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刘亮程的散文《寒风吹彻》回归生命的本质问题:人性和死亡,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生存状态。本文将对《寒风吹彻》中所叙写的生存困境中的人性疏离与死亡面前个体生命的孤独感进行探究,体验其背后浓郁的生命意识和深切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人性疏离;孤独感;生命意识
“在诗歌、小说、散文这三种文体中,诗歌是飞翔的,小说是奔跑的,散文是要让事物停下来。”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刘亮程如是说。在这个管急丝繁的时代,刘亮程的散文以一种从容沉静的姿态,缓缓剥去生活的浮华与虚妄,直抵个人灵魂最深处的困惑与恐惧。其中,《寒风吹彻》一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词细细叙写生存困境中人性的被迫疏离与死亡命题面前个体生命的孤独感,其浓郁深邃的生命意识引领着我们超越庸碌的世俗生活,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中被忽视已久的个体生存状态,寻求久违的阳光朗照与生命温暖。
一、人性的疏离
《寒风吹彻》以冬季凛冽残酷的寒风与纷纷扬扬的大雪贯穿全文,表面叙写“我”的家人、陌生的路人与同村的村民在严寒中的艰难生存,事实上却暗含着作者对生存困境中人性疏离的探究与思考。文章由个体的生命体验延展到人类面临的共同命运,直指特殊生存境况下人类灵魂深处的异化与苍白。
母亲与姑妈的感情疏离。年老多病的姑妈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希望母亲“天热了过来暄暄”,而当“我”不止一次把姑妈的愿望转达给母亲时,“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并非故意忽视姑妈对温暖与亲情的渴望,但是“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母亲的这一“望”,饱含着对于生存压力的无奈与对姑妈的愧疚,但她这一“望”也不过转瞬即逝,之后又无言地沉入生活的湖底,日复一日地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重压与冲击。
“我”、父亲、母亲和姑妈,作者通过对四个不同生命个体的情感体验描绘折射出人类普遍生存困境下人性的疏离与异化。生存的艰难会放大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消耗、磨灭、钝化人性中的温情与美好,唯余麻木、冷淡与漠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实现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时,才具备追求情感关怀的动力。但是,倘若“面包”成为人类的唯一追求,人便会沦入与只受欲望差使的野兽相同的境地。相较于大自然的残酷无情,人性的疏离与冷漠才是真正的凛冽与悲凉,才是泯灭希望、吞噬温暖的“吹彻的寒风”。
二、生命的孤独感
刘亮程在《剩下的事情》中曾经如此描绘个体生命的孤独:“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就像一粒虫、一棵草在它浩荡的群落中孤单地面对自己的那份欢乐和痛苦。其他的虫、草不知道。”这是一种生命哲学意义上的孤独:无论陪伴者的多寡,个体生命注定要独自承受死亡的冰冷与痛苦,无人能够分担或取代。又因其承受时的无力抗拒与不可挽回,这种生命的孤独感又染上了浓重的荒凉与悲伤。
《寒风吹彻》中的“冬天”具有终极意义,喻指生命的终极——死亡。死亡有其必然性,是无法避免的生命必经之途。于三十而立之年,当作者“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时,他终于正视人生避无可避的死亡命题,并且坦然承认:“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生命终结的必然性如同四季轮回般笃定和不可改变,然而身处生命消逝悲剧中的我们却无法彼此拯救,无法奋起反抗,只能独自承受。这种个体生命的孤独感与无助感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为作品染上一抹苍凉无言的底色。
三、仍有一刻温暖
寒风吹彻,一个“彻”字,充分展示了冷意肆虐的范围与程度。生存不易,温情尽失,落得人性疏离;生老病死,无力抗拒,惟能独自承受。生存的寒意与生命的孤独深入骨髓,磨蚀着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然而作者依然为这严冬里的小火炉添柴加火,享有一刻温暖,点燃一簇希望。
文中写道,大雪来临之前,“我劈好足够烧半个月的柴火,整齐地码在窗台下。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无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腾出干净的一片地方来让雪落下。”大雪预示着寒冷、覆盖与了无生意,是冬天的使者,死亡的先锋,然而刘亮程却以如此郑重而又坦然的姿态迎接着这雪的来临,移除生活的琐碎与浮躁,储备好热情与温暖,以纯粹清灵的内心与雪对话——与死亡本身对话。死亡,是每个个体必须面临的生命事实,对于死亡命题的理解,决定着我们的价值追求与生存状态。于是,尽管孤独,尽管恐惧,尽管焦虑,作者依旧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进入了形而上的生命沉思。独面生命终极,孤独却不失从容。
面对着生命的寒冬,人性的冰冷,刘亮程的内心依然火苗不熄,温情不止,对未来怀抱着美好的憧憬。拉柴火时腿冻坏了,“我”想:很快会暖和过来;为了满足姑妈的愿望,“我”不止一次向母亲转达姑妈的话,并不时憧憬着亲人齐聚、其乐融融的场面;遇见浑身冰霜的路人,“我”热情地让他进屋里烤火喝热茶……火炉虽小,“我”却希望能够用它“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以此驱逐人性的荒凉与生存的苦难,为孤独的生命存在增添一丝温度,一抹亮色。
“艺术活动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一种寻觅生命之根和生活世界意义的活动,一种人类寻求心灵对话、寻求灵魂敞亮的活动。”个体生命本身具备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人们渴望温情却被迫疏离,恐惧死亡又试图看清,看似孱弱却生生不息,有所惧,有所爱,有所急,这便是生命最为真实的状态。刘亮程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引领着我们打破重重掩饰与迷障,重返生命的原点,直抵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寒风吹彻》一文回归了生命最为根本的问题:人性与死亡,使人看到了人生虚无的底色与生命脆弱的本质,但也分享到了人生应有的美丽姿态与豁达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存困境的反思、人性异化的审视以及生命孤独感的揭示,以生命体验的真诚表达为根基,显露出浓郁的生命意识与深切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贺秋.《从生活中突围——访作家刘亮程》,《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4月10日,第4版
[2]鲁枢元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25页
关键词:人性疏离;孤独感;生命意识
“在诗歌、小说、散文这三种文体中,诗歌是飞翔的,小说是奔跑的,散文是要让事物停下来。”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刘亮程如是说。在这个管急丝繁的时代,刘亮程的散文以一种从容沉静的姿态,缓缓剥去生活的浮华与虚妄,直抵个人灵魂最深处的困惑与恐惧。其中,《寒风吹彻》一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词细细叙写生存困境中人性的被迫疏离与死亡命题面前个体生命的孤独感,其浓郁深邃的生命意识引领着我们超越庸碌的世俗生活,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中被忽视已久的个体生存状态,寻求久违的阳光朗照与生命温暖。
一、人性的疏离
《寒风吹彻》以冬季凛冽残酷的寒风与纷纷扬扬的大雪贯穿全文,表面叙写“我”的家人、陌生的路人与同村的村民在严寒中的艰难生存,事实上却暗含着作者对生存困境中人性疏离的探究与思考。文章由个体的生命体验延展到人类面临的共同命运,直指特殊生存境况下人类灵魂深处的异化与苍白。
母亲与姑妈的感情疏离。年老多病的姑妈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希望母亲“天热了过来暄暄”,而当“我”不止一次把姑妈的愿望转达给母亲时,“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并非故意忽视姑妈对温暖与亲情的渴望,但是“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母亲的这一“望”,饱含着对于生存压力的无奈与对姑妈的愧疚,但她这一“望”也不过转瞬即逝,之后又无言地沉入生活的湖底,日复一日地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重压与冲击。
“我”、父亲、母亲和姑妈,作者通过对四个不同生命个体的情感体验描绘折射出人类普遍生存困境下人性的疏离与异化。生存的艰难会放大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消耗、磨灭、钝化人性中的温情与美好,唯余麻木、冷淡与漠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实现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时,才具备追求情感关怀的动力。但是,倘若“面包”成为人类的唯一追求,人便会沦入与只受欲望差使的野兽相同的境地。相较于大自然的残酷无情,人性的疏离与冷漠才是真正的凛冽与悲凉,才是泯灭希望、吞噬温暖的“吹彻的寒风”。
二、生命的孤独感
刘亮程在《剩下的事情》中曾经如此描绘个体生命的孤独:“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就像一粒虫、一棵草在它浩荡的群落中孤单地面对自己的那份欢乐和痛苦。其他的虫、草不知道。”这是一种生命哲学意义上的孤独:无论陪伴者的多寡,个体生命注定要独自承受死亡的冰冷与痛苦,无人能够分担或取代。又因其承受时的无力抗拒与不可挽回,这种生命的孤独感又染上了浓重的荒凉与悲伤。
《寒风吹彻》中的“冬天”具有终极意义,喻指生命的终极——死亡。死亡有其必然性,是无法避免的生命必经之途。于三十而立之年,当作者“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时,他终于正视人生避无可避的死亡命题,并且坦然承认:“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生命终结的必然性如同四季轮回般笃定和不可改变,然而身处生命消逝悲剧中的我们却无法彼此拯救,无法奋起反抗,只能独自承受。这种个体生命的孤独感与无助感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为作品染上一抹苍凉无言的底色。
三、仍有一刻温暖
寒风吹彻,一个“彻”字,充分展示了冷意肆虐的范围与程度。生存不易,温情尽失,落得人性疏离;生老病死,无力抗拒,惟能独自承受。生存的寒意与生命的孤独深入骨髓,磨蚀着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然而作者依然为这严冬里的小火炉添柴加火,享有一刻温暖,点燃一簇希望。
文中写道,大雪来临之前,“我劈好足够烧半个月的柴火,整齐地码在窗台下。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无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腾出干净的一片地方来让雪落下。”大雪预示着寒冷、覆盖与了无生意,是冬天的使者,死亡的先锋,然而刘亮程却以如此郑重而又坦然的姿态迎接着这雪的来临,移除生活的琐碎与浮躁,储备好热情与温暖,以纯粹清灵的内心与雪对话——与死亡本身对话。死亡,是每个个体必须面临的生命事实,对于死亡命题的理解,决定着我们的价值追求与生存状态。于是,尽管孤独,尽管恐惧,尽管焦虑,作者依旧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进入了形而上的生命沉思。独面生命终极,孤独却不失从容。
面对着生命的寒冬,人性的冰冷,刘亮程的内心依然火苗不熄,温情不止,对未来怀抱着美好的憧憬。拉柴火时腿冻坏了,“我”想:很快会暖和过来;为了满足姑妈的愿望,“我”不止一次向母亲转达姑妈的话,并不时憧憬着亲人齐聚、其乐融融的场面;遇见浑身冰霜的路人,“我”热情地让他进屋里烤火喝热茶……火炉虽小,“我”却希望能够用它“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以此驱逐人性的荒凉与生存的苦难,为孤独的生命存在增添一丝温度,一抹亮色。
“艺术活动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一种寻觅生命之根和生活世界意义的活动,一种人类寻求心灵对话、寻求灵魂敞亮的活动。”个体生命本身具备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人们渴望温情却被迫疏离,恐惧死亡又试图看清,看似孱弱却生生不息,有所惧,有所爱,有所急,这便是生命最为真实的状态。刘亮程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引领着我们打破重重掩饰与迷障,重返生命的原点,直抵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寒风吹彻》一文回归了生命最为根本的问题:人性与死亡,使人看到了人生虚无的底色与生命脆弱的本质,但也分享到了人生应有的美丽姿态与豁达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存困境的反思、人性异化的审视以及生命孤独感的揭示,以生命体验的真诚表达为根基,显露出浓郁的生命意识与深切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贺秋.《从生活中突围——访作家刘亮程》,《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4月10日,第4版
[2]鲁枢元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