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沪市牛熊市的分析要素较多,出发角度也各有千秋,本文以沪市以一周交易时间为出发点,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沪市牛熊市的转化在一周交易时间下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沪市 星期效应 探讨
一、概述
星期效应即一周内存在某一交易日的平均收益率或波动水平明显不同于其他交易日。这与市场有效的假设相悖,但对星期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政府或者上市公司选择交易日公布信息,也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理性的资产投资,优化投资组合。
二、分析背景
最早研究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的是Kelly(1930),此后Cross(1973)French(1980)对纽约证券市场的星期效应的检验引起大家注意,对股市星期效应的研究就大规模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股市中存在某种形式的星期效应,亚太地区的一些新型股市如香港,新加坡等则存在不同形式的星期效应。
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中国的股票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上海、深圳股市是否也存在着星期效应,学者们做了一定的研究。在对日历效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市场的不同和样本期的不同,研究结论也不一致。俞乔(1994)[3]研究了沪深两市从开业到1994年4月17日的星期效应,他的研究结果是沪深两市星期一的收益率最低且都为负数,随后渐增至星期四达到最高,星期五又有所回落。戴国强和陆蓉(1999)[4]对1993年1月3日至1998年12月4日这六年间的沪深股市的周末效应分别进行了检验,并对样本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统计处理,发现上海股市不存在星期效应,深圳股市存在显著为正的星期五和显著为负的星期一效应。严太华,孟卫东,杨杰(2000)[5,6]单独对上海股市星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样本区间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段检验,在总体均势下不同阶段的星期效应又有所不同。奉立城(2000)[7]对沪深股市1992年6月1日到1998年6月30日的平均收益率做了强检验和弱检验,发现上海股市在强弱检验下均存在显著为负的“星期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星期五效应”,而深圳股市只有在弱检验下才存在,他认为上海股市比深圳股市更无效,但他仅仅用了普通最小二乘的方法,结果缺乏可信性。陈超和钱苹(2002)[8]选取1992年到1996年、1997年到1999年(1996年底实行涨跌停板制)的上证综合A股指数、B股指数和深证综合A股指数、B股指数,运用一元回归线性模型和稳健性检验得出中国股市的星期效应是很偶然的现象以及从星期效应来判断金融市场是否有效缺乏可信性结论。陈雄兵和张宗成(2008)[9]认为在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下,星期效应的存在是合理的,并基于修正GARCH模型对沪深两市收益率及波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沪深两市的收益率(最大值与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星期二和星期四)表现一致而波动性却不一致。
三、具体分析
限于篇幅,本文只从结论进行分析,星期一的系数最大且为正数,星期三的系数低于星期一且都为正数,星期二与星期四的系数为负,且星期四的系数最小。这与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除表现为星期一收益率最大外,其余不相符合。检验结果表明,星期一的系数显著(1%显著水平下),星期三的系数为显著(10%显著水平下),綜上对于全样本存在正的周一效应。
而对于2006年~2010年每年的周末效应检验来说,均表现为作为基底的星期五的系数最小,但都不显著;而且除了2008外,均表现为星期一的系数最大(2008年为星期三)且2006年、2007年、2009年星期一的系数分别在10%、10%、1%下显著。
在牛市下除作为基底的星期五外,其他交易日的系数都为正,其中星期一的系数最大,其次是星期三。与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除表现为星期一收益率最大外,其余不相符合。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星
【关键词】沪市 星期效应 探讨
一、概述
星期效应即一周内存在某一交易日的平均收益率或波动水平明显不同于其他交易日。这与市场有效的假设相悖,但对星期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政府或者上市公司选择交易日公布信息,也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理性的资产投资,优化投资组合。
二、分析背景
最早研究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的是Kelly(1930),此后Cross(1973)French(1980)对纽约证券市场的星期效应的检验引起大家注意,对股市星期效应的研究就大规模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股市中存在某种形式的星期效应,亚太地区的一些新型股市如香港,新加坡等则存在不同形式的星期效应。
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中国的股票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上海、深圳股市是否也存在着星期效应,学者们做了一定的研究。在对日历效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市场的不同和样本期的不同,研究结论也不一致。俞乔(1994)[3]研究了沪深两市从开业到1994年4月17日的星期效应,他的研究结果是沪深两市星期一的收益率最低且都为负数,随后渐增至星期四达到最高,星期五又有所回落。戴国强和陆蓉(1999)[4]对1993年1月3日至1998年12月4日这六年间的沪深股市的周末效应分别进行了检验,并对样本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统计处理,发现上海股市不存在星期效应,深圳股市存在显著为正的星期五和显著为负的星期一效应。严太华,孟卫东,杨杰(2000)[5,6]单独对上海股市星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样本区间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段检验,在总体均势下不同阶段的星期效应又有所不同。奉立城(2000)[7]对沪深股市1992年6月1日到1998年6月30日的平均收益率做了强检验和弱检验,发现上海股市在强弱检验下均存在显著为负的“星期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星期五效应”,而深圳股市只有在弱检验下才存在,他认为上海股市比深圳股市更无效,但他仅仅用了普通最小二乘的方法,结果缺乏可信性。陈超和钱苹(2002)[8]选取1992年到1996年、1997年到1999年(1996年底实行涨跌停板制)的上证综合A股指数、B股指数和深证综合A股指数、B股指数,运用一元回归线性模型和稳健性检验得出中国股市的星期效应是很偶然的现象以及从星期效应来判断金融市场是否有效缺乏可信性结论。陈雄兵和张宗成(2008)[9]认为在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下,星期效应的存在是合理的,并基于修正GARCH模型对沪深两市收益率及波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沪深两市的收益率(最大值与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星期二和星期四)表现一致而波动性却不一致。
三、具体分析
限于篇幅,本文只从结论进行分析,星期一的系数最大且为正数,星期三的系数低于星期一且都为正数,星期二与星期四的系数为负,且星期四的系数最小。这与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除表现为星期一收益率最大外,其余不相符合。检验结果表明,星期一的系数显著(1%显著水平下),星期三的系数为显著(10%显著水平下),綜上对于全样本存在正的周一效应。
而对于2006年~2010年每年的周末效应检验来说,均表现为作为基底的星期五的系数最小,但都不显著;而且除了2008外,均表现为星期一的系数最大(2008年为星期三)且2006年、2007年、2009年星期一的系数分别在10%、10%、1%下显著。
在牛市下除作为基底的星期五外,其他交易日的系数都为正,其中星期一的系数最大,其次是星期三。与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除表现为星期一收益率最大外,其余不相符合。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