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族民间文学 ,从产生的那天起,就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融为一体,渗透到了彝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土生土长,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又以它特有的口头流传形式,经过世代彝族人民群众的加工,使其凝练与升华,从而脍炙人口。许多民间文学,可说是家喻户晓,充满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爱憎,同时也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诙谐和智慧。
彝族民间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人物传说文学、风物传说文学、史事传说文学三类。它作为彝族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具有可读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它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做了通俗的解释。它犹如历史教科书,告诫人们勿忘过去,又似哲学大师对社会、人生进行着深刻的剖析,更似道德天平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假恶丑。所以,它具有多重社会功能。
一、教育功能
彝族民间文学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彝族劳动人民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恩格斯在《德国民间故事书》一文中对民间文学的教育作用做了十分精确的评价,他说:“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民间文学在教育上具有巨大的力量。彝族民间传说也不例外。
(一)教人热爱劳动、追求美好理想
热爱劳动、追求美好理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彝族民间文学中,这类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且—直以来总被彝族人民用以教育下一代。例如《护心帕的来历》中说:从前开天辟地的女神拉则史希,智慧超人,她提出的问题,一般人都回答不上。如果有人把她难住了,她就送那人一件宝贵的礼物。有一天,她被一个聪明的媳妇难住了,于是就赠给她一个椭圆形的护心帕,护心帕上还有个银牌牌,意思是保护她聪明、高尚的心灵。彝族妇女的护心帕和银牌牌就这样传下来了。这个传说表现了彝族人民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
(二)教人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美丑
彝族人民爱憎分明、识别善恶、美丑都很有分寸。他们对待历代的统治者,并非一味地反对嘲笑,而是有褒有贬。凡是歧视少数民族,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者,他们毫不留情地加以揭露和批判。凡是有卓越才能,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人,他们充满激情地加以肯定和颂扬。例如《奢香的传说》中的奢香,是个有智慧的女土司。她能文能武、善于带兵、也善于绣花。她不仅严以律已,而且严格要求子女。又如流传于云贵边界的《龙土司的传说》,赞扬龙土司之子心地善良,常为本民族着想。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虽然他们都是彝族人民的统治者,但他们心地善良,处处为自己的人民着想,同样也受到彝族人民的爱戴。彝族的许多民间文学都能生动形象地帮助人们认清好坏善恶、分辨美丑、识别是非敌我,因而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作用。
(三)教人尊老爱幼
在四川的宁南县流传着一个《丢老人的习俗》,传说:以前,彝族有一个习俗,一旦老人年迈体衰不能做事了,就由儿子用背篮把他背到山洞里扔掉,让老人活活饿死冻死。一次,有家儿子按照这个习俗,把自己的老人放进背篮,背到山洞去。到了目的地,儿子看见山洞黑乎乎的,阴森可怕,不敢久留。赶紧把背篮和老人放在地上,转身就走。这时,老人无力地说:“把背篮带回去嘛!”儿子答到:“不要了!没有用了!”老人说:“怎么没有用呀,以后你老了,你儿子背你时还用得着。”儿子听了这话呆呆地站了很久,又转身把老人背回了家中。一直以来,彝族人民总是用这类文学传说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人们牢牢地遵循着这些道德规范去赡养父母、爱护晚辈。这是彝族人民纯朴、善良的真实写照,在彝族社会中,这种美德对民族性格及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历史文化传承功能
彝族的民间传说文学,主要靠口耳相传,保存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这些民间传说文学,在千百年的口头流传中,打上了社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烙印。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着本民族的成长,迁徙和斗争的历史,同时还把本民族各时期的生产水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等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出来。
首先,彝族的民间传说文学是历史的产物。尽管时代久远,且是口头流传并经过人民群众的加工改造,但其所反映的基本“史实”是未变的,我们可以透过它去了解历史及其变迁。如《竹核温泉的传说》,这则传说中三条温泉水龙,亲密无间,为造福人类,它们只好各奔东西。这则传说文学,包含着彝族人民热爱自己乡土的情感,同时解释了温泉这种自然现象的由来。又如《六月六为什么要献包谷》这则传说文学里,有个地方每年六月六都要下冰雹,造成庄稼欠收。于是,人们就在六月六这天拿着酒和包谷去祭龙,请龙莫下冰雹,保佑庄稼丰收。由于人类在形成初期,完全受着自然界的支配,往往怀着一种恐惧心理,便想方设法顺从它,并希望得到帮助。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产生了自然崇拜,如对山、水、火、日、月、星的崇拜,对虎、狼、熊、蛇、鹰以及各种树木的崇拜等。这些崇拜对象,都被附以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些传说,成为了人们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佐证,其本身的传承也就成为了传承彝族历史文化的最有效的方法。
其次,彝族的民间文学寄托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倾注了广大彝族人民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特别是为了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英雄们,被彝族人民当作一种神的象征,被人们敬仰着、崇拜着。如彝族农民起义传说《杀不死的普应春》。普应春是明朝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新平一带农民起义的领袖。尽管这次起义被镇压下去了,普应春也被害,但彝族人民却赋予他神奇的色彩,认为他是砍不伤、杀不死的神人。其有这样一个片断:官兵把普应春砍成碎片,这些碎片仍然说:“我普应春没有死!”官兵膛目,又用大甑子蒸他的尸体,普应春在甄子里说:“你们把火加大一点,我还有点冷!”普应春成为彝族人民心目中不灭的英雄。他的事迹广泛流传于彝族人民当中,他的精神永远铭记于人们心中,并成为一种神的形象影响着一代代的彝族人民。
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历来是各民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本途径。但是,由于彝族分布广,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虽然彝族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但这种文字的使用只局限于小范围内,而非全民性使用。再加上没有学校和任何形式的教育机构。所以民族历史、伦理道德、生产知识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只能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加以保存和传播。所以彝族的许多民间传说文学对本民族的历史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有时又作为文化史的一部分被写进本民族的历史。因此,彝族的民间传说文学既是保存本民族历史的好载体,又是传承彝族文化的最好媒介。
三、审美娱乐功能
我们知道,能流传至今并为广大彝族人民所熟知的民间传说文学,都是经历了长期的加工锤炼传承,为人们乐于讲述的传说精品。在这些传说里,蕴涵了人民群众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追求、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扬抑。
首先,彝族民间文学所表现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们或者解释自然现象,或者表现自然力之伟大,或者歌颂人对自然力的征服,或者揭示人生的真谛,或者反映社会的面貌。这些民间传说以其丰富的内容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彝族人民。让他们从中感悟人生、感悟社会、了解并认识自然。因此,彝族民间文学以丰富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审美娱乐素材,让我们从民间文学中感受精神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境和心灵的净化。例如:乌蒙山的传说——乌蒙山下住着两兄弟,分家时,哥哥强占了全部财产和土地。弟弟不仅什么也没分着,而且还要靠砍柴卖钱奉养双目失明的母亲。他每次砍柴回来,途中总是把柴放在岩老虎头上休息。一天,当他又把柴放在岩老虎头上休息时,岩老虎问弟弟,为啥每天都要去砍柴?弟弟说了他的情况。岩老虎让弟弟伸手在他肚子里去拿银子,弟弟拿了一坨就回家了。从此弟弟的生活天天好起来。哥哥问清了情况后,第二天也跑去砍柴,也照样把柴放在岩老虎头上,岩老虎照样让哥哥在它的肚子里拿银子。哥哥不停地拿了一坨又一坨,岩老虎气得闭上了嘴,哥哥的手被岩老虎咬住了。这则传说,巧妙地把社会生活浓缩在一个家庭里加以表现,它既歌颂了勤劳、善良、诚实、孝敬父母的美德,又批判了自私、贪婪和欺侮弱小的丑恶行径。通过真善美与假恶丑在较量中取胜这一永恒的主题、朴素的情境,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感悟,来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洗涤灵魂的教育作用。
其次,彝族人民很早就意识到民间传说文学的娱乐作用。在古代,彝族生活在山里,交通、信息闭塞,很少有文化生活。当他们一天的辛苦劳动结束之后,为了解除疲劳,便坐在火塘边、树阴下,用故事的形式讲述过去,憧憬未来。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精神焕然一新,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这些民间传说文学,情节简单明了,因果关系明晰自然,无人工雕琢之痕,体现出质朴之美。民间传说的语言具有乡土气息,让人备感亲切。阅读欣赏它时,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感情会涌上心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与传说中人物溶为一体之感。
四、文化传播功能
彝族民间文学的起源、演变体现着古代彝族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这些作品成了彝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和传统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它一直是彝族人民的精神食粮,是培育人们勤劳、勇敢、诚实、朴素等高尚品德和思想情操的教科书,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彝族民间传说文学作为优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传播彝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马缨花节的传说》、《火把节的传说》、《石林的传说》等,已成了彝族地区的文化品牌,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彝族民间文学在现实社会中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许多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已演变成了彝族文化的一种品牌,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同。如:马缨花女、阿诗玛、葫芦兄弟等,在各民族中传播着,它们已成为彝族文化的代称。
五、结语
彝族民间文学以其众多的作品、神奇的内容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古以来,人们传颂它、阅读它、欣赏它、研究它。在彝族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前人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相对于彝族民族文化的其他种类而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不够的,彝族民族文化的样式正在逐步增加,社会功能也在逐步增加,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将更加广泛深入。
参考文献:
[1]扬继中等编.楚雄彝族文学简史﹙云南版﹚[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34.
[2]陶立波主编.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42.
[3]李力主编.彝族文学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121.
(作者简介:殷子宝﹙1965-﹚男,云南永仁人,大学学历,群众文化馆员,主要从事群文化辅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彝族民间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人物传说文学、风物传说文学、史事传说文学三类。它作为彝族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具有可读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它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做了通俗的解释。它犹如历史教科书,告诫人们勿忘过去,又似哲学大师对社会、人生进行着深刻的剖析,更似道德天平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假恶丑。所以,它具有多重社会功能。
一、教育功能
彝族民间文学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彝族劳动人民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恩格斯在《德国民间故事书》一文中对民间文学的教育作用做了十分精确的评价,他说:“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民间文学在教育上具有巨大的力量。彝族民间传说也不例外。
(一)教人热爱劳动、追求美好理想
热爱劳动、追求美好理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彝族民间文学中,这类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且—直以来总被彝族人民用以教育下一代。例如《护心帕的来历》中说:从前开天辟地的女神拉则史希,智慧超人,她提出的问题,一般人都回答不上。如果有人把她难住了,她就送那人一件宝贵的礼物。有一天,她被一个聪明的媳妇难住了,于是就赠给她一个椭圆形的护心帕,护心帕上还有个银牌牌,意思是保护她聪明、高尚的心灵。彝族妇女的护心帕和银牌牌就这样传下来了。这个传说表现了彝族人民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
(二)教人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美丑
彝族人民爱憎分明、识别善恶、美丑都很有分寸。他们对待历代的统治者,并非一味地反对嘲笑,而是有褒有贬。凡是歧视少数民族,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者,他们毫不留情地加以揭露和批判。凡是有卓越才能,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人,他们充满激情地加以肯定和颂扬。例如《奢香的传说》中的奢香,是个有智慧的女土司。她能文能武、善于带兵、也善于绣花。她不仅严以律已,而且严格要求子女。又如流传于云贵边界的《龙土司的传说》,赞扬龙土司之子心地善良,常为本民族着想。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虽然他们都是彝族人民的统治者,但他们心地善良,处处为自己的人民着想,同样也受到彝族人民的爱戴。彝族的许多民间文学都能生动形象地帮助人们认清好坏善恶、分辨美丑、识别是非敌我,因而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作用。
(三)教人尊老爱幼
在四川的宁南县流传着一个《丢老人的习俗》,传说:以前,彝族有一个习俗,一旦老人年迈体衰不能做事了,就由儿子用背篮把他背到山洞里扔掉,让老人活活饿死冻死。一次,有家儿子按照这个习俗,把自己的老人放进背篮,背到山洞去。到了目的地,儿子看见山洞黑乎乎的,阴森可怕,不敢久留。赶紧把背篮和老人放在地上,转身就走。这时,老人无力地说:“把背篮带回去嘛!”儿子答到:“不要了!没有用了!”老人说:“怎么没有用呀,以后你老了,你儿子背你时还用得着。”儿子听了这话呆呆地站了很久,又转身把老人背回了家中。一直以来,彝族人民总是用这类文学传说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人们牢牢地遵循着这些道德规范去赡养父母、爱护晚辈。这是彝族人民纯朴、善良的真实写照,在彝族社会中,这种美德对民族性格及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历史文化传承功能
彝族的民间传说文学,主要靠口耳相传,保存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这些民间传说文学,在千百年的口头流传中,打上了社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烙印。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着本民族的成长,迁徙和斗争的历史,同时还把本民族各时期的生产水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等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出来。
首先,彝族的民间传说文学是历史的产物。尽管时代久远,且是口头流传并经过人民群众的加工改造,但其所反映的基本“史实”是未变的,我们可以透过它去了解历史及其变迁。如《竹核温泉的传说》,这则传说中三条温泉水龙,亲密无间,为造福人类,它们只好各奔东西。这则传说文学,包含着彝族人民热爱自己乡土的情感,同时解释了温泉这种自然现象的由来。又如《六月六为什么要献包谷》这则传说文学里,有个地方每年六月六都要下冰雹,造成庄稼欠收。于是,人们就在六月六这天拿着酒和包谷去祭龙,请龙莫下冰雹,保佑庄稼丰收。由于人类在形成初期,完全受着自然界的支配,往往怀着一种恐惧心理,便想方设法顺从它,并希望得到帮助。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产生了自然崇拜,如对山、水、火、日、月、星的崇拜,对虎、狼、熊、蛇、鹰以及各种树木的崇拜等。这些崇拜对象,都被附以美丽动人的传说。这些传说,成为了人们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佐证,其本身的传承也就成为了传承彝族历史文化的最有效的方法。
其次,彝族的民间文学寄托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倾注了广大彝族人民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特别是为了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英雄们,被彝族人民当作一种神的象征,被人们敬仰着、崇拜着。如彝族农民起义传说《杀不死的普应春》。普应春是明朝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新平一带农民起义的领袖。尽管这次起义被镇压下去了,普应春也被害,但彝族人民却赋予他神奇的色彩,认为他是砍不伤、杀不死的神人。其有这样一个片断:官兵把普应春砍成碎片,这些碎片仍然说:“我普应春没有死!”官兵膛目,又用大甑子蒸他的尸体,普应春在甄子里说:“你们把火加大一点,我还有点冷!”普应春成为彝族人民心目中不灭的英雄。他的事迹广泛流传于彝族人民当中,他的精神永远铭记于人们心中,并成为一种神的形象影响着一代代的彝族人民。
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历来是各民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本途径。但是,由于彝族分布广,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虽然彝族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但这种文字的使用只局限于小范围内,而非全民性使用。再加上没有学校和任何形式的教育机构。所以民族历史、伦理道德、生产知识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只能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加以保存和传播。所以彝族的许多民间传说文学对本民族的历史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有时又作为文化史的一部分被写进本民族的历史。因此,彝族的民间传说文学既是保存本民族历史的好载体,又是传承彝族文化的最好媒介。
三、审美娱乐功能
我们知道,能流传至今并为广大彝族人民所熟知的民间传说文学,都是经历了长期的加工锤炼传承,为人们乐于讲述的传说精品。在这些传说里,蕴涵了人民群众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追求、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扬抑。
首先,彝族民间文学所表现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们或者解释自然现象,或者表现自然力之伟大,或者歌颂人对自然力的征服,或者揭示人生的真谛,或者反映社会的面貌。这些民间传说以其丰富的内容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彝族人民。让他们从中感悟人生、感悟社会、了解并认识自然。因此,彝族民间文学以丰富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审美娱乐素材,让我们从民间文学中感受精神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境和心灵的净化。例如:乌蒙山的传说——乌蒙山下住着两兄弟,分家时,哥哥强占了全部财产和土地。弟弟不仅什么也没分着,而且还要靠砍柴卖钱奉养双目失明的母亲。他每次砍柴回来,途中总是把柴放在岩老虎头上休息。一天,当他又把柴放在岩老虎头上休息时,岩老虎问弟弟,为啥每天都要去砍柴?弟弟说了他的情况。岩老虎让弟弟伸手在他肚子里去拿银子,弟弟拿了一坨就回家了。从此弟弟的生活天天好起来。哥哥问清了情况后,第二天也跑去砍柴,也照样把柴放在岩老虎头上,岩老虎照样让哥哥在它的肚子里拿银子。哥哥不停地拿了一坨又一坨,岩老虎气得闭上了嘴,哥哥的手被岩老虎咬住了。这则传说,巧妙地把社会生活浓缩在一个家庭里加以表现,它既歌颂了勤劳、善良、诚实、孝敬父母的美德,又批判了自私、贪婪和欺侮弱小的丑恶行径。通过真善美与假恶丑在较量中取胜这一永恒的主题、朴素的情境,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感悟,来重新审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洗涤灵魂的教育作用。
其次,彝族人民很早就意识到民间传说文学的娱乐作用。在古代,彝族生活在山里,交通、信息闭塞,很少有文化生活。当他们一天的辛苦劳动结束之后,为了解除疲劳,便坐在火塘边、树阴下,用故事的形式讲述过去,憧憬未来。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精神焕然一新,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这些民间传说文学,情节简单明了,因果关系明晰自然,无人工雕琢之痕,体现出质朴之美。民间传说的语言具有乡土气息,让人备感亲切。阅读欣赏它时,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感情会涌上心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与传说中人物溶为一体之感。
四、文化传播功能
彝族民间文学的起源、演变体现着古代彝族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这些作品成了彝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和传统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它一直是彝族人民的精神食粮,是培育人们勤劳、勇敢、诚实、朴素等高尚品德和思想情操的教科书,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彝族民间传说文学作为优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传播彝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马缨花节的传说》、《火把节的传说》、《石林的传说》等,已成了彝族地区的文化品牌,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彝族民间文学在现实社会中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许多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已演变成了彝族文化的一种品牌,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同。如:马缨花女、阿诗玛、葫芦兄弟等,在各民族中传播着,它们已成为彝族文化的代称。
五、结语
彝族民间文学以其众多的作品、神奇的内容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古以来,人们传颂它、阅读它、欣赏它、研究它。在彝族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前人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相对于彝族民族文化的其他种类而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不够的,彝族民族文化的样式正在逐步增加,社会功能也在逐步增加,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将更加广泛深入。
参考文献:
[1]扬继中等编.楚雄彝族文学简史﹙云南版﹚[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34.
[2]陶立波主编.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42.
[3]李力主编.彝族文学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121.
(作者简介:殷子宝﹙1965-﹚男,云南永仁人,大学学历,群众文化馆员,主要从事群文化辅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