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求稳,有时的教学 “照葫芦画瓢”:铺垫是教材的“复习题”,新授是教材的“原例题”,反馈是教材的“做一做”,巩固是教材的“练习题”……这在事理上无可非议,可教学下来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对教材进行质疑:复习的知识是否有利于新知的展开?例题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后的练习是否灵活有趣?如果“没有”,就应该跳出教材用教材:这是特级教师的观点,我也颇为赞同。并且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也就此进行过大胆的尝试:
1 有取有舍,持批判态度接受教参建议。
关于《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教参中让学生先复习比的相关知识再引出“比例”一词,而主题图中的比除了长和宽的比外,还需找出宽和长的比及长和长的比,宽与宽的比,即找全四面国旗中所有的比例,而课后“做一做”中两个练习又不渗及实际生活的例子。是对教参中的建议“兼收并蓄”、“照单全收”还是“有取有舍”创造性地使用它?从新课标客观的指导思想出发,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我毅然按后者行事。于是,我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设计: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照片导入,借用学生之口说出”“比例”,并由他们对“比例”知识的懵懵懂懂,激发学习欲望,2、在明确比例意义的基础上,对于宽和长的比所组成的比例请学生随即说出,而关于每两面国旗长和长的比及宽和宽的比所组成的比例则点到为止,请学生有所感悟,然后课下再逐一找完整。之所以摒弃这一环节,原因就在于它太费时,如果单是为了找全国旗中所有的比例,从而认识国旗制作规格的严格性大可不必,因为对于这一点只要学生通过前面的练习再配以教师关键的点拔之语就足以达到目的,如果是为了请学生运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而这样练习又有些避直就曲,费时低效之嫌。3、练习中除了“做一做”中的题目,我又在结尾处增设了一个“侦探破案”的趣味比例知识应用练习,这一练习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比例知识在生活的广泛应用又有效地拓展延伸,为下节课学习“解比例”的知识做好铺垫。
2 适度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解比例》中,原教材中让学生明确解比例的含义,随即出现例2解决问题,再出现例3解比例。讲课之前,我分析学生认知规律,觉得应将例2、例3顺序调整一下:因为学生尚且不知道如何解比例的式子又怎么能去运用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呢?
实践结果表明:这样调整,学生接受起来就轻松、自然了很多,而且方法一经掌握,学生解决问题时也显得驾轻就熟了。
记得去年去长春听课,名师潘小明讲到他的这样一个课例:——《圆的认识》。他就是将原来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先是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圆形例子,再用圆规试着画圆。学生可能画得往外凸一些“○ ”,也可能画得往里凹一些“○ ”,再让画得对的同学介绍成功经验,从而引出对圆的圆心、半径的初步认识。之后在一张纸上画最大的圆也是依此方法,让学生先画,学生有画桌面上的,有画偏的,有画很小的,他们在走弯路的过程中摸索经验,逐步发现,从而进一步体会出了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的深刻含义。潘老师的观点就是让学生尝试失败,再教学新知,这样会让他们更加记忆深刻。
3 以生为本,将学生的已知作为教学出发点。
我们现行的教材是全国通用的。且不说各地的学生的水平、素质、不尽相同,就是一个城市中城镇与农村学生的接受知识水平也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更多的是应该将这盘大众口味的“菜”进行一下“细加工”,让它最利于本班学生“吸收”“消化”才好,所以,使用教材时,我们也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好。当教材进度过快时,我们不妨放慢速度,当知识相对于本班学生来说并不难,甚至有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时,我们不妨“加大步伐”,在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下番功夫。如:《认识负数》一课的教学,事先学生已对负数有了一定认识。如果仍当其对此一无所知去开展教学,必然会上得索然无味,而如果改变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才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上得自然生动,还有时,教材呈现的问题情景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这时,我们也可以将其改为学生较以熟悉的内容。如《锐角和钝角》一课,主题图中斜拉式大桥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可以将其改为游乐场。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适当做调整。如《用比例解决问题》一课中,关于水费的问题农村学生肯定比较生疏,可以将其改为关于粮食价格的问题。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提供了教与学的范例和师生对话的中介,但只是一种教学材料,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从“教材为本”走向“标准为本”,“学生为本”,即依据课程标准参考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的目标及进程。由此可见,“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实验教材的编写也有意识地给教师留下研究和拓展的空间。”并不失为一席空谈。可以说,如今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精神,实现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说,我的观点就是要将现在使用的教材贬得一文不值,主张大家都对教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置原本的内容、建议于不顾呢?当然不是,相反地,我觉得现行教材是专家们认真编写的,集智慧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多者于一体,是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它,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对教材有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用我们通俗的话讲就是我们必须“吃透”它,才能灵活地驾驭它,做到高屋见领、游刃有余。如果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创新,但在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我们还是要遵循教材要求。从宏观角度看,我们教学大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所走路线不尽相同,但最后还是要殊途同归的。就像现在我国除了人教版教材,还有苏教版、北师大版。虽然版本不同,但是就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还是一样的。我想这个道理就好比做菜。同样几个土豆,可以做成土豆块、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条、土豆泥,烹调方法很多,我们固然要追求色、香、味俱全,但也要考虑就餐者的需求,要在本着不改变营养成分吸收的基础上再追求花样翻新。
总之,我通过自身较为成功的实践及目睹他人大胆创新的成果,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亦是如此,它也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如今的教坛真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传播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做到“学生为本”,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1 有取有舍,持批判态度接受教参建议。
关于《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教参中让学生先复习比的相关知识再引出“比例”一词,而主题图中的比除了长和宽的比外,还需找出宽和长的比及长和长的比,宽与宽的比,即找全四面国旗中所有的比例,而课后“做一做”中两个练习又不渗及实际生活的例子。是对教参中的建议“兼收并蓄”、“照单全收”还是“有取有舍”创造性地使用它?从新课标客观的指导思想出发,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我毅然按后者行事。于是,我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设计: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照片导入,借用学生之口说出”“比例”,并由他们对“比例”知识的懵懵懂懂,激发学习欲望,2、在明确比例意义的基础上,对于宽和长的比所组成的比例请学生随即说出,而关于每两面国旗长和长的比及宽和宽的比所组成的比例则点到为止,请学生有所感悟,然后课下再逐一找完整。之所以摒弃这一环节,原因就在于它太费时,如果单是为了找全国旗中所有的比例,从而认识国旗制作规格的严格性大可不必,因为对于这一点只要学生通过前面的练习再配以教师关键的点拔之语就足以达到目的,如果是为了请学生运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而这样练习又有些避直就曲,费时低效之嫌。3、练习中除了“做一做”中的题目,我又在结尾处增设了一个“侦探破案”的趣味比例知识应用练习,这一练习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比例知识在生活的广泛应用又有效地拓展延伸,为下节课学习“解比例”的知识做好铺垫。
2 适度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解比例》中,原教材中让学生明确解比例的含义,随即出现例2解决问题,再出现例3解比例。讲课之前,我分析学生认知规律,觉得应将例2、例3顺序调整一下:因为学生尚且不知道如何解比例的式子又怎么能去运用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呢?
实践结果表明:这样调整,学生接受起来就轻松、自然了很多,而且方法一经掌握,学生解决问题时也显得驾轻就熟了。
记得去年去长春听课,名师潘小明讲到他的这样一个课例:——《圆的认识》。他就是将原来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先是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圆形例子,再用圆规试着画圆。学生可能画得往外凸一些“○ ”,也可能画得往里凹一些“○ ”,再让画得对的同学介绍成功经验,从而引出对圆的圆心、半径的初步认识。之后在一张纸上画最大的圆也是依此方法,让学生先画,学生有画桌面上的,有画偏的,有画很小的,他们在走弯路的过程中摸索经验,逐步发现,从而进一步体会出了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的深刻含义。潘老师的观点就是让学生尝试失败,再教学新知,这样会让他们更加记忆深刻。
3 以生为本,将学生的已知作为教学出发点。
我们现行的教材是全国通用的。且不说各地的学生的水平、素质、不尽相同,就是一个城市中城镇与农村学生的接受知识水平也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更多的是应该将这盘大众口味的“菜”进行一下“细加工”,让它最利于本班学生“吸收”“消化”才好,所以,使用教材时,我们也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好。当教材进度过快时,我们不妨放慢速度,当知识相对于本班学生来说并不难,甚至有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时,我们不妨“加大步伐”,在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下番功夫。如:《认识负数》一课的教学,事先学生已对负数有了一定认识。如果仍当其对此一无所知去开展教学,必然会上得索然无味,而如果改变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才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上得自然生动,还有时,教材呈现的问题情景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这时,我们也可以将其改为学生较以熟悉的内容。如《锐角和钝角》一课,主题图中斜拉式大桥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可以将其改为游乐场。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适当做调整。如《用比例解决问题》一课中,关于水费的问题农村学生肯定比较生疏,可以将其改为关于粮食价格的问题。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提供了教与学的范例和师生对话的中介,但只是一种教学材料,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从“教材为本”走向“标准为本”,“学生为本”,即依据课程标准参考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的目标及进程。由此可见,“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实验教材的编写也有意识地给教师留下研究和拓展的空间。”并不失为一席空谈。可以说,如今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精神,实现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说,我的观点就是要将现在使用的教材贬得一文不值,主张大家都对教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置原本的内容、建议于不顾呢?当然不是,相反地,我觉得现行教材是专家们认真编写的,集智慧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多者于一体,是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它,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对教材有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用我们通俗的话讲就是我们必须“吃透”它,才能灵活地驾驭它,做到高屋见领、游刃有余。如果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创新,但在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我们还是要遵循教材要求。从宏观角度看,我们教学大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所走路线不尽相同,但最后还是要殊途同归的。就像现在我国除了人教版教材,还有苏教版、北师大版。虽然版本不同,但是就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还是一样的。我想这个道理就好比做菜。同样几个土豆,可以做成土豆块、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条、土豆泥,烹调方法很多,我们固然要追求色、香、味俱全,但也要考虑就餐者的需求,要在本着不改变营养成分吸收的基础上再追求花样翻新。
总之,我通过自身较为成功的实践及目睹他人大胆创新的成果,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亦是如此,它也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如今的教坛真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传播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做到“学生为本”,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