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展览的都是商品,卖的才是艺术!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展览的都是商品,卖的才是艺术!”
  几天前的一次聊天中,徐震理直气壮地蹦出了这句话。某种意义上,这句话已经回应了之前诸多对于没顶公司推出“徐震”品牌,特别是与沈其斌“8G”资本运作系统合作的不解、质疑乃至批评。不消说,无论推品牌,还是进入“8G”,徐震的策略都是基于非常现实的考量,几乎所有的举措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它一方面是个体实践纵向反思的结果,另一方面则直接针对当下全球艺术系统的保守格局。
  谁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今天,任何展览、任何学术话题都已经很难激起涟漪,更遑论引发相对持续的讨论。远的不说,近看数年前艾未未的“童话”、“瓜子”,高名潞的“意派”,包括吕澎的“改造历史”、“溪山清远”都一度是坊内外热议的话题。然而,今非昔比,没有任何东西会成为相对集中的兴奋点,即便是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也就那么几天热闹一番,很快就被新的话题和信息所替代和覆盖。时代变了。回看四年前(即没顶公司前)的徐震,可能和今天大多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并无二致,关心的除了作品,就是作品怎么参展。而今,即便参加某国际双年展,或在国外某知名机构做个展,也很难生效,但大多人数还在热衷于这些,且风气越来越甚。徐震说得更狠:如果现在来一个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或某国际画廊老板,很多人都恨不得跪下。
  几乎所有中国艺术家梦寐以求的都是参加“威尼斯”、“卡塞尔”,挤进“高古轩”、“自立方”,但对于24岁就已经参加过“威尼斯”的徐震而言,这些已经不再是他的焦虑和期待。也因此,他一直保持着冷静的心态,在转向“没顶”之前,他已经敏锐地意识到问题不在作品,也不在展览,而在整个艺术系统及其运作机制。可以说,时至今日,当代艺术基本是被这两个系统所把控:学术上受制于“卡塞尔”、“威尼斯”等国际著名双年展和文献展的运作模式,商业上则受制于国际精英画廊及博览会所主导的资本系统。而每个人最终的理想和目标无非是作品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史,同时还能卖个好价钱。
  然而,问题在于,进入博物馆、美术馆又能怎么样呢?何况,今天还有艺术史吗?就像刚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Tino Sehgal,便拒绝作品被记录,拒绝自己进入艺术史。这意味着,在西方内部业已不乏类似的反思与实践。对今天的徐震来说,这些同样不是他的目标,在他看来上述种种都是被既有的西方双年展学术体制和画廊资本系统所规定和控制的,其游戏规则决定了你永远只是一个被选择的对象。而他要做的则恰恰相反,即怎样搅乱这个系统及其规则,怎样在这个顽固的、保守的,甚至已经极为滞胀的体制之外杀出一条血路,找到一个新的玩法。
  从成立“没顶”,到推出“徐震”,实际上都是基于这样一种系统性检讨的实验和探索。所以,决定进入“8G”,并非仅仅为获取商业利益的成功,他更看重的是,主动介入这个能动性的实践本身如何成为一种艺术实践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意味着,从此他不再是一个被选择者。徐震相信,这既不同于西方学术体制和资本系统,也有别于由艾未未和“F4”分别主导学术和资本的国内艺术系统。当然,所谓的国内系统本质上还是在西方的框架之内。
  但吊诡的是,“没顶”的这套玩法实际上在西方也不鲜见,从安迪·沃霍尔到杰夫·昆斯、达明·赫斯特,包括村上隆都是这套运作机制。徐震并不否认受此启发,以及与他们的相似之处,而且坦言已经无数次回答过类似的质疑和提问。最新的回答是:“小孩儿的时候人都一样,但等长大了,你会发现完全不同,关键要看谁走得更远。”这个答案你满意吗?
其他文献
一次,我在饭桌上偶遇一个年过半百的诗人。他喝得酩酊大醉,瘫坐在地上嚎啕:“这个世界没有爱啊”。随后,他掏出手机打电话。两个小时后,当我再次注意到他时,他依然在打电话,从未间断。我心想,幸亏这个世界还有电量如此充足的手机电池板,不然就真的更悲伤了。  一次,理工男苦追了半年之久以后,终于打算向女文青表白。他讷于言却不敏于行,只因男女双方我都认识,就拉我在边上为他壮胆。他表白了,她哭了,然后答应了。事
期刊
如果把“艺术与乡村”理解为以艺术介入当代中国农村建设的议题的话,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其中可能包含的学科领域、研究视角和有价值的议题,同时必须以批判性的目光回溯20世纪中国农村与政治的关系和曾经发生的“艺术与乡村”的历史。本文试图在历史批判和综合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以公共艺术的实践介入当代农村建设的一点想法。作为美术史研究者,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与乡村”。与中国农业文明的性质相比,古代美
期刊
展览时间  2014年5月24日 -8月29日  展览地点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帕维尔·阿瑟曼可能是当代最有活力的艺术家之一,作品、参与项目多,系统极其庞杂,甚至让人费解。尤伦斯所展二件作品(算上与央美学生合作的“垃圾拼装龙”,共三件)基本就是阿瑟曼创作的两端: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的《威尼斯人》(The Venetians)是在华沙美院毕业作品(1993自画像)时期就已经确立的带有魔幻神秘驱动的
期刊
胡斌[栏目主持]  艺术群落调研 [广东/深圳]  近些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群落和自我组织的现象越来越引人注目,同时也激起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群落和组织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经济条件、环境氛围、教育背景等等。它们不少是针对目前的艺术系统而形成的一种自发的、自然的集结方式,但它们的介入多少改变了这个系统的生态,并引发一系列的反应。胡斌自2005年就开始关注广东和深圳地区的自我组织现象,并对此做了长期的考
期刊
唐永祥的画面质朴,甚至有些笨拙,画面形象层层累积,每一个画面的覆盖和清理都是一次次“挣扎”和“纠结”的结果,在愈来愈趋向于干净和纯粹的画面之下所覆盖着的是艺术家每个阶段对前一时期思考的自我否定。  唐永祥参加的展览并不多,2012年在禾木空间所做的《皮肤》是其第一个个展,去年冬天魔金石空间为其做了第二次个展《唐永祥》。  唐永祥的作品总是让人感觉意犹未尽,有一种未完成的残缺和遗憾。“表皮”与“表象
期刊
2014年5月27日-7月27日  展览地点  广东时代美术馆  无论在实质还是比喻层面,视觉、感知和观念的体系都变得日益动荡。展览“风景:实像、幻象或心像?”以此为出发点,呈现来自不同地区、环境和的艺术创作,通过将自然作为图像生产、再现和复制的空间,这些艺术家们追随人们对自然不断变化的体验。展览以富有创造性的视角来连接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文化语境,即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中国珠三角:从控制论乌托邦和
期刊
1990年代的中国艺术家习惯称出生于荷兰德温特的戴汉志先生(Hans van Dijk 1946-2002)为汉斯或老汉斯,所以后来出现的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在中国被称为小汉斯。戴汉志的长相有些像白求恩,生平事迹也有些像。戴汉志是中国文化的研究者,二十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亲历者和活动组织者。戴汉志早年在荷兰学习艺术和设计,曾经当过独立艺术家
期刊
会然带着北方女子的爽快利落,但血脉里又有着南方女子的细腻敏感。  她拒绝物质对自己的侵蚀,对于自己拥有的一切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她希望自己永远带着一双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她觉得只有用一颗孩子一样的心才能在艺术上追求更自由的自我。    艺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美术?  会然:我从小就爱画画,小时候的邻居因为我老到她家画画,曾抱怨我把她家的纸都用光了。后来上了美术高中,算正式开始学画,高中毕业
期刊
ARTTIME:正如您刚才解释的,您穿插了一些事实和虚构的东西,这在不少作品和The Atlas Group (1989-2004)中也是为众人所知,而往往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异议。您是怎么想到要把真实的找来的物件和虚构的物件,图片和文字放在一起?您又是怎样看待纪实和虚构的关系呢?  WR:对于 The Atlas Group(1989-2004),我不认为自己是在“混淆”事实和虚构的成分。我只是在
期刊
有人说陈炳佳的绘画很有现代感,但是他说艺术本身不应该有当代和非当代之分。他的绘画包括有很多传统元素,像马王堆、三星堆、花山岩画、云冈石窟、佛像等符号经常出现,但又是分明时代化了的传统,所以有评论家说他的画与电影《阿凡达》有着某种联系。陈炳佳对此一笑了之,他知道自己的绘画从来没有脱离过中国的脉络传统。在仕途沉浮二十余载的他在当官与绘画中最终选择了后者,原因很简单:绘画让我快乐、自由以及精神高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