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抗凝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溶栓法治疗,观察患者病情,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越高,梗死面积越大,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可能性越高。采用抗凝法进行治疗的25例患者与采用溶栓法治疗的25例患者相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糖、溶栓治疗以及脑梗死的面积大与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存在密切关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疾病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局部脑组织坏死后梗死区的血液重新灌注而引发的继发性出血,出血性脑梗死对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造成影响,因此,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导致其病发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1]。
2.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选取自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头颅 CT检验后证实有50例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症状,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均在30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在这5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15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10例, 高血压 20 例,冠心病 5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抗凝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溶栓法治疗,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梗死面积、部位、出血量等均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2.2治疗方法
首先,在所有患者住院后的第二天早晨进行空腹抽血,抽取4 m L的静脉血送到检验科检查,对患者的血脂值及血糖值进行测定,按照血脂的种类进行分组。其次,对这50例患者在住院后的第二天起,连续3天的早晨袖带血压测量,以选取患者血压的平均值。其中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低分子的右旋糖配外加20%廿露醇进行静脉滴注,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外加尿激酶so一goo万U以及11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相隔9个小时后,采用一定量的低分子肝素5000 U 进行皮下注射,1天2次,连续注射9天。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比较其的治疗效果。
2.3疗效评定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若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修复,表明治疗有效,若患者的神经功能无明显修复,则说明治疗无效。
2.4统计分析:利用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计算。
3.结果
通过对这5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越高,其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就越高。与此同时,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越大,其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越大(P<0.01)。采用抗凝法治疗的25例患者与采用溶栓法治疗的相比较,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抗凝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溶栓组(P<0.01)。
4.讨论
出血性脑梗死,即为脑部细胞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从而导致脑部内继发性出血。近些年来,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不断增高 。相关临床报道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18%至42%,而在病理报道中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为80%。溶栓治疗法,是指采用尿激酶加以激活纤维蛋白的溶解酶原,促使其转变成纤维蛋白的溶酶,以增强纤溶活性,加快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实现溶栓供应血液的目标。在本次治疗中,采用尿激酶给予溶栓治疗,实行静脉滴注,能有效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正好证实了以上学说。但溶栓法仅能溶解血栓,短暂性的疏通血管,并未能完全根治其的病因,
疏通的血管有可能再次梗死,进而复发脑梗死。因此,唯有溶栓法的基础上,采用持久性的抗凝法治疗,才能彻底清除余下的血栓,有效修复血管壁的损坏,从而预防血管的二次堵塞。
本文就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及血压测定后,采取抗凝法及溶栓法进行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反映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发现出血性脑梗死与血糖呈正比关系,血糖越高,其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就越大。这一结果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在本次研究中,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越大,其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越大(P<0.01),因此,脑梗死的面积增大是导致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抗凝及溶栓和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从理论上看,抗凝与溶栓均能导致出血性脑梗死发生,但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抗凝法与溶栓法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抗凝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溶栓组(P>0.01)。因此,溶栓治疗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其是导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总而言之,出血性脑梗死的形成和血糖、血压、溶栓治疗及梗死面积等影响因素存在密切关系,是导致出血性脑梗死病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总之,在治疗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慎重选择抗凝、溶栓等方法进行治疗,促使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尽快恢复健康的生活。
5.结束语
根据上述结果表明,血糖、溶栓治疗以及梗死面积大等,均能影响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是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慎重选择抗凝、溶栓等方法进行治疗,对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在治疗2周内谨慎选用脑血管扩张剂。密切观察患者的反映情况,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以有效缓解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使其尽快摆脱病魔困扰,恢复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崔超巍.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04).
[2]谭文刚.对我院39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4).
[3]刘高奇.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3).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疾病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局部脑组织坏死后梗死区的血液重新灌注而引发的继发性出血,出血性脑梗死对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造成影响,因此,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导致其病发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1]。
2.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选取自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头颅 CT检验后证实有50例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症状,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均在30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在这5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15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10例, 高血压 20 例,冠心病 5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抗凝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溶栓法治疗,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梗死面积、部位、出血量等均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2.2治疗方法
首先,在所有患者住院后的第二天早晨进行空腹抽血,抽取4 m L的静脉血送到检验科检查,对患者的血脂值及血糖值进行测定,按照血脂的种类进行分组。其次,对这50例患者在住院后的第二天起,连续3天的早晨袖带血压测量,以选取患者血压的平均值。其中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低分子的右旋糖配外加20%廿露醇进行静脉滴注,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外加尿激酶so一goo万U以及11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相隔9个小时后,采用一定量的低分子肝素5000 U 进行皮下注射,1天2次,连续注射9天。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比较其的治疗效果。
2.3疗效评定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若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修复,表明治疗有效,若患者的神经功能无明显修复,则说明治疗无效。
2.4统计分析:利用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计算。
3.结果
通过对这5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越高,其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就越高。与此同时,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越大,其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越大(P<0.01)。采用抗凝法治疗的25例患者与采用溶栓法治疗的相比较,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抗凝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溶栓组(P<0.01)。
4.讨论
出血性脑梗死,即为脑部细胞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从而导致脑部内继发性出血。近些年来,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不断增高 。相关临床报道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18%至42%,而在病理报道中出血性脑梗死的并发率为80%。溶栓治疗法,是指采用尿激酶加以激活纤维蛋白的溶解酶原,促使其转变成纤维蛋白的溶酶,以增强纤溶活性,加快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实现溶栓供应血液的目标。在本次治疗中,采用尿激酶给予溶栓治疗,实行静脉滴注,能有效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正好证实了以上学说。但溶栓法仅能溶解血栓,短暂性的疏通血管,并未能完全根治其的病因,
疏通的血管有可能再次梗死,进而复发脑梗死。因此,唯有溶栓法的基础上,采用持久性的抗凝法治疗,才能彻底清除余下的血栓,有效修复血管壁的损坏,从而预防血管的二次堵塞。
本文就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及血压测定后,采取抗凝法及溶栓法进行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反映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发现出血性脑梗死与血糖呈正比关系,血糖越高,其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就越大。这一结果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在本次研究中,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越大,其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几率越大(P<0.01),因此,脑梗死的面积增大是导致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抗凝及溶栓和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从理论上看,抗凝与溶栓均能导致出血性脑梗死发生,但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抗凝法与溶栓法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抗凝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溶栓组(P>0.01)。因此,溶栓治疗与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其是导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总而言之,出血性脑梗死的形成和血糖、血压、溶栓治疗及梗死面积等影响因素存在密切关系,是导致出血性脑梗死病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总之,在治疗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慎重选择抗凝、溶栓等方法进行治疗,促使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尽快恢复健康的生活。
5.结束语
根据上述结果表明,血糖、溶栓治疗以及梗死面积大等,均能影响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是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慎重选择抗凝、溶栓等方法进行治疗,对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在治疗2周内谨慎选用脑血管扩张剂。密切观察患者的反映情况,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以有效缓解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使其尽快摆脱病魔困扰,恢复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崔超巍.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04).
[2]谭文刚.对我院39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4).
[3]刘高奇.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