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的召唤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x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次应《名作欣赏》之约访谈刘慈欣是在2015年,他获得雨果奖之后。五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搭载科技的快车后,呈现加速度趋势,五年中发生的变化超过以往的十年,给人今非昔比,甚至天翻地覆之感。随着科技氛围的增加,刘慈欣的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去年《流浪地球》热映之后。那时就想做一次访谈,但在电影上映期间他不能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所以没能实现。今年因为有些话题要交流,疫情缓和的四月中旬和朋友一起去了阳泉。这座小中型城市治理得不错,主街道干净整洁,路两旁春花灿烂,一树树的粉和黄。在这里他没什么名人效应,可以享受一份属于普通人的平静生活。从这座小城,他不断地走向外面的世界,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甚至抵达了南极,科幻世界中那种自由在他的现实生活中很自然地落地。这次见面大家就是聊天,聊科幻,聊文学。回来后我把一些有价值的话题整理出来时,他感到有些意外。所以这是一次迟来的访谈,也是有现场的访谈,之后又补充了几个问题。
  ——吴言
  吴言(以下简称“吴”):看你的电子版原稿,发现中短篇小说是有好几个系列的,比如“我们的田野系列”“末日系列”等。《中国太阳》是不是属于“我们的田野系列”?“末日系列”三部曲看到的两篇是《流浪地球》和《微纪元》,第三部是不是《吞食者》?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中国太阳》不属于“我们的田野系列”,这个系列只写了((乡村教师》,当时是受美国的一个科幻作家西马克启发,他写了很多农村题材的科幻。((吞食者》不是“末日系列”的,那个系列是写太阳灾变的,当时有六七篇完整的构思,但后面的都没写。还想写一个“人民战争系列”,最后也没有写。
  吴:《全频带阻塞干扰》是不是属于“人民战争系列”?“大艺术系列”是比较完整的,写了三篇。
  刘:《全频带阻塞干扰》还不属于这个系列,“人民战争”是指老百姓的战争。“大艺术系列”实际有六篇的构思,除了写文学的《诗云》、写音乐家的《欢乐颂》、写冰雕艺术的《梦之海》,这些完成了,原先还想写一个绘画的、一个戏剧的,最后都没写。
  吴:现在也可以写出来么,有的读者很喜欢“大艺术系列”,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
  刘:(摇头)质量不行,你自己都觉得没信心,写出来读者肯定不喜欢。只要拿出来发表的,都是我自己觉得很满意的,觉得平平淡淡的,我不会拿出来发表。所以我作废的东西比较多,我的这种写法,基础就是那个核心的构思,那个不行再改也不行。它不像那种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小说,写出来才知道好坏,我这种类型的科幻,写以前一说内核大家就知道大概了。
  吴:1999年你应邀第一次参加成都《科幻世界》组织的笔会,当时的主编阿来请来了《小说选刊》的编辑冯敏讲课,他建议要在科幻和文学之间取得平衡,是不是你此后就转向更加关注现实了?
  刘:倒不是因为这个,以前科幻文学和主流文学像是两条平行线,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后来主流文学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比如李敬泽,开始重视科幻,一下在《人民文学》(2012年第3期)上发了我四篇小说,这种待遇主流文学作家都很少有的,而且是四篇已经发过的小说。当时大家都十分吃惊,还有人质疑他。去年又发了王晋康的长篇《宇宙晶卵》。
  吴:我觉得你2000年后发的小说写得都特别好,小说的技巧你是怎么摸索出来的?
  刘:我觉得写小说是一个人一个方法,都很不一样的。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习惯。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从一个创意、一个构思中挖掘故事资源,把它变成一个故事,所以就明显带有科幻迷色彩。
  吴:科幻迷色彩是什么?
  刘:科幻迷色彩就是把主要的关注点都投入到科幻方面,对文学方面的人物、文笔、结构关注得不够。我不是说这样好,我们只是把主要精力都花到科幻创意上了。而且还有个篇幅问题,等把你的科幻背景描写和创意写完后,留给你的容量就不多了。美国有个很著名的科幻评论家叫冈恩,他对科幻中的文学性有很精辟的一句话,他说主流文学的环境是确定的,是现实主义的,它不会变,人物是(可以)变化的,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科幻环境是陌生的,不断变化的,这时你必须把人物固定下来,两个全变的话,读者就抓不住任何根基。我开始对他这句话没有想通,后来仔细想,这句话极其精辟。我见过那样的科幻小说,环境是架空的、变幻莫测的、远离现实的,人物也是极其复杂的,这种作品是十分难读的。
  吴:《沙丘》是不是属于这种作品?我读的时候非常难受,它写了很多心理活动。
  刘:《沙丘》第一部还不属于这种,第二部((沙丘神帝》就属于这种。注重文学性的是后来新浪潮的一批作家,像奥尔迪斯。也不是说这样的作品不好。现实在变,世界设定在变,人也在变,人物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就很不稳定。这个说法很复杂,只有看作品才能体会。
  吴:你很重视科幻小说的故事性,你是怎么找故事的?
  刘:十分困难。科幻小说得有个好故事,有一个好故事其实比那些文学性、深刻性都难。
  吴:科幻创意也困难,故事也困难,那这两个相遇在一起(就更困难了)。
  刘:故事好点儿,故事比科幻创意要容易些,科幻创意十分困难,有可能五六年、十来年都找不到一个。即使有,最后你能不能从中间找到故事资源,这都是必要条件。这些条件达不到,趁早不要写。你写出来读者也不喜欢,你也不喜欢。而且人生有限,写一部长篇怎么也得两三年、三四年,不能都把时间浪费了,所以自己没有感觉就不要写。
  吴:那你的科幻小说中那些科技素材主要从哪儿来?
  刘:主要是感兴趣,也不是为了学习去阅读,就是看小说一样,很好奇,喜欢看。来源有各种渠道,网络、看书,还可能交几个科学家朋友。我喜欢跟搞技术的人交往,很愿意跟他们聊天。
  吴:那你的科幻小说中那些现实部分的题材从哪儿来?
  刘:我有部小说是描写能源系统的,按说我对能源系统是比较熟的。过了这么多年再回到能源系统,发现你并不了解,那个世界你进不去了。体验生活和生活体验是两码事。真正写他们的生活并不难,难的在于你写出来能打动人,能震撼人。它不是簡单地把你的工作写得真实,它得让人(觉得)好看,这个是最难的。除非特别了解他,知道他面临的困境,你才能写出来。有一本科幻小说我印象特别深,卡尔·萨根写的《接触》,每个科幻小说都会写科学家,写研究人员,只有这本小说里写的研究人员比较真实,他面临的困境,他面临的难处,他取得突破时的那个悬念,因为卡尔·萨根本身就是个科学家,而且写的就是他的专业,所以写得很真实。   吴:今年元旦过后,发生了美国无人机定点清除伊朗革命卫队将领苏莱曼尼的事件,大家觉得很科幻,正好看到《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里有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情节,十年前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式的?
  刘:无人机搞暗杀早就有,不是我想出来的,有人在乌克兰就做过一次,没有成功。这不是什么特别有创意的方法,十年前是没有实际做的,但那么想的人多的是。比较有创意的暗杀方法,不是我的首创,像《三体》(第二部中暗杀罗辑的)中的基因导弹,让大家广泛传染上某个病,就它是致命的。科幻是需要创意的文学。
  吴:我觉得你还是比较喜欢文学性强的作品,你推荐的一个书单里有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但没有阿西莫夫的。
  刘:布拉德伯里的作品文学性比较强,他是科幻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在美国获得过文学奖的。
  吴:你推荐的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我感觉跟经典文学差不多。你推荐的奥威尔《1984》也不错。
  刘:《1984》在文学评论界地位不显著,在政治学界、社会学界很受重视。比较注重文学性的是冯尼古特、品钦,还有写《蝇王》的戈尔丁,但他们的作品通常被当作主流文学作品,而不是科幻小说。
  吴:我觉得文学评论对你的定位还是有引导作用的,你怎么看现在的科幻文学评论?
  刘:现在国内的科幻评论分两拨,一拨还是用主流文学的话语体系评论科幻,另一拨是专门研究科幻的,是从科幻角度评价科幻。文学评论现在挺繁荣的,包括各个专业的。我们这种大众文学,读者评论对我们影响很大。文学评论有它的价值,(这个)价值不在于指导写作,有一句话是,科学规律发现出来是让人们去遵守的,文学规律发现出来是让人们去打破的。
  吴:好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写作上都或多或少受到获奖的影响,莫言时隔五年后才又有新作。获得“雨果奖”对你影响大不大?你本来就是对作品要求很高的人,再写时是不是无形中要求更高了?会不会更有压力了?
  刘:获奖对我的影响不大,我长时间没有作品,不是因为获奖的原因。
  吴:你在2007年的《中国科幻小说年选》前言里说,中国科幻最遗憾的还有少儿科幻的低迷。上次在成都的科幻大会上,见到很多少儿科幻作家,随着各大奖项的设立,少儿科幻是不是已经繁荣起来了?毕竟儿童文学市场是很繁荣的。
  刘:国内少儿科幻谈不上繁荣,从事这方面体裁创作的作家比较少,作品数量不多,有市场和有影响力的更少。
  吴:在这篇前言里,你说到中国科幻最遗憾的是科普型科幻的消失,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这方面情况有没有好转?
  刘:没有,现在仍然很难看到科普型的科幻作品。
  吴:前些时候看了一部非常有趣的科普书籍,曹天元写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它就像有趣的文学作品一样,能让人一直读下去。不过这本书是十几年前写的,现在国内的科普创作怎么样?
  刘:这本书确实很优秀,把科学探索的历程写得引人人胜,这还不是说像科幻小说一样引人人胜,它的一些魅力是科幻小说所没有的,因为科幻小说不可能那样精确细致地描写科学。至于国内现在科普创作的情况,我不是太了解,只是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进入了科普创作领域,这对于科普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我一直认为,真正好的科普作品只能是由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来创作,但现在国内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科学家精力有限,而科普作品一般无法算作学术论文或成果,难以给职称和学术成就加分。
  吴:你说过奇幻已经超越了科幻,从国外来看,隔几年就能出现一部风靡全球的奇幻作品,比如《魔戒》《哈利·波特》,还有《冰与火之歌》。我们国内奇幻还没有出现像《三体》这样畅销的作品,国内奇幻的现状是怎样的?
  刘:国内的奇幻在市场规模上比科幻要大,但确实到现在为止有持续影响力的作品和作家还不多。但奇幻的读者群十分庞大,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奇幻文学创作一定会出现突破。
  吴:你能读英文原著,也读了很多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但感觉你的文字并没有翻译腔。对于英文和中文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刘:我读的也主要是科幻,中文科幻中的许多东西并没有中文的源頭,本来就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感觉在科幻中英文和中文差别不是很大。
  吴:愿意的话,能不能谈谈下一部作品?
  刘:正在努力去写吧,想写与以前不太一样的题材,但要完成也需要时间。
  2020年4月15日
其他文献
什么是“家”  在中国人的心灵中,“家”是一个无比温暖的字眼。无论我们多么崇尚独立和追求个性,在生命之初甚至生命的全程,总离不开“家”的眷顾与呵护、憧憬与守望。不过,正如很多古老的概念一样,对于现代人而言,“家”的内涵和语义空间无疑也被大大缩小了。  文字学意义上的“家”,是一个会意字兼形声字。《说文解字》称:“家,居也。从一,豭省声。”又说:“豭,牡豕也。”《尔雅》也说:“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
期刊
摘要:周励是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左翼文化氛围下成长的,她的早年生活与文学阅读深受理想主义精神影响,文学写作也由此起步,并在跨文化流动经验中展开,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左翼海派文学跨文化抒写现象。左翼文化对周励文学写作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1.现实批判意识的初步形成;2.超越与改变现实的顽强意志;3.理想主义精神的深化。  关键词:周励 左翼 海派  1949年以后,上海经历了城市文化的重要转型。这一时
期刊
那日在东京吴忠铭先生的光和书房,他抱来一大摞书给我看。我曾拜托他留意老舍的旧版,这摞书中就有不少,既有民国版,也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版本。按我的习惯,当然是尽数收入囊中,老舍的书我都会送给好友周剑先生,其他书正好充实我的民国版书架。不经意间,有三行字扑入眼帘,“赠呈芳泽公使胡适”,一开始以为是印上去的。仔细一看,竟确然是胡适的签赠本。吴先生好书太多,对这种书不太上心,但我还是得提醒他一下。他
期刊
王士稹(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阮亭,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生于簪缨世家,叔祖象春与钟惺、钱谦益为同科进士,诗有盛名。士稹幼从长兄士禄学诗,年十五即有《落笺堂初稿》一卷。后随兄士禄、士祜人都应试,与海内闻人缟纻论交,时号“三王”。顺治十四年(1657)秋,集诸名士于大明湖畔,赋《秋柳》四章,四方赓和者多至数百家,传为盛事。翌年登进士第,授扬州府推官。公余以文会友,集
期刊
摘要:《苏醒》是蓝予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南方都市风情小说。作者以林晓拉、林晓嫣、林晓冰三姐妹等人的命运沉浮折射改革开放始至21世纪初二十多年间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作者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对叙事的方式方法和表现技巧大胆探索,初步形成了特色比较鲜明的叙事艺术特征。  关键词:蓝予 长篇小说 叙事方式 艺术特征  蓝予的长篇小说《苏醒》(羊城晚报出版社2018年版),是一部主要以深圳特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机制 手段 参与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
期刊
早期儒家的艺术精神  《封神演义》的核心是神仙意境,用更具理论色彩的语言说,则是诗化哲学。  这是带有鲜明的中华文明印迹的东方诗化哲学,根基深厚,余韵绵远。《论语》里记载孔子的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孔子对通过艺术活动,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审美中予以实现有高度的自觉。  “乐”对于孔子的精神生命异常重要,他的一生,几乎日日弦歌,只有在特别悲伤的少数日子里才破例。“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期刊
张翎中篇小说《拯救发妻》发表于《收获》2020年第3期。张翎把这个小说发给我看的时候,因为时差,是2020年5月1日夜里接近零点时分。这么多年的跟踪阅读和研究,我对于张翎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是比较熟悉的。但是,这个中篇小说《拯救发妻》,还是颠覆了我对张翎小说已经形成的印象,也颠覆了我以往的对于一个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读完第一遍时,我心里竟然有一种发懵的感觉,当然,这是故事本身和小说叙事所带来
期刊
摘要: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抒写的乡愁有多重内涵,文中所怀念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祖国大陆,更是作者的少年记忆与经验,而更深层的意义上,则是对作为心灵家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又被作者视为抗御现代工业化浪潮冲击的精神家园。正是通过这种乡愁的抒写,余光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到了一条进入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性语境的美学路径。  关键词:乡愁 传统 现代性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
期刊
之彦侄鉴:  前得来信,得悉阖府安好,为慰!之俊、之咏两侄婚事即将举办,尤所欣慰!兹寄上国币贰拾万元,作为两侄添香之用,数目甚小,聊表微意而已。近清发胃疾甫愈,不能多写,即问近好!  自清、竹隐手启,廿日。  朱自清致朱之彦信一通,《朱自清全集》书信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未收。信为赵胥藏,影件收入赵胥编《朴庐藏珍》。原件曾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2016年9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