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树皮也要坚持打日本鬼子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dj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湖西(微山湖以西地区)根据地,一九四三年抗日进入极其艰苦的一年。日本鬼子疯狂的反复扫荡,三光政策,分割蚕食,囚笼封锁,一九四二年又是个灾荒年,湖西军民吃饭都很困难。
  怎么办?敌进我进。湖西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四旅十团,派出几个武装小分队,深入敌占区活动。十二连与武装工作队,挺进敌后的敌后,插入单县城郊琴山区这一敌占区,发动组织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征收运送公粮,铲除汉奸恶霸。
  我当时在十二连任指导员,连长张风祥。我们连于一九四三年五月中旬,和琴山抗日区政府一起进入琴山区,开展群众工作,歼灭小股敌人,天天转移,有时一天转移两三次。
  五月下旬的一天,事务长对我说:“指导员,只有一点黄豆了,其他什么也没有,吃饭怎么办?”我说:“现在麦子未收,汉奸催粮很凶,我们再向群众要粮,影响不好,实际上乡亲们手里也没有粮食了,我们只能自己动手解决,树皮树叶总是有的。”我和连长研究,要像乡亲们一样,挖野菜,剥树皮,给各班发一点豆面,自己动手,凑合着吃。我给战士们作了动员,要求大家发扬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吃野菜、不怕苦的革命精神,战胜困难的钢铁意志。同志們情绪很高,激动地说:“吃野菜,啃树皮,也要坚持打日本鬼子,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在这些有高度阶级觉悟的战土面前,我深深地感到,这是最可宝贵的革命大无畏精神,这是持久的凝聚力,坚强的战斗力。
  乡亲们知道了我们部队和他们一样,都没有吃的,来了许多人,领了战士们一起去摘了许多杨槐树叶和杨槐树花,割了许多榆树皮,不一会,全连采集了一大堆树叶、树皮,“粮食”是有了,但是怎么吃呢?党支部号召全连战士向各家乡亲们学习,并且要自己创造,开展一个小竞赛,看哪个班做的饭好吃。
  各班在房东老乡的热情帮助、指导、参谋下,过了一会儿,五花八门的“饭”做出来了。一种是用杨槐花和杨槐叶,先在开水里烫了,掺上一点豆面和榆树皮磨成的面,放些盐巴,在锅上蒸成“饼”,战士们高兴地叫它为“四喜饼”,因为它有叶、花、皮、面四样东西。
  另一种是用榆树皮磨成面,它有粘性,掺上点豆面,擀成面条;或用木制的“饴铬床子”(底有漏孔,一种做面条的压榨简易工具),把和好的榆树皮面压成长条,煮着吃,放些盐巴,由于汤是黄色的,战士们乐观地叫它为“鸡汤面”。
  再一种是把杨槐叶、杨槐花和红苕叶、野菜等放水里煮,等煮烂了之后,再加上一些榆树皮面和盐巴,放上一点油星子,因为汤里有树叶、树皮和野菜,所以战士风趣地叫它为“三鲜汤”。
  还有其它……。
  这些有美丽名称的“饭”,是有点难以下咽,但战士们说着、笑着、吃着和房东老乡们在一起,都吃得非常香甜,可说是军民巧餐,共渡粮荒。连部的同志和炊事班一起,也是吃这样的“饭”。
  这些“饭”有美丽的名称,但真正美丽的不是“饭”,而是战士们美丽的心灵,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坚持抗日的坚定信心,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以后麦子收了,情况就好一些,可以掺一些带麦麸的白面吃,但仍和乡亲们一样,掺一点树叶、树皮。
  在琴山区活动一个来月,两次伏击共消灭伪军一百多人,拔掉了一个伪军炮楼;开展了碉堡喊话瓦解伪军工作,有三十多伪军弃暗投诚;解救了三批被抓壮丁共一百多人;组织了二十多个民兵游击小组;征收运送公粮十二万斤;惩办枪决了四个罪大恶极的汉奸恶霸;平了封锁沟二十多里。
  六月中旬,我们十二连奉命返回单东南根据地中心,才又能吃上“高档饭”,有个美丽的名称叫“三合一钢盔窝窝头”,高梁面、豆面、白面合做的窝窝头。
  有个战士风趣的说俏皮话:“琴山区一个月,我们肚子里装了不少的草。”我在晚点名时说:“既是草,更是宝,这是红军传下来的艰苦奋斗、克敌致胜的传家宝呀!”战士们都会意的笑了。
其他文献
一忌久吃药。是药三分毒,常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特别一些镇静药、止痛药、激素药易产生耐药性,服者常会不自觉地加大药量,使身体受到伤害,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二忌久悲叹。老年人最忌心生苦闷、寂寞、烦躁,心情的不舒畅让你度日如年,常发怒伤神、伤体,没有病也会生出病来,因而要调节情绪,莫忘“笑一笑,十年少”的道理。  三忌久进补。老年人体质虚弱时,适当的进补可增强机体各方面的功能,增强免疫力,如過多的
期刊
2000年1月,徐建東同志带着区委的嘱托和13000余名离退休干部的期望,担任了浦东新区组织部老干部管理处处长、浦东新区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他在此岗位上已默默奉献了五个春秋使多项老干部工:作名列前茅,有的还受到中组部的肯定。浦东新区老彳:部管理服务中心曾2次被上海市老龄委评为“开拓老年事业先进集体”;被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去年11月,又被市评为“推进社区老干部工作示
期刊
围绕着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的争论,使我们这些亲身经历过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人感到无比的愤慨。难道几十年来的历史事实能按照人们的主观意志随意修改吗?  我出生于1920年,当我能认知客观世界的那一天起,到我的人生中途的1945年,可以说恰恰和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直到战败投降的整个过程正好完全重合。许多发生在我身边的历史事件一件一件都深深的刻印在我的心里,这些事
期刊
湃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横亘黄平、施秉、镇远三县,施秉居其中。杉木河为施秉景区的核心,两岸山崖耸峙,植被原始,河水在大峡谷中蜿蜒蛇行,直达施秉县城。游客在杉木河乘舟漂流,穿幽谷、过银滩、御清风、揽白云、驾山雾,心旷神怡,有惊无险。施秉被誉为“中国漂城”,可谓名不虚传。然而在施秉还有更令人神往的地方,这就是黑冲。  黑冲为杉木河和云台山的源头,地势比云台山高、规模比云台山大,距县城25公里,地处白垛乡黑冲
期刊
抗战初期,上海、南京相继弃守后,东战场的进步文化人纷纷向抗战心脏武汉的方面转移。南昌是武汉外围的中心城市,不少从上海西上的文化人以南昌为立脚点或转运站,其中也有何士德在内。  何士德是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三十年代进步电影《还我河山》中有他指挥合唱队演唱主题歌《旗正飘飘》(作曲家黄自谱曲的四部混声大合唱)的镜头。今天作为革命历史歌曲,传唱全军全国的《新四军军歌》(陈毅作词)是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代表作
期刊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近日随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旅游策划专家组赴荔波县考察,得知那里有座“黎明关”,竟然是贵州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战场。对于了解贵州抗战史知识浅薄的我,不能不是一个意外收获。  据史书记载,荔波县板寨东南之黎明关,是古代黔桂交通要道上的一道关卡。地形险要,居高临下,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黎明关距荔波县城44公里,位于洞塘乡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
期刊
一份刊物读后就当作废纸扔掉了,这说明这份刊物办得失败;一份刊物看后被读者保存很多年,甚至是伴随他终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才是一份好刊物,是一份生命力很强的刊物,是一份底气十足的刊物。而《晚晴》(双月刊)在1987年创刊时,笔者时值壮年,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时常撰写、翻译些小短文见刊。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本人被省新闻出版局聘为报刊审读员至今,也一直在关注着《晚晴》杂志。近年来,从工作岗位
期刊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已迈过20个春秋。二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老年书画事业蓬勃发展。    一、发展与趋势    八十年代初,在我省书画界中,出现了一支满怀志趣、锐意进取的新军,从各行各业离退下来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发挥余热,为党为人民继续做贡献”的思想驱动下,在全省各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习书习画高
期刊
我国是最早发明伞的国家,相传是鲁班的妻子受到蘑菇形状的启发而发明的。古代把伞称作“簦”、“缴”、“盖”,而伞的正式定名见于唐朝李延寿撰写的《南史》和《北史》。  伞是人们必备的日用品之一,不管是细雨纷纷还是赤日炎炎,人们都离不开它。文人墨客在与伞相处的几千年中,不仅创作了不计其数的“伞诗”、“伞画”,还撰写了不少“伞联”。  清代钱德苍在《解人颐》上说,明代洪武进士解缙(1369-1415)7岁时
期刊
冯玉祥一生写了1400首诗。他的诗都是有感而发,质朴如话,憎爱分明,雅俗兼备,是亦诗亦史的口语诗体。他曾自谦地说:“我的诗,粗而且俗,和雅人们的雅诗不敢相提并论,因此,我只好叫作丘八诗”。  每当驻扎操练时,冯玉祥都亲自带领部属官兵大量植树,被当地群众尊為“植树将军”。行军打仗时,他都劝戒士兵,不许践踏树木。屯兵徐州时,发动广大官兵植树造林,曾作护林诗一首:“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