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现代城市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搜集国内外有关体育产业的文献资料,对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体育产业;现状;发展
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近30年,在这段发展过程中体育历经了多次飞跃和变革,体育产业在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1、对城市体育产业的认识
1.1体育产业所属领域辨析
体育产业一直是国内外体育界争论激烈的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有书书籍表明体育产业就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而城市体育产业就是界定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中,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体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虽然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精神和文化属性[1]。在我国,体育产业被划分为第三产业,因为体育向消费者提供的是非实物形态的特殊消费品,主要为各类劳务服务和精神产品,这两类消费品都是无形资产,从这个角度说,体育产业就是提供各类服务的行业。
1.2体育产业与现代城市的关联
发展体育产业是一种具有当代意识,符合世界潮流的新的体育发展观和服务观[2]。随着体育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它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无论是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还是在刚刚起步的国家,它都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部门。在整个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旺的经济环境中,体育消费持续火爆、体育市场日渐繁荣,整个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快速的提升。相应地,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显著的提升。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中心,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荟萃。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各国城市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城市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成为社会的神经中枢。它不但集中了现代生产力最先进、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展示出现代科技文化最耀眼的辉煌,代表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体育产业作为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它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扩大对外交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伴随着现代体育的科技信息化,体育强弱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真实写照[4]。
1.3体育产业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3.1体育产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1.3.1.1体育产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体育对现代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体育能促进城市的环境建设。在以和谐自然环境为载体的条件下,它能使人们改变传统以来的观念,以绿色生态的意识去认识、了解、参与体育。参与体育运动能使人们更加充满激情,健康、有效率地进行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证,才能真正享受到进行体育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因此,现代城市都非常重视环境的保护。(2)依附于大型运动会的体育产业能使某一地域环境建设改变。
以2007年5月9日至5月20日在昆明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来讲,在财政方面,为迎接残运会的召开,昆明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市环境改善工程,这些项目包括城市面貌改善,如绿化带、交通、垃圾污水处理,通过这些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昆明市的面貌,使全国十大文明城市的口号当之无愧。
因此,越大型的运动会将会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带来越发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想而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是如何的景象。就我们目前得知的情况,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北京在保护和治理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个1998年——2007年共10年1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在今年,有目共睹的是,北京以2008年奥运会为目标的环境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其环境质量已有了巨大的提升。今天的北京已成了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明年的奥运会将为我国留下一笔巨大的环保遗产。
1.3.1.2体育产业对城市人文环境的影响
体育为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内容和科学、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安排了大量的社会余暇时间,满足了青少年体育娱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亚健康人群和残疾人的健康问题。体育产业所为城市人群提供的健身运动,消遣娱乐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生活的质量的现代人最注重的,而生活质量取决于经济、教育、环境、健康等要素。健康是人们高质量生存的基本生命前提。
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和体育消费的数量和比例往往可以用来衡量社会与家庭的生活质量[4]。体育产业对安定社会、发展社区文化与服务也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体育产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替代的。
1.3.2体育产业对现代城市经济的影响
体育产业在我国是属于第三产业。在中国现代城市它是近年来新星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的发展不仅能带动第二产业中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第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行业的发展。在发展初期为第二产业直接服务的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行业会有一个快速发展,但是当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减慢时,那些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行业,如教育、文化、体育等行业会有一个持续的快速发展,并且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2、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2.1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产业体系
原本我国体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全民性福利性体育。体育要走向市场,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2000年至今,我国已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书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也是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改革与完善的阶段。随着体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从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为突破口,以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和体育竞赛市场的培育为重点,以及健身娱乐康复为主的城市体育产业开始起步并不断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发展由量变慢慢向质变转变。
经过本世纪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门类广泛的体育产业体系。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市场主要有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经纪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媒体市场、体育博彩市场、体育旅游市场及体育保险市场。但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历程非常短,体育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成熟,所以以上这8种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各不相同。我国目前以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博彩市场为核心市场,体育经纪市场、体育媒体市场为中介产业,体育用品市场、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保险市场为外围产业。其中城市体育产业中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等发展相对成熟。
体育市场的规模决定了体育产业的规模,判断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体育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以及各类市场发育的水平。有调查表明,我国体育产业除东部和东南沿海省市发展迅速并已逐步形成规模外,其余地域的发展都比较缓慢。
2.2体育经营手段多样化和规范化
我国体育产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起步的,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工作,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引导体育的发展。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思想转变为“以体为主,全面发展”,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也从经营创收向推动体育事业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开拓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努力挖掘体育自身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功能,参与体育经营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且数量迅速增加,个体、私营、外企、中外合资企业成为体育产业扩张的重要力量。在经营方面,传统的体育用品业的产品种类快速增加,质量提高,涌现出一批国内知名品牌。竞赛表演业的市场日渐升温,体育无形资产越发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体育彩票业成为有效的筹资渠道,体育赛事成功取得有偿转播等等都极大丰富了体育产业市场[5]。
2.3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水平快于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的外围产业,而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行业。一般来说,一个产业的核心行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它外围行业的发展水平,但是现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却存在明显外围行业快于核心行业的发展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几乎我国所有省市都存在着核心行业滞后的问题。
*天津和安徽的数据不是增加值而是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根据五省市体育产业统计报告整理。
3、当前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体育产业体制创新落后
我国市场经济要求我国各行各业注重文化建设,商业化开发和市场运作。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确是很多大型体育赛事偏重于拉赞助,缺乏主动创收的动力,仍没有把体育定位在是一种商业活动上。在市场分析和开发方面,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不足。
3.2体育产业地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经济、文化、资源、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十分明显[5]。体育产业作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同样表现出二元格局,省际之间、城际之间的体育产业明显失衡。在我国东部的各大省,特别是沿海的大中型城市,体育产业已成为投资热点,体育消费水平较高,而在西部地区,体育消费仅仅是小部分人的消遣,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
3.3体育实物型消费比重大于非实物型消费比例
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经济因素的制约,也受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社会文化背景、体育传统、体育社会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不管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体育消费结构中居民的运动服装等体育实物型消费比重大于参与竞赛表演、健身娱乐等体育非实物型消费。北京市体育消费结构中,购买运动服装和体育器材分别为35.3%和34.9%,用于观看比赛和参加运动的分别占28.5%和31.1%,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体育非实物型消费的比重高于体育实物型消费。
3.4产业质量不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较弱
我国体育产业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体育市场中各类体育企业的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经营历年落后,市场竞争力较弱。大多企业还处于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跟随潮流,被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创造客户价值和创造消费者需求的能力。虽然近几年我国体育企业的数量骤增,但整体水平不高,使整个产业的效能升级较困难。且他们在经营方式上尚处于作坊式经营状态,树立品牌的意识较差,能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进行市场定位的几乎没有。
“入世”和申奥成功,国际著名的体育公司以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且,现今外国资本已全面从体育用品业(各种体育服装、器材、设备)及运动饮料进入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继而渗透到了体育服务业、广告业、中介业。近年,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经营被瑞士盈方公司所代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中国体育产业的欠缺。
3.5管理人才缺乏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人才都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培养,按裁判、运动员、管理、教育、科技、教练这几方面划分[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积列的市场竞争要求体育产业起点高,起步快,暴露了我国体育产业人才战略储备严重不足,熟悉金融、财会、税制、营销、策划和中介等方面的体育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不明了市场规律,把握不了市场方向,使我国体育产业的封闭性很强,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4、发展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战略方案
4.1树立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进步的灵魂。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分析和开发市场,主动创新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跟随需求,被动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4.2确立体育长夜市场的发展重点,发展路径
我国体育市场应以体育用品市场,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中介市场作为重点。在体育市场发展路径选择上,则应以坚持少数首位型城市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为先导,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带为重点,走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道路。激发调动和创造我国居民有效的体育需求,培育体育市场。
4.3实施名牌战略
现代体育的国际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尤其在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用品领域。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实施名牌战略,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国际的市场是相互牵动的,一方有波动必会影响另一方,不进步必将被淘汰。而且加大体育用品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渠道策略和广告促销策略等方面的创造能力,完善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体育产业的质量,创一流的品牌,不仅能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也能为进军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4.4造就体育产业管理的专业队伍
通过从原来体育事业部门内部培养和发现人才,或聘请外来管理人才,在大学开设体育经营管理专业,进行体育MBA课程等多方面的途径,集中培养出适应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从事体育市场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复旦大学-BI挪威管理学院(体育产业)MBA双学位硕士项目是根据我国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的现状而建立起来的,还有北京体育大学与美国俄亥俄大学合作的体育管理项目将会为我国培养出最好的体育产业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建涌.体育改革实践与战略思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
[2]徐金兰.论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3.
[3]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7.
[4]刘志斌.体育产业在现代城市中发展的地位与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4.
[5]赵芳.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科技,2002,3.
[6]周映春等.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关键词:城市;体育产业;现状;发展
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近30年,在这段发展过程中体育历经了多次飞跃和变革,体育产业在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1、对城市体育产业的认识
1.1体育产业所属领域辨析
体育产业一直是国内外体育界争论激烈的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有书书籍表明体育产业就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而城市体育产业就是界定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中,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体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虽然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精神和文化属性[1]。在我国,体育产业被划分为第三产业,因为体育向消费者提供的是非实物形态的特殊消费品,主要为各类劳务服务和精神产品,这两类消费品都是无形资产,从这个角度说,体育产业就是提供各类服务的行业。
1.2体育产业与现代城市的关联
发展体育产业是一种具有当代意识,符合世界潮流的新的体育发展观和服务观[2]。随着体育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它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无论是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还是在刚刚起步的国家,它都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部门。在整个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旺的经济环境中,体育消费持续火爆、体育市场日渐繁荣,整个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快速的提升。相应地,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显著的提升。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中心,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荟萃。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各国城市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城市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成为社会的神经中枢。它不但集中了现代生产力最先进、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展示出现代科技文化最耀眼的辉煌,代表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体育产业作为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它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扩大对外交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伴随着现代体育的科技信息化,体育强弱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真实写照[4]。
1.3体育产业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3.1体育产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1.3.1.1体育产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体育对现代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体育能促进城市的环境建设。在以和谐自然环境为载体的条件下,它能使人们改变传统以来的观念,以绿色生态的意识去认识、了解、参与体育。参与体育运动能使人们更加充满激情,健康、有效率地进行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证,才能真正享受到进行体育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因此,现代城市都非常重视环境的保护。(2)依附于大型运动会的体育产业能使某一地域环境建设改变。
以2007年5月9日至5月20日在昆明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来讲,在财政方面,为迎接残运会的召开,昆明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市环境改善工程,这些项目包括城市面貌改善,如绿化带、交通、垃圾污水处理,通过这些工程,进一步改善了昆明市的面貌,使全国十大文明城市的口号当之无愧。
因此,越大型的运动会将会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带来越发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想而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是如何的景象。就我们目前得知的情况,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北京在保护和治理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个1998年——2007年共10年1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在今年,有目共睹的是,北京以2008年奥运会为目标的环境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其环境质量已有了巨大的提升。今天的北京已成了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明年的奥运会将为我国留下一笔巨大的环保遗产。
1.3.1.2体育产业对城市人文环境的影响
体育为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内容和科学、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安排了大量的社会余暇时间,满足了青少年体育娱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亚健康人群和残疾人的健康问题。体育产业所为城市人群提供的健身运动,消遣娱乐是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生活的质量的现代人最注重的,而生活质量取决于经济、教育、环境、健康等要素。健康是人们高质量生存的基本生命前提。
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和体育消费的数量和比例往往可以用来衡量社会与家庭的生活质量[4]。体育产业对安定社会、发展社区文化与服务也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体育产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替代的。
1.3.2体育产业对现代城市经济的影响
体育产业在我国是属于第三产业。在中国现代城市它是近年来新星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的发展不仅能带动第二产业中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第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行业的发展。在发展初期为第二产业直接服务的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行业会有一个快速发展,但是当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减慢时,那些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行业,如教育、文化、体育等行业会有一个持续的快速发展,并且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2、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2.1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产业体系
原本我国体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全民性福利性体育。体育要走向市场,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2000年至今,我国已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书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也是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改革与完善的阶段。随着体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从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为突破口,以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和体育竞赛市场的培育为重点,以及健身娱乐康复为主的城市体育产业开始起步并不断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发展由量变慢慢向质变转变。
经过本世纪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门类广泛的体育产业体系。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市场主要有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经纪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媒体市场、体育博彩市场、体育旅游市场及体育保险市场。但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历程非常短,体育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成熟,所以以上这8种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各不相同。我国目前以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博彩市场为核心市场,体育经纪市场、体育媒体市场为中介产业,体育用品市场、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保险市场为外围产业。其中城市体育产业中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等发展相对成熟。
体育市场的规模决定了体育产业的规模,判断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体育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以及各类市场发育的水平。有调查表明,我国体育产业除东部和东南沿海省市发展迅速并已逐步形成规模外,其余地域的发展都比较缓慢。
2.2体育经营手段多样化和规范化
我国体育产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起步的,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工作,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引导体育的发展。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思想转变为“以体为主,全面发展”,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也从经营创收向推动体育事业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开拓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努力挖掘体育自身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功能,参与体育经营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且数量迅速增加,个体、私营、外企、中外合资企业成为体育产业扩张的重要力量。在经营方面,传统的体育用品业的产品种类快速增加,质量提高,涌现出一批国内知名品牌。竞赛表演业的市场日渐升温,体育无形资产越发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体育彩票业成为有效的筹资渠道,体育赛事成功取得有偿转播等等都极大丰富了体育产业市场[5]。
2.3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水平快于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体育用品业是体育产业的外围产业,而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行业。一般来说,一个产业的核心行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它外围行业的发展水平,但是现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却存在明显外围行业快于核心行业的发展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几乎我国所有省市都存在着核心行业滞后的问题。
*天津和安徽的数据不是增加值而是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根据五省市体育产业统计报告整理。
3、当前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体育产业体制创新落后
我国市场经济要求我国各行各业注重文化建设,商业化开发和市场运作。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确是很多大型体育赛事偏重于拉赞助,缺乏主动创收的动力,仍没有把体育定位在是一种商业活动上。在市场分析和开发方面,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不足。
3.2体育产业地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经济、文化、资源、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十分明显[5]。体育产业作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同样表现出二元格局,省际之间、城际之间的体育产业明显失衡。在我国东部的各大省,特别是沿海的大中型城市,体育产业已成为投资热点,体育消费水平较高,而在西部地区,体育消费仅仅是小部分人的消遣,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
3.3体育实物型消费比重大于非实物型消费比例
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经济因素的制约,也受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社会文化背景、体育传统、体育社会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不管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体育消费结构中居民的运动服装等体育实物型消费比重大于参与竞赛表演、健身娱乐等体育非实物型消费。北京市体育消费结构中,购买运动服装和体育器材分别为35.3%和34.9%,用于观看比赛和参加运动的分别占28.5%和31.1%,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体育非实物型消费的比重高于体育实物型消费。
3.4产业质量不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较弱
我国体育产业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体育市场中各类体育企业的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经营历年落后,市场竞争力较弱。大多企业还处于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跟随潮流,被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创造客户价值和创造消费者需求的能力。虽然近几年我国体育企业的数量骤增,但整体水平不高,使整个产业的效能升级较困难。且他们在经营方式上尚处于作坊式经营状态,树立品牌的意识较差,能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进行市场定位的几乎没有。
“入世”和申奥成功,国际著名的体育公司以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且,现今外国资本已全面从体育用品业(各种体育服装、器材、设备)及运动饮料进入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继而渗透到了体育服务业、广告业、中介业。近年,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经营被瑞士盈方公司所代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中国体育产业的欠缺。
3.5管理人才缺乏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人才都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培养,按裁判、运动员、管理、教育、科技、教练这几方面划分[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积列的市场竞争要求体育产业起点高,起步快,暴露了我国体育产业人才战略储备严重不足,熟悉金融、财会、税制、营销、策划和中介等方面的体育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不明了市场规律,把握不了市场方向,使我国体育产业的封闭性很强,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4、发展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战略方案
4.1树立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进步的灵魂。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分析和开发市场,主动创新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跟随需求,被动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4.2确立体育长夜市场的发展重点,发展路径
我国体育市场应以体育用品市场,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中介市场作为重点。在体育市场发展路径选择上,则应以坚持少数首位型城市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为先导,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带为重点,走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道路。激发调动和创造我国居民有效的体育需求,培育体育市场。
4.3实施名牌战略
现代体育的国际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尤其在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用品领域。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实施名牌战略,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国际的市场是相互牵动的,一方有波动必会影响另一方,不进步必将被淘汰。而且加大体育用品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渠道策略和广告促销策略等方面的创造能力,完善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体育产业的质量,创一流的品牌,不仅能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也能为进军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4.4造就体育产业管理的专业队伍
通过从原来体育事业部门内部培养和发现人才,或聘请外来管理人才,在大学开设体育经营管理专业,进行体育MBA课程等多方面的途径,集中培养出适应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从事体育市场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复旦大学-BI挪威管理学院(体育产业)MBA双学位硕士项目是根据我国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的现状而建立起来的,还有北京体育大学与美国俄亥俄大学合作的体育管理项目将会为我国培养出最好的体育产业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建涌.体育改革实践与战略思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
[2]徐金兰.论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3.
[3]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7.
[4]刘志斌.体育产业在现代城市中发展的地位与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4.
[5]赵芳.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科技,2002,3.
[6]周映春等.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