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陌生化”理论认为,文学艺术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见习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才能给读者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将陌生化理论运用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抛开框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置疑对话文本,还可以代入情境,延长审美,从而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带给学生鲜活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容易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阅读教学;创新置疑;延宕程序
《孔子家语·六本》提及:“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现代哲学认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已知的东西一旦变成习惯,就步履维艰了。”这都是说司空见惯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新鲜感。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事件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在教学中将熟悉的‘陈旧’变为陌生的‘新鲜’,将意料之中变为意料之外,将抽象的人事变为具体的形象,以唤醒学生对‘新’的敏感,进而产生欣赏、品味的兴趣。”语文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所做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距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在我看来,陌生化阅读教学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抛开框架,创新质疑
在教学活动中,对话文本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学生对文本材料展开深入预习的基础上,运用陌生化理论,鼓励学生抛开框架,勇敢质疑。有疑问,代表他们渴望与文本对话。这样一来,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朝文本的隐喻意义稳步迈进,构建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孔乙己》时,有学生会问:“科举考试落榜的人大有人在,怎么不见其他人像孔乙己那样?”“十九个钱很多吗?为什么那个掌柜老是提起?”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提出:“于勒以前对他哥哥嫂嫂也很不好,但菲利普夫妇是帮他还了债,又给了他钱才送他走的,难道真的是那么冷酷无情吗?”在讲《愚公移山》时,学生又问:“愚公移山的代价太大了,整天去移山,谁来干活,又那么累,路程那么远,山没移走,人都饿死了。”在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有学生置疑:“当时的茅草很值钱吗?为什么那些小孩要去抢?”“杜甫老了,追不到那些顽童,他儿子为什么不追上去和他们抢呢?”这些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其实与文章的主题都一定的关联。我们不应该为了所谓固定的理解模式,就束缚学生的思维,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才能真正锻炼到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代入情境,延长审美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些经典文学作品,距离他们年代较远,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对文章产生审美愉悦。形式主义理论强调的“延宕程序”正是将审美延长,让人渐入文本情境。我们不妨尝试延长审美,代入情境,让学生在缓慢的节奏中体会其中的深意。
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历来为人们所赞颂,然而《北京青年报》曾报道多数学生反对《背影》选入鄂教版语文教材,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父亲形象不够潇洒”。其实,我们不妨以形式主义理论强调的“延宕程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朱自清写父亲去买橘子的过程时,突然放缓了叙述节奏,先写了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再写了父亲的系列动作: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最后还写了“我”的反应:“这是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是朱自清将自己的感动拖延、伸长、放大,借此来宣泄内心炽热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努力还原这一延长了的审美感知过程,深入父亲和“我”的内心世界。首先,我让学生留意“我”的“紫毛大衣”和父亲的“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对比。问:你认为谁的衣服贵?再给学生补充资料,朱自清在《买书》一文中特地提及了“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是费了点张罗。”为什么家境如此惨淡的情况下,父亲还要费心为我张罗。经过一番对比和思考,学生总算明白了,原来对父亲的朴素衣着的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接着,我让学生看了父亲爬月台的电视散文片段,生动而缓慢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紧接着问:作者当时已经是20来岁的青年,为何如此容易落泪?学生在这时已经有所触动,都渐渐沉浸入文本中。于是,大多数学生有了清晰的认识:有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路蹒跚,爬月台又吃力,却坚持过去替我买橘子,是为了给儿子尽点心意;有的说此时父亲赋闲,家中光景惨淡,本可以不送儿子,因为挤出时间找工作更重要,可是父亲始终放心不下,总想为儿子多做点事,这就是父亲对“我”的关爱;有的学生结合到背景介绍中提到的父亲曾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细节,体会到父亲是明知道攀爬月台的不雅和潜在的危险,而仅仅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他竟如此“不要脸”“不要命”。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年轻气盛的朱自清才会在短时间内两次落泪,入情入理。如此一来,学生才更能体会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内心对父亲的愧疚与感激。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身为阅读教学的主导,自己要先对文本进行细致地研读,在新的层面上发现超越于学生的浅层理解的新问题,新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置疑,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还要创设审美情境,放大细节,延长审美,进一步挖掘学生审美的深度。我们要让学生时时有鲜活的学习体验,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从而激活思维,进而把握那些隐藏在熟悉的文字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算得上真正读懂了文本。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C].俄国形式主义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89.6-7
[2]刘霞斐、刘京平.《运用陌生化理论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3]刘霞斐、刘京平.《运用陌生化理論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4]周遐年.《略论阅读教学的陌生化策略》.《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阅读教学;创新置疑;延宕程序
《孔子家语·六本》提及:“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现代哲学认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已知的东西一旦变成习惯,就步履维艰了。”这都是说司空见惯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新鲜感。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事件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在教学中将熟悉的‘陈旧’变为陌生的‘新鲜’,将意料之中变为意料之外,将抽象的人事变为具体的形象,以唤醒学生对‘新’的敏感,进而产生欣赏、品味的兴趣。”语文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所做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距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在我看来,陌生化阅读教学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抛开框架,创新质疑
在教学活动中,对话文本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学生对文本材料展开深入预习的基础上,运用陌生化理论,鼓励学生抛开框架,勇敢质疑。有疑问,代表他们渴望与文本对话。这样一来,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朝文本的隐喻意义稳步迈进,构建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孔乙己》时,有学生会问:“科举考试落榜的人大有人在,怎么不见其他人像孔乙己那样?”“十九个钱很多吗?为什么那个掌柜老是提起?”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提出:“于勒以前对他哥哥嫂嫂也很不好,但菲利普夫妇是帮他还了债,又给了他钱才送他走的,难道真的是那么冷酷无情吗?”在讲《愚公移山》时,学生又问:“愚公移山的代价太大了,整天去移山,谁来干活,又那么累,路程那么远,山没移走,人都饿死了。”在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有学生置疑:“当时的茅草很值钱吗?为什么那些小孩要去抢?”“杜甫老了,追不到那些顽童,他儿子为什么不追上去和他们抢呢?”这些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其实与文章的主题都一定的关联。我们不应该为了所谓固定的理解模式,就束缚学生的思维,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才能真正锻炼到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代入情境,延长审美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些经典文学作品,距离他们年代较远,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对文章产生审美愉悦。形式主义理论强调的“延宕程序”正是将审美延长,让人渐入文本情境。我们不妨尝试延长审美,代入情境,让学生在缓慢的节奏中体会其中的深意。
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历来为人们所赞颂,然而《北京青年报》曾报道多数学生反对《背影》选入鄂教版语文教材,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父亲形象不够潇洒”。其实,我们不妨以形式主义理论强调的“延宕程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朱自清写父亲去买橘子的过程时,突然放缓了叙述节奏,先写了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再写了父亲的系列动作: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最后还写了“我”的反应:“这是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是朱自清将自己的感动拖延、伸长、放大,借此来宣泄内心炽热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努力还原这一延长了的审美感知过程,深入父亲和“我”的内心世界。首先,我让学生留意“我”的“紫毛大衣”和父亲的“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对比。问:你认为谁的衣服贵?再给学生补充资料,朱自清在《买书》一文中特地提及了“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是费了点张罗。”为什么家境如此惨淡的情况下,父亲还要费心为我张罗。经过一番对比和思考,学生总算明白了,原来对父亲的朴素衣着的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接着,我让学生看了父亲爬月台的电视散文片段,生动而缓慢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紧接着问:作者当时已经是20来岁的青年,为何如此容易落泪?学生在这时已经有所触动,都渐渐沉浸入文本中。于是,大多数学生有了清晰的认识:有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路蹒跚,爬月台又吃力,却坚持过去替我买橘子,是为了给儿子尽点心意;有的说此时父亲赋闲,家中光景惨淡,本可以不送儿子,因为挤出时间找工作更重要,可是父亲始终放心不下,总想为儿子多做点事,这就是父亲对“我”的关爱;有的学生结合到背景介绍中提到的父亲曾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细节,体会到父亲是明知道攀爬月台的不雅和潜在的危险,而仅仅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他竟如此“不要脸”“不要命”。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年轻气盛的朱自清才会在短时间内两次落泪,入情入理。如此一来,学生才更能体会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内心对父亲的愧疚与感激。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身为阅读教学的主导,自己要先对文本进行细致地研读,在新的层面上发现超越于学生的浅层理解的新问题,新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置疑,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还要创设审美情境,放大细节,延长审美,进一步挖掘学生审美的深度。我们要让学生时时有鲜活的学习体验,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从而激活思维,进而把握那些隐藏在熟悉的文字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算得上真正读懂了文本。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C].俄国形式主义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89.6-7
[2]刘霞斐、刘京平.《运用陌生化理论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3]刘霞斐、刘京平.《运用陌生化理論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4]周遐年.《略论阅读教学的陌生化策略》.《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