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尤其是电力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公有制工业,还是私有制的工业,无论是居民个人还是个体工商户,都通过电力带动了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电力系统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对于供电的安全性和质量性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所以,电力技术的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电力系统调度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
所谓的智能电网,国际上(如美国电力科学研究所)是这样定义的: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进行全面的监控,然后把监控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理,最后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探讨,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优化管理。而智能电网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就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将发电、输电、配电以及供电设备与能源用户的各种电器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终端控制对电能的供应进行精准的控制及实时的全面监控。
1、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
1.1、通信系统与参数量测技术
智能电网实现高效调度依托于双向集成的通信系统,在建立开放的通信架构,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后,智能电子设备、控制中心、传感器、应用系统将会被高效连接实现信息高速传输以及监测与校正。参数量测技术则是将所获取数据转化为数据信息进而提供给智能电网其他部门使用。参数量测技术要开发出新型多功能的表计与软件系统,如智能固态表计取代电磁表计,不仅对电量电费做统计,还进行电力高峰及费率的运算,或开发新的程序与软件系统对相位关系、设备运行参数、线路负荷、线路设备故障等数据进行更为全面的综合分析,推动电力调度工作的高效化、精确化。
1.2、一体化智能应用与模型管理技术
一体化智能应用是智能分析与决策应用的基础,其功能包括实时监控与预警、动态监视、电网分析、负荷预测、综合智能告警、在线安全稳定分析、调度计划和安全校核等调度一体化和调控一体化功能,还可以实现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日前和实时调度计划等电网运行控制功能,其中一体化模型管理技术与智能可视化技术对这些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模型、图像、数据库等信息资料是进行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应用建设与模型管理的基础。
稳态动态等数据的存储、读取、分析,可视化对象的信息传递,能源接入以及意外情况的防御调度等都需要先进的一体化模型管理技术来进行调控。
1.3、电网实时动态监测与预警技术
电网实时动态监测是在全球定位系统的相量测量单元(PMU)的成功研制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的,在电力系统运行工作时应用广域网的动态测量技术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坐标轴收集到大量电力系统准确的动态与稳态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与数据有效地整理与记录再将其传输到下一级数据系统或分析模型中,进行参数辨识、电网扰动分析或低频震荡分析,从而对电网运行状况做出判断。
实现了动态监测,可以再在此基础上运用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将运行状况信息系统发送给相关调度决策人员,完成预警工作,紧急情况下完成控制辅助决策工作。
例如在发生严重外部灾害时,可通过研究外部灾害信息,采用调度防御技术进行有效預测与调整,减轻外部灾害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1.4、电网经济运行与智能优化技术
实现电网经济运行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目标与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在线分析技术应用以及电力系统输变电原件选取上就要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以及组合时如何发挥出最大功效。要积极运用经济负载参数计算选择运行指标统一的书店线路与变压器,并运用在线电网的网损计算系统进行实施信息流分析以进行降低网损的调控,无论是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的调控还是智能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AVC系统的经济调控,都是依据电网与机械的特性,实现功率或电压的有效管理。
关于智能优化,则可以通过以上系统的运行对电网经济状况做出判断,并运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电网运行与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效促进电网的经济运行。
2、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若干问题思考
2.1、智能调度的需求分析
智能调度的需求主要是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其功能是保障电网有序、安全、稳定地运行。概括说来,其需求涵盖了监视庞杂的电网系统各级运行稳态及动态,提供对电网各项设施及措施的分析、计算、评估及报警功能、对调度人员进行考核和培养等功能。
2.2、智能调度系统设计方向
在智能调度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几个因素:以调度应用为重点。要明确“技术为应用服务”这一出发点;基于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来进行。要明确对现有系统优化的目的,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要顺应电网的发展趋势。要准确分析未来电网的运行架构和特点,同时兼顾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关乎环境、安全、经济等相关问题因素。
2.3、对于智能调度的技术要求
首先要考虑到维护成本。在兼容行业标准和业务的连续性上动脑筋,在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上入手,以达到高水准的互操作性和高频的软件模块应用,其运行架构的各平台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要强,要同时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2.4、关于智能调度的研究模式
目前关于智能调度的研究模式主要有两种:从外入内的模式。此类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研”“商”合作式模式。其特点是具备新颖的开发思路,研发取得进展后再由电网公司投入使用;自主开发模式。此类模式是电网运营商在电网运行中,针对已有系统的特点及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改造及优化。
3、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3.1、逐步实现简单化,数字化,提高调度效率
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力技术逐步实现数字化,电力的质量在提高的同时,调度效率也在提高。很多区域的电网将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让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从规范、管理、设计到运行和维护都落实到位,提高整个电力调度流程的高效。
3.2、逐步实现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和计数据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供电数据方面,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信息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更好的监管控制互通,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一些违规用电的行为,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协作帮助,供电单位就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3.3、逐步实现智能化,优化电力调整
针对整个电力调度过程中不够精确,调整度有时会出现偏差现象,自动化系统能够智能化调整,提高了调度的效率。智能化调度是对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心进行扩展与延伸,强化电力调度人员对整个调度工作的管理和控制,结合整个智能调度技术中的各项分级系统,比如说,紧急控制系统、恢复控制系统、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等,进而保障整个电力的稳定、安全、优质运行,在今后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上有着十分广阔的运用前景。
总言之,目前智能电网正在兴起,也因而引发了新一轮电力工业界的革命浪潮,智能调度是当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升级产品,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工作方面还需深入研究开发。智能调度中心是智能调度的灵魂,支撑其的平台需要从数据流的角度进行探究,调度业务的需求体现在高级功能的应用上。我们还要考虑到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为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家武,赵世德,刘静,刘玲,于玺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5:231.
[2]马宇.智能电网调度关键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169.
[3]李月月.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252.
[4]李伟.浅谈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J].电子世界,2014,17:46.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
所谓的智能电网,国际上(如美国电力科学研究所)是这样定义的: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进行全面的监控,然后把监控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理,最后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探讨,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优化管理。而智能电网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就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将发电、输电、配电以及供电设备与能源用户的各种电器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终端控制对电能的供应进行精准的控制及实时的全面监控。
1、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
1.1、通信系统与参数量测技术
智能电网实现高效调度依托于双向集成的通信系统,在建立开放的通信架构,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后,智能电子设备、控制中心、传感器、应用系统将会被高效连接实现信息高速传输以及监测与校正。参数量测技术则是将所获取数据转化为数据信息进而提供给智能电网其他部门使用。参数量测技术要开发出新型多功能的表计与软件系统,如智能固态表计取代电磁表计,不仅对电量电费做统计,还进行电力高峰及费率的运算,或开发新的程序与软件系统对相位关系、设备运行参数、线路负荷、线路设备故障等数据进行更为全面的综合分析,推动电力调度工作的高效化、精确化。
1.2、一体化智能应用与模型管理技术
一体化智能应用是智能分析与决策应用的基础,其功能包括实时监控与预警、动态监视、电网分析、负荷预测、综合智能告警、在线安全稳定分析、调度计划和安全校核等调度一体化和调控一体化功能,还可以实现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日前和实时调度计划等电网运行控制功能,其中一体化模型管理技术与智能可视化技术对这些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模型、图像、数据库等信息资料是进行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应用建设与模型管理的基础。
稳态动态等数据的存储、读取、分析,可视化对象的信息传递,能源接入以及意外情况的防御调度等都需要先进的一体化模型管理技术来进行调控。
1.3、电网实时动态监测与预警技术
电网实时动态监测是在全球定位系统的相量测量单元(PMU)的成功研制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的,在电力系统运行工作时应用广域网的动态测量技术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坐标轴收集到大量电力系统准确的动态与稳态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与数据有效地整理与记录再将其传输到下一级数据系统或分析模型中,进行参数辨识、电网扰动分析或低频震荡分析,从而对电网运行状况做出判断。
实现了动态监测,可以再在此基础上运用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将运行状况信息系统发送给相关调度决策人员,完成预警工作,紧急情况下完成控制辅助决策工作。
例如在发生严重外部灾害时,可通过研究外部灾害信息,采用调度防御技术进行有效預测与调整,减轻外部灾害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1.4、电网经济运行与智能优化技术
实现电网经济运行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目标与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在线分析技术应用以及电力系统输变电原件选取上就要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以及组合时如何发挥出最大功效。要积极运用经济负载参数计算选择运行指标统一的书店线路与变压器,并运用在线电网的网损计算系统进行实施信息流分析以进行降低网损的调控,无论是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的调控还是智能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AVC系统的经济调控,都是依据电网与机械的特性,实现功率或电压的有效管理。
关于智能优化,则可以通过以上系统的运行对电网经济状况做出判断,并运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电网运行与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效促进电网的经济运行。
2、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若干问题思考
2.1、智能调度的需求分析
智能调度的需求主要是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其功能是保障电网有序、安全、稳定地运行。概括说来,其需求涵盖了监视庞杂的电网系统各级运行稳态及动态,提供对电网各项设施及措施的分析、计算、评估及报警功能、对调度人员进行考核和培养等功能。
2.2、智能调度系统设计方向
在智能调度系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几个因素:以调度应用为重点。要明确“技术为应用服务”这一出发点;基于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来进行。要明确对现有系统优化的目的,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要顺应电网的发展趋势。要准确分析未来电网的运行架构和特点,同时兼顾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关乎环境、安全、经济等相关问题因素。
2.3、对于智能调度的技术要求
首先要考虑到维护成本。在兼容行业标准和业务的连续性上动脑筋,在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上入手,以达到高水准的互操作性和高频的软件模块应用,其运行架构的各平台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要强,要同时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2.4、关于智能调度的研究模式
目前关于智能调度的研究模式主要有两种:从外入内的模式。此类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研”“商”合作式模式。其特点是具备新颖的开发思路,研发取得进展后再由电网公司投入使用;自主开发模式。此类模式是电网运营商在电网运行中,针对已有系统的特点及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改造及优化。
3、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3.1、逐步实现简单化,数字化,提高调度效率
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力技术逐步实现数字化,电力的质量在提高的同时,调度效率也在提高。很多区域的电网将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让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从规范、管理、设计到运行和维护都落实到位,提高整个电力调度流程的高效。
3.2、逐步实现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和计数据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供电数据方面,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信息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更好的监管控制互通,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一些违规用电的行为,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协作帮助,供电单位就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3.3、逐步实现智能化,优化电力调整
针对整个电力调度过程中不够精确,调整度有时会出现偏差现象,自动化系统能够智能化调整,提高了调度的效率。智能化调度是对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心进行扩展与延伸,强化电力调度人员对整个调度工作的管理和控制,结合整个智能调度技术中的各项分级系统,比如说,紧急控制系统、恢复控制系统、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等,进而保障整个电力的稳定、安全、优质运行,在今后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上有着十分广阔的运用前景。
总言之,目前智能电网正在兴起,也因而引发了新一轮电力工业界的革命浪潮,智能调度是当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升级产品,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工作方面还需深入研究开发。智能调度中心是智能调度的灵魂,支撑其的平台需要从数据流的角度进行探究,调度业务的需求体现在高级功能的应用上。我们还要考虑到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为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家武,赵世德,刘静,刘玲,于玺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5:231.
[2]马宇.智能电网调度关键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169.
[3]李月月.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252.
[4]李伟.浅谈智能电网调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J].电子世界,2014,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