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ryt40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有一个统计资料很能说明问题: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生不忘;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就会被认定为母语。因此,课内习得的词句,还须在课外阅读中反复温故,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大凡语文好的学生往往都特别喜爱阅读。读得多、读得杂、读得活,对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很多老师认为,课外阅读,是“课外”的事情,与老师无关。课外阅读大多数任由学生自由发展,呈现出杂、乱、参差不齐、阅读效率低下的现状。对小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表面上费时、费力、费神,但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意义重大。
  《新语文读本》是由钱理群、王尚文、曹文轩等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语文读本。该书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选文眼光和阅读方式,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能力,开拓精神自由空间,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该书一出版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学生课外读物中的知名品牌,被誉为“第一语文读本”。《新语文读本》是我市小学生课外阅读必读书目。课外读物浩如烟海,与其东一榔头西一棒,不如抓住一本,以点带面,为学生打开课外阅读的路径。下面就以《新语文读本》为例,谈谈自己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从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主动需要。当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看待,那么它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情趣。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开学初,我班会利用早读课、晨会课、班会课、阅读指导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把“日”加一笔看谁变化出的汉字最多,学生稍动脑即可写出不少:“旧、旦、电、申、甲、由、田……”一笔不多,一笔不少,笔画名称也完全相同的字有哪些?如“已、己、巳”,“天、夫”,“土、士”,“日、曰”,“未,末”……也可以是猜谜语,对对子,巧用标点,成语接龙,讲故事,大部分内容出自《新语文读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制订阅读计划
  计划要切实可行,循序渐进,但不一定按《新语文读本》的编排顺序,往往跟教材有机结合,作为课内阅读的一个有效补充。要有计划,有检查,最好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甚至学年计划,要日日查,日日清。
  三、培养预习习惯
  多年来,我一直要求学生预习,根据文章的长短,体裁,难易,及时调整预习要求。一般文章的要求是:1.遇到不会的字词查字典,过字词关;2.遇到读不懂的句子用“﹏”划出来,句前加“?”,再反复独立思考;3.能抓住主要内容,并复述;4.把你认为精彩的字词句摘抄出来;5.把你认为写得不够准确的字词句划出来,换上你的字词句。课外阅读更应该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力性。绝对不搞标准答案,以独立思考,富有个性的创造性阅读来吸引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并一直坚持下去。预习时产生的困惑,在阅读课上专门安排一块让学生分组讨论,或由老师集体答疑,更注重培养学生挑战作者、挑战教材、挑战权威的精神,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搞一言堂,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创造性阅读,不断地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为长久有效的阅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的阅读方法很多,主要有精读、略读、浏览等,这些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也不是完全割裂分开使用的,在阅读中要有机会结合。注重指导。
  五、强化积累运用
  积累是批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积累。并非简单的多读多背,而要努力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毕业生要记住3000个汉字,其中2500个会写,记住常用词汇,句式,精彩的段落,篇章,还包括积累观念和形象。积累要讲科学,重方法,以儿童心理特征为依据,以教材特点为依据,反对死记硬背。对小学生而言形象和语言的积累更为重要。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丰富的语言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文化底蕴的养料,人格形成的萌芽。积累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摘抄,可以是背诵,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运用。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得到熏陶,思想也得到开拓。
  六、巧妙安排时间
  《新语文读本》的阅读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与学生不会灵活充分利用时间有关。我的做法是:星期一雷打不动公布本周阅读计划,让学生心中有数,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学生往往见缝插针,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几乎不存在。大部分学生能在周四完成一周的阅读计划。对这种珍惜时间的孩子,我不仅在班上大假赞扬,还会打电话告知家长,或写进成长记录里,搞得十分隆重,激励效果相当好。
  七、落实阶段检查
  可以教师查、小助手查、同学互查、也可自查。形式不拘,但又巧妙。教师查,往往文章较难,让小助手查的文章较浅显,互查、自查的文章阅读几乎无障碍。如遇文章很难的,就抽好、中、一般的部分学生批阅,目的是了解他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集体辅导做准备。检查时间为早读课,午休课,课间活动等,对提前完成的学生待遇特殊可随时改。
  八、定期成果展示
  为了有效促进《新语文读本》的阅读让学生能体验并强化阅读的乐趣,我班经常定期组织朗诵、演讲故事会、联欢会、办报、出黑板报、开记者招待会、做小导游……让学生把学到的灵活运用起来,学中用,用中学,让学生自己举办读书汇报会,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畅谈各自的读书体会,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主支参与的意识,更有效地训练了他们阅读能力,促进了课外阅读的开展。
  总之,《新语文读本》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务必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西郊中心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物理基础,感知能力、情感爱好等学情,教给学生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和动手实践中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面使学生学到物理知识,获得情感体验,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会方法;激情引趣;学会
将实验数据的实质分析用于关于刺激和感知关系的假定性测试,用来评价由这些假定的视觉模型或感知的可靠性,并为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本文立足于为灯具光度学和照明质量研究建立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关、百姓之美的总和。“美丽中国”为生态补偿机制注入
【摘 要】初中语文课本上有很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生态价值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是情感教育范畴的内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  生态价值观是指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然后对环境产生情感,既而愿意改变周围生态环境的一种人生价值观。初中语文课本上有很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的引导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则应当是多元的。但在我们一些语文教学的课堂以及具体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丹玉50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L658为母本,自选系丹314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通过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郑单958增产9.3%,该品种产量高,容重高,
本文首先通过改进的生产函数分析了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后得出了我国
信息技术是理论与实践要求都较高的一门学科,开设课时少,致使信息技术课程的高要求与有限的课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如何形成高效的课堂,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认真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总结出设计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六个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前提。设计有趣的学习任务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专注学习、乐于学习,从而在学习中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