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兴趣是学习进程中的一盏明灯。教学应当抓住“兴趣”这一导向,并以此为理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知识接收心理,从而凸显出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性地位。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关注焦点,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应从“兴趣”出发的必要性,并指出了在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 出发点 落实路径
如果将学习比喻成一条漫长的征程,那么这条征程的最大动力是什么?答案是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数千年前,孔子就已知晓兴趣在学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唯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变以往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兴趣”也日益成为教学工作的关注要点。重视兴趣教学,将可以冲破陈旧教学范式的束缚,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作为基础性课程之一,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且力图让他们的审美意识、人文道德水平得以提升。鉴于语文课程的知识范围较广、抽象性较强,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仍旧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陷入“灌輸式”教学的套路中,而应结合课程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以“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开展“兴趣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尊重学生知识接收心理的需要。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若采取“朗读——背诵——讲解——考核”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则无法燃起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热情,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引发他们消极的抵触心理。如果能以兴趣为导向,利用新鲜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到语文学习的进程中,达到一种顺其自然的效果。针对小学生的心理接受习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探索出一条“趣味化”的教学道路,从而满足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的素质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应试化教学模式下的陈腐因素。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促动下,各阶段的教育工作都在探索正确、合理的教学路径,以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素质教育要求挖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创设合作式互动课堂,力图培养出素质全面、身心和谐的现代化人才。而要真正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就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明确教学对象的实际状态和心理需求,并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以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以便达成预期的教学成果。从趣味性出发去规划教学方案,正是顺应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之一。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满足学生的兴趣,即小学语文如何从兴趣出发?这是一道值得思考的课题。下面列举出几点实践路径,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发展视角。
一、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育辅助工具,探索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形式
如今,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渗入到教育事业中,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辅助方式。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去呈现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时事信息,以拓展课本知识与现实环境的关联,把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热情“嫁接”到语文学科中去。而多媒体所拥有的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元呈现载体,将可以立体表现语文课本内容,将平面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例如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寓言、小故事,教师可以采用Flash等软件去制作出小动画。凭借学生对动画的热情,教师必然能够充分吸引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二、尝试情景化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
由于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创设出一种具体可感的语境,以便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语言文化情景。例如教师可鼓励学生们将课文改变成小短剧,然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演绎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表达自由,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提出疑问、意见和多元的观念。唯有如此,学生们才能够真正拉近与语文课程的距离,获得语文学习所带来的轻松愉悦感。
三、组织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
实践证明,小组式学习模式可以营造出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学习氛围,将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热情。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再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继而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趣味讨论、小型辩论会、知识问答等活动。在这种合作式的学习格局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由以往的“灌输者”变成了“引导者”,真正将主角地位让渡给了学生。如此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会变得更加充分、和谐。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从兴趣出发,即有其必要性,也有着具体的实践价值。只有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完成统一,将“兴趣教学”深化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切实彰显出该门课程的教学职能。伴随着教育学界对“兴趣”这一因素的愈发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必然会沿着“兴趣”的起点出发,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守文,语文教学与“兴趣”,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8)
2 韩利彬,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探究,学周刊(B),2010(6)
3 居晓琴,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初探,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 出发点 落实路径
如果将学习比喻成一条漫长的征程,那么这条征程的最大动力是什么?答案是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数千年前,孔子就已知晓兴趣在学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唯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变以往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兴趣”也日益成为教学工作的关注要点。重视兴趣教学,将可以冲破陈旧教学范式的束缚,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作为基础性课程之一,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且力图让他们的审美意识、人文道德水平得以提升。鉴于语文课程的知识范围较广、抽象性较强,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仍旧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陷入“灌輸式”教学的套路中,而应结合课程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以“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开展“兴趣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尊重学生知识接收心理的需要。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若采取“朗读——背诵——讲解——考核”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则无法燃起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热情,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引发他们消极的抵触心理。如果能以兴趣为导向,利用新鲜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到语文学习的进程中,达到一种顺其自然的效果。针对小学生的心理接受习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探索出一条“趣味化”的教学道路,从而满足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
另一方面,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的素质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应试化教学模式下的陈腐因素。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促动下,各阶段的教育工作都在探索正确、合理的教学路径,以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素质教育要求挖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创设合作式互动课堂,力图培养出素质全面、身心和谐的现代化人才。而要真正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就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明确教学对象的实际状态和心理需求,并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以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以便达成预期的教学成果。从趣味性出发去规划教学方案,正是顺应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之一。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满足学生的兴趣,即小学语文如何从兴趣出发?这是一道值得思考的课题。下面列举出几点实践路径,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发展视角。
一、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育辅助工具,探索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形式
如今,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渗入到教育事业中,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辅助方式。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去呈现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时事信息,以拓展课本知识与现实环境的关联,把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热情“嫁接”到语文学科中去。而多媒体所拥有的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元呈现载体,将可以立体表现语文课本内容,将平面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例如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寓言、小故事,教师可以采用Flash等软件去制作出小动画。凭借学生对动画的热情,教师必然能够充分吸引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二、尝试情景化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
由于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创设出一种具体可感的语境,以便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语言文化情景。例如教师可鼓励学生们将课文改变成小短剧,然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演绎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表达自由,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提出疑问、意见和多元的观念。唯有如此,学生们才能够真正拉近与语文课程的距离,获得语文学习所带来的轻松愉悦感。
三、组织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
实践证明,小组式学习模式可以营造出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学习氛围,将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热情。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再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继而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趣味讨论、小型辩论会、知识问答等活动。在这种合作式的学习格局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由以往的“灌输者”变成了“引导者”,真正将主角地位让渡给了学生。如此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会变得更加充分、和谐。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从兴趣出发,即有其必要性,也有着具体的实践价值。只有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完成统一,将“兴趣教学”深化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切实彰显出该门课程的教学职能。伴随着教育学界对“兴趣”这一因素的愈发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必然会沿着“兴趣”的起点出发,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守文,语文教学与“兴趣”,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8)
2 韩利彬,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探究,学周刊(B),2010(6)
3 居晓琴,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初探,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