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另类声音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402771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说》是千古名篇,也是处理起来颇为棘手的篇目。处理结构、找出观点易,体味感情、感受作者情操难。我对此进行了精心设计,带着得意,踌躇满志地进了课堂。第一个环节是初读感知。学生的感受都是“难”“不懂”……我引导学生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还要读懂文字背后的那个人。韩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本想留个悬念进入文本解读,不想后排传来一个响亮而顽皮的声音:“是——个——男——人!”立时,哄堂大笑。
  我心中一沉,眼看精心设计就要触礁。怎么办?我飞快的思索。拿出师道尊严训斥?那倒会令课堂安静下来,但也会现出老师的外强中干。我压下纷乱的思绪,脸上保持着一贯的微笑,展开了一场“另类对话”。
  师:刚才是谁发表的见解?
  生迟疑而略慌乱地站起来。
  师:很独特的答案,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他就是一个男人嘛。
  师:这我完全同意,相信大家也绝对赞同。(班内齐笑,生也松弛下来。)但能令你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除了对他性别的认定外,是否还有别的认定?
  生:他做的事像个男人。(班内又笑)
  师:“像个男人”中的“男人”还单纯是性别吗?
  生:不,是男人的……见识。
  师:我们在读古体小说时,称赞一个男人,往往有这样的话——“真男儿也!”“此之谓大丈夫!”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
  师: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生抓头发笑了)
  至此,我全盘推翻了预设,调整了思路,来了个顺水推舟。
  师:那么,你能告诉同学们韩愈的“男人的见识”在文中的具体体现吗?(班内此时已逐渐静了下来)
  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既然是男人的见识就说明有他的高超之处,请给大家说一说。
  生:古代很讲究社会地位和年龄辈分,而韩愈在向老师学习方面打破了传统观念,是很先进的。
  师:超越时代的伟大!还有别的表现吗?
  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个观点打破了传统的师徒观念。也很先进。
  师:传统师徒观念是怎样的?
  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高高在上的。但韩愈说老师的优势就是闻道较先,术业专攻罢了!所以老师有长处,但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学生,因此不仅学生要认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
  师:我们把范围再放大,老师学生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因此应该怎样?
  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人要广泛学习,以他人为师。
  师:很好!这位同学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精彩解读!请坐。韩愈的“男人的见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还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的敏锐体察。能从文章中找到有关信息吗?
  就此,学生进入第二段社会状况的解读。
  解读完毕,我让学生找出一个概括性语句,学生顺利找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句。我顺势抛出疑难问题,也是文章的一个重点。
  师:“不对啊!怎会‘师道之不传’呢?文中明明提到‘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而且唐朝的教育是很发达的,学校很多,老师学生都很多!这个‘男人’的‘见识’是不是出错啦?”
  生愕然,然后思考,热烈讨论。
  生:文中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我想韩愈所说的老师不是传统上学校的老师,而是有某项长处的人。
  生:第二段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他说的老师不是教授基本知识的老师,应该是高层次的。
  师:什么层次的呢?文中是怎样给老师下定义的?是不是有某项长处就能称师?
  生:不是。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韩愈认为的老师是要能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各方面疑难问题的人。
  师:这个道理是哪方面的道理?
  生:既有治学的又有做人的。
  师:严格来讲,课下注释将“道”翻译为道理是单薄的,它包含着许多内涵。比如儒道、人道等。韩愈所说的老师是既能做经师又能为人师的,并且将‘道’置于‘术’的前面,从师即学道,惟道是尊,所以更强调人的修养,这也是直指向当时特权阶层的。
  然后我披文入情,又提出问题:“此文一出,一片哗然。你们认为当时文中那一处最能引起社会轰动?”
  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接着我又给学生补充了巫医乐师百工的详细资料,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此文简直是韩愈抽在特权阶层沾沾自喜的脸上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至此,学生结合发放的资料,纷纷得出了“男人的风骨”“男人的精神”“男人的魄力”“男人的无惧”等认识,真正触摸到了韩愈的精神内核。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繁琐的,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使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我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出了以下自主化管理班级的几大教纲:  一、用优良学风塑造学生。优良的学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身为班主任,抓好班级学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勤奋的学风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可以有效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在
期刊
《烛之武退秦师》是古人留给后人难得的精神华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文本虽然简短易读,但包含的思想、文化和思念却是多样而深刻的,反映的现代意识和精神却是难得和珍贵的。这其中的团队意识和精神是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学生必须学习和拥有的素质,更是处于经济大潮中的人们缺之不可的观念。那么,文本中的团队意识和精神是如何表现的呢?  首先,佚之狐、郑公及烛之武三人共同关注国家的前途
期刊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作为教材中的精品,文言文凝聚了华夏民族几千优秀的文化精髓,沉淀出礼仪之邦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因其丰厚的人文知识、极强的辐射功能,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自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然而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往往看重教法,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走入了“暗胡同”。根据心理学上分析,中学阶段是掌握学习方法的最好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阶段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要我们翻开新编的中学语文课本,就不能发现,每单元占有三分之二的阅读教材,再看看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的份量,不仅仅范围加大,对阅读的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这说明上好阅读课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很明显如果我们对阅读教材的教法不适应现教材的需要,不能适应高考语文加大阅读范围及进行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定义,把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面对新课标,如何弘扬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我认为在教学中注意以下策略,或许对语文教学有些有益的启示。    一、更新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课程实践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
期刊
问题式教学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意识应该怎样培养?首先要着重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
期刊
很多教师在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课时往往会作出这样的思考:诗人追求的幸福为何异于常人,并且必须得从“明天”开始;喂马,劈柴和周游世界各自代表什么理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究竟作何理解。本文试图在解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同时探究海子忧郁感伤的精神世界。重读海子,不仅仅是怀念,更是为了弘扬一种久违的诗歌精神!    尘世中“孤独的王”    “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
期刊
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方法。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教育方法,它必将给语文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气象的崭新的面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的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樊笼中,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
期刊
平时经常听学生说:“作文真让人头痛!”“我最怕上作文课!”甚至在一些同学中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作文作文一作头就头疼!”上作文课,老师拿着作文批改手册走进教室,也常常听到教师里传来这样非常不情愿或不耐烦的声音:“又要写作文了!”一篇作文布置下去,好多同学都在那儿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有时候,这一周布置的作文甚至到下一周还迟迟交不上来。这些现象都足以表明,对于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多
期刊
一、自主评改作文的好处    作文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评作文,有序地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好处多多。首先,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在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和步骤,还应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能。其次,提高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