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培养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地理教学目标。教师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各校的实际,加强对教学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学形势的研究。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加强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培养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培养
  引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教学创新研究,努力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高中地理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
  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进行创新
  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体系既要包括认知领域和技能、能力领域,又要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还要基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提高学习效果。如果教学目标太容易,就激发不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教学目标太难,往往又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地理教学目标要难度适中,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教学目标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是可观测的。如果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含糊的、笼统的,那就难以观测。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含糊笼统的行为动词,新颖而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钻研文本上下功夫,在课堂上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这样设计的问题才必定含有启发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特别要注意把握提问时机,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深浅适中,适应不同的学生,只有这样,才可引导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创新
  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过多的强调了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已经成为当代地理教育的重要理念。基于此,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注重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生运用地理原理以及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成为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对地理现象进行解释,甚至提出新的见解。教师在这种学习中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注意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质量,帮助学生提高筛选,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是对课堂教学元素的拓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尝试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能力。
  三、要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思想和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表述形式。它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创造型人才。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因为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创新素质。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创新教育,既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其方法的掌握,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增长创造才干,特别是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发展创造性个性品质,开拓创新精神,激发创造兴趣,锻炼意志和毅力,树立创造志向。
  四、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学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投影、实物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实现地理知识的有效积累,形成学生新的地理知识结构。
  五、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地理要体现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着力体现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活动课,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再仅仅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不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而是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美好的大自然。在制定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内容的乡土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依据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当地突出的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度来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切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实践。例如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某一条河流,以水位变化、含沙情況、有无冰期、侵蚀和沉积的作用与形态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提高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创造和实践能力。
  结语: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慧琼.加强地理教学创新的有关思考[J].地理教学,2017(10):27-29.
  [2]王玉瑾.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理教学的实施方略[J].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5(1).
  [3]孙利秋.从师生互动方法角度探讨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5(5):10-12.
  作者简介
  赵海娟(1983.2-),女,山西朔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地理。
  (作者单位: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理想国》中苏格拉底对城邦护卫者教育方面的观念,理解作者柏拉图的教育观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柏拉图的学前教育观、教育环境观与课程选择理念,浅谈对当下我国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全面教育  《理想国》第二章中,苏格拉底和阿德曼托斯的谈话重点由人的正义转向了城邦的正义。为了应对战争,城邦中就必须形成一个特殊的团体,它就是护卫者。  (一)重视学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目前深受广大学生喜欢,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特征,提出建设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原则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高校第二课堂俱乐部和社团活动是目前校内广泛流行并非常受学生青睐的第二课堂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俱
期刊
摘 要:版画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悠久,版画艺术的起源地也是在中国,追溯到最早的版画就是在中国产生的。木刻是中国古代版画的主要表现形式,木刻既是在木板上面刻图,并采用墨汁及水质颜料进行印刷,所以我们又把木刻称为水印版画,因此,中国古代版画与中国水印版画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本文为论述水印版画独到的艺术特征,对中国古代水印木刻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同时对现代水印版画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版画;水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相关教学也变得更加重要,目前《道德与法治》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有效培养,推动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其核心部分是对学生内心的完整塑造。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也有了一些变化,把学生的学习重点向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方面转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并且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有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中小学教学课程的发展,对于教学的标准和目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再是仅仅只限于学会这一层面,而更重要的是要会学、能学,这些高标准的目标对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发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改善。现在小学的数学学习的新要求就是要充分的提高练习课的教学地位,提高练习课的利用效率,使学生能够巩固知新,更好的理解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有
期刊
摘 要:数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基础性质的核心学科,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据核心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素质教育被不断推广,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出现了种种弊端。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育理念,制定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总结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原因,论述转变教学方式的几项实践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
期刊
摘 要: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实有上千家,但流传最广、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有十二家被发展成学派:法家、道家、儒家、名家、杂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医家。  关键词:思想;诸子百家;先秦  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一个个帝王葬入黄陵,一座座城池轰然倒塌,一个个朝代相继更替。历史不停变换如过往云烟,其中先人留下的思想尤为宝贵。回顾中国古代思想史,最灿烂的莫过先秦时代的
期刊
摘 要:据悉,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数学生活化的概念。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同时也是应用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以兴趣为动力、深度融入生活、加大互动交流、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更深入的领悟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为日后在数学这一学科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主要根据我的学习经验探讨高中数学学习中渗透的生活知识。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英语教学是最为重要的课程,并且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问题;措施  引言  最近若干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新课改,但是从当前本地区的不少初中英语教学状况来看,依旧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依旧采取非常传统的“灌输式”或者“填鸭式”教学方式
期刊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问题导向教学法,结合军校物理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军校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并以光学中《薄膜干涉》这一节为例,探讨了问题导向教学法的一般操作模式和应注意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将问题导向教学法与常规课相结合更能凸显学员的课堂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法;军校物理教学;薄膜干涉  1问题导向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PBL)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