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新高考、新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本文通过构建宏观历史架构,合理整合教材,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又能使学生形成历史逻辑次序;运用史学研究成果,从微观视角切入,以小见大,使学生自主感知历史的逻辑性;利用创新的教学形式,适当进行教学留白,使学生内化历史思维。
关键词:历史思维;北洋军阀;历史架构;教材整合;教学留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我们国家面对新形势之下深化改革的时期,教育领域也开始着手改革。这次高考教育改革从考试形式到教程再到评价体系,层层推进,实现制度与内容的完美契合。面临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根据新高考评价体系也要转变其教学范式和方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须落脚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师与学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形成的一种历史思维能力。笔者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例,简要论述“历史思维”养成问题。不当之处,望各家指正。
一、构建宏观历史架构,合理整合教材
2019年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在山东省已启用两年,分上下两册,分别囊括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总体内容容量偏大,涵盖面较广,知识点相对庞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作为面面俱到,“整合”成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材整合的过程中,理应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并以此为主线,厘清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隶属《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二课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正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阶段,承接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在材料整合的过程中,宏观上把握历史脉络的同时注重阶段特征;用微观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脉动节奏,从而达到历史思维的养成。
在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进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明确本课的主题为“新文化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则为新文化运动展开作背景。明确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便于学生初步形成知识架构,无形中培养逻辑思维。
二、运用史料研究成果培养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的养成,并非教师单方面的输入,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其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关于北洋军阀的相关研究,自改革开放之后才日益增多,其角度也开始走向多元,不应局限于“政局黑暗、外交屈辱”的传统视角,应“回归民国北京政府的历史本位,按照时空联系,如实地展现原貌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并能够透过表象揭示内在的联系”。由于本课涵盖领域过多,因此笔者欲以史学研究成果为视角,以教材为依托,直观展现北洋军阀的外交和经济政策,使学生在感知历史发展的动态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
材料一 宣战布告称,所有以前中国与德、奥所订条约以及中德、中奥有关国际条款、协议,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其中包括《中德通商条约》、《中德善后章程》、《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中奥条约》,以及《辛丑条约》中德奥的部分等等。
材料二 日本以帮助中国对德作战为借口,于1918年5月与段祺瑞政府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为日本增强对中国军队的控制,以及在中国境内更多地方驻扎军队提供法律依据。展示以上两则史料,抛出问题——“北洋政府参战的目的何在?是否能如愿?”。在此过程中,既使直观看到北洋军阀意图争取主权的努力,又能深切体会“北洋军阀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深化思考,传统的观点中北洋军阀也大多数带着“黑暗”这一标签,是否事实既是如此?进一步从经济角度展开讨论。
材料一 据统计,从1912年—1916年间,北京政府颁布有关发展事业的条例、章程、细则等达86项之多……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等等。
材料二 由于统一的政治体系难以建立,军阀又因派系分割而互不统属,挪用经济建设资金作为军费可以说是司空见惯……除山西、东北等少数地区之外,预征和摊派土地税加快了农民和中小地主的破产速度,成为造成广大农民参加国民革命军的根本经济原因。
在军阀混战之际,整个经济也在其榨取中推动发展。加之当时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1916年到1928年的中国在工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长足发展。通过展示不同角度的史料或材料,促使学生敢于质疑,不再一味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是从诸多材料中找寻自己的视角,形成自己的历史逻辑思维。
三、适当进行教学留白,内化历史思维
当教师向学生展示多角度史料或材料之时,不能固化视角或范围,而是给予學生独立形成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适当进行教学留白,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既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要紧扣教材架构,促使学生形成的历史思维达到内化的效果。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以上述材料设置问题情景,“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描绘出你眼中的‘北洋大时代’并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相比较传统学术观点中“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的构想。以学生为主体,适当的教学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内化历史思维,还能完成 “价值导向”,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结语
伴随着新高考改革不断深化,高中历史的学科性特点日益明显。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紧跟改革的步伐,不断摄入历史研究中新鲜的血液,不断丰富自身,用丰厚的底蕴、宽广的视野向学生呈现历史学科魅力,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湖北武汉人民出版社,1983。
[3]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中华书局,2009。
[4]蒋其君、章文静:《纲要式历史教科书备课刍议——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例》,《历史教学》(上月刊)2020年第7期。
关键词:历史思维;北洋军阀;历史架构;教材整合;教学留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我们国家面对新形势之下深化改革的时期,教育领域也开始着手改革。这次高考教育改革从考试形式到教程再到评价体系,层层推进,实现制度与内容的完美契合。面临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根据新高考评价体系也要转变其教学范式和方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须落脚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师与学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形成的一种历史思维能力。笔者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例,简要论述“历史思维”养成问题。不当之处,望各家指正。
一、构建宏观历史架构,合理整合教材
2019年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在山东省已启用两年,分上下两册,分别囊括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总体内容容量偏大,涵盖面较广,知识点相对庞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作为面面俱到,“整合”成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材整合的过程中,理应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并以此为主线,厘清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隶属《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二课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正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阶段,承接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在材料整合的过程中,宏观上把握历史脉络的同时注重阶段特征;用微观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脉动节奏,从而达到历史思维的养成。
在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进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明确本课的主题为“新文化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则为新文化运动展开作背景。明确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便于学生初步形成知识架构,无形中培养逻辑思维。
二、运用史料研究成果培养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的养成,并非教师单方面的输入,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其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关于北洋军阀的相关研究,自改革开放之后才日益增多,其角度也开始走向多元,不应局限于“政局黑暗、外交屈辱”的传统视角,应“回归民国北京政府的历史本位,按照时空联系,如实地展现原貌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并能够透过表象揭示内在的联系”。由于本课涵盖领域过多,因此笔者欲以史学研究成果为视角,以教材为依托,直观展现北洋军阀的外交和经济政策,使学生在感知历史发展的动态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
材料一 宣战布告称,所有以前中国与德、奥所订条约以及中德、中奥有关国际条款、协议,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其中包括《中德通商条约》、《中德善后章程》、《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中奥条约》,以及《辛丑条约》中德奥的部分等等。
材料二 日本以帮助中国对德作战为借口,于1918年5月与段祺瑞政府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为日本增强对中国军队的控制,以及在中国境内更多地方驻扎军队提供法律依据。展示以上两则史料,抛出问题——“北洋政府参战的目的何在?是否能如愿?”。在此过程中,既使直观看到北洋军阀意图争取主权的努力,又能深切体会“北洋军阀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深化思考,传统的观点中北洋军阀也大多数带着“黑暗”这一标签,是否事实既是如此?进一步从经济角度展开讨论。
材料一 据统计,从1912年—1916年间,北京政府颁布有关发展事业的条例、章程、细则等达86项之多……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等等。
材料二 由于统一的政治体系难以建立,军阀又因派系分割而互不统属,挪用经济建设资金作为军费可以说是司空见惯……除山西、东北等少数地区之外,预征和摊派土地税加快了农民和中小地主的破产速度,成为造成广大农民参加国民革命军的根本经济原因。
在军阀混战之际,整个经济也在其榨取中推动发展。加之当时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1916年到1928年的中国在工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长足发展。通过展示不同角度的史料或材料,促使学生敢于质疑,不再一味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是从诸多材料中找寻自己的视角,形成自己的历史逻辑思维。
三、适当进行教学留白,内化历史思维
当教师向学生展示多角度史料或材料之时,不能固化视角或范围,而是给予學生独立形成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适当进行教学留白,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既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要紧扣教材架构,促使学生形成的历史思维达到内化的效果。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以上述材料设置问题情景,“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描绘出你眼中的‘北洋大时代’并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相比较传统学术观点中“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的构想。以学生为主体,适当的教学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内化历史思维,还能完成 “价值导向”,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结语
伴随着新高考改革不断深化,高中历史的学科性特点日益明显。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紧跟改革的步伐,不断摄入历史研究中新鲜的血液,不断丰富自身,用丰厚的底蕴、宽广的视野向学生呈现历史学科魅力,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湖北武汉人民出版社,1983。
[3]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中华书局,2009。
[4]蒋其君、章文静:《纲要式历史教科书备课刍议——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例》,《历史教学》(上月刊)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