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运”折射观念变迁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dma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备特产,反复检查行囊,准备奔往远方——以往,做这些事情的都是回家过年的孩子,而现在则有更多长辈准备前往异乡;在忙碌的车站、机场,一些年轻人翘首以盼,他们不是乘客,而是在等着父母风尘仆仆的身影……
  春节临近,有关“反向春运”的话题又热闹了起来。
  “反向春运”是这两年才有的新词汇,指的是年轻人春节不回家,而是将老家的父母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这种“操作”其实早已有之,但近年颇有流行之势,存在感陡然提高,甚至媒体已将其与“新风尚”等词汇联系在了一起。
  “反向春运”为什么会出现?如果将镜头对准一个个家庭,可发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父母体谅职场新人来回奔波;有的举全家之力在城市置业,在新家过年也属自然而然;有新手爸妈孩子太小不便出远门,干脆把老人接过来……不过,如果将镜头拉到全景,“反向春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还是有共同的驱动力量的。
  首先,经济层面的考量。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机票太贵让不少人为之烦恼。而据报道,“反向春运”票源充足,机票最低仅1.2折,堪称“白菜价”。这一经济杠杆还是撬动了不少人的积极性。
  其次,城市化的影响。随着社会流动加速、户籍制度改革,近年来,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劳动者,得以在大城市里落户、安家,实现梦想,他们有实力、有条件让父母来大城市团聚、旅游,分享自己的奋斗成果。
  当然,更根本的还是观念的转变。如今,过年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以前讲究年夜饭在家团聚,现在各大食肆一桌难求;以前除夕人们守岁、窝在家里,如今春節旅游持续升温;过去团圆、尽孝体现在“常回家看看”,现在越来越多人让父母多出来走走……人们越来越重视内心的感受,追求舒适,强调体验。“反向春运”和酒店年夜饭、春节游等一样,是对传统过年方式的“解构”,其背后是观念的变化,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从过去的单向流动,到现在的双向并行,“反向春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其实,不论是带孩子到老家看看,还是年轻人接老人到城市里走走,在团圆的节日里,都未尝不可。
  当然,应当注意的是,“反向春运”对城市而言也是一个提醒。正如媒体报道, “反向春运”现象凸显,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是十大热门目的地——能否承接住、承接好,这是一个考验。比如在服务上,不妨精心准备更多文化大餐,发放各类旅游“礼包”,提升群众的体验。此外,人多了,也对城市的有序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要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强化应急协调联动,切实做好节日期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反向春运”的客流不虚此行。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评·
  一、观点
  本文标题直接表明观点,简洁有力。春节去大城市团圆成为新风尚。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本文观点“反向春运”折射观念变迁,给了很好的导向。
  二、亮点及鉴点
  一是话题紧贴时代,紧贴社会生活。文章选取当前的热点话题“反向春运”,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论述自己对“反向春运”的看法,思辨性强。
  二是观点的提出形式凝练简洁。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来出示观点,如“权健事件”折射诚信问题、“脏布擦杯”折射规范问题等。
  三是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采用“引、议、联、结”式结构,开头写近年春节前很多父母去大城市和孩子过年的现象后,引出“反向春运”这一新风尚;再联系社会现象,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层层展开议论,从而表明观点——“反向春运”最根本的原因是观念的转变。(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张 丽)
其他文献
斐波那契的兔子呀:高中班主任说,人格独立的前提是经济独立。  李猫咪啊:不要干什么都觉得不好意思、丢人,其实只有你自己是这样想的,其他人要不就是没注意,要不就是不在意。所以我们要把脸皮放厚,这个社会不允许内向的人内向。  下礼拜去西藏:记得白岩松说过:“放轻松点,你的人生没那么多观众。”  热血沸腾的三华李:朋友的书法老师说:“我不在乎你们对我的评价,因为你不是我们这个圈子的人,所以你的评价不会对
期刊
周末,是值得期待的日子。因为上了寄宿高中,我周末才能回家,而一向在外忙碌的爸爸也会在周末休息在家,妈妈便会做咸茶,说要犒劳犒劳家庭“吃货”。  长长的筱麦菜和蒜叶被妈妈的巧手切成一片片,摆在瓷盘里。猪肉、香菇、虾米、花生,都整整齐齐地拥在盘子里。开火下油,待到油温微热,放下几块猪皮,“刺啦”一声,冒起白烟,猪皮在油锅里渐渐收缩,变得焦黄时捞出盛盘,这时再把青菜倒入,稍烫一下便盛出,盛出时在晕着光渍
期刊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和卷III、浙江卷、北京卷作文题,出现了单个事件或多个事件并以时间为线索组合的材料作文题。这类作文题不再仅仅关注某个单一的社会热点,那我们要如何进行审题立意才不会偏题、跑题呢?  这类社会热点材料作文题,按照试题提供的材料的形式与内容,大体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以及有争议的事例。看待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要在立意上不偏题、不跑题,有独到之处,就
期刊
【导语】  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作时如能抓住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环境的某一细微特征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就能刻画出典型的人物,比如《人间喜剧》里贪婪吝啬的葛朗台、《儒林外史》里中举后喜极而疯的范进、《阿Q正传》里让人既爱又恨的阿Q……这些形象无不都是依靠细节刻画出来的。  【技法导航】  1.描外貌,抓住
期刊
【编者按】  《家》这部作品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坛中的巨匠地位。本期推荐《家》,带大家一起走进那个封建大家庭,让大家认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以及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同时从觉醒和抗争的青年一代身上获取希望和力量。【一句话推荐】  高家公馆和红楼世界,本质上都是一代人的喧嚣岁月。里面有爱恨情仇,有生离死别。琴在书中说:“我不要走这条路,我要走新的路。”时光不停歇它的脚步,每个时代的人,
期刊
风散墨花香  人一生的命运是难以预测的,在执教金鳌文学社之前,我以为我会成为一名作家。和一群文学社的孩子们一起摸爬滚打了7年后,我终于意识到,其实我在引导孩子走上文学之路方面可能更有天赋。  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在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常常显得无力,但我热爱写作,我也真诚地希望能给更多的文学青年以些微的经验指导。因此每当我与文学社社员一起谈文学的时候,总觉得少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顾忌,可以一展所长
期刊
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逃离意味着懦弱、无能,意味着逃避现实。然而有时逃离是一种明智的抉择。《玩偶之家》的娜拉毅然逃离了耻辱的“玩偶之家”,这是她摆脱“玩偶”地位,追求独立人格的一种抗争。而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一次又一次的逃离,给了我不同的人生启示。  怀揣着希望,弱小的简·爱只身逃离了盖茨黑德,到四十里外的罗沃德学校,开始新的生活。在她看来,“上学是彻底变换环境,意味着一次远行,意味着踏上新的
期刊
陈海峰,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城市教育系统作家协会首届理事,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观摩课二等奖。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语文刊物发表论文多篇。2016年主编校本教材《盐城俗语》,已被多所学校使用。2018年,主编《高中生阅读诗歌篇》(江苏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来我让学生练习了一
期刊
【关注】  1988年3月16日,第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有一部参选电影,毫无疑问获得了当晚全场的关注,乃至惊叹。  因为它一举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  整整9项大奖。  在奥斯卡整个颁奖历史上,有三部电影曾获得过11项大奖(《宾虚》《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3》),有一部电影获得过1
期刊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  当我们幸运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周围的环境产生联系,著名作家林清玄用富有哲理的语句阐释了他对“心”与“境”的领悟与认识。  十八岁的我们即将走出校园,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请你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考,围绕“心与境”这一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主题鲜明,文体明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