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生命的春天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an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2月25日,虽是寒冬,却阳光明媚,为患病少年牛振华的募捐活动正在甘肃省宁县职业技术学校院内热烈而有序地进行。师生们都将自己的一份份爱心投入了募捐箱,灶堂里的李师傅也捐了十斤饭票。此情此景,令牛振华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1985年2月25日,牛振华出生于甘肃省宁县新乡牛吴村一户普通农家。父亲宽厚老实,母亲勤劳贤淑,姐姐对他爱护有加,家里虽贫穷却是温暖的,牛振华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然而幸福却总是那么短暂,短暂得让人来不及回味,无尽的苦难,便悄悄地向他们全家袭来。1999年5月20日,牛振华的父亲因患肠癌离开了人世。半年后,当牛振华还没有从丧父的悲痛中走出来时,可怕的病魔却又向他袭来。
  初三第一学期中考后,牛振华取得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小小的他在父亡之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他暗下决心向人生的更高目标迈进——读高中、上大学。然而,命运真会捉弄人,令人难以预料。有一天,他忽然觉得听课有些力不从心了,上课时竟然打起了盹,口渴得厉害,小便次数日益增多,几天后,居然一节课需五六次打断老师的讲课请假外出。细心的老师叫来了振华的母亲……
  从医生的手中接过诊断书,牛振华那双稚嫩的手颤抖了,泪水从脸颊上簌簌地流了下来,滴湿了那张卷走了少年晴空艳阳的黑色判决书。从医院回家已是黄昏。农历10月中旬的傍晚已是寒气逼人,牛振华此时却全然不觉。他一声不吭,默默地立在门前凝视着远处的山峦……
  一天,牛振华突然开始急促地喘息,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的病情加重了。早在陕西省长武县人民医院就诊时,医生就下了最后通牒:牛振华的血糖高达20.8,是正常人的3—4倍,应立即治疗,否则将危及生命。只因钱未筹足,才久久拖着。见此情景,母亲当即决定连夜带儿子去西安就诊。
  第二天,牛振华住进了西安西京医院的内分泌科,病情得到进一步确诊,为1型糖尿病(属胰岛素依赖型)。牛振华体内生产胰岛素的功能已完全丧失,有可能需终生注射针剂(胰岛素)以维持生命,否则结局将不堪想象……然而,东挪西借的两千元如消雪一般转眼之间化为乌有了。牛振华的母亲不得不抛下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儿子带着满心的牵挂踏上了回家的客车。
  母亲回去了,在忍受病痛的折磨中,牛振华写起了日记。
  1999年12月13日
  星期一 阴(有小雪)
  随着那辆中巴的远去,我的心也随着母亲去了,回到了家中的那个苹果园,我想也许不久,那儿就又会垒起一座新的坟茔。
  1999年12月14日
  星期二晴
  我的主治医生姬教授和护士总是按时来测量血糖,取尿样,很是认真、仔细,丝毫没有因我欠费而怠慢我。我是多么感动啊,要知道,母亲临走前给医院里一分钱可都没有交。
  1999年12月15日 星期三晴
  今天,早饭吃过,我口袋里连一毛钱都没有了,中午饭怎么办?
  刚过十一点半,邻床的张大爷向我招招手,掏出了五元钱递给我,用他那浓厚的陕西腔对我说:“娃,快去吃饭吧!”他的眼神不容我拒绝,可我不明白他是怎么知道的。饭后我回到病房时,发现了张大爷和其他病友们相互间传递的眼神。—切都明白了,我直感到鼻子发酸,很涩,忍不住趴在床上哭了……
  1999年12月17日
  星期五
  阴
  今天,我收到了四姨的来信。她在信中说了两件事,一是母亲在回家途中患感冒,得了大叶性肺炎,需过几天才能来;二是四姨的同学,一位名叫孟丽萍的阿姨托四姨告诉我不要悲观,好好治病,并准备给我捎来200元钱。我的泪忍不住要掉下来。同病室的张大爷他们看了信也为我高兴,说:“娃,好好活着,希望还是有的。”
  1999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看到那些护士姐姐忙前忙后,跑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我忽然产生了一种学习打针自己照顾自己的念头。当我将自己的想法说给护士姐姐时,她们先是惊讶,然后便愉快地答应了,并在下班后耐心地轮番教我如何在胳臂上找部位,如何下针,晚上睡觉前,我才感到胳臂疼痛,上面布满了数不清的针眼。
  1999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晴
  昨夜,躺在病床上,听到医院会议室那里的人很多很热闹,忽然想起再隔几小时,澳门就要回归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如今又是澳门回归祖国,将来还不知会有多少令人兴奋的事情要出现,只要我多活一天,就会看到那一天所发生的一切。我暗暗地对自己说:“我要活着,好好地活着……”
  如今,牛振华已是甘肃省宁县职业技术学校电器班的一名学生。他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是同学眼中的小专家。每逢节假日,村里谁家收录机不响了,电视机没图像了,人们都找他,随喊随到。当人们要给他钱时,他连连摇头:“如果没有亲邻的帮助,我也活不到今天,怎能还要大家的钱呢?”
  每天给自己打4次针,是牛振华出院两年来必做的事。但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不断侵袭他的肌体。就在2001年年底,他的右眼眼底突然出血,头上、脸上长满丁毒胞,左手的大拇指指尖化脓,一按指甲盖黄黄的脓水就往下滴,他的病情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病毒浸透丁他的全身。有天夜里,和他睡在同‘一宿舍的同学,被猛烈的撞击声惊醒了,拉开灯一看,振华满脸是汗,双手使劲抓着两只脚的脚趾,原来腿抽筋厂,在床上死命地打滚。看在眼里,同室的伙伴们都难过地流—厂了泪水。
  上生物课,如果要问起某种食物含有什么营养、热量多少卡时,牛振华准能说出个道道来。他的病要控制,不但要靠药物,还要严格按食谱控制进食。从医院回来时,医生给他送了一张食谱热量营养表。走在街上,当他看到水果摊上鲜红的苹果、西瓜、葡萄时,他悄悄地咽下口水,吃这些富含糖分的食物,对他今生已是——种妄想。
  目前,压得牛振华喘不过气来的还是那一日日渐长的关于钱的数字。每周打针需45元,测试血糖10元,尿检5元,至少半年去西安复查病情一次,需1000至1500元。父亲治病和埋葬时所欠的旧债尚未还完,这一切如同一堵厚厚的土墙压在他的胸口上。
  又是年关了,牛振华想起了村里的习俗,每年大年三十下午,家家男子都要去祖坟拜祭,给已故的亲人烧纸钱,告慰亡灵家中一切平安。他准备回去给父亲上坟,烧一些纸钱,可他能给父亲讲些什么呢?
  学校放寒假了,牛振华走出校门,背着铺盖卷儿,依依不舍地回过头再次环顾了学校的一切。因为,他不知道,开春后,他是否还能再次走进校园……
  冬天,已经过去。
  春天,还会远吗?
  编辑/杨涛军
其他文献
新世纪的春风吹乱了我的两鬓白发,屈指算来,从山区小学到高等学府整整作了30年的教师。  记得我高中刚毕业,村长就让我到村办小学教书。当我第一天推开教室的门时,看不到课桌和椅子,地面上却露着一片小黑脑袋,像萝卜一样。因为学校处在山区,村里太穷,没钱置办桌椅,就在地上挖坑,学生自带小板凳坐在土坑里,把土坑沿儿当桌子。望着我脚下穿着又脏又破的山区娃娃们,我鼻子一酸,心里面直发疼,在用锅底灰刷成的黑板上写
期刊
警灯闪烁,警笛嘶鸣。“120”救护车、“110”警车风驰电掣般地呼啸而至。繁华的泉秀华丰商业城霎时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是2001年10月20日下午5时发生在古城泉州丰泽区的一幕。充满疑惑好奇的市民第二天才在当地报纸上得知这里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案,大白天在华丰商业城的一居民楼内发生一起抢劫强奸杀人案,一年仅22岁的女青年吴某全身赤裸地被杀害在家中。  血案是由死者的父亲吴伙明发现的。  是日下午5
期刊
谁是驴    一对夫妻吵得正凶,吵到后来丈夫觉得后悔,就把妻子带到窗前看一幅罕见的景象——两匹马正拖着一车干草往山上走。  “为什么口自们不能像它们那样一起拉,拉到人生之颠?”  “我们不可能像两匹马一起拉。”太太说:“因为我们两人中有一个是驴。”    在法庭上    法官审问被告:“你见过这把刀吗?”被告回答:“没有,法官先生。”法官反复审问,被告还是这句话,法官无奈,决定第二天再继续审问。 
期刊
他有一双健步如飞的腿,曾在服役部队创下了17分钟奔跑5公里的纪录,扒手逃不了几步就被他赶上擒住;他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只要往人堆里—扫,谁是扒手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从1995年以来,已抓获扒手96名。我打算到今年内‘抓扒’不少于100个。”2001年11月初,刚刚抓了第100个扒手的广西桂林市某合资企业行政主管王佑嗣这样对记者说。他对记者讲述了五年来“抓扒”的酸甜苦辣。    第一次“抓扒”   
期刊
期刊
引子    2001年11月29日,时值中央两院、两部敦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通告限时的前一天。上午9时30分,江西丰城市公安局河西分局走进了三位不速之客——年逾花甲的农民工教生和他的大儿子王怀亮押着他们的亲人王正飞,前来投案自首。同日下午ln寸30分,同村的老农、时年55的王德根押着小儿子王志宏踏入分局大门。至此,“2000·3·18”故意伤害案中两名潜逃案犯全部归案,两位老人大义灭亲的行动在赣中成
期刊
最灰暗的日子里,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    我是四川广旺矿务局白水煤矿的子弟。在家里排行老幺的我深得父母宠爱、哥姐关心,从小便养成了养尊处优、好享受的习性。  天有不测风云,当我顺利读完初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的时候,父亲突然离开了人间。父亲死得实在太不是时候了,他一咽气,家里的经济就塌了大半边天。母亲是个家属,没有固定收入,两个姐姐都在念书,哥哥虽说在县印刷厂上班,但当时区区几十元工资仅够一个人
期刊
2001年11月8日,笔者专程赴黑龙江省海伦市采访刚从日本寻亲回来的农村妇女马桂珍。为了能与失散多年的亲人团圆,50多年来马桂珍从未放弃寻找生母,2001年经多方查找,她终于如愿以偿东渡日本圆了自己的寻亲梦。然而,就是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又一次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本来已经办理了移居日本的手续,是什么原因使她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中国?    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开拓团便开进了黑
期刊
今年12岁的他,是我国第一个靠拾废品捐助“希望工程”的少年。几年间,他用自己稚嫩的双手,托起了8位失学儿童的梦想。  他还作为全国捐助“希望工程”的惟一代表,出席了“春满大地”全国春节文艺晚会,央视还以《成长》为题,为他拍了专题片。  他就是“全国百名好少年”之一、濮阳市一中初一学生杨成帅。    从捐建“航母”到“希望工程”    少年时代是一个多梦的季节,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童心四溢。  杨成
期刊
妻子的一天是忙碌的、烦恼的、兴奋的、觉醒的和充满希望的。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她就把我和女儿摇醒:“起来,起来,迟到了。”我和女儿听到命令,立马爬了起来。待我们洗漱完毕,她已把稀饭盛好,把馒头热好,只等我们来吃。我们三下五除二吃完,说声拜拜,就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妻子下岗三年了。第一年,她和一个同事开了家“鑫华酒店”,当上了“副老总”。可是,这个老总不好当。一年下来,亏损7000元。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