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说》是千古名篇,也是处理起来颇为棘手的篇目。处理结构、找出观点易,体味感情、感受作者情操难。我对此进行了精心设计,带着得意,踌躇满志地进了课堂。第一个环节是初读感知。学生的感受都是“难”“不懂”……我引导学生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还要读懂文字背后的那个人。韩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本想留个悬念进入文本解读,不想后排传来一个响亮而顽皮的声音:“是——个——男——人!”立时,哄堂大笑。
我心中一沉,眼看精心设计就要触礁。怎么办?我飞快的思索。拿出师道尊严训斥?那倒会令课堂安静下来,但也会现出老师的外强中干。我压下纷乱的思绪,脸上保持着一贯的微笑,展开了一场“另类对话”。
师:刚才是谁发表的见解?
生迟疑而略慌乱地站起来。
师:很独特的答案,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他就是一个男人嘛。
师:这我完全同意,相信大家也绝对赞同。(班内齐笑,生也松弛下来。)但能令你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除了对他性别的认定外,是否还有别的认定?
生:他做的事像个男人。(班内又笑)
师:“像个男人”中的“男人”还单纯是性别吗?
生:不,是男人的……见识。
师:我们在读古体小说时,称赞一个男人,往往有这样的话——“真男儿也!”“此之谓大丈夫!”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
师: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生抓头发笑了)
至此,我全盘推翻了预设,调整了思路,来了个顺水推舟。
师:那么,你能告诉同学们韩愈的“男人的见识”在文中的具体体现吗?(班内此时已逐渐静了下来)
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既然是男人的见识就说明有他的高超之处,请给大家说一说。
生:古代很讲究社会地位和年龄辈分,而韩愈在向老师学习方面打破了传统观念,是很先进的。
师:超越时代的伟大!还有别的表现吗?
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个观点打破了传统的师徒观念。也很先进。
师:传统师徒观念是怎样的?
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高高在上的。但韩愈说老师的优势就是闻道较先,术业专攻罢了!所以老师有长处,但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学生,因此不仅学生要认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
师:我们把范围再放大,老师学生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因此应该怎样?
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人要广泛学习,以他人为师。
师:很好!这位同学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精彩解读!请坐。韩愈的“男人的见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还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的敏锐体察。能从文章中找到有关信息吗?
就此,学生进入第二段社会状况的解读。
解读完毕,我让学生找出一个概括性语句,学生顺利找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句。我顺势抛出疑难问题,也是文章的一个重点。
师:“不对啊!怎会‘师道之不传’呢?文中明明提到‘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而且唐朝的教育是很发达的,学校很多,老师学生都很多!这个‘男人’的‘见识’是不是出错啦?”
生愕然,然后思考,热烈讨论。
生:文中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我想韩愈所说的老师不是传统上学校的老师,而是有某项长处的人。
生:第二段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他说的老师不是教授基本知识的老师,应该是高层次的。
师:什么层次的呢?文中是怎样给老师下定义的?是不是有某项长处就能称师?
生:不是。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韩愈认为的老师是要能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各方面疑难问题的人。
师:这个道理是哪方面的道理?
生:既有治学的又有做人的。
师:严格来讲,课下注释将“道”翻译为道理是单薄的,它包含着许多内涵。比如儒道、人道等。韩愈所说的老师是既能做经师又能为人师的,并且将‘道’置于‘术’的前面,从师即学道,惟道是尊,所以更强调人的修养,这也是直指向当时特权阶层的。
然后我披文入情,又提出问题:“此文一出,一片哗然。你们认为当时文中那一处最能引起社会轰动?”
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接着我又给学生补充了巫医乐师百工的详细资料,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此文简直是韩愈抽在特权阶层沾沾自喜的脸上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至此,学生结合发放的资料,纷纷得出了“男人的风骨”“男人的精神”“男人的魄力”“男人的无惧”等认识,真正触摸到了韩愈的精神内核。
我心中一沉,眼看精心设计就要触礁。怎么办?我飞快的思索。拿出师道尊严训斥?那倒会令课堂安静下来,但也会现出老师的外强中干。我压下纷乱的思绪,脸上保持着一贯的微笑,展开了一场“另类对话”。
师:刚才是谁发表的见解?
生迟疑而略慌乱地站起来。
师:很独特的答案,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他就是一个男人嘛。
师:这我完全同意,相信大家也绝对赞同。(班内齐笑,生也松弛下来。)但能令你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除了对他性别的认定外,是否还有别的认定?
生:他做的事像个男人。(班内又笑)
师:“像个男人”中的“男人”还单纯是性别吗?
生:不,是男人的……见识。
师:我们在读古体小说时,称赞一个男人,往往有这样的话——“真男儿也!”“此之谓大丈夫!”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
师: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生抓头发笑了)
至此,我全盘推翻了预设,调整了思路,来了个顺水推舟。
师:那么,你能告诉同学们韩愈的“男人的见识”在文中的具体体现吗?(班内此时已逐渐静了下来)
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既然是男人的见识就说明有他的高超之处,请给大家说一说。
生:古代很讲究社会地位和年龄辈分,而韩愈在向老师学习方面打破了传统观念,是很先进的。
师:超越时代的伟大!还有别的表现吗?
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个观点打破了传统的师徒观念。也很先进。
师:传统师徒观念是怎样的?
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高高在上的。但韩愈说老师的优势就是闻道较先,术业专攻罢了!所以老师有长处,但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学生,因此不仅学生要认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
师:我们把范围再放大,老师学生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因此应该怎样?
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人要广泛学习,以他人为师。
师:很好!这位同学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精彩解读!请坐。韩愈的“男人的见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还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的敏锐体察。能从文章中找到有关信息吗?
就此,学生进入第二段社会状况的解读。
解读完毕,我让学生找出一个概括性语句,学生顺利找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句。我顺势抛出疑难问题,也是文章的一个重点。
师:“不对啊!怎会‘师道之不传’呢?文中明明提到‘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而且唐朝的教育是很发达的,学校很多,老师学生都很多!这个‘男人’的‘见识’是不是出错啦?”
生愕然,然后思考,热烈讨论。
生:文中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我想韩愈所说的老师不是传统上学校的老师,而是有某项长处的人。
生:第二段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他说的老师不是教授基本知识的老师,应该是高层次的。
师:什么层次的呢?文中是怎样给老师下定义的?是不是有某项长处就能称师?
生:不是。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韩愈认为的老师是要能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各方面疑难问题的人。
师:这个道理是哪方面的道理?
生:既有治学的又有做人的。
师:严格来讲,课下注释将“道”翻译为道理是单薄的,它包含着许多内涵。比如儒道、人道等。韩愈所说的老师是既能做经师又能为人师的,并且将‘道’置于‘术’的前面,从师即学道,惟道是尊,所以更强调人的修养,这也是直指向当时特权阶层的。
然后我披文入情,又提出问题:“此文一出,一片哗然。你们认为当时文中那一处最能引起社会轰动?”
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接着我又给学生补充了巫医乐师百工的详细资料,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此文简直是韩愈抽在特权阶层沾沾自喜的脸上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至此,学生结合发放的资料,纷纷得出了“男人的风骨”“男人的精神”“男人的魄力”“男人的无惧”等认识,真正触摸到了韩愈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