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桃花扇》作为一部接近真实历史的剧作,描写了南明朝时期人们的悲惨命运以及国家灭亡的始末。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和卓越艺术技巧的杰出作品,全剧渗透着人生命运的悲剧意识。《桃花扇》悲剧性的来源与时代环境和作家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将从《桃花扇》悲剧的来源和侯、李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不同人物的悲剧来探讨《桃花扇》的悲剧。
关键词:《桃花扇》;悲剧来源;爱情;人物悲剧
孔尚任在《桃花扇.先声》中“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将悲凉的氛围贯穿全剧,本文将从《桃花扇》悲剧的来源和侯、李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不同人物的悲剧来探讨《桃花扇》的悲剧。
一、《桃花扇》悲剧的来源
《桃花扇》以南明弘光小王朝的兴亡历史为创作基础。描写了南明朝在面对清军的入侵时,南明皇帝沉迷于声色;朝中大臣卖官鬻爵,聚敛钱财;军队内部矛盾重重,互相打内战,唯独史可法带领三千残兵在扬州坚守,终究不敌敌军。最终南明王朝灭亡。面对不过十多万的清兵,南明弘光小王朝如果积极救国,上下齐心,不至于走向土崩瓦解。
《桃花扇》其悲剧来源与时代背景和作家个人经历是不能分割开的。清军击败腐败的南明王朝后,明朝元勋建立了与清朝相抗衡的政权,反清运动此起彼伏。汉族激烈的反抗和满族残暴血腥的镇压是这一时代“悲”的印记。明朝灭亡之后,前朝遗老感慨兴亡、缅怀往事,但他们没有军权和政权,面对王朝的灭亡,他们更多的无奈,同时他们的软弱性和现实的残酷逼迫下使得他们只能是用消极的方式和清朝抗衡。《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亲身游览过了明朝遗迹,同时结交了不少前朝遗老,他们对前朝往事和王朝灭亡的沉痛讲述刺激了了作者的创作欲望。其次,孔尚香个人命运坎坷,仕途坎坷,始终得不到皇帝重用。官场的失利和淮扬水患治理无望使孔尚任心灰意冷,孔尚任将这种悲剧的心理带入到《桃花扇》的创作之中。
二、侯、李之间爱情的悲剧
《桃花扇》中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从初识定情到情谊浓郁再到凄凉分离都与桃花扇密切相连。戏曲以扇这一古典意象来象征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的悲欢离合的凄惨爱情,并贯穿整部剧作,为整剧的悲剧性情感奠定了基调。而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生于动荡颠沛流离的乱世,因而两人的爱情故事染上了凄美的悲剧色彩。《访翠》描述了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故事的序幕,侯方域用一枚香扇坠作为寻觅佳人的传情之物。在《眠香》中,侯方域和李香君大婚,侯方域将题诗的扇赠予李香君。而在后面几出中,阮大铖诬陷侯方域,使得侯方域面临牢狱之灾,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不得不分离时,作者同样用“扇”久别维系来两人的感情。当两人重逢后,物是人非,桃花扇仍依旧,而当桃花扇被张道士销毁时,也即是侯、李二人感情的结束。两人的爱情起起落落始终贯穿于从寄扇传情到香君鲜血溅扇再到最后的扇子被道士毁坏的悲剧过程之中,扇子的毁坏是侯、李爱情的破碎,也是那段凄凉沧桑历史的见证和飘零。
在动荡流离的时局中他们的爱情是被动无奈的,被打上乱世的痕迹。桃花扇已被毁坏,但李香君“离合悲欢分一瞬,后会期无凭准”的悲凉却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一把桃花扇见证着侯、李悲剧的爱情,也见证着国家土崩瓦解、江山易主的悲痛。
三、人物的悲剧
《桃花扇》描写的人物众多,但大都各具特色,性格相差甚大。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较多地注意到人物类型的多样化和人物性格的多面化。首先人物多,但杂而不乱,井井有条。其次爱憎分明、并不千篇一律。最后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形象达到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高度统一。
(一)李香君的悲
李香君是《桃花扇》的女主公,即使社会地位地下,身份卑微,却拥有高尚的理想,她不畏权贵的威逼,敢于斥责朝中达官的腐败。对爱情敢爱敢恨、忠贞不渝,在与侯方域离别后,一心一意等待侯方域的归来,并将那把承载两人爱情的桃花扇深深地藏着,“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她性格刚烈,面对权贵的压迫和金钱的利诱,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理想,当她得知侯方域面对阮大铖的收买而动摇后,怒斥道:“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李香君颠覆了传统的妇女形象,在经历了人生百态和对爱情磨难毅然地选择了入道。其性格的刚烈和人格的高尚有關时造成李香君的种种磨难的原因。她身上具有的高尚人格更让人产生对社会地位卑微的民间艺人的同情。
(二)侯方域的悲
侯方域作为《桃花扇》中的男主人公,他是个正直的,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性格淳厚洒脱有一定的政治理想和才能,同时侯方域出生于封建家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份子,是明末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性格上的动摇和软弱表现自他与阉党进行斗争时。侯方域是个软弱的知识分子,不够坚定和果敢,不具备斗争精神。在动乱的时局中,他意志上的不坚定和性格上的懦弱注定了他不能扛起救亡图存的大旗和经不起暴风骤雨的袭击。其虽然代表着正义,有崇高理想理想,但终究无法在与政治、军事有关的大事上有所成就。同时,在被阮大铖诬陷,要面临牢狱之灾而不得不与李香君分开时,侯方域的不舍一方面表现他对爱情的忠贞但更多的表现出其性格的软弱。
(三)阮大铖、史可法等政客的悲
南明政坛的黑暗腐败不仅是由乱世造成的,诸家政客的作用也“功不可没”阮大铖是明史奸臣,他卑鄙狠毒,先是依附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士,企图通过阉党势力成就自己。魏忠贤倒台后逃至江南并向复社文人靠拢以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当福王建立南明朝时,阮大铖依附马士英,结党营私,滥用权力,打压迫害名士清官。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他不顾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兴亡,他的狂妄是南明朝的不幸。以“阮大铖”为代表额这一类人手握国家政权,享受着高官俸禄却不为为国效力,以权谋私,不择手段的攥取钱财。南明朝覆灭早已成定局。
史可法是“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的爱国将领,面对清军的入侵,史可法表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气节,但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掌握政权,窃权滥为,导致南明朝败亡。他缺乏权威,即使心系祖国时刻为国家效力,也已无力再挽回国家危机的局面。同时史可法身上也有名将软弱的一面,他的哭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戚,一种无可奈何的悲伤。将不听调,兵不听令,身为将帅却无计可施,无法可行。
四、小结
《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反映南明朝的兴亡始末,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悲剧和南明朝兴亡的悲剧结合起来,整体被打上“悲”的氛围。其结局也改变了以往大团圆的传统,将“悲”的观点贯彻全剧,给读者更多的人生思考,人生的悲剧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孔尚任.桃花扇[G].王季思,苏寰中,杨德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0.05.01
[2]潘繁生.王国维眼中的《桃花扇》的悲剧[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
[3]张天云,杨伟伟.探析《桃花扇》多重悲剧性[J].四川戏剧2008
[4]高小康.《桃花扇》与中国古典悲剧精神的演变[J].2014
[5]江月.《桃花扇》悲剧的蕴含[J].2006
关键词:《桃花扇》;悲剧来源;爱情;人物悲剧
孔尚任在《桃花扇.先声》中“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将悲凉的氛围贯穿全剧,本文将从《桃花扇》悲剧的来源和侯、李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不同人物的悲剧来探讨《桃花扇》的悲剧。
一、《桃花扇》悲剧的来源
《桃花扇》以南明弘光小王朝的兴亡历史为创作基础。描写了南明朝在面对清军的入侵时,南明皇帝沉迷于声色;朝中大臣卖官鬻爵,聚敛钱财;军队内部矛盾重重,互相打内战,唯独史可法带领三千残兵在扬州坚守,终究不敌敌军。最终南明王朝灭亡。面对不过十多万的清兵,南明弘光小王朝如果积极救国,上下齐心,不至于走向土崩瓦解。
《桃花扇》其悲剧来源与时代背景和作家个人经历是不能分割开的。清军击败腐败的南明王朝后,明朝元勋建立了与清朝相抗衡的政权,反清运动此起彼伏。汉族激烈的反抗和满族残暴血腥的镇压是这一时代“悲”的印记。明朝灭亡之后,前朝遗老感慨兴亡、缅怀往事,但他们没有军权和政权,面对王朝的灭亡,他们更多的无奈,同时他们的软弱性和现实的残酷逼迫下使得他们只能是用消极的方式和清朝抗衡。《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亲身游览过了明朝遗迹,同时结交了不少前朝遗老,他们对前朝往事和王朝灭亡的沉痛讲述刺激了了作者的创作欲望。其次,孔尚香个人命运坎坷,仕途坎坷,始终得不到皇帝重用。官场的失利和淮扬水患治理无望使孔尚任心灰意冷,孔尚任将这种悲剧的心理带入到《桃花扇》的创作之中。
二、侯、李之间爱情的悲剧
《桃花扇》中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从初识定情到情谊浓郁再到凄凉分离都与桃花扇密切相连。戏曲以扇这一古典意象来象征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的悲欢离合的凄惨爱情,并贯穿整部剧作,为整剧的悲剧性情感奠定了基调。而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生于动荡颠沛流离的乱世,因而两人的爱情故事染上了凄美的悲剧色彩。《访翠》描述了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故事的序幕,侯方域用一枚香扇坠作为寻觅佳人的传情之物。在《眠香》中,侯方域和李香君大婚,侯方域将题诗的扇赠予李香君。而在后面几出中,阮大铖诬陷侯方域,使得侯方域面临牢狱之灾,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不得不分离时,作者同样用“扇”久别维系来两人的感情。当两人重逢后,物是人非,桃花扇仍依旧,而当桃花扇被张道士销毁时,也即是侯、李二人感情的结束。两人的爱情起起落落始终贯穿于从寄扇传情到香君鲜血溅扇再到最后的扇子被道士毁坏的悲剧过程之中,扇子的毁坏是侯、李爱情的破碎,也是那段凄凉沧桑历史的见证和飘零。
在动荡流离的时局中他们的爱情是被动无奈的,被打上乱世的痕迹。桃花扇已被毁坏,但李香君“离合悲欢分一瞬,后会期无凭准”的悲凉却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一把桃花扇见证着侯、李悲剧的爱情,也见证着国家土崩瓦解、江山易主的悲痛。
三、人物的悲剧
《桃花扇》描写的人物众多,但大都各具特色,性格相差甚大。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较多地注意到人物类型的多样化和人物性格的多面化。首先人物多,但杂而不乱,井井有条。其次爱憎分明、并不千篇一律。最后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形象达到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高度统一。
(一)李香君的悲
李香君是《桃花扇》的女主公,即使社会地位地下,身份卑微,却拥有高尚的理想,她不畏权贵的威逼,敢于斥责朝中达官的腐败。对爱情敢爱敢恨、忠贞不渝,在与侯方域离别后,一心一意等待侯方域的归来,并将那把承载两人爱情的桃花扇深深地藏着,“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她性格刚烈,面对权贵的压迫和金钱的利诱,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理想,当她得知侯方域面对阮大铖的收买而动摇后,怒斥道:“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李香君颠覆了传统的妇女形象,在经历了人生百态和对爱情磨难毅然地选择了入道。其性格的刚烈和人格的高尚有關时造成李香君的种种磨难的原因。她身上具有的高尚人格更让人产生对社会地位卑微的民间艺人的同情。
(二)侯方域的悲
侯方域作为《桃花扇》中的男主人公,他是个正直的,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性格淳厚洒脱有一定的政治理想和才能,同时侯方域出生于封建家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份子,是明末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性格上的动摇和软弱表现自他与阉党进行斗争时。侯方域是个软弱的知识分子,不够坚定和果敢,不具备斗争精神。在动乱的时局中,他意志上的不坚定和性格上的懦弱注定了他不能扛起救亡图存的大旗和经不起暴风骤雨的袭击。其虽然代表着正义,有崇高理想理想,但终究无法在与政治、军事有关的大事上有所成就。同时,在被阮大铖诬陷,要面临牢狱之灾而不得不与李香君分开时,侯方域的不舍一方面表现他对爱情的忠贞但更多的表现出其性格的软弱。
(三)阮大铖、史可法等政客的悲
南明政坛的黑暗腐败不仅是由乱世造成的,诸家政客的作用也“功不可没”阮大铖是明史奸臣,他卑鄙狠毒,先是依附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士,企图通过阉党势力成就自己。魏忠贤倒台后逃至江南并向复社文人靠拢以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当福王建立南明朝时,阮大铖依附马士英,结党营私,滥用权力,打压迫害名士清官。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他不顾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兴亡,他的狂妄是南明朝的不幸。以“阮大铖”为代表额这一类人手握国家政权,享受着高官俸禄却不为为国效力,以权谋私,不择手段的攥取钱财。南明朝覆灭早已成定局。
史可法是“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的爱国将领,面对清军的入侵,史可法表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气节,但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掌握政权,窃权滥为,导致南明朝败亡。他缺乏权威,即使心系祖国时刻为国家效力,也已无力再挽回国家危机的局面。同时史可法身上也有名将软弱的一面,他的哭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戚,一种无可奈何的悲伤。将不听调,兵不听令,身为将帅却无计可施,无法可行。
四、小结
《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反映南明朝的兴亡始末,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悲剧和南明朝兴亡的悲剧结合起来,整体被打上“悲”的氛围。其结局也改变了以往大团圆的传统,将“悲”的观点贯彻全剧,给读者更多的人生思考,人生的悲剧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孔尚任.桃花扇[G].王季思,苏寰中,杨德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0.05.01
[2]潘繁生.王国维眼中的《桃花扇》的悲剧[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
[3]张天云,杨伟伟.探析《桃花扇》多重悲剧性[J].四川戏剧2008
[4]高小康.《桃花扇》与中国古典悲剧精神的演变[J].2014
[5]江月.《桃花扇》悲剧的蕴含[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