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上小学不用教科书,做作业是写大论文,有时还需要写一份家谱完成老师的作业。儿子喜欢上学,丈夫也深深迷上了这种教学。
我们家在美国已经居住多年。儿子乔丰也从一个活蹦乱跳、不谙世事的小孩子长大成了身高五尺六的大男生。从他唇边一圈细细的小绒毛到他一脸的机灵劲儿,无不让我喜从心上来。在他这些年的种种变化中,最让人欣慰的莫过于他对学校由怀疑到信任,再到喜欢。在美国,他体会到和国内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
上小学不用教科书
其实,刚搬到美国,我和丈夫送他到新家附近的小学去读书时,心里很是忐忑。
我们眼中是一幅“可怕”的景象:有的班级学生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有的正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下午,不到三点,哗啦啦小家伙们全都放学回家了。
犹豫着将孩子交给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再从孩子“充实”的书包翻出中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还没开口,对方就说道:“严小姐,六年级以前,您孩子不用学数学了。而且,我们不用教科书。”她一脸的善意微笑,态度温文尔雅。我却蒙了。
得了“特赦令”,以后孩子果然欢天喜地背着空瘪瘪的书包去上学。可我记得自己一年级开始就背上了沉沉、鼓鼓的书包,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一个比一个大……仿佛“知识”的重量也随之增加。即使现在,国内的孩子也和我当初没什么两样。
乔丰这叫上学吗?没有教科书!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逮着儿子问他上学的感觉,他嘻嘻笑着:很好啊!问他为什么,他说:自由啊!我差点呛住。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的,总是多!
跟丈夫抱怨美国学校的“荒唐”,他却不以为然:你以为让孩子一本本地啃参考书、教科书,他就成才了?我看国内小孩看书变近视眼的比竞赛得金牌的,多几倍不止!
我不说话了。
小学生写大论文——带着兴趣思考
没有教科书,儿子的英语依然长进了──看来,在学校也不尽是玩闹。但真正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儿子写“学术论文”。
在美国读了一年书,儿子对图书馆有了很深的爱好,有时候还背回一大书包。他闷在自己的房间,打开计算机,像个小“大学教授”有模有样地做着研究。
有一次,我凑近看孩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么大的题目,谁布置的?”
儿子一脸不知天高地厚的坦然:“老师说我们是移民来美国的,每个同学要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晚上睡觉时我告诉了丈夫,他大喜过望:“咱孩子年纪这么小,就要做论文了!”
几天后,儿子成功完成作业,打印出来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他还把这篇文章分出章节,末尾列出参考书目。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二十六岁。
他充满期待地等着我的评语,丈夫在一旁先嚷开了:“不错!不错!肯定得高分。”儿子小嘴一撇,很是不屑:“我们老师从来不评分,只评级,还写评语。”
我便问:“那你希望得几级?”他辛辛苦苦写出论文,似乎自己也比较满意,应该指望评A吧?
不料,儿子回答:“无所谓。”
我真正感觉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六年级快结束时,儿子的“毕业论文”与“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每个问题都没有定论。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个的设问,引导着孩子们去进行某些方面的思考,关于人类的命运,关于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不在乎答案是否正确。
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儿子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如何去寻找答案。有一天我和他争论豹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次日他就找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这种动物生活的录像带,说服了我。
“家谱”风波
正当我们习惯孩子每次做作业,都不得不埋头阅读大量书籍时,一个别出心裁的题目,再次引发我们的思考:
制作你的家谱: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
丈夫大为感叹:这是在培养“寻根”意识呀。别忘了祖宗,别忘了“你从哪里来”!
这已不是一家三口能够完成的题目,我们联系了国内的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行动起来我才发现,中国的家谱记男不记女,家族的女性稍早一点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以XX氏记之,到嫁出去就“消失”了。而且,全部没有生卒年份,男性也只有姓名。幸亏儿子的爷爷健在,八十老翁凭记忆一个个推算出是咸丰多少年、道光多少年、光绪多少年……因为儿子想在班上“秀”一把,所以不用把这些中国传统式纪年转换成公元年份,不然,工程还要庞大。
儿子“极富中国特色”的作业果然赢得了老师的称赞。老师甚至试图结结巴巴地念那些拗口的中国名字……把儿子乐得!
儿子在美国读书的这些年,我领教了什么是创造性教育。而丈夫,已经开始渴望充当儿子的助手。完成那些作业,已经成为最令他着迷的游戏!
这次之后,我找了个机会拜访儿子的老师,提出我的疑问:这些难度极大的论题,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硕士生的考博试题了吧?
老师笑着回答:“是,也不是。有些能力最好从小培养。我知道中国教育中至少有十年时间花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可是没有利用,对它们的记忆只能维持很短时间。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寻找所需要的东西,再进行综合和创造,比让他们记住大量的知识,更容易使他们变得聪明。”
我们家在美国已经居住多年。儿子乔丰也从一个活蹦乱跳、不谙世事的小孩子长大成了身高五尺六的大男生。从他唇边一圈细细的小绒毛到他一脸的机灵劲儿,无不让我喜从心上来。在他这些年的种种变化中,最让人欣慰的莫过于他对学校由怀疑到信任,再到喜欢。在美国,他体会到和国内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
上小学不用教科书
其实,刚搬到美国,我和丈夫送他到新家附近的小学去读书时,心里很是忐忑。
我们眼中是一幅“可怕”的景象:有的班级学生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有的正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下午,不到三点,哗啦啦小家伙们全都放学回家了。
犹豫着将孩子交给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再从孩子“充实”的书包翻出中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还没开口,对方就说道:“严小姐,六年级以前,您孩子不用学数学了。而且,我们不用教科书。”她一脸的善意微笑,态度温文尔雅。我却蒙了。
得了“特赦令”,以后孩子果然欢天喜地背着空瘪瘪的书包去上学。可我记得自己一年级开始就背上了沉沉、鼓鼓的书包,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一个比一个大……仿佛“知识”的重量也随之增加。即使现在,国内的孩子也和我当初没什么两样。
乔丰这叫上学吗?没有教科书!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逮着儿子问他上学的感觉,他嘻嘻笑着:很好啊!问他为什么,他说:自由啊!我差点呛住。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的,总是多!
跟丈夫抱怨美国学校的“荒唐”,他却不以为然:你以为让孩子一本本地啃参考书、教科书,他就成才了?我看国内小孩看书变近视眼的比竞赛得金牌的,多几倍不止!
我不说话了。
小学生写大论文——带着兴趣思考
没有教科书,儿子的英语依然长进了──看来,在学校也不尽是玩闹。但真正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儿子写“学术论文”。
在美国读了一年书,儿子对图书馆有了很深的爱好,有时候还背回一大书包。他闷在自己的房间,打开计算机,像个小“大学教授”有模有样地做着研究。
有一次,我凑近看孩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么大的题目,谁布置的?”
儿子一脸不知天高地厚的坦然:“老师说我们是移民来美国的,每个同学要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晚上睡觉时我告诉了丈夫,他大喜过望:“咱孩子年纪这么小,就要做论文了!”
几天后,儿子成功完成作业,打印出来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他还把这篇文章分出章节,末尾列出参考书目。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二十六岁。
他充满期待地等着我的评语,丈夫在一旁先嚷开了:“不错!不错!肯定得高分。”儿子小嘴一撇,很是不屑:“我们老师从来不评分,只评级,还写评语。”
我便问:“那你希望得几级?”他辛辛苦苦写出论文,似乎自己也比较满意,应该指望评A吧?
不料,儿子回答:“无所谓。”
我真正感觉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六年级快结束时,儿子的“毕业论文”与“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每个问题都没有定论。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个的设问,引导着孩子们去进行某些方面的思考,关于人类的命运,关于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不在乎答案是否正确。
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儿子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如何去寻找答案。有一天我和他争论豹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次日他就找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这种动物生活的录像带,说服了我。
“家谱”风波
正当我们习惯孩子每次做作业,都不得不埋头阅读大量书籍时,一个别出心裁的题目,再次引发我们的思考:
制作你的家谱: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
丈夫大为感叹:这是在培养“寻根”意识呀。别忘了祖宗,别忘了“你从哪里来”!
这已不是一家三口能够完成的题目,我们联系了国内的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行动起来我才发现,中国的家谱记男不记女,家族的女性稍早一点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以XX氏记之,到嫁出去就“消失”了。而且,全部没有生卒年份,男性也只有姓名。幸亏儿子的爷爷健在,八十老翁凭记忆一个个推算出是咸丰多少年、道光多少年、光绪多少年……因为儿子想在班上“秀”一把,所以不用把这些中国传统式纪年转换成公元年份,不然,工程还要庞大。
儿子“极富中国特色”的作业果然赢得了老师的称赞。老师甚至试图结结巴巴地念那些拗口的中国名字……把儿子乐得!
儿子在美国读书的这些年,我领教了什么是创造性教育。而丈夫,已经开始渴望充当儿子的助手。完成那些作业,已经成为最令他着迷的游戏!
这次之后,我找了个机会拜访儿子的老师,提出我的疑问:这些难度极大的论题,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硕士生的考博试题了吧?
老师笑着回答:“是,也不是。有些能力最好从小培养。我知道中国教育中至少有十年时间花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可是没有利用,对它们的记忆只能维持很短时间。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寻找所需要的东西,再进行综合和创造,比让他们记住大量的知识,更容易使他们变得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