唱歌以及出入KTV、夜总会等,违反规定的,轻则通报批评,严重者或被开除。据记者调查,目前高校中“潜规则”横行,许多学生靠请吃饭、唱歌等交际方式拉近和老师的关系,以便在考试、论文等方面得到“照顾”。(9月26日《武汉晚报》)  【点评】该学院的禁令显然把所有的师生都当作了“假想敌”,似乎所有去饭店吃饭、去KTV唱歌的师生都在
期刊
下午4点30分以后,北海市合浦县西场中学的校园里开始沸腾起来。操场上,有同学在跑步、踢球、打篮球;室内,有同学在打保龄球、练跳马等;兴趣班的教室里,有同学在练习书法、绘画;音乐多功能教室里,还有同学在弹奏乐器和练歌喉……这一切,展现出该校学生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西场中学位于北海市合浦县西场镇,是一所农村学校。早在2002年,该校就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一级A类普通高中。2003年,
期刊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在9月11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热衷品牌,热衷市场,这有悖于国家的教育均衡与公平原则。中小学校不应把品牌作为学校的主要目的和追求。如果有些小学和初中学校办得很好,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和魅力,这是非常令人称道的。因为这里所说的品牌是为了能够让本校的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去“挖”别人的生源。这样的品牌只关乎学校荣誉、教师尊严和学生成长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在9月14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新课程倡导三级课程管理,让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课程权力和课程责任。而学校层面的课程权利和责任,核心是学校课程规划及其实施。要制订学校课程规划,必须注意三点:一是明确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做好开发校本课程、对所有课程进行全面的设计和安排、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坚持学校课程规划的原则,立足于学校的课程
期刊
中国教科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吴霓在10月12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区域教育发展要把握几个核心词汇:第一,牢记国家意识。区域教育发展应该从国家发展的高度,谋划区域教育发展大计。第二,抓住现实问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第三,党委政府护航。党委政府要有明确和恰当的角色定位,即有所为有所不为,该保的保住,该放的放活,该管的管好;行政部门的管理权、学校的自主权、社
期刊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徐伟明老师在10月11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到:1.强化服务意识,多做师生家长的“服务生”,使教育部门的服务与奉献意识得到提升与建设、教育行政服务流程得到优化。2.强化环境意识,多做环境变化的“分析师”,以系统分析内外部环境对教育的影响,避免教育系统“内循环式”发展。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加强教育舆情和各类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预警
期刊
编者按: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倡导的“以学定教”理念,需要我们对学情有更为真实的把握,对教学目标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如何基于教学把握学情,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势利导,创新性地实施教学,是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关注、课课关注的课题。本期本刊推出几篇一线教师的文章,他们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基于学情创新教学及教学评价,希望能对我们的一线教学有些启发。  孙犁先生的《荷花淀》选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