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理论的借鉴与超越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某小学学习中国文化,教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问一个学生:“你会把盘子里的大梨让给邻居男孩吗?”
  这孩子回答:“不会。”
  教师问:“为什么?”
  他回答:“他吃什么东西都会剩下,我如果把大梨给他,他会剩很多,那不浪费了吗?”
  教师问第二个孩子:“你会把大梨让给别人吗?”
  他也回答:“不会。”
  教师问:“为什么?”
  他说:“我拣大的吃,我爸爸妈妈才会高兴。”
  教师又问第三个孩子:“你会把大梨让给弟弟吗?”
  他也回答:“不会。”
  教师问:“为什么?”
  他说:“大孩子吃大的,小孩子吃小的,这样才公平。”
  教师问第四个孩子:“你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吗?”
  他也回答:“不会。”
  教师问:“为什么?”
  他说:“我哥哥很坏,我当然不能把大梨让给他。”
  教师再问第五个孩子:“你会把大梨让给哥哥吗?”
  他挺痛快,说:“会的。”
  教师问:“为什么?”
  他说:“我不爱吃梨,都送给他好啦!”[1]
  显然,教师注重的是每个孩子的个人意见,并不强求大家看法一致。
  这位美国老师采用的是价值澄清流派为课堂设计的一种主要操作模式:价值澄清应答法。价值澄清流派主张放任式诱导德育模式,反对任何形式的权威灌输,尽管表现了极大的偏激性,不论其正面还是反面对我国道德教育都有积极的启迪作用。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传统道德被漠视、社会风气发生变异、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期,把握这一时期的特点,对促进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良好道德的形成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和借鉴价值澄清流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有益的。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观点:三阶段七步骤八功能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价值澄清理论(value clarification theory)学派是美国最富有影响力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该学派认为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里,人们处理每件事物时或在每一个转折关头都面临选择。人们在做出选择时从理论上讲是根据已有的价值观,但实际上常常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是什么就已做出选择了。因此,创造条件,利用一些特别的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的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比如树立榜样、说服和规劝等不能帮助个人在与复杂多变的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做出自由和深思熟虑的选择,无助于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的形成不是通过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
  价值澄清过程分为三阶段七步骤。第一阶段是选择。包括三个步骤:(1)完全自由的选择;(2)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选择;(3)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做出选择。第二阶段是赞赏。具体包括两个步骤:(4)喜爱做出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乐于向公众宣布自己的选择。第三阶段是行动。它包括:(6)按做出的选择行事;(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只有按要求完全经历了这三阶段七步骤才算真正澄清并获得了价值观。没有经过七步骤而表现出的愿望、兴趣、爱好、态度、情感、信念等被视为“价值观显示器”(value indicator)。价值观显示器只表明有升华为价值观的可能性,但如果条件不充分也可能停滞不动或被遗忘不再成为显示器了。每种价值观显示器都有常用的陈述关键词,教育者要留心掌握进而把这种不稳定的价值观促成为真正的价值观。
  价值澄清模式的理论功能可以产生八个方面的德育效果,具体有:“降低不良行为的强度和频率;减少反叛和骚乱行为;提高自我概念、自信心;具有较成熟的价值观;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浓厚;人际关系改善;缓和个人压力;师生关系改善。”[2]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优势
  1.强调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及思维的训练
  价值澄清法认为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人日益困惑,社会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因而它更加关注人们怎样获得价值而不是获得什么样的价值。“在我们看来,‘她如何获得价值观’这一问题比‘她获得了什么价值观’更为重要”,“我们不能教给儿童一套绝对的价值,但我们却能教给他们一些完好的东西,我们可以教给他们用来获得自己的价值的方法”[3]。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它反对道德灌输。它认为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选择出来的价值观,才更让学生珍爱和付诸行动,也更持久。它强调德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地位,重视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思维的训练,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通过有目的的科学的提示、问询、激励、提供信息资料等,使学生从参与价值观形成的活动中掌握分析、评价和选择的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向上的价值观。
  2.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价值澄清法在运作的过程中,非常强调以生活为中心,主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针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之老师方法灵活且具有开放性,使学生在思考、反省中做出选择、判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这就克服了传统德育抽象和脱离实际的弊端,因而具有实效性。价值澄清法根据西方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实际状况提供了具体而详实的策略和方法,因此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最常见的策略有价值澄清应答法、价值表填写法、价值延续体法等。
  上文中美国老师采用的价值澄清应答法是课堂中进行的一种主要价值澄清法,它要求教师运用一些巧妙的应答技术与学生一对一地随意交谈,激发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思考。这种对话不要求进行“硬性的”、对抗性的或不断深究的询问,而是“软性的”、随意的或激励性的。学生自愿参加,教师尊重个人的隐私权。[4]通过这种方法,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
  对是否让梨的问题孩子的心里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想让,有的不想让,想让与不想让也都有形形色色的理由,这实属人之常情。教师只引发孩子无忧无虑地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试图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也不暗示学生迎合教师的想法回答问题。问答的目的只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独立地做出决定。澄清问答的效力是有限的,它的作用不是要改变行为,而只是造成一种气氛。   德育强调的应该主要是个人的自身修养而非群体的行为规范,前者才是真正自觉的道德。法律是强制规范人们外部行为的,道德则是调理人们内心想法的。法律是“外向”的,德育是“内向”的,德育的重点在内不在外。内部的东西最容易做假,所以德育必须注意真实性。这就必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让孩子发表对德育案例的真实想法,让不同的意见互相碰撞,促进学生头脑中的“道德思考”,以便真正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德育必须启动学生真实的“道德思考”,否则就不会有实效。这种思考见效虽然比较慢,但是扎实。而那种只注重外表的“贯彻”式的德育,虽然见效快,却往往是“豆腐渣工程”。
  三、超越价值澄清理论的弊端
  价值澄清学派不主张灌输,不主张命令式地要求学生,甚至在学生出现明显的错误观点或行为时也不主张教育者干涉,相信学生会在错误挫折造成的后果中得到教益,由此明智起来做出正确的选择。显然价值澄清学派在重温卢梭“自然后果法”的旧梦。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用一个简单的比喻给予过批评:用儿童玩剃刀造成的后果来教育儿童付出的代价岂不太大了吗?教育者如果不在错误的方向上制止儿童,在实践中往往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这种放任式诱导的方法不利于儿童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降低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5]。
  德育决不能放任自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等于这些看法教师全都认可。教师应该有自己正确的立场,而且应该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是教师不应强迫学生赞成自己的看法,但引导作用不能放弃。上面故事中那位美国教师,这方面做得不够。毕竟谦让是一种美德,而所谓谦让,本质上是需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的。完全拒绝任何谦让,将走向彻底的利己主义,那就不需要道德了。上述几个孩子的说法,虽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有些自我中心,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的方式之一是不妨采纳苏格拉底式问答法,用反问或反驳让孩子们意识到各自思维的狭隘,帮助他们产生新的思想,实现德育的因材施教。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思路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把自己的做法归因于别人(因为他那样,所以我只好这样)而不愿面对自己的真实想法,逃避道德思考。教师的引导就是去掉外部因素,让他们考虑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这就是所谓“德育是内向的”。孩子们的狡猾就在于把思路向外引(这可能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成人也常常如此,就是诡辩),教师可以顽强地把他们的思路拉回来,引向反思自我,进行真正的道德思考。比如:
  第一个孩子拒绝让梨的理由是:“他吃什么东西都会剩下,我如果把大梨给他,他会剩很多,那不浪费了吗?”教师可以接着问:“你不给他吃大的,能帮助他改掉浪费的毛病吗?”再问:“如果他并没有浪费的毛病,你会让大梨给他吗?”
  第二个孩子拒绝让梨的理由是:“我拣大的吃,我爸爸妈妈才会高兴。”教师可以问:“如果你爸爸妈妈希望你表现得更懂礼让,你会让梨吗?”如果他给予肯定的答复,那说明这是一个顺从父母的孩子(是优点也是缺点),如果他仍然表示不让,那就继续问他:“到底是你爸爸妈妈不让你让梨还是你自己不想让呢?”
  第三个孩子拒绝让梨的理由是:“大孩子吃大的,小孩子吃小的,这样才公平。”教师可以接着问他:“如果你和一个比你大的孩子分梨,他上来就把大的拿走了,你觉得这样公平吗?”如果他承认这公平,那说明这孩子规则意识很强,是优点。如果他不承认,那就接着反问他:“你的公平是不是有两个标准呀?对自己一样,对别人另一样。”
  第四个孩子拒绝让梨的理由是:“我哥哥很坏,我当然不能把大梨让给他。”教师可以问他:“如果你哥哥说你也很坏,拒绝把大的分给你,他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第五个孩子自愿让梨的理由是:“我不爱吃梨,都送给他好啦。”教师可以告诉他:“既然你不爱吃,这就谈不到让不让的问题了。老师现在要问你的是,如果遇到你最喜欢吃的水果,你会把大的让给别人吗?”
  引导的基本原则是“引而不发”,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就是了,不要求他们一定得出某种结论,更不要立刻“统一”他们的思想。教师只是用引导打破孩子们的自我中心,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的责任只是顽强地引导学生向善,但不强迫他们向善,强迫必然造成虚伪。你讲谦让,这很好,我希望你这样;但是你若不愿谦让,也没什么,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就像公共汽车上让座一样,让座是“有道德”,不让座我也不说你“缺德”,这是自愿的事情。道德本质上应该是自愿的,不像法律和规章制度那样具有强制性。
  总之,尊重学生的选择但不放任,引导学生思考但不控制。正确的教育,火候其实是很难掌握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从美国版的“孔融让梨”看德育[EB/OL]http://xiaochunw.blog.sohu.com/197878168.html.
  [2]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3] [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邹绍清,方开学.论价值澄清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道德与文明,2006(6).
  [5] 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杨 子)
其他文献
把跳跳糖放在嘴里,过一两秒钟就会感觉到糖在嘴里四处跳动,十分神奇。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在制作跳跳糖时,要在热糖浆里加入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在糖里形成细小的高压气泡。糖块冷却之后会因释放压力而碎裂,但在碎片中仍含有高压气泡,通过放大镜就可以看到它们。  把跳跳糖放进嘴里后,糖接触唾液开始溶化,其中的高压二氧化碳就被釋放出来,然后就可以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了。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标志,是学校发展的遗传密码。校园网站已成为网络时代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某地八所教育行政部门直属中学为个案,从学校网站中的学校简介、网站内容分析、校园网站存在问题和校园网站的改进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探讨校园网站在宣传学校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学校文化 校园网站 学校精神 学校特色  学校文化体现学校精神和学校特色,与学校组织的前
默会认识论对文本解读的意义在于,“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焦点觉知,对文本语言的表达结构、写作思维、写作思路的意识是一种附带觉知”。所谓“附带觉知具有行为技能的决定性力量”,是指“对文本意义的获得,这种焦点觉知,必须通过对文本的写作思维的附带觉知才可能生成”。换句话讲,要想解读好文本,就不能一味地在文本意义——焦点觉知上滑行,而应该在具有决定性力量的写作思维——附带觉知的纬度上展开。  然而,事实上,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专业成长日益成为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通常的状态下,教师要想获得专业性的成长,途径无外乎两条:一条是接受学历后的职业培训,包括参加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等;一条是积极融入校本培训,诸如参加教研活动、教学沙龙等。对广大的一线普通教师而言,这两种方式固然能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又都具有明显的外部依存性,而没有充分激活自身的能动性。因此,找到一个结合点,寻求一条既有
举国上下万众瞩目的2006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已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各省各地的题目可谓异彩纷呈,综而观之,呈现出以下五大特性,笔者试图用例证的方法图解一番。    第一大特性:开放性    开放的国度、开放的时代、开放的视野……引领高考的作文题目不再拘禁于一时一事,而是洪阔高远,大气旷达。  这一点特性,首先表现为话题的开放。  如,北京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
摘 要  多元文化视角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排设计渗透着外国文化教育的思想,教科书的选文贯穿着外国文化教育的理念。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完善。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中语文 教科书 外国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国际教育大会的第78号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明确提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多元文化教育包括了为全体学习者
自2009年第10期《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刊发拙文《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吗》开始,至2012年第9期《教学与管理》刊发的《商品价值量计算的误区》为止,笔者撰写的五篇关于价值量计算的文字先后被教学期刊采用,其中四篇涉及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界定问题,旨在说明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与马克思价值理论中“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是一回事。最近,先后有三篇质疑笔者观点的文字
摘 要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要谈语文教育,必须要寻找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根,在“根”的寻找中获得语文教学的经验,并以此改良当前的语文教学,用“中国”的方式教我们自己的“中国语文”。“素读”在中国语文教育几千年的发展中应有所变化,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的高度,给“素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坚守与创新 素读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师大,在翻阅北师大参与制定的
一、 男孩被边缘化:事实还是假设  教育性别公正是教育公正诉求的重要维度,追求教育公正的实现,显然不能忽视教育中因性别差异带来的公正问题。多年以来,在女权主义的推动下,教育界一直在为实现处于弱势的女性教育的性别公正而孜孜追求着,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汗牛充栋。但近年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许多男孩已经成为当今基础教育领域容易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阴盛阳衰的现象日趋凸显,很多男孩在学校生活中越来越被悬置、压制
教材,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1]。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2],例题是教科书概念命题与习题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教材例题在数量、水平、风格和侧重点上的差异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科书的整体水平、风格和倾向,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纵观国内外文献,单独研究教科书例题功能的文献比较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