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性的一个特征是:有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专业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具有专业眼光,就是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活动。这种专业特征如何塑造?专业眼光从何而来?靠文化,应该立足于学校多元文化的建设。我们很难给文化界定内涵,但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文化也不仅是一种文本制度的体现,文化应该体现在学校组织建设中,体现在教师的执行力中,体现学校变革中。
1. “书本”文化,提升教师专业内涵
要迅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领悟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新理念,这是实施新课改、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关键。为此,我们品德教研组在学校率先提出了做“学习型”教研组的口号,让老师们在“读书学习”中长见识、促成长。
1.1 读新课程标准,让教师领悟品德课程的魅力。
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美好生活。品德课程就是为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特殊课程。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的教育,向人宣讲的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道理,品德课程因此而成为一门教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课程。
所以,当新的综合性品德课程在人们面前出现的时候,人们包括教师自己对课程的变化都不太了解。人们不了解,生活已成为建构品德新课程的基本内容,课程已成为改变儿童生活的活性因子,儿童已成为品德课程的终极目标,这门课程正变得真实可亲,散发出迷人的人性魅力。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不了解,不走近,就无从发现课程的魅力、体验课程带来的乐趣。“课程标准”正是指导老师们走进新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我们每一个学期都要在组内开展了“读课标,走近新课程”的学习活动,要求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只要任教了本学科,人人通读课标及其解析读本,人人写学习体会,交流感悟。
1.2 读好书好文,为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老师们说,教学品德新教材真不容易,首先需要教师有非常宽泛的知识。现在的品德教材涉及到许多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生活、法律常识、手工制作、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是老师自身不注重学习,不了解这些方面的基本知识,就不能胜任这个学科教学。这既是来自一线教师的真切体会,也是当前绝大多数老师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倡导和鼓励老师们多读书,并要求每位老师每学年必须读一本有关品德教育的书籍,订阅不少于2份的教育专刊。在认真学习这些好书好文的基础上,每一学期还必须向教研组内的老师们推荐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推荐时先介绍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再介绍自己读后的感受。如《生活德育论》《品德新课程教学法》《放眼生命成长》等这些小学品德课教学的相关专著就是组内老师推荐的。
2. “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品德教师看似队伍庞大,但其实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品德教师。品德学科的边缘化,导致品德教师如同一盘散沙,分布在各自的领域中,又如同徘徊在品德课程之外的“丁香姑娘”,忧郁而又彷徨。我校共有教师70多个教师,担任品德教学的不到10个教师,人员短缺而不精,面对这这种“无学科地位”,“无专职教师”,“无教育实效”的边缘地位,品德学科要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必须依靠一个专业团队,即一个富有活力的学习型教研团队。我们学校选拔了几个热爱品德教学,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又善于学习的骨干教师为各年级品德课程的引领人,组成了品德中心组。品德中心组成员齐心协力,以骨干带动全体教师,在校园中形成品德教研的氛围。在活动中采取了集中培训、教师交流互助学习、个人自主分散学习三结合的方式,确保了教师学习的实效。教研活動实行“三定”。定内容:每学期初,我们会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两个学习主题,推荐一两篇理论学习材料。这本学期我们主要是围绕“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为主题,向老师们推荐阅读《品德活动化教学的尝试与思考》《以活动化教学为抓手 构筑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定时间:有集中的业务学习时间,每个月进行一次品德学科的教研活动。主要是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进行同伴互助。定要求:要求骨干教师每学年必须上好1-2节优质课、示范课;实行“一师多徒、一徒多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3. “网络”文化,课程资源实现共享
学校充分挖掘网络优势,积极运用现代手段,专门在学校网站开创了“教师论坛”。通过品德学科的“为师讨论吧”板块儿为教师搭建品德教学实践交流的平台,提倡教师网上研讨问题,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真实的交流。
不仅如此,每个品德老师都有自己的成长博客,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包、课件、课后反思等全套材料都上传到自己的成长博客中,每个老师都能进入博客,进行资源共享。有了这样的资源宝库,就能资源共享,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教师感到品德学科的教学还是挺有意思的,他们也能在和学生的共同学习中收获新课程给大家带来的愉悦和幸福,品味着品德新课程的独特魅力。
网络文化,使教师间的交流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共促发展,取得了更大的收效。
4. “例会”文化,提高教师内在素养
以往教师例会往往是学校领导为总结工作、布置工作而召开的例行会议,都是领导唱主角,教师是被动地接受,可谓“学校有几十个脑袋,只有一个脑袋在想事”。近几年,学校深入挖掘教师例会资源,充分拓展团队文化的生成空间,将教师例会进行了全新打造。主要分为“艺术欣赏、教育一招鲜、童书分享、安排近期工作”四大板块,内容丰富多彩,使每位教师在自主、轻松、合作的氛围中提高了素质。
教师例会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所有任课教师在自主、轻松、合作的氛围中提高了自身素质,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如果说学校是文化建设的“前哨”,那么教师则是文化建设的“排头兵”。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知识的传播者、能力的培育者、文化的传承者,其文化修养决定基本素质,而教师的基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不断加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才能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显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收稿日期:2013-01-21
1. “书本”文化,提升教师专业内涵
要迅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领悟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新理念,这是实施新课改、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关键。为此,我们品德教研组在学校率先提出了做“学习型”教研组的口号,让老师们在“读书学习”中长见识、促成长。
1.1 读新课程标准,让教师领悟品德课程的魅力。
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美好生活。品德课程就是为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特殊课程。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的教育,向人宣讲的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道理,品德课程因此而成为一门教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课程。
所以,当新的综合性品德课程在人们面前出现的时候,人们包括教师自己对课程的变化都不太了解。人们不了解,生活已成为建构品德新课程的基本内容,课程已成为改变儿童生活的活性因子,儿童已成为品德课程的终极目标,这门课程正变得真实可亲,散发出迷人的人性魅力。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不了解,不走近,就无从发现课程的魅力、体验课程带来的乐趣。“课程标准”正是指导老师们走进新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我们每一个学期都要在组内开展了“读课标,走近新课程”的学习活动,要求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只要任教了本学科,人人通读课标及其解析读本,人人写学习体会,交流感悟。
1.2 读好书好文,为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老师们说,教学品德新教材真不容易,首先需要教师有非常宽泛的知识。现在的品德教材涉及到许多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生活、法律常识、手工制作、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是老师自身不注重学习,不了解这些方面的基本知识,就不能胜任这个学科教学。这既是来自一线教师的真切体会,也是当前绝大多数老师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倡导和鼓励老师们多读书,并要求每位老师每学年必须读一本有关品德教育的书籍,订阅不少于2份的教育专刊。在认真学习这些好书好文的基础上,每一学期还必须向教研组内的老师们推荐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推荐时先介绍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再介绍自己读后的感受。如《生活德育论》《品德新课程教学法》《放眼生命成长》等这些小学品德课教学的相关专著就是组内老师推荐的。
2. “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品德教师看似队伍庞大,但其实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品德教师。品德学科的边缘化,导致品德教师如同一盘散沙,分布在各自的领域中,又如同徘徊在品德课程之外的“丁香姑娘”,忧郁而又彷徨。我校共有教师70多个教师,担任品德教学的不到10个教师,人员短缺而不精,面对这这种“无学科地位”,“无专职教师”,“无教育实效”的边缘地位,品德学科要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必须依靠一个专业团队,即一个富有活力的学习型教研团队。我们学校选拔了几个热爱品德教学,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又善于学习的骨干教师为各年级品德课程的引领人,组成了品德中心组。品德中心组成员齐心协力,以骨干带动全体教师,在校园中形成品德教研的氛围。在活动中采取了集中培训、教师交流互助学习、个人自主分散学习三结合的方式,确保了教师学习的实效。教研活動实行“三定”。定内容:每学期初,我们会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两个学习主题,推荐一两篇理论学习材料。这本学期我们主要是围绕“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为主题,向老师们推荐阅读《品德活动化教学的尝试与思考》《以活动化教学为抓手 构筑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定时间:有集中的业务学习时间,每个月进行一次品德学科的教研活动。主要是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进行同伴互助。定要求:要求骨干教师每学年必须上好1-2节优质课、示范课;实行“一师多徒、一徒多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3. “网络”文化,课程资源实现共享
学校充分挖掘网络优势,积极运用现代手段,专门在学校网站开创了“教师论坛”。通过品德学科的“为师讨论吧”板块儿为教师搭建品德教学实践交流的平台,提倡教师网上研讨问题,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真实的交流。
不仅如此,每个品德老师都有自己的成长博客,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包、课件、课后反思等全套材料都上传到自己的成长博客中,每个老师都能进入博客,进行资源共享。有了这样的资源宝库,就能资源共享,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教师感到品德学科的教学还是挺有意思的,他们也能在和学生的共同学习中收获新课程给大家带来的愉悦和幸福,品味着品德新课程的独特魅力。
网络文化,使教师间的交流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共促发展,取得了更大的收效。
4. “例会”文化,提高教师内在素养
以往教师例会往往是学校领导为总结工作、布置工作而召开的例行会议,都是领导唱主角,教师是被动地接受,可谓“学校有几十个脑袋,只有一个脑袋在想事”。近几年,学校深入挖掘教师例会资源,充分拓展团队文化的生成空间,将教师例会进行了全新打造。主要分为“艺术欣赏、教育一招鲜、童书分享、安排近期工作”四大板块,内容丰富多彩,使每位教师在自主、轻松、合作的氛围中提高了素质。
教师例会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所有任课教师在自主、轻松、合作的氛围中提高了自身素质,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如果说学校是文化建设的“前哨”,那么教师则是文化建设的“排头兵”。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知识的传播者、能力的培育者、文化的传承者,其文化修养决定基本素质,而教师的基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不断加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才能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显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收稿日期: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