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我往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与作者之间是需要接触的,两者是选择与被选择关系。作者写成了稿件就想发表。稿件只有在发表后才能得到社会承认,才能算为作品。作者想发表稿件是需要投稿的。作者向网站、电台,或是报纸和杂志投稿,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发表,投稿对象都是编辑。作者的稿件得由编辑接收,让编辑审阅、编排。编辑收到稿后要从政治角度、学术深度、媒体适用范围等情况来挑选和整理适用的稿件,不是什么稿都可以选用、刊登的。作者与编辑之间通过稿件建立了联系的纽带。
  作者与编辑的观点、思想及对稿件的手法方式上有时是不同的,或许还有分歧,这就需要交换看法和沟通,进行调整了。
  作者跟编辑之间你来我往的交流是常见的。
  我既是作者,也是编者。从作者的角度上算,我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写作的,应该算是老作者了。从编者方面上算,我从上世纪90年代在北大荒国营单位主编过一份小报。虽然那时没有电脑,编的是没刊号的打字小报,但那是我最早以编者身份出现的人生经历。我从1995年开始编辑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内刊。弹指一挥间,转眼近三十年过去了。
  人生的旅程由起点走到了中途,生活的风景闪过了一程又一程。在文学创作方面断断续续,我以作者和编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做着跟写作及发表有关的事。
  我以作者身份投稿时,会对编辑客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创作的出发点,表达谢意,授意编辑可以对稿件进行修改,也非常愿意倾听编辑的意见和看法。我以编辑的身份出现时,会根据综合情况选择稿件,录用稿件,修改稿件。
  编辑修改稿件是正常工作,是要付出劳动和时间的。可是无论多么出名的作家、学者,写出的稿,在发表时,在编排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修改的。而这种劳动经常是被忽视的。
  有一次,我答应一位作者刊用他的一篇稿。因为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以前发表的稿少,没发表过像样的稿。他很在意这次发表机会。他问我多少字的作品,我说一个版的散文,约1500字左右吧。他说他有好多这样的稿件。我说我没时间细看和挑选,也没时间修改,你找最满意的一篇给我,最好是一个字也不用动的稿。他把稿件发来了。此前没看过他的稿件,他在电话中一直介绍他写的稿好。我想这么自信,又是不长的散文,怎么也会达到发表水准了,没在意,直接排版了。当第一遍清样出来时,我认真看清样稿时,没想到他写的稿件那么差,顿时傻眼了。如果让他换一篇,应该不行,因为他找的是最好的稿。如果换别人的稿,可我已经答应采用他的稿了。他这么在意,如果不用他的稿,他会认为我不讲诚信。我只能帮他修改了。经过一遍、两遍、三遍修改后,认为能刊用了,稿件由1500字改成了几百字。如果不是答应采用他的稿了,如果不是为了讲诚信,这篇稿绝对不刊用了。
  稿件刊用后,他打电话语气强硬地质问我为什么修改他的稿件了。我对他的稿件记忆太深了,耐心地解释。他说,修改可以,是小学生改的,还是编辑改的,连小学生水准都没有。他的这句话提醒了我,他的这篇稿件在逻辑思维上还真不如小学生写的作文有连贯性呢。如果有小学生写的作文连贯性,哪怕描写差点,修辞差点,也不会删掉那么多,也不会看那么多遍,也不需要费那么大的劲。我知道遇见这样“自信”的作者,争辩是没用的,也不想争辩。我安慰他说,咱们可能观点不同,这没问题,您可以找别的杂志再发表。
  我放下电话,定睛看着眼前的墙壁,如同面壁思过。
  投稿者是很自信的,投出的稿就认为达到发表水准了,不然就不会给编辑投稿了。有些投稿者还“自信”到认为杂志不發他(她)的稿就无稿可发了。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早些年出过几本书,在正规大报上发过稿,还跟贾平凹在一起领过奖,应该说“成名”比较早,有些知名度。她在多年以前对我说过,杂志反正不能用空白纸发行,只要稿件写得好就能发。她说得没错,但我不赞成她的观点。我认为稿写得好,作者也应该跟编辑处理好关系,应该有个人感情因素。我的那位作家朋友一直在写作。虽然她后来也发表作品,但不如从前提升那么快了,好像是停滞不前了。她写的稿件应该是越来越好,那么为什么不好发表呢?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处事有关,跟为人有关。
  编者与投稿者的观点不同是正常的,不足为奇。
  如果我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位作者发来数十篇稿件,就会对稿件的来源产生怀疑,认为作者要么是一稿数投,要么就是抄袭,因为作者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创作速度。有几次我选了几个在县、区级小报和宣传部门等工作的投稿者打去了电话。电话拨通了,我客气地说:“你是某某吗?”
  投稿者说:“是。”
  我说:“看见你给我们投来的稿件了。”
  投稿者问:“你是谁?”
  我看着电脑上的来稿日期说:“你昨天投的稿,今天就想不起来了,忘得也太快了吧。”
  投稿者说:“投那么多地方,哪能记得住。”
  我说:“你看过我们杂志吗?”
  投稿者说:“没有。”
  我说:“那你怎么知道我们杂志邮箱呢?”
  投稿者说:“用投稿软件投的。”
  我说:“用投稿软件不用记投稿邮箱吗?”
  投稿者说:“软件会自动搜索邮箱投稿。”
  我说:“看来我落伍了,这么先进的投稿工具还不了解。”
  投稿者说:“你应该学着用,这种软件自动搜索邮箱,一次能投200个邮箱,并且中稿率高,收效很好。”
  我吃惊得无言以对。我也有过一稿多投时,但一般是稿投出很长时间,没消息了才重投,或发表了,然后又有大的改动了才重投。绝没有把稿件一次性投给十多家,或上百家,甚至几百家媒体,这种狂轰乱炸似的投稿方式如同战争时用上了核武器,扫平了编辑的邮箱。
  我曾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杂志上发现同期上有三分之二是一稿数投作者的作品,看来投稿软件确实好用,正如投稿者说:收效很好。我看着这些重复发表的作品想,这家杂志编辑是不是愿意发这种稿呢?负责的编辑应该不愿意发这种一投数投的稿件,因为对作者了解少,把握不好用稿的尺度。如果编辑不想采用这种稿,只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把自己练成火眼金睛才行。
  当然有的编辑不在意一稿数投,只要认为稿件写得能发表就行。东北某省的一家文学期刊就发表了许多这种稿件,而编辑却说,我们不缺稿,稿太多了。这位编辑说得没错,杂志不缺稿,可是作为省文学期刊,经常刊发重稿,发一稿数投的稿,编辑应该扪心自问,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吗?对得起读者吗?显然这些都对不起,只能滋长了一稿数投作者的信心,让一稿数投作者窃笑。
  一稿数投作者的自信有时是超出想象的。有一次我们在网络平台上编辑了某县一位副局长的稿,发送时显示此稿已经在别处发过了,不能用,只能撤掉。我打电话问投稿作者为什么一稿多投。这位投稿者理直气壮地说:“一稿多投有问题吗?”
  我说:“你这样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稿件编辑好了,但不能用,得删掉,换成别的稿,得重新编辑,这不耽误时间吗?”
  投稿者说:“以后不给你们投发过的稿件了。”
  我说:“这是信用问题。信用比稿件质量更重要。稿件质量不好可以改,信用不好是难改的。”
  我说的可能有点绝对了,其实信用不好也可以改的。可是天遥地远的,我怎么才能相信他的承诺呢?
  生活中不只是编辑与投稿者之间有着你来我往的交流,存在信任危机。同事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也是你来我往的……那些总不在意别人感受,总认为他人给自己提供的帮助是应该的人,总有一天会失信的。
  可谁又愿意跟失信的人在一起共事、交往呢?
  我想,在与人交往中,做到诚信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摘要:居伊·德博尔在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一书中, 对当时西方社会进程中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引入所产生的新特征、新矛盾进行了深刻剖析。德博尔在对景观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提倡和鼓励个体积极创造自己自主的生活模式,通过集体实践参与日常生活的生产。通过揭露和批判景观社会,提倡人的理性和自我意识,进行解构和改造社会与日常生活的活动。  关键词:景观;意象;景观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B506文
期刊
一  就像打拳,没有对手,你发的力,只能打到空气里。林芸潜意识甚至希望服务员跟她冲,她正好借故大吵一架,可对方不狡辩,反倒让林芸恼火,只好把气撒在手里的电话筒上,死劲砸向机座。  刚才拨打前台电话,服务员声音又轻又细,不急不躁:对不起,充电器全借走了。  看来忘带充电器的不止她一个。林芸感到后背升起一股热气,直往后脑勺上窜,心头火苗腾腾的怎么也压不住,嘴里抖狠:你们怎么不多备些,还五星,名不符实吧
期刊
对世界的本真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揭示和深度感悟,只有进行严肃认真的沉思并且能够脱离感官的干扰、完全从各种成见中摆脱出来的人才能做到。湖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黎德扬先生新著《谷雨沉思》,就是这样一位学者通过70年心灵的沉积,对世界本真的揭示和对人生意义感悟的结果。此书反映了老一辈学者成长、奋斗、追求真理的过程和一位负责任的学者用毕生精力研究的结晶。本书提供给我们一个研究当代中国特色的哲学的真实个案。本书
期刊
萧雨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到城区一所小学任教。到新学校后,萧雨就当上了小学四年级一班班主任。萧雨认为,这是学校对自己的信任,也是自己能力的一种体现。但后来,萧雨才发现,新来的教师都要当班主任。班主任事多,老教师都不愿当。但萧雨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她认为,这恰恰是展现自己才能的一个机会。  上班不久,萧雨便遇到一件棘手的事。学校分配给四年级一班两个贫困生名额。这贫困生,不但学杂费全免,每年度还有120
期刊
七月流火,老王心里也着了火。今年他种了新品种绿宝石香瓜,本指望能有个好收成,可是村里的歪嘴李也种了绿宝石香瓜,别看歪嘴李的嘴角扭成麻花,可是丝毫不影响他满嘴“跑火车”。  老王卖的香瓜一块五一斤,电子秤一丝不苟显示红色的数字。歪嘴李立马在摊位前安个小牌子“绿宝石香瓜,一块一斤”,这样一来,到他的摊位的人络绎不绝,歪嘴李把称杆子高高一挑,在买香瓜的人面前一晃,迅速放下称杆,临了,还抓三两个红枣放在香
期刊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本性不断改变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作为以人为本的文学,正是以形象来反映记载人类不断改变与不断认识的历史,在文学史的记载中蕴涵着人性思想的发展变化。与中国20世纪文学从最初的开放到走向封闭、到回归开放的轨迹相似,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性的呼唤与认识也几乎呈现出一种“U”形轨迹。回溯人性思想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历程,探讨文学对于人性的观照与书写,对于总结历
期刊
李五从小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长大。父亲靠着没日没夜给人背石头赚钱,供他上了大学。李五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县委某机关的公务员。几年打拼下来,李五不仅工作方面业务精通,待人接物上也历练得谦虚得体,深得领导赏识。他很快就由科员、副主任……一路提升为县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县长。  李五自当了领导,为官低调谦恭,和同事也总是笑呵呵地打成一片。他每天骑自行车和普通干部们一起上下班,每月的工资除了维持正常生活
期刊
对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关键词的梳理当从留学界开始,尤其是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的知识与词汇的演变起了更为明显的作用。影响现代中国文化理念的诸多词汇如“民族”、“革命”、“世界”、“进化”、“新民”、“心力”等等都与留日知识分子关系密切。在我看来,其中的“个人”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自我”对于整个现代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甚巨,或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的新的立场的真正体现。    一  
期刊
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为击败匈奴,“因欲通使”。张骞出使西域,历经艰辛十余年,虽未能如愿,却带回了一些奇特的见闻。刘彻英明,一番审时度势后,由抱守夹击匈奴的初见,发展到对西域诸国生出“以义属之”“威德遍于四海”的雄心,从而打开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  丝绸之路的开辟,东西方文化和贸易的交流,在世界文明史上蔚成大观。显然,这是刘彻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而它“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历史意义,及由此延
期刊
摘要:针对“人本法律观”,本文指出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人论法,只有“社会关系”才是法律的直接本源。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法本源问题和相关改革的看法:法本源研究应以恩格斯“两种生产”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人的“社会关系”这一客观基础;法本源研究应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为指针,深入认识社会关系对人的定向作用;法本源探讨应沿着马恩关于法的产生及法的功能的论断推进,才能得出与之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