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和谐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构建和谐课堂是个内涵很丰富的课题,而其中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关注孩子的自身发展,以生为本,建设和谐课堂。在不断实践中我觉得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
和谐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对话、合作沟通的关系。“对话”意味着“合作”“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和谐课堂教师必须要尊重儿童的人格,放下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架子,改变“发问”的习惯,搭建对话的平台,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有了对话就有了师生间相互的“倾听”,有了“对话”就有了师生间的“交流”,有了“对话”就有了师生间的“尊重”。陶行知说:“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若教师都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和小孩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思想,倡导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的学习伙伴。
听过特级教师翟裕康校长的一节课,其中的一段师生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同学们很聪明,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了这么多和我相关的信息,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分析呢?例如我的家庭情况,我有几个孩子?你能分析出来吗?
生:不能。
师:我提供两个信息,你们再猜一猜:①当时国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②当时国家经济不好,多了也养不活。
生1:2个。
生2:3个。
……
师:你们猜对了,但是3个孩子是几男几女,有几种情况呢?男孩用“嘣”表示,女孩用“嚓”表示,3个男孩就是“嘣嘣嘣”,明白吗?你们再来猜一猜。(孩子们立刻兴奋了,纷纷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要发言。)
生1:嘣嚓嚓。
生2:嘣嘣嘣。
生3:嚓嘣嘣。
……
在这里教师通过猜几男几女的活动创设了一个类似游戏的数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师生通过一次一次互动交流,创设了和谐、民主,有趣的课堂氛围。在互动交流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师生平等,而且还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感受到了认真学好数学的指导和鼓励。翟校长虽是一名特级教师,但在课堂上我们丝毫看不出他的“权威”,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充满热情的“大孩子”。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趣的体验奉献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亮学生的心智之灯,将被动的学习要求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动力,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和谐课堂。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显而易见,“自主探索”这种学习方式是符合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是深层次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在艰辛的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上过一节数学教研课《年、月、日》,备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日历入手,探索发现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第一次试教时提问:“观察你所带的日历,看看一年一共有几个月?”
生:一年有12个月。
师:每个月有多少天?
……
师生一问一答,孩子被老师的提问牵着走,学生一数即知,毫无意义。课堂气氛也显得非常沉闷,显然这样的探索空间太小。
第二次试教时我这样修改了提问:“观察日历,互相说一说你在日历上发现了哪些知识,看谁发现的多。”
生:我发现一年有12个月。
生2:我发现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
生3:我发现一月份是31天,二月份是28天,三月份是31天,四月份是30天。
……
虽然只有一个问题,可是这样开放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一个个思维火花争先绽放。显然这样的探索空间较为适宜,这样的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更和谐。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爱因斯坦曾说过:“要是没有那些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前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数学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思维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渠道,要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带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大胆交流,解疑释难,增强自信。
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按部就班的讲授方法,而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表面积,算完后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的解题方法最新、最好。“6×5×2=60(平方厘米),6×4×2=48(平方厘米),5×4×2=40(平方厘米)、60 48 40=148(平方厘米)”把6个面的面积分开算后再加起来,这是学生的普遍性的解题思路。但通过教师的指点,鼓励学生斗胜、竞争后,先后得到如下两种解法:①6×5×2 6×4×2 5×4×2=148(平方厘米);②(6×5 6×4 5×4)×2 =148(平方厘米)。显然,这两种解法都具有创造性成分,特别是第二种解法新颖、独特。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考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更加主动,看到孩子们看见自己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而兴奋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四、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
儿童的发展必须有操作的东西。陶行知提出四种:玩具、学具、用具、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主动建构完善认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的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是必要的。
如在教学“元、角、分”时,虽然元、角、分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过,但元、角、分的换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枯燥乏味的,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个环节我把课堂变成了“小小超市”,学生成了“小售货员”、“小收款员”、“小采购员”、“小评判员”,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买卖东西的过程中,积极思维,用心想着自己买这样物品应该付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并想出了多种付款的方法。当有人付款或收款错误时,“小评判员”会一本正经地纠正着,给他们讲述正确的方法。就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生熟悉的交流中,他们掌握了元、角、分的换算方法,同时也感悟到一种数学文化。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在经历着、体验着元、角、分的换算,学生掌握的技能,远比教师的讲授要深刻得多,学生不但能感悟到数学来自生活,而且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传统的课堂多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但是教学时我们的学生是现实的、生动的、具有创意性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我们无法预见的因素,现实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何具体化?教学内容怎样呈现?教学流程如何设计?
我校“同课异教”数学教研活动中,同样的教案由不同的老师来上,研究老师们该如何处理课堂上灵活的动态生成。有个片段两位老师分别是这样处理的:
片段一:
师:过段时间就是元旦了,我们要开一个元旦联欢会,你想做什么准备?
生1:我想买些蛋糕。
生2:我想买气球。
生3:我想买些玩具。
……
师:我们再买些水果好不好啊?
对于学生想到的五花八门的物品,教师没有做出任何评价,说了好长时间都没有说到老师预设的答案,最后老师不能不自己来圆场“我们再买些水果好不好。”
片段二:
师:过段时间就是元旦了,我们要开一个元旦联欢会,你想做什么准备?
生:我想买气球。
师:装饰教室,不错的想法。
生:我想买些蛋糕。
师:对需要买些吃的。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
生1:苹果。
生2:香蕉
生3:橙子
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出示图片)喜欢吗?
……
准备元旦联欢会的物品是个开放性较大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各种答案,教师把握本质逐步缩小话题,引导学生又回归到数学课堂。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根据师生、生生交往互动,时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情况。教师要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设到的情况,及时调整、整合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自主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
一、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
和谐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对话、合作沟通的关系。“对话”意味着“合作”“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和谐课堂教师必须要尊重儿童的人格,放下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架子,改变“发问”的习惯,搭建对话的平台,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有了对话就有了师生间相互的“倾听”,有了“对话”就有了师生间的“交流”,有了“对话”就有了师生间的“尊重”。陶行知说:“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若教师都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和小孩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思想,倡导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的学习伙伴。
听过特级教师翟裕康校长的一节课,其中的一段师生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同学们很聪明,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了这么多和我相关的信息,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分析呢?例如我的家庭情况,我有几个孩子?你能分析出来吗?
生:不能。
师:我提供两个信息,你们再猜一猜:①当时国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②当时国家经济不好,多了也养不活。
生1:2个。
生2:3个。
……
师:你们猜对了,但是3个孩子是几男几女,有几种情况呢?男孩用“嘣”表示,女孩用“嚓”表示,3个男孩就是“嘣嘣嘣”,明白吗?你们再来猜一猜。(孩子们立刻兴奋了,纷纷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要发言。)
生1:嘣嚓嚓。
生2:嘣嘣嘣。
生3:嚓嘣嘣。
……
在这里教师通过猜几男几女的活动创设了一个类似游戏的数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师生通过一次一次互动交流,创设了和谐、民主,有趣的课堂氛围。在互动交流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师生平等,而且还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感受到了认真学好数学的指导和鼓励。翟校长虽是一名特级教师,但在课堂上我们丝毫看不出他的“权威”,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充满热情的“大孩子”。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趣的体验奉献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点亮学生的心智之灯,将被动的学习要求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动力,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和谐课堂。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显而易见,“自主探索”这种学习方式是符合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是深层次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在艰辛的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上过一节数学教研课《年、月、日》,备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日历入手,探索发现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第一次试教时提问:“观察你所带的日历,看看一年一共有几个月?”
生:一年有12个月。
师:每个月有多少天?
……
师生一问一答,孩子被老师的提问牵着走,学生一数即知,毫无意义。课堂气氛也显得非常沉闷,显然这样的探索空间太小。
第二次试教时我这样修改了提问:“观察日历,互相说一说你在日历上发现了哪些知识,看谁发现的多。”
生:我发现一年有12个月。
生2:我发现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
生3:我发现一月份是31天,二月份是28天,三月份是31天,四月份是30天。
……
虽然只有一个问题,可是这样开放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一个个思维火花争先绽放。显然这样的探索空间较为适宜,这样的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更和谐。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爱因斯坦曾说过:“要是没有那些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前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数学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思维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渠道,要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带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大胆交流,解疑释难,增强自信。
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按部就班的讲授方法,而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表面积,算完后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的解题方法最新、最好。“6×5×2=60(平方厘米),6×4×2=48(平方厘米),5×4×2=40(平方厘米)、60 48 40=148(平方厘米)”把6个面的面积分开算后再加起来,这是学生的普遍性的解题思路。但通过教师的指点,鼓励学生斗胜、竞争后,先后得到如下两种解法:①6×5×2 6×4×2 5×4×2=148(平方厘米);②(6×5 6×4 5×4)×2 =148(平方厘米)。显然,这两种解法都具有创造性成分,特别是第二种解法新颖、独特。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考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更加主动,看到孩子们看见自己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而兴奋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四、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
儿童的发展必须有操作的东西。陶行知提出四种:玩具、学具、用具、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主动建构完善认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的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是必要的。
如在教学“元、角、分”时,虽然元、角、分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过,但元、角、分的换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枯燥乏味的,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个环节我把课堂变成了“小小超市”,学生成了“小售货员”、“小收款员”、“小采购员”、“小评判员”,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买卖东西的过程中,积极思维,用心想着自己买这样物品应该付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并想出了多种付款的方法。当有人付款或收款错误时,“小评判员”会一本正经地纠正着,给他们讲述正确的方法。就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生熟悉的交流中,他们掌握了元、角、分的换算方法,同时也感悟到一种数学文化。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在经历着、体验着元、角、分的换算,学生掌握的技能,远比教师的讲授要深刻得多,学生不但能感悟到数学来自生活,而且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传统的课堂多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但是教学时我们的学生是现实的、生动的、具有创意性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我们无法预见的因素,现实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何具体化?教学内容怎样呈现?教学流程如何设计?
我校“同课异教”数学教研活动中,同样的教案由不同的老师来上,研究老师们该如何处理课堂上灵活的动态生成。有个片段两位老师分别是这样处理的:
片段一:
师:过段时间就是元旦了,我们要开一个元旦联欢会,你想做什么准备?
生1:我想买些蛋糕。
生2:我想买气球。
生3:我想买些玩具。
……
师:我们再买些水果好不好啊?
对于学生想到的五花八门的物品,教师没有做出任何评价,说了好长时间都没有说到老师预设的答案,最后老师不能不自己来圆场“我们再买些水果好不好。”
片段二:
师:过段时间就是元旦了,我们要开一个元旦联欢会,你想做什么准备?
生:我想买气球。
师:装饰教室,不错的想法。
生:我想买些蛋糕。
师:对需要买些吃的。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
生1:苹果。
生2:香蕉
生3:橙子
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出示图片)喜欢吗?
……
准备元旦联欢会的物品是个开放性较大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各种答案,教师把握本质逐步缩小话题,引导学生又回归到数学课堂。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根据师生、生生交往互动,时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情况。教师要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设到的情况,及时调整、整合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自主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