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系的简要分析,以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重塑“尊师重道”传统。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 尊师重道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质疑者认为,课程改革大多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课改经验,缺乏国情思考。中国基础教育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仅从国际视野思考课程改革是不够的,如果能增加传统文化的审视点,课程改革会更加理性,更有接受性。从传统文化角度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应当着力寻找传统文化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使课程改革更具有本土化,更符合国情。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何谓中国传统文化,徐仪明在《中华文化论纲》中将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是具有各种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了古代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习俗等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的《文化学辞典》对传统文化的定义可谓最为全面、详尽: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由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中国的文明传承延续了几千年,已经在这种氛围中构建起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它的思考方式和心理机制都区别于其他民族,它具有很强的延续能力和生存能力。“文化是人类实践积淀的成果,而文化的传承,很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和课程达成的”。课程的设置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而课程则承担了主要的文化传承任务。课程的设置影响着文化传递的质量,而传统的文化因素也在影响着课程的传承能力,它既影响课程文本的设计也影响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所形成的教育等级观、职业等级观、官员等级观等观念都成为课程改革的阻力,我们要实现课程改革要求达到的目标——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新的评价机制、新的教育方法,就必须了解这些阻力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扮演的角色。
“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终的追求目标。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对传统“师道”有了越来越多的近乎本能的排斥,一时间,反思传统师道尊严、解构中小学教师权威、转变教师角色等呼声不绝于耳,尤其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批判似乎更是日渐增多。
二、“尊师重道”的传统面临的现实问题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各种各样的子关系都从这种工作关系中衍生出来: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等。只要教师用以实行控制和支配的手段(如规章、奖惩、监督、布置作业、考试及操行评定等)运用得当的话,只要講究教育教学艺术的话,师生之间的相处便比较协调。一旦教育手段失效,师生关系的良好互动便瓦解消失,冲突就发生了。
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评价主要是学习成绩和纪律,并力图把学生塑造成听话、顺眼和成绩好的优等生,而急剧变革的宏观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标准,他们不断扩大着评价个性特征的价值范围和取向。一些教师一旦从学生身上发现了与自己原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的观念、情绪和行为时,就往往运用自己的权威同化和规范,这样,教师与正在成长、发展的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一代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
三、以新课改为契机,重塑“尊师重道”的传统
通过对课程改革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分析,具体到“尊师重道”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重塑“尊师重道”的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其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包括语言表述能力、文字书写能力、课堂现场控制能力、突发事件应变处理能力、学生教育心理规律把握能力、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等,随着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还包括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估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创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以及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等能力。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这些能力只有在教师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才会逐步得以掌握、形成和完善。
其二,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编写上,应扩充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我们不仅要将那些最能体现“尊师重教”传统文化精神和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选入教材,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还是使所选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注意内容贴近社会生活性,避免较重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以政治说教式代替德性养成色彩。
其三,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首先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文化,还要进一步了解
学生的文化。加强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当前校园文化的建设重点要优化学校的课程文化,改革和加强高校“两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和选择能力,统整学校的精神文化,充实人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徐仪明.中国文化论纲[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6.
[2]周勇.传统文化·课程开发[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4,1:40.
[3]周勇.传统文化·课程开发[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4,1;11.
[4]栾泽柱.弘扬传统,尊师重道[J].时代教育,2010,(5):5.
[5]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关系--一种社会学分析[J].于教育评论,2000,(2):40. (编辑 郑云东)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 尊师重道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质疑者认为,课程改革大多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课改经验,缺乏国情思考。中国基础教育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仅从国际视野思考课程改革是不够的,如果能增加传统文化的审视点,课程改革会更加理性,更有接受性。从传统文化角度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应当着力寻找传统文化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使课程改革更具有本土化,更符合国情。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何谓中国传统文化,徐仪明在《中华文化论纲》中将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是具有各种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了古代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习俗等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的《文化学辞典》对传统文化的定义可谓最为全面、详尽: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由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中国的文明传承延续了几千年,已经在这种氛围中构建起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它的思考方式和心理机制都区别于其他民族,它具有很强的延续能力和生存能力。“文化是人类实践积淀的成果,而文化的传承,很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和课程达成的”。课程的设置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而课程则承担了主要的文化传承任务。课程的设置影响着文化传递的质量,而传统的文化因素也在影响着课程的传承能力,它既影响课程文本的设计也影响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所形成的教育等级观、职业等级观、官员等级观等观念都成为课程改革的阻力,我们要实现课程改革要求达到的目标——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新的评价机制、新的教育方法,就必须了解这些阻力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扮演的角色。
“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终的追求目标。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对传统“师道”有了越来越多的近乎本能的排斥,一时间,反思传统师道尊严、解构中小学教师权威、转变教师角色等呼声不绝于耳,尤其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批判似乎更是日渐增多。
二、“尊师重道”的传统面临的现实问题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各种各样的子关系都从这种工作关系中衍生出来: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等。只要教师用以实行控制和支配的手段(如规章、奖惩、监督、布置作业、考试及操行评定等)运用得当的话,只要講究教育教学艺术的话,师生之间的相处便比较协调。一旦教育手段失效,师生关系的良好互动便瓦解消失,冲突就发生了。
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评价主要是学习成绩和纪律,并力图把学生塑造成听话、顺眼和成绩好的优等生,而急剧变革的宏观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标准,他们不断扩大着评价个性特征的价值范围和取向。一些教师一旦从学生身上发现了与自己原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的观念、情绪和行为时,就往往运用自己的权威同化和规范,这样,教师与正在成长、发展的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一代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
三、以新课改为契机,重塑“尊师重道”的传统
通过对课程改革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分析,具体到“尊师重道”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重塑“尊师重道”的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其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包括语言表述能力、文字书写能力、课堂现场控制能力、突发事件应变处理能力、学生教育心理规律把握能力、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等,随着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还包括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估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创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以及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等能力。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这些能力只有在教师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才会逐步得以掌握、形成和完善。
其二,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编写上,应扩充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我们不仅要将那些最能体现“尊师重教”传统文化精神和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选入教材,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还是使所选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注意内容贴近社会生活性,避免较重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以政治说教式代替德性养成色彩。
其三,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首先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文化,还要进一步了解
学生的文化。加强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当前校园文化的建设重点要优化学校的课程文化,改革和加强高校“两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和选择能力,统整学校的精神文化,充实人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徐仪明.中国文化论纲[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6.
[2]周勇.传统文化·课程开发[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4,1:40.
[3]周勇.传统文化·课程开发[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4,1;11.
[4]栾泽柱.弘扬传统,尊师重道[J].时代教育,2010,(5):5.
[5]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关系--一种社会学分析[J].于教育评论,2000,(2):40. (编辑 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