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识字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这一点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也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是高素质的民族。”小学语文是母语教育,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下面,就谈一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识字教学,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调动识字积极性,激发识字兴趣
  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教学质量呢?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活动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会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调动和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要使学生积极而有兴趣地学习,主要靠我们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多运用实物、标本、挂图、录音机等等,甚至在课前多花时间制作形象逼真的教具,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不抽象,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以后,再去学习生字生词,就容易多了,积极性也高了。
  二、巧用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能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师要尽快“授之以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识字能力就会显著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会学生识字就是重点。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长,所以教师应灵活的运用识字教学方法。诸如:
  1.利用谜语、儿歌识字:“问”字谜语识字,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利用儿歌趣味记汉字。如:“聪”字可编这样的儿歌帮助识字: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
  2.生字卡片识字:通常有给树“长叶、结果”,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把生字卡片做成树叶和果子。指名学生认识生字,认对后就贴在树上。生字认完,也就长成了一棵技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树;送“小红花”,老师拿出准备的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认对一个发给学生一朵小红花;“开火车”识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按顺序一个一个往下读。
  3.情景中识字: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现春天的美丽景色,为学生创设情景。带领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春天,感受春天带来的快乐。从而为学好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两首》奠定基础,也使学生在意境优美的画卷中学习了识字。
  4.利用课件识字:远程资源中的生字课件,课件中有生字的读法和写法,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对生字的写法和读法;自己设计的课件,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通过课件设计,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外貌的词语,这样能使重点突出、直观形象、朴实清晰,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多读、读准、读通、读好、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此外还有利用编口诀、游戏、看图猜谜、学生听读等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增强学生的识字效果。
  三、巧妙引导,促使学生养成好的识字习惯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个盲点,他们不懂得自觉学习,所以巧妙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巧妙的引导,会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融入于学习中去,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教材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编排:“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等栏目,时时引导学生走入书面世界,图文并茂的呈现,不断吸引学生,给儿童创设了丰富的想象世界,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巧妙的引导,自然会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识字
  1.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交地认字。开学初,让每个同学在班上作一个自我介绍,同学相互认识,把学生的姓名全部写在小黑板上,以便让同学们认识各个学生的名字,再让每一个学生做一张家庭成员表,上面写上全家人的姓名,并且认识他们的名字,甚至要在家长的引导下写会家人的名字,在班上能够认识全班同学的名字并能够写出大多数同学的名字来。这样,同学的姓名和家人的姓名也就很快认识了,也让学生认识了很多的生字。
  2.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在教室里的这些实物就可以供学生认识。如门、窗、讲台、黑板、课桌、凳子等都给它们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那上面的字卡,在一定时间内还让学生来把字卡贴在实物上,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回家里让家长在家里的实物上也贴上字卡,供学生经常认识。还可以分类别地认识一些字。比如:学习用具,水果,蔬菜,植物,动物等。
  3.创设识字的环境,给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为学生建立识字档案,用笔记本把认识的字让家长记录下来,然后在班上的活动课上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搜集生活在的一些包装盒,包装袋,零食袋等上面的字来进行展示。
  总之,古人云:“蒙养之时,识字打先。”郭沫若先生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识字教学。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其掌握识字方法,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信心和决心,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来喜欢汉字,并能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乐中识字,轻松识字,自主识字》来源:教育星空.
  [2]王淑玲.《浅谈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渭源县田家河小学.
  [3]贠凤莲.《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感悟》.
  [4]姚廷民,盐场镇中心小学.《感悟低年级语文中的识字教学》.
  [5]扈维燕.《识字教学中的困惑与收获》.
其他文献
代数式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代数式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代数式是实数的深化,又是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  课程目标要求:  1.能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代数式表示。  2.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会求代数式的值,掌握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3.了解整式的概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校近70%的学生有不习惯开口的心理障碍,早读课没有读书的氛围。清晨是人的大脑处于最清醒的时候,应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刺激大脑强化记忆,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营造轻松氛围,学生乐于开口  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生普遍渴求一种民主、和谐、合作、能互相沟通的课堂环境,他们渴望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认可了老师他们就会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