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在冠氏的交游与出行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accp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好问在冠氏县生活三年多时间,与李天翼、赵天锡等人交往,得到他们的照拂,先后游历济南、泰山等地,写下一系列纪游和写景抒怀的作品,尤以济南之行所作既多又好。定居冠氏期间,与赵天锡感情深厚,应邀为赵氏撰写独特的《紫微观记》。前辈诗人冯璧抱病来访,又让元好问感慨良多。
  关键词:元好问 冠氏县 赵天锡 济南
  蒙古太宗七年(1235)三月,元好问自聊城移居冠氏(今山东冠县),太宗十年(1238)八月离开冠氏,返回忻州。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受到李天翼的邀请,畅游济南,写下很多优秀的诗歌;得到冠氏帅赵天锡的照拂,在冠氏定居下来;又陪同赵天锡游览五岳之首的泰山;还曾只身回家乡,为定居故里做准备。这期间写下了一些纪行写景、交往应酬的重要作品。
  元好问移居冠氏,应该不是他的自主选择。他依然是“楚囚”身份,生活仍然艰难,连住处都没有,只能租个小房子,“今年僦民居,卧榻碍盆盎”(《学东坡移居》)。正在压抑苦闷之际,济南漕从事官李天翼邀请他去济南一游。李天翼(字辅之)是元好问的患难之交,贞祜二年(1214)进士,年龄估计比元好问稍长,曾任开封县令,与元好问一同在围城中度过黑暗时光。元好问向耶律楚材推荐的五十四名中原人才,李天翼在四十九位“时辈”之中,名列第十。汴京城破之后,他们又一同被羁押于聊城,交往密切,还一同接待过徐世隆。蒙古太宗七年三月末,李天翼出任济南漕运官,元好问与衍圣公孔元措等人为他饯行,元好问郑重其事地用四六文写下了一篇《送李辅之之官济南序》,为他出仕济南而由衷地感到高兴:“辅之李君膺剡章之招,有泛舟之役。东门祖道,北海开樽。念会合之良难,欲殷勤之重接。”殷殷惜别中,期待有朝一日能再次相逢。果不其然,李天翼不负所望,七月就发出邀请。元好问当时还处于羁押期,不知道经过谁的许可,得以获准离开羁押之地,可以重获自由,一洗围城以来的郁闷和忧愁,想必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般欣喜雀跃。济南不仅是座令人向往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承载着元好问童年的美好记忆。五岁那年,他随同叔父去掖县(今山东莱州市),曾路过济南,对“大城府”有点模糊印象。后来,他每每听到别人谈起济南“风物之美,游观之富”,时时以未能一游济南而引以为憾,现在终于可以成行了。
  據元好问《济南行记》,他的这次济南之行,大概二十天。期间,有李天翼、杜仁杰、权国器(李天翼同事)、道士高生、进士解飞卿、济南府参佐张子钧、张飞卿这些旧雨新知先后作陪;有美酒佳肴款待,如“置酒历山亭故基”,“觞予绣江亭”,“剧谈豪饮”;有音乐歌舞,“道士高生妙琴事,人目之琴高,留予宿者再”,“乐府(指歌女)皆京国之旧”;有济南名胜大明湖、趵突泉、金线泉、珍珠泉、绣江亭;有开满荷花、如同锦绣般的湖面;有大明湖周边的山光水色;还有匡山、舜井、灵泉庵、读书堂等历史遗迹以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题字。这些都让他大饱眼福,应接不暇,兴奋不已。他击节称赞华不注山在大明湖水中的倒影:“大明湖由北水门出,与济水合,弥漫无际。遥望此山,如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他雨后看泰山:“小雨后太山峰岭历历可数,两旁小山,间见层出,云烟出没,顾揖不暇,恨无佳句为摹写之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上述因素激发下,元好问在济南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除了《济南行记》之外,还有16首诗歌。王士稹指出:“元遗山济南赋咏尤多而工。”(《居易录》卷三十四)可以说,短暂的二十天济南之行是元好问创作的一个小高峰。《济南杂诗十首》是其代表作,兹引四首如下:
  儿时曾过济南城,暗算存亡只自惊。四十二年弹指过,只疑行处是前生。(其一)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其四)
  斫来官树午阴轻,湖畔游人怕晚睛。一夜灵泉庵上宿,四山风露觉秋生。(其六)
  看山看水自由身,着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其十)
  第一首是初到济南,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从儿时到现在,四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济南仿佛是前生经行之处。第四首前两句写大明湖的明艳风光,如同江南一样,“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有吴儿洲渚之想”(《济南行记》);后两句写济南当年楼台亭阁别有洞天,经过战乱已经不复存在,鹊山寒食的太平景象也已消亡。鹊山因乌鹊聚集而得名,鹊山寒食是济南一景。“泰和”有双关含义,既指金章宗泰和年问那样的承平时代,又泛指国泰民安的时期。济南人王士稹特别赞赏这一句,在诗中或直接引用:“故国风光在眼前,鹊山寒食泰和年。”(《冶春绝句十二首》)或略作点化:“鹊山寒食年年负,那得樵风引棹行。”(《忆明湖》)第六首写济南天气,大明湖畔由于树木被砍,白天炎热,晚上住在灵泉庵,凉爽舒适,能感受到秋意来袭。第十首特意强调“自由身”,可以尽情游山玩水,到处题诗,抒发情怀,真希望每天都能泛舟大明湖和绣江,穿行在荷花丛中,做一个快乐的济南人。在《题解飞卿山水卷》中元好问也说:“羡杀济南山水好,几时真作卷中人。”足见他对济南山水的喜爱程度。
  在最后一次游览大明湖之后,元好问写下七言长诗《泛舟大明湖》。先热情称颂大明湖的迷人风光:湖水清澈,荷花成片,蔚为壮观,“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千佛山在湖中的倒影摇曳动荡,仿佛一堆归拢不起来的苍烟,“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接着写饮酒高歌,快意游览,期待缺席的杜仁杰能续写风流。
  济南之行,元好问欣然赴约,满意而归,几乎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经历,“胜游每恨隔千里,乐事便当论百年”(《绣江泛舟有怀李郭二公》)。济南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还不时怀念济南之行,诸如“荷花荷叶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临江仙》)。
  回到冠氏之后,元好问得到冠氏帅赵天锡的格外关照。赵天锡(1191—1240),字受之,与元好问年龄相仿,原本是冠氏的富豪,他的父亲赵林为冠氏令,蒙古兵南下时,赵天锡投靠严实,为严实的下属,兼冠氏令。赵天锡掌握着冠氏的军政大权。元好问再三说他“崇儒重道,出于天性,虽在军旅,而文史未尝去手”(《紫微观记》),还曾与杨奂一同研读石介的《唐鉴》,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地方豪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与严实等人都喜欢延揽名儒,对元好问这样最优秀的文人自然礼遇有加。当年黄州太守徐大受给戴罪之人苏轼若干亩荒地,如今赵天锡也给了羁管之人元好问三亩荒地,资助他修建房屋,并派儿子现场监督。经过八十多天的施工,冬天顺利落成。元好问非常感激,将赵天锡比喻成礼贤下士的平原君赵胜:“去冬作舍谁资助,县侯雅以平原故。贤郎检视日复日,规制从头尽牢固。”(《戏题新居二十韵》)他对新居极为满意,一口气写下《学东坡移居八首》,抒写他的兴奋喜悦之情,“今晨见此屋,一笑心颜开”;表现他的惬意生活,“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西除著僮仆,休沐得自如……窗明火焙暖,似欲忘囚拘”;叙述他撰述金朝历史的宏愿,“造物留此笔,吾贫复何辞”。这样一来,元好问算是在冠氏安家定居了。   蒙古太宗八年(1236)三月二十一日,赵天锡去泰安拜会严实,因为元好问“宿尚游观”,就“拉之偕行”。他们一同游览长清、泰山、泰安等地,来回三十日,近千里路程,时间匆匆,元好问写下《东游略记》一文和约十首诗词。从《东游略记》来看,泰山之行更像一次文化考察。全文大体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交代此行经过,以及“以备遗忘”的写作目的。第二部分记录游览长清县(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的三处景点:一是郭巨庙,即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元好问详细记载其石刻造像以及《陇东王感孝颂》的有关内容,评价其文为“齐梁体而苦不佳”,判断其隶书出自僧人慧朗之手;二是隔马祠,元好问考证其得名由来,以及与《左传》所记不合之处,批评“阴障戎马”的传闻为“齐东野人语”;三是灵岩寺,引用相关文献,质疑党怀英《十方灵岩寺记》中的考述。第三部分记录游览泰山及泰安城诸多景点,包括登顶泰山观看日出,考察泰安城内岳祠兴废,岱岳观、青帝观、乾元观、升元观等文物,宋代祀坛及诸多碑刻,泰山书院,鲁两先生祠堂,龙泉寺等。与《济南行记》相比,《东游略记》涉及历史人物、文物考古方面的内容更多,知识含量巨大。该文没有采取文学性游记的通常写法,很少写景抒怀,而是以罗列加考证的方式,考察相关历史文化,文献价值更加突出。所幸元好问《游泰山》诗弥补了文学性不足的缺憾。诗中惊叹泰山的雄奇壮伟,感叹时世的变迁,描写泰山春夏之交的绚丽风光:“是时夏春交,红绿无边涯。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其他两组诗《龙泉寺四首》《登珂山寺三首》都写作于寺庙,总体清幽闲静。《清平乐·太山上作》写泰山日落,较有特色:“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漳壑风来号万窍,尽人长松悲啸。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身在泰山顶上,远眺日落苍茫景象,静听万壑松涛。云海波涛,天地开阔,让元好问生出自我渺小之感,如同井底之蛙和小蠓虫一般,俯视人间,觉得世间诸多人事都微不足道。在阔大的景象中,寓含人生道理。
  與神采飞扬、五光十色的济南之行相比,泰山之行大为平淡,不免有点单调,创作也大为逊色。除了时间匆匆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其一,泰山景色的丰富性不如济南,以文化遗迹居多。泰山对元好问的吸引力远不及济南。其二,泰山之行的朋友较少,几乎见不到什么诗友、酒友。《东游略记》中提到的同行者只有赵天锡一人,元好问在灵岩寺党怀英碑阴的题字中还有“齐河帅刘侯”及“将佐”等人。赵天锡一行所到之处肯定会得到当地人的接待,只因志趣不同,这些人得不到元好问的垂青。所以,元好问泰山之行不可能像济南之行那么恣情欢畅,他在《游泰山》诗中甚至发出寂寞之叹:“惜无赏心人,欢然尽余杯。”
  结束泰山之行后,元好问回到冠氏。大概在一两个月之内,他的新居不幸失火,“南风一夕怪事发,突兀赭垣残半柱”,一时间元好问居无定所,“夏秋之交十日阴,抱被倚门愁旦暮”,“胸中广厦千万间,天地一身无着处”。只得再次仰仗赵天锡的资助,在旧址附近重建新居。这次占用的是“学宫”用地,重建起来耗时费力,“就中此宅尤费手,官给工材半佣雇”,官方资助建材和一半工钱,元好问自己支付一半工钱,拖延半年才最终建成。元好问作《戏题新居二十韵》自嘲,新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好恶且当随所遇”。
  在冠氏期间,如果没有赵天锡的慷慨支持,元好问的生活会更加艰难。因此,他与赵天锡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赵天锡过生日,元好问写诗为他祝寿,称赞他礼遇文人的雅怀:“山东诸将拥行台,共许元戎有雅怀”,“农郊荆棘连新麦,儒馆丹青映古槐”(《寿赵受之》)。冠氏在赵天锡的经营下,成了文人聚集的庇护所,“四境之内,独为乐土”(《千户赵侯神道碑铭》)。赵天锡修复冠氏庙学,元好问代学生黄逸民撰写庙记,夸赞其崇儒重道、兴办学校之举(《代冠氏学生修庙学壁记》)。赵天锡的母亲董氏出家,信奉全真教,赵天锡为之修建紫微观,元好问应邀撰写《紫微观记》。按照常情,文中应该介绍修建过程,称赞赵母信仰的坚定虔诚,表彰全真教的行善义举之类,可是这篇记文却另辟蹊径。文章用很大篇幅批判汉代以来道教的“虚荒诞幻”,介绍金代贞元年间以来全真教的风靡盛况,感叹儒教的衰落:“呜呼,先哲王之道、中邦之正,扫地之日久矣!是家何为者,乃人敬而家事之?”这分明是站在儒家立场上批评道教以及全真教,与赵母出家信教、赵氏修改宫观之举正好背道而驰。受邀为事主撰文,不但没有顺着事主的意愿,为其出家信教说项,反而对所信之教提出质疑,这充分体现了元好问的儒者本色。清人李祖陶评此文:“篇中追溯源本,究极流弊,无一语肯为放倒,真儒者之文。”(《元遗山文选》)元好问为什么不肯迁就一下赵母为全真教说些好话?难道不怕得罪赵天锡吗?除了元好问的儒家思想本位之外,还有两个原因:其一,赵天锡不信奉全真教,不赞成其母亲出家。元好问在文末特意点明赵天锡崇儒重道的天性,不会为流行的全真教所动摇,“决非漫为风俗所移”,立场非常坚定。赵天锡修建紫微观,“特以养志”,说白了,只是顺从母亲、表达孝心罢了。其二,赵母未必真的信仰全真教。据元好问《冠氏赵侯先茔碑》,赵母董氏“夙尚内典”,原本信奉的是佛教。她的夫人地位受到侵占,“为上僭者所夺”,“上僭者”应该是赵天锡父亲赵林的新欢。董氏饱受这位新欢的欺侮,新欢特别强悍,对她“撝斥如媵侍,陵轹如囚虏,井臼之事,率躬亲之,如是积三十年”,赵林去世后,饱受屈辱的董氏不堪忍受,便离家出走,加入到流行的全真教之列。所以,与其说她信仰全真教,不如说她逃避家族纷扰,寻个清静罢了。正因为此,元好问才会写出这么独特的记文。
  蒙古太宗十年(1238)七月,元好问决定自冠氏回家乡,赵天锡与他“留连郑重数月,不能别”。临行之前,元好问为他撰写《冠氏赵侯先茔碑》,八月告别冠氏诸人,跟随赵天锡的行军路线,经过河平(今河南卫辉市),到达新乡(今河南新乡市),在此分道扬镳。赵天锡仍然依依不舍,元好问记录下动情的一幕:
  置酒行营中,夜参半,把烛相视,不觉流涕之覆面也。明日,使人留语云:“欲与吾子别,而情所不忍,唯有毋相忘而已。”于是疾驰而去,不反顾。呜呼,此意其可忘哉!(《千户赵侯神道碑铭》)   二人都年近五十,话别竟然如此深情,令人动容。很可惜,赵天锡两年后英年早逝,此别竟成永别。
  冠氏期间,元好问还有两次让他感慨良多的意外交往。
  第一次意外交往是蒙古太宗八年(1236)六月,前朝遗老、翰林学士冯璧从东平(今山东东平县)去镇阳(今河北正定县)祭扫坟墓。他以七十五岁高龄,特意绕道冠氏,抱病看望元好问,让元好问大为感动。元好问作《赠冯内翰二首》,在近三百字的诗序中,回忆过去在汴京时期与雷渊、王渥、李献能、冀禹锡等人一起从冯璧问学的情景,感叹仅仅几年之间,他们四人都不幸辞世。如今,冯璧虽然患有风疾,不时发作,但谈笑风流不减当年,谈及旧事,仍然“色扬而神跃”。在元好问看来,冯璧不仅体现了金王朝百年文章巨公的面貌,“褒衣博带,坐镇雅俗”,还象征着故国的精神,“横流方靡,而砥柱不移。故国已非,而乔木犹在”。他恭恭敬敬地写下两首诗赠给这位故国乔木,诗如下:
  耆旧如公可得亲,争教晚节傍风尘。青毡持去故家尽,白帽归来时事新。扶路不妨驴失脚,守关尤觉虎憎人。只应有似松庵日,时醉中山曲米春。
  龙门冠盖日追随,四客翩翩最受知。桃李已
  随风雨尽,柏松独与雪霜宜。元龟华发渠有几,清庙朱弦谁与期。见说常山可归隐,从公未觉十年迟。
  第一首诗前两联感慨德高望重的冯璧晚年飘零流落,家财散尽,任随时事变迁;后两联祝福他像当年隐居嵩山松庵一样饮酒作乐。第三联较为难懂。钱锺书《谈艺录》已指出“扶路不妨驴失脚”化用黄庭坚《题杜子美浣花醉图》诗句:“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驼醉起。……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意思是说,不妨喝得烂醉,哪怕走路需要人扶,从驴背上跌落在地。驴失脚,经常用作文人醉酒的典故,文人爱骑驴,驴行较慢,又比较矮小,从驴背上摔下来一般不会造成大的伤害。元好问《后饮酒》:“烂醉归来驴失脚,破靴指天冠倒卓。”元人刘敏中《少陵醉归图》:“无使驴失脚,惊觉人更狂。”下一句“守关尤觉虎憎人”,更加晦涩,前人未曾作注。“守关”应是中医针灸术语,指守住四肢关节。《黄帝内经·灵枢》:“粗守关,守四肢而不知血气邪正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粗守关”与“上守机”相对而言,是指低水平医生的针灸只是在关节附近穴位进行治疗,停留在守住四肢关节的层面,高明的医生能进入到守气的层次。“虎憎人”,指冯璧所患的疾病,即元好问诗序所言:“时公方为髀股所苦,吟呻展转,若非老人之所能堪。”冯璧所患疾病应该是类风湿关节炎,古人称之白虎风、历节风、白虎历节风,其特点是疼痛会转移到四肢各个关节。《普济方》卷111《白虎风》解释其名称由来:“痛如虎啮,故以虎名焉。”“虎憎人”,形容关节剧痛,像被老虎咬着一般。最后一联期望他能一如既往地健康潇洒。第二首诗歌意义显豁,当年雷渊等四人为冯璧所知,如今这些受教于他的桃李都已凋谢,唯有冯璧这样的松柏傲立風霜,挺立如故。像他这样的元老还有几人?又能与谁在一起演奏朝廷乐章?听说冯璧的家乡常山是归隐的好去处,现在追随他的踪迹,仍然不会太迟,因为他能长命百岁。“从公未觉十年迟”,化用苏轼《次荆公韵四绝》:“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忆觉十年迟。”暗含对冯璧健康长寿的祝愿。
  第二次意外交往是关中人邢公达的来访,他请求元好问为他的居处命名。邢公达是金章宗时户部尚书萧贡的侄子,元好问年轻时在太原曾有幸见过萧贡,“一望眉宇”,但未能列其门下,深以为恨。元好问对萧贡无比景仰,所以就将邢公达的居处命名为“萧斋”,并写下《萧斋》一诗,前有四五百字的序言,序文和诗歌深情缅怀萧贡:“昔公无恙时,四海望经纶。敦庞一古儒,风采自名臣。人亡典刑在,百世留清尘。”“我尝望公颜,道左避朱轮。至今诵其诗,喜色为津津。”其中含有元好问对前朝名儒贤达凋零的感慨。
  太宗十年八月初三,元好问告别冠氏,有《别冠氏诸人》诗:“东舍茶浑酒味新,西城红艳杏园春。衣冠会集今为盛,里社追随分更亲。分手共伤千里别,低眉常愧六年贫。他时细数平原客,看到还乡第几人。”对冠氏风光、人情恋恋不舍,总结六年聊城、冠氏的贫困生活,最后展望未来。赵天锡门下的文人有多少人能回到家乡?元好问为自己能回家乡而感到庆幸。从此,他正式踏上回乡之路,开启了晚年生活。
其他文献
早期儒家的艺术精神  《封神演义》的核心是神仙意境,用更具理论色彩的语言说,则是诗化哲学。  这是带有鲜明的中华文明印迹的东方诗化哲学,根基深厚,余韵绵远。《论语》里记载孔子的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孔子对通过艺术活动,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审美中予以实现有高度的自觉。  “乐”对于孔子的精神生命异常重要,他的一生,几乎日日弦歌,只有在特别悲伤的少数日子里才破例。“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期刊
张翎中篇小说《拯救发妻》发表于《收获》2020年第3期。张翎把这个小说发给我看的时候,因为时差,是2020年5月1日夜里接近零点时分。这么多年的跟踪阅读和研究,我对于张翎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是比较熟悉的。但是,这个中篇小说《拯救发妻》,还是颠覆了我对张翎小说已经形成的印象,也颠覆了我以往的对于一个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读完第一遍时,我心里竟然有一种发懵的感觉,当然,这是故事本身和小说叙事所带来
期刊
摘要: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抒写的乡愁有多重内涵,文中所怀念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祖国大陆,更是作者的少年记忆与经验,而更深层的意义上,则是对作为心灵家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又被作者视为抗御现代工业化浪潮冲击的精神家园。正是通过这种乡愁的抒写,余光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到了一条进入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性语境的美学路径。  关键词:乡愁 传统 现代性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
期刊
之彦侄鉴:  前得来信,得悉阖府安好,为慰!之俊、之咏两侄婚事即将举办,尤所欣慰!兹寄上国币贰拾万元,作为两侄添香之用,数目甚小,聊表微意而已。近清发胃疾甫愈,不能多写,即问近好!  自清、竹隐手启,廿日。  朱自清致朱之彦信一通,《朱自清全集》书信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未收。信为赵胥藏,影件收入赵胥编《朴庐藏珍》。原件曾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2016年9月
期刊
上次应《名作欣赏》之约访谈刘慈欣是在2015年,他获得雨果奖之后。五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搭载科技的快车后,呈现加速度趋势,五年中发生的变化超过以往的十年,给人今非昔比,甚至天翻地覆之感。随着科技氛围的增加,刘慈欣的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去年《流浪地球》热映之后。那时就想做一次访谈,但在电影上映期间他不能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所以没能实现。今年因为有些话题要交流,疫情缓和的四月中旬和朋友一起去了阳泉
期刊
摘要:访谈录,亦是一种对话形式。所谓对话,并非简单的口头之交,而是以“灵魂在场”的方式完成一次平等而共情式的思想交流。王红旗的新著《灵魂在场》便是以这样一种平等对话的方式处理了多种诸如作家与学者、男性与女性、东方与西方、故乡与海外等二元对立的命题。它的出版问世,不仅对对话式批评的复兴提供了最专业化的模范,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华文女性作家与文本研究的资料汇编,蕴含着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期刊
摘要:《南霁云睢阳庙碑》是柳宗元传记类文章中的代表作。文章以骈体的形式,叙述了忠臣义士南霁云牺牲前后的故事,是一篇骈体叙事的典范之作。文章叙事细密,简要精致,用典贴切,语言精美,充分体现了骈文的文体特征。本文的写作,是柳宗元贬谪初期写作的创意,也是写作此文政治背景的需要。  关键词:柳宗元 《南霁云睢阳庙碑》 骈文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大家,其古文创作影响深远,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古文的成
期刊
《处女地》是屠格涅夫(1818—1883)于1877年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俄国文学史》(布罗茨基主编,蒋路等译,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中说:“这部小说的失败使屠格涅夫感到很难过。”我国普遍接受了该书中《处女地》是失败之作的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漱泉等主编的《俄国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说:“作者错误地否定暴力革命,继续宣扬渐进论。”在我国自己编写的专著中
期刊
无风的午后,还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一切都像静止了的画面,几乎没有一点声音可以传到画外来。一群洁白的鸭子,三三两两,或理羽,或相戏,更多的似曾睡去,懒懒散散,在有意无意间,弥漫着秋的气息。草自然是金黄色的,而在金黄色的世界中,一切的存在,无不流露出一份温情来。如果说明快、清丽是散淡、迷蒙的另一面,那么一种不持态度的表述便属于两者间的游离与不确定性。正是这种游离和不确定性,能给予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期刊
编者按:2019年10月10日,诺贝尔奖官方宣布: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奖理由如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  彼得·汉德克:“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诗人、小说家育邦与邵风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