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自1979年以来,我国陆续启动了援边、援疆、援藏等对口支援战略。为进一步提高对口支援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发达地区在总结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口支援方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应用以及“互聯网 ”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北京、广东、浙江等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积极运用“互联网 ”方式,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技术、人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国对口支援工作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对口支援主体及规模主要通过行政途径确定,缺乏精准的识别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对口支援工作一直都是由中央和地方通过行政途径来组织进行,对于谁应成为支援主体、谁有资格成为受援对象以及对口支援政策何时退出,缺乏科学依据和识别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受援地获得的援助数量,也往往取决于发达地区的财力状况及地区间的相互关系。
二、对口援助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
由于支援方所处的地区以及支援部门的不同,所援助的资源数量及质量不尽相同,导致各地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受援地区发展步伐不一。从各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情况看,由于所掌握和调动的资源有所不同,因此受援县所获得的支持力度不均衡,振兴步伐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三、对口支援工作整体统筹能力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随着我国对口支援工作力度的持续加大,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单位日益增多。例如,国家在明确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六省市对口支援青海的同时,还要求多个部委以及多家央企参与其中。参与单位的增多,意味着对口支援工作统筹协调难度的加大,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步调不一的情况。
四、对口支援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当前,部分省市支援项目、资金及干部人才的使用,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估,容易导致对口支援工作出现一定偏差,使得工作成效往往低于预期目标。例如,有些支援项目为了“面子”而将建设标准制定得过高,超出当地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中断,还有一些支援项目在签订后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落实到位。
面对我国对口支援工作中识别机制、分配机制、联动机制、评估机制的缺失,在“互联网 ”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大力推进“互联网 对口支援”,既有助于整合对口援助资源,实现对口支援供需双方动态及时、精准高效的对接,又有助于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优化对口支援管理,全过程监管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为用足用好“互联网 ”带来的重大机遇,全面提升对口支援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提出以下建议:
一、聚焦精准识别,着力开发对口支援信息网络系统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议在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中,设计对口支援信息网络子系统,为对口支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将备选的支援主体及受援对象全部纳入对口支援信息网络系统中,建立全面动态的对口支援数字化档案,并据此确立适宜的支援主体、受援对象及援助规模,着力解决“谁来支援”“支援谁”的问题。另外,还要定期更新对口支援数字化档案,为支援主体、受援对象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二、聚焦精准对接,着力构建对口支援大数据平台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对口支援工作中,在对口支援信息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对口支援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对口支援大数据平台,对各支援方提供的项目、技术、人才、教育、医疗等援助资源以及各受援地的援助需求进行汇总和归类,并根据援助资源供需匹配情况,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援助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使对口支援供给和需求能够精准高效对接。
三、聚焦精准扶持,着力深化“互联网 ”与对口支援的跨界融合
从长远发展看,真正有利于增强受援地发展后劲和“造血功能”的主要是技术、人才、教育、医疗等资源,但支援方往往受到地域限制,难以及时并长期提供这些资源援助,而“互联网 ”技术能够突破传统的时空约束,实现“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的转变。应引导和支持重点互联网企业参与对口支援,为受援地搭建O2O、O2C、B2B、B2C等平台,带动受援地产品推广和销售。依托互联网探索远程同步课堂、干部网络学院等新型对口支援方式,促进支援方与受援地优质教育及网络学习资源共享。大力开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对口支援,采取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方式,提升受援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聚焦精准管理,着力强化对口支援的统筹协调及监督评估
借助手机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动各支援部门、省市及企业建立统一协调的推进机制,统筹安排对口支援工作。构建对口支援特色案例库,总结对口支援的成功案例,并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及时推广,为各支援方及受援地提供经验借鉴。在对口支援信息网络系统中嵌入对口支援监督及项目评估功能,对支援效果进行年度评估,确保对口支援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
一、对口支援主体及规模主要通过行政途径确定,缺乏精准的识别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对口支援工作一直都是由中央和地方通过行政途径来组织进行,对于谁应成为支援主体、谁有资格成为受援对象以及对口支援政策何时退出,缺乏科学依据和识别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受援地获得的援助数量,也往往取决于发达地区的财力状况及地区间的相互关系。
二、对口援助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
由于支援方所处的地区以及支援部门的不同,所援助的资源数量及质量不尽相同,导致各地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受援地区发展步伐不一。从各部委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情况看,由于所掌握和调动的资源有所不同,因此受援县所获得的支持力度不均衡,振兴步伐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三、对口支援工作整体统筹能力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随着我国对口支援工作力度的持续加大,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单位日益增多。例如,国家在明确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六省市对口支援青海的同时,还要求多个部委以及多家央企参与其中。参与单位的增多,意味着对口支援工作统筹协调难度的加大,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步调不一的情况。
四、对口支援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当前,部分省市支援项目、资金及干部人才的使用,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估,容易导致对口支援工作出现一定偏差,使得工作成效往往低于预期目标。例如,有些支援项目为了“面子”而将建设标准制定得过高,超出当地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中断,还有一些支援项目在签订后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落实到位。
面对我国对口支援工作中识别机制、分配机制、联动机制、评估机制的缺失,在“互联网 ”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大力推进“互联网 对口支援”,既有助于整合对口援助资源,实现对口支援供需双方动态及时、精准高效的对接,又有助于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优化对口支援管理,全过程监管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为用足用好“互联网 ”带来的重大机遇,全面提升对口支援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提出以下建议:
一、聚焦精准识别,着力开发对口支援信息网络系统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议在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中,设计对口支援信息网络子系统,为对口支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将备选的支援主体及受援对象全部纳入对口支援信息网络系统中,建立全面动态的对口支援数字化档案,并据此确立适宜的支援主体、受援对象及援助规模,着力解决“谁来支援”“支援谁”的问题。另外,还要定期更新对口支援数字化档案,为支援主体、受援对象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二、聚焦精准对接,着力构建对口支援大数据平台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对口支援工作中,在对口支援信息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对口支援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对口支援大数据平台,对各支援方提供的项目、技术、人才、教育、医疗等援助资源以及各受援地的援助需求进行汇总和归类,并根据援助资源供需匹配情况,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援助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使对口支援供给和需求能够精准高效对接。
三、聚焦精准扶持,着力深化“互联网 ”与对口支援的跨界融合
从长远发展看,真正有利于增强受援地发展后劲和“造血功能”的主要是技术、人才、教育、医疗等资源,但支援方往往受到地域限制,难以及时并长期提供这些资源援助,而“互联网 ”技术能够突破传统的时空约束,实现“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的转变。应引导和支持重点互联网企业参与对口支援,为受援地搭建O2O、O2C、B2B、B2C等平台,带动受援地产品推广和销售。依托互联网探索远程同步课堂、干部网络学院等新型对口支援方式,促进支援方与受援地优质教育及网络学习资源共享。大力开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对口支援,采取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方式,提升受援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聚焦精准管理,着力强化对口支援的统筹协调及监督评估
借助手机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动各支援部门、省市及企业建立统一协调的推进机制,统筹安排对口支援工作。构建对口支援特色案例库,总结对口支援的成功案例,并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及时推广,为各支援方及受援地提供经验借鉴。在对口支援信息网络系统中嵌入对口支援监督及项目评估功能,对支援效果进行年度评估,确保对口支援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