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提出了学前教育的任务: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21世纪的儿童。民间游戏使幼儿增强了自信,孩子才能有所行动,获得成功。通过我们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民间游戏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对幼儿的个性成长有着独特的价值,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竞争与合作、规则、相互帮助的意识,有利于幼儿形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活泼、开朗的个性。
一、在民间游戏中增强自信
(一)发挥潜力,建立自信
沙包是民间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活动材料,它有着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法。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以“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来指导幼儿的活动。由于教师的角色进行了转换,幼儿的活动显得格外轻松而且活动兴趣非常高。比如,他们在活动中相互抛接沙包、夹包跳来比一比谁的沙包掷得远;随后教师给幼儿创设环境,与他们一起共同绘制一幢幢的房子,玩起了“砍包”和跳房子的游戏。幼儿在尝试到实践的反复中,潜在能力充分调动了起来,从原来的自发生成过渡到集体的游戏活动,教师帮助幼儿建立了自信,幼儿也能大胆地参与到其他的民间游戏中。
(二)欣赏、鼓励,树立自信
踩高跷也是我国民间传统游戏之一,特别是在节庆期间,人们通过此类活动来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在幼儿刚接触到游戏材料时,我便关注幼儿活动,在幼儿的行动中给予鼓励,在活动过程中去欣赏每位幼儿的玩法。幼儿毕竟年龄小,当他学着你的样子双脚能站在高跷上时,脸上有难以言状的苦痛,这时教师冲过去给他一个甜蜜的微笑,抚摸着孩子的头,对他说“你本领真大呀!让老师也来学一学”“你好棒”,当你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哪怕是还在蹒跚地用一只脚踩上高跷的孩子也会受到鼓舞。
二、在民间游戏中学会合作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合作的愿望
教师创设民间游戏的环境与情景,使幼儿产生对游戏的好奇而形成一种悬念,大大激发了幼儿想学习的愿望,使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使合作游戏成为可能。从小班开始,我运用一些语言化情景的游戏,如“剪刀、石头、布”“拍大麦”“蚊子叮我啦”等等,这些游戏朗朗上口,又配上了经典的儿歌,使幼儿从单个游戏中享受到了快乐。再比如“新娘上轿”的游戏,我先让大班的哥哥姐姐到户外活动中表演给小班幼儿看,使小班幼儿对此有兴趣,再让哥哥姐姐抬着他们,在一片片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合作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充实户外的活动场景,激发了幼儿合作游戏的愿望,如“斗鸡”“炒黄豆”“摇船”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锻炼幼儿合作的能力
为了让幼儿从愿望过渡到合作能力,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到组际讨论,如“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开始时,孩子们急于抢着“我来做”,致使有些幼儿就只能当小角色。出现这种情况时,我总是耐心地等待,幼儿也会发现游戏活动受到干扰;再请幼儿想想办法,从中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有时我也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游戏与孩子商量、讨论,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了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会在游戏时一起商量合作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游戏中竞争激烈,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快乐的情绪,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帮助引导,培养幼儿合作的品质
民间游戏也有一定的规则,而规则是每位幼儿都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如“城门城门几丈高”的游戏,规则是每位幼儿边念儿歌边从“城门”下经过,但是班中有些调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规则,我就请他们讲讲游戏规则,他们为了想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规则。游戏的规则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幼儿在游戏中学會了协调关系,游戏的乐趣也使幼儿愉快地服从游戏规则并约束自己。
三、在民间游戏中磨炼意志
(一)在游戏中战胜自我,实现目标
当幼儿出现困难时,教师不必立即出面解围,要给幼儿自己处理问题的机会,胜利往往在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在玩民间游戏“甩炮仗”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幅情景:幼儿折出了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花炮仗进行游戏,游戏规则是必须用一个炮仗扳倒另一个。幼儿由于初次活动,所以玩了几次都不成功,有的幼儿把炮仗朝旁边一放不玩了,但我却发现班级中有两名幼儿玩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把它扳过来,于是我想走过去扶他们一把;然而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站在一旁窃窃私语,不一会儿他们把其中的一个小炮仗折了几下使它拱起来,这样就容易多了。当幼儿把炮仗扳过来后心里异常兴奋,围着教室又喊又叫,同伴们在他们的引导下也逐渐玩了起来。幼儿终于在困难中战胜了自我,实现了自己心中的目标。
(二)在游戏中设置困难,磨炼自我
困难是培养幼儿意志力的磨刀石,教师可以故意设置适度的困难,并不时给予幼儿意志与情感的鼓励。如:游戏“滚铁环”幼儿都玩得非常熟练,他们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于是在户外活动时我有意创设了一些“小山坡”让幼儿去体验,孩子们都去试了试,我便在一边静静地观察幼儿的活动。只见有的幼儿顺利通过,但大多数幼儿无功而返,有的幼儿还在不断地练习,于是我让幼儿讨论并不断鼓励幼儿的行为:“加把劲,你就要冲过去了”“没关系,我们一定能成功”“再来一次,老师帮帮你”,在意志与情感的支撑下,幼儿表现出了毫不气馁的精神状态,虽然成功离幼儿还有一段距离,但良好的意志品质已经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参考文献】
[1]丁祖荫主编.幼儿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王桂华,顾引英等编.新编民间游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4]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一、在民间游戏中增强自信
(一)发挥潜力,建立自信
沙包是民间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活动材料,它有着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法。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以“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来指导幼儿的活动。由于教师的角色进行了转换,幼儿的活动显得格外轻松而且活动兴趣非常高。比如,他们在活动中相互抛接沙包、夹包跳来比一比谁的沙包掷得远;随后教师给幼儿创设环境,与他们一起共同绘制一幢幢的房子,玩起了“砍包”和跳房子的游戏。幼儿在尝试到实践的反复中,潜在能力充分调动了起来,从原来的自发生成过渡到集体的游戏活动,教师帮助幼儿建立了自信,幼儿也能大胆地参与到其他的民间游戏中。
(二)欣赏、鼓励,树立自信
踩高跷也是我国民间传统游戏之一,特别是在节庆期间,人们通过此类活动来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在幼儿刚接触到游戏材料时,我便关注幼儿活动,在幼儿的行动中给予鼓励,在活动过程中去欣赏每位幼儿的玩法。幼儿毕竟年龄小,当他学着你的样子双脚能站在高跷上时,脸上有难以言状的苦痛,这时教师冲过去给他一个甜蜜的微笑,抚摸着孩子的头,对他说“你本领真大呀!让老师也来学一学”“你好棒”,当你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哪怕是还在蹒跚地用一只脚踩上高跷的孩子也会受到鼓舞。
二、在民间游戏中学会合作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合作的愿望
教师创设民间游戏的环境与情景,使幼儿产生对游戏的好奇而形成一种悬念,大大激发了幼儿想学习的愿望,使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使合作游戏成为可能。从小班开始,我运用一些语言化情景的游戏,如“剪刀、石头、布”“拍大麦”“蚊子叮我啦”等等,这些游戏朗朗上口,又配上了经典的儿歌,使幼儿从单个游戏中享受到了快乐。再比如“新娘上轿”的游戏,我先让大班的哥哥姐姐到户外活动中表演给小班幼儿看,使小班幼儿对此有兴趣,再让哥哥姐姐抬着他们,在一片片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合作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充实户外的活动场景,激发了幼儿合作游戏的愿望,如“斗鸡”“炒黄豆”“摇船”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锻炼幼儿合作的能力
为了让幼儿从愿望过渡到合作能力,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到组际讨论,如“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开始时,孩子们急于抢着“我来做”,致使有些幼儿就只能当小角色。出现这种情况时,我总是耐心地等待,幼儿也会发现游戏活动受到干扰;再请幼儿想想办法,从中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有时我也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游戏与孩子商量、讨论,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了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会在游戏时一起商量合作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游戏中竞争激烈,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快乐的情绪,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帮助引导,培养幼儿合作的品质
民间游戏也有一定的规则,而规则是每位幼儿都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如“城门城门几丈高”的游戏,规则是每位幼儿边念儿歌边从“城门”下经过,但是班中有些调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规则,我就请他们讲讲游戏规则,他们为了想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规则。游戏的规则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幼儿在游戏中学會了协调关系,游戏的乐趣也使幼儿愉快地服从游戏规则并约束自己。
三、在民间游戏中磨炼意志
(一)在游戏中战胜自我,实现目标
当幼儿出现困难时,教师不必立即出面解围,要给幼儿自己处理问题的机会,胜利往往在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在玩民间游戏“甩炮仗”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幅情景:幼儿折出了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花炮仗进行游戏,游戏规则是必须用一个炮仗扳倒另一个。幼儿由于初次活动,所以玩了几次都不成功,有的幼儿把炮仗朝旁边一放不玩了,但我却发现班级中有两名幼儿玩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把它扳过来,于是我想走过去扶他们一把;然而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站在一旁窃窃私语,不一会儿他们把其中的一个小炮仗折了几下使它拱起来,这样就容易多了。当幼儿把炮仗扳过来后心里异常兴奋,围着教室又喊又叫,同伴们在他们的引导下也逐渐玩了起来。幼儿终于在困难中战胜了自我,实现了自己心中的目标。
(二)在游戏中设置困难,磨炼自我
困难是培养幼儿意志力的磨刀石,教师可以故意设置适度的困难,并不时给予幼儿意志与情感的鼓励。如:游戏“滚铁环”幼儿都玩得非常熟练,他们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于是在户外活动时我有意创设了一些“小山坡”让幼儿去体验,孩子们都去试了试,我便在一边静静地观察幼儿的活动。只见有的幼儿顺利通过,但大多数幼儿无功而返,有的幼儿还在不断地练习,于是我让幼儿讨论并不断鼓励幼儿的行为:“加把劲,你就要冲过去了”“没关系,我们一定能成功”“再来一次,老师帮帮你”,在意志与情感的支撑下,幼儿表现出了毫不气馁的精神状态,虽然成功离幼儿还有一段距离,但良好的意志品质已经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参考文献】
[1]丁祖荫主编.幼儿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王桂华,顾引英等编.新编民间游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4]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