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ang89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进行唱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水平,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思想品德素质 文化素质 身心素质 创新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进行唱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水平,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现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孔子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具有教育功能和教化的力量。因为音乐不仅能给人愉悦的身心,而且是道德、理性和精神上的盛宴。所以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音乐作品来适时地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也是审美教育,只有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美内化在学生的心灵之中,使高尚的音乐通过其超凡脱俗的艺术美与学生对话、沟通、融合在一起时才会对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产生重大影响。
  二、在音乐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都相当狭窄。音乐教师有责任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提高文化素养,好的音乐不仅好听,而且具有文学性,既能打动人们的内心,又具有一定的精神容量和感染程度,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介绍作曲家的精神高度,某种音乐流派和某一时代所包含的文化精神,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渗透在学生的欣赏、唱奏之中,使学生身心浸泡在由音乐构成的良好文化氛围之中,从而成为具有博大深远、健康向上、人格高尚的文化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的人才。正如一曲高雅的旋律,很容易远离那种狭隘的庸俗,辨清什么是真正的文化,什么是泛文化或冒牌文化,音乐的鉴赏水平自然也会更上一层楼。
  三、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现化健康概念,是指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健康良好的状态,身体素质包括身体发育、运动技巧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等等。心理素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性格、意志品质和气质修养等而言,健康无论在身体还是精神方面都是一种美的要素。
   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感能够使人心情舒畅、肌肉放松、心律舒缓、机能协调,能够消除各种有害健康因素的干扰,促进有益于健康的生物化学物质的分泌,从而增强体质、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而音乐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让人愉快,让人听后心灵纯净,心平气和,在欣赏和唱奏后,可以为人们的身体心理带来旺盛的活力和饱满的精神力量,从而更利于热爱、鉴赏、创造美。如此循环,人们的身心会获得更大的健康。“要想欢,时戏班”,是一点也不错的,譬如在音乐的旋律中跑步、做健美操,都能让人们的身心在美感的享受中得到锻炼。所以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逐渐养成大方、自信、活泼、坚强的心理素质,产生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愉悦体验。
  四、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中学课堂中,许多教学内容特别是理科教学都存在着重视求同思维而忽略求异或发散思维的培养的问题,这种倾向使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及主动性的培养。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的只能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爱好者或者艺术家。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地学习音乐的方法,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而不是将技能技巧放在首位。如在教学《拍皮球》一课时,如果只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拍手,看看是几拍了,告诉学生什么是情绪演唱,课堂教学效果就可能不佳,原因一方面是只培养学生的单向思维,另一方面是方法陈旧落俗,使喜欢新奇的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为提高课堂效率,我先让学生自由学习,静静地仔细听音乐,然后用表情、动作等自有的方式表现出对音乐、情绪的体会和理解,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只见课堂上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有的用各种拍手、拍腿、拍肩、跺脚等动作为表现歌曲;有的高兴地做出各种拍球的姿势,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忽然在歌曲间奏时出现了敲打木头的声音,我定睛一看,原来有位同学用竖笛敲打木头椅子才发出这样的声音,其他同学随着我的目光都安静下来,看着这位同学然后看我的反应,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这时如果严厉批评的话,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会一下子消失,这时,我用惊喜的声音问这位同学:“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这个同学原本怯怯地看着我,现在看到我的反应就放心了,理直所壮地说:“那么欢快的音乐,让我想起皮球落地的声音,嘭嗵嘭嗵的,所以我用敲打的方法来为歌曲伴奏。”“好!音乐感觉真好,等歌曲学完了,你负责配伴奏!”这时教室里在片刻的宁静之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这堂课上,学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为歌曲配伴奏、有的手舞足蹈地指挥……音乐课的内容、形式、方法变得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实践证明,教师要多侧面、多层次地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感知、体验、表现与创造音乐美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感染和启迪,有效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1.选题背景  对高校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水平和社会服务的层次与范围,组织与教职工的关系、工作满意度和职工离职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因此,有效调动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避免教师管理中的盲区和失误,以及师资人才队伍的流失,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文献综述  2.1工作满意度研究概况。  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他所从
摘 要: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而且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障。当今社会,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原因,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意义,探讨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这对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 大学生团队精神 缺失 重要意义 培养途径    一、团队精神的基本概述  所谓团队精神
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钢琴基本弹奏能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加强对学生识谱能力、节奏、节拍、手指弹奏等方面的训练,以达到适应不同学生的练习方法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钢琴基本弹奏能力 培养    音乐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是一个特殊的分支,而钢琴弹奏能力又是音乐技能技巧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受地区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与学都产生一定的困难,这就对教师提出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引路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着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
摘 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作为施教主体的教师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做到:身教胜于言教,传递给学生榜样的力量;结合实践,教给学生明辨是非的标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主人翁的意识;恰当地给学生施加压力,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民主环境,培养学生轻松自主地成长。  关键词: 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方法 教师工作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好习惯是人在神经
摘 要: 美术教学要走出美术小天地,寻找跨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为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关键词: 美术综合素质 音乐 融会贯通    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使不同学科体系知识从分化走向整合,产生并发展了许多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所以“综合性”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美术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因此,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我们作为历史的传承者——教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相应发展,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且认真深思的。  中国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指导”恰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具有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