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诸种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处于重要的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它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它能力的运用。因此,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界已达成共识,然而,人们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认识不够。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看待培养的重要性,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和最高境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知识尽管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并不等于就是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具备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1)首先要培养他们独立的质疑和求新意识,克服一般学生固有的依赖性和盲从性,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够跳出旧有的知识框架和巢臼。如;98年历史高考中——对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外交努力的评述:答案为“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交涉无效,拒签合约。”“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力图完整的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这种评价,在现行和已往的原有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过,考生只有打破常规思维定势,才可能求得结论,从历史思维能力看,是考查创造性思维力度最大的题目。因此,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培养他们求新意识,才有以后的创造性。(2)在课堂教学中,适量介绍一些有关的知识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我们语文中学习鲁迅的文章《拿来主义》中,“骂梁实秋先生是资本主义的走狗”等,那我们可以介绍一些梁实秋的生平及思想,让学生进行正反评价,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2扩大历史知识的外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而明朗阶段往往受到某种启发,触发灵感使以前的困扰顿时一一化解。问题顺利解决,而历史知识外延的扩大对灵感的触发有特殊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例如:在讲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时,可以联系世界各国对马克思的评价、看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观点讨论,让学生从中比较、思维,为以后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要经常性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获得教材所没有的知识,而且历史本来就是以前的重现,历史的来源除了文字外,更重要的来源是古迹、文物、历史遗址等。南山有丰富的地方史料,如;游定夫祠堂、程门立雪亭,游定夫书院等,通过触摸、感觉、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广泛地获取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开阔视野,同时,再进一步运用实物、图片、录像、电影、文献等补充课文知识,对于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有很好的帮助。
3以思维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如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微采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为3.1416,取得了光辉成就。他从研究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步增加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使其于圆周合体。如果缺乏关于边数增加的圆内接多边形的形象变化的想象,这割圆术是无法提出的。其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即“反过来想一想”。人们思考问题时通常只注意已有的联系,习惯了沿着传统的方向正向“顺推”,如果注意换个角度看问题,即“倒过来”思考的逆向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见解或突破性的效果。其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成了创造。例如:讲到清末“新政”时可引导学生扩散思维:清末“新政”有何影响?可不拘泥于教材。学生思维相当活跃,有的说“新政”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的说“新政”造就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有的说“新政”对推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的说“新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有的说“新政”强化了清朝的国家机器……
4引入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
为了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和考核中,应引入激励机制,应建立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评估体系:(1)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量化,作为平时成绩,并在学期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2)在考试中,应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创造性回答给予加分。这样,既培养学生有自学和动脑习惯,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承担未来的创造,才能承担建设未来强国的重任,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有创造的素质。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 于明.智能培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
[3] 黎澍.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等.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界已达成共识,然而,人们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认识不够。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看待培养的重要性,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和最高境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知识尽管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并不等于就是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具备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1)首先要培养他们独立的质疑和求新意识,克服一般学生固有的依赖性和盲从性,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够跳出旧有的知识框架和巢臼。如;98年历史高考中——对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外交努力的评述:答案为“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交涉无效,拒签合约。”“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力图完整的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这种评价,在现行和已往的原有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过,考生只有打破常规思维定势,才可能求得结论,从历史思维能力看,是考查创造性思维力度最大的题目。因此,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培养他们求新意识,才有以后的创造性。(2)在课堂教学中,适量介绍一些有关的知识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我们语文中学习鲁迅的文章《拿来主义》中,“骂梁实秋先生是资本主义的走狗”等,那我们可以介绍一些梁实秋的生平及思想,让学生进行正反评价,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2扩大历史知识的外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而明朗阶段往往受到某种启发,触发灵感使以前的困扰顿时一一化解。问题顺利解决,而历史知识外延的扩大对灵感的触发有特殊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例如:在讲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时,可以联系世界各国对马克思的评价、看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观点讨论,让学生从中比较、思维,为以后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要经常性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获得教材所没有的知识,而且历史本来就是以前的重现,历史的来源除了文字外,更重要的来源是古迹、文物、历史遗址等。南山有丰富的地方史料,如;游定夫祠堂、程门立雪亭,游定夫书院等,通过触摸、感觉、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广泛地获取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开阔视野,同时,再进一步运用实物、图片、录像、电影、文献等补充课文知识,对于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有很好的帮助。
3以思维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造新思维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如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微采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为3.1416,取得了光辉成就。他从研究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步增加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使其于圆周合体。如果缺乏关于边数增加的圆内接多边形的形象变化的想象,这割圆术是无法提出的。其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即“反过来想一想”。人们思考问题时通常只注意已有的联系,习惯了沿着传统的方向正向“顺推”,如果注意换个角度看问题,即“倒过来”思考的逆向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见解或突破性的效果。其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成了创造。例如:讲到清末“新政”时可引导学生扩散思维:清末“新政”有何影响?可不拘泥于教材。学生思维相当活跃,有的说“新政”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的说“新政”造就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有的说“新政”对推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的说“新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有的说“新政”强化了清朝的国家机器……
4引入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
为了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和考核中,应引入激励机制,应建立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评估体系:(1)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量化,作为平时成绩,并在学期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2)在考试中,应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的创造性回答给予加分。这样,既培养学生有自学和动脑习惯,又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承担未来的创造,才能承担建设未来强国的重任,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有创造的素质。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 于明.智能培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
[3] 黎澍.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