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如何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成为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从转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扮演怎样的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师 课堂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47-01
当下时期,对于教师究竟在教学活动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引起了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广泛热议,尤其对于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广大教师而言。大家都在积极探讨,如何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我们的课堂效益最大化,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具有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中不乏控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的思维方式,甚至会限制学生对于感兴趣问题的积极探索的热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扮演的是控制者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知识内容时,通常会因为要教知识而讲知识,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教会,会做题、会考试。像这种通过直接讲授把现有的知识像传接力棒一样直接递到学生的手中,从表面上看达到了我们讲授课程的目的,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听得懂、会做题、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看,教师又扮演了讲授者的角色。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历来是课堂的主角,是课堂节奏的驾驭者,是教学内容、方法的定夺者。在学生的脑海里,只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出耳朵听老师讲,一切按照老师说的做,不用想太多的为什么,在课上回答问题时,按照本节课的知识点及例题的模式去解决就可以,不用考虑其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按时做作业、交作业,这就是好学生。就像在拍戏一样,教师是主演,部分学生是配角,剩下的是群众演员,并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通常是在唱独角戏,学生是观众。
正是由于在传统教学中存在这样的可提升空间,在现代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使之更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学生与知识相融的促进者
促进者是解放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呼吸到与知识自由交流的空气,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
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享受学习方式的自由。也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继续探索,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奥秘,从而能经历质问、怀疑、批判已有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促进学生与知识间的交融,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做过多的干涉及限制。
(二)学生与知识探索的引导者
引导者的主要目的是采用间接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方法,并非直接去讲知识,为了获取知识而讲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这种独立思考任何人都不可取代,其中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如读书、感知、观察、分析、思考等,是需要自己的独立探索,切身体会才能为更进一步获取知识奠定基础,逐步向前推进发展。
从讲授者向引导者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性的认可和尊重。从客观上讲,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意向和独立的能力。如: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能辨明的事理不喜欢听别人啰嗦;能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不希望别人给予暗示;能自己处理的事情,不希望别人插手及干涉。
但从客观角度来分析,学生的独立还依赖于老师的培养和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也要有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的转变,在这一方面,需要老师进一步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点需要如何把握。
(三)做课堂的配角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沟通、分享、交流,各种学习心得体会。但要明确,在课堂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教师的教学及其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及其活动作为线索和依据,即教师是课堂的配角。若从配合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教师配合学生,并非是学生配合老师。这需要教师明确,课堂的任务和目标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小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集多种任务于一身,该任务并非是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导演课堂进度,而是需要起到与知识交融的促进作用,在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时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扮演配角的角色,来促使作为主角的学生与知识的零距离亲密接触。然而,以上都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教师角色在课堂上如何转型.中国教育报,
2012.11.29.
[2]乌兰.课堂教学交往中的教师角色.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2(5).
[关键词]教师 课堂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47-01
当下时期,对于教师究竟在教学活动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引起了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广泛热议,尤其对于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广大教师而言。大家都在积极探讨,如何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我们的课堂效益最大化,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具有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传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中不乏控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的思维方式,甚至会限制学生对于感兴趣问题的积极探索的热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扮演的是控制者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知识内容时,通常会因为要教知识而讲知识,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教会,会做题、会考试。像这种通过直接讲授把现有的知识像传接力棒一样直接递到学生的手中,从表面上看达到了我们讲授课程的目的,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听得懂、会做题、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看,教师又扮演了讲授者的角色。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历来是课堂的主角,是课堂节奏的驾驭者,是教学内容、方法的定夺者。在学生的脑海里,只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出耳朵听老师讲,一切按照老师说的做,不用想太多的为什么,在课上回答问题时,按照本节课的知识点及例题的模式去解决就可以,不用考虑其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按时做作业、交作业,这就是好学生。就像在拍戏一样,教师是主演,部分学生是配角,剩下的是群众演员,并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通常是在唱独角戏,学生是观众。
正是由于在传统教学中存在这样的可提升空间,在现代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使之更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学生与知识相融的促进者
促进者是解放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呼吸到与知识自由交流的空气,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
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享受学习方式的自由。也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继续探索,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奥秘,从而能经历质问、怀疑、批判已有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促进学生与知识间的交融,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做过多的干涉及限制。
(二)学生与知识探索的引导者
引导者的主要目的是采用间接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方法,并非直接去讲知识,为了获取知识而讲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这种独立思考任何人都不可取代,其中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如读书、感知、观察、分析、思考等,是需要自己的独立探索,切身体会才能为更进一步获取知识奠定基础,逐步向前推进发展。
从讲授者向引导者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性的认可和尊重。从客观上讲,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意向和独立的能力。如: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能辨明的事理不喜欢听别人啰嗦;能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不希望别人给予暗示;能自己处理的事情,不希望别人插手及干涉。
但从客观角度来分析,学生的独立还依赖于老师的培养和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也要有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的转变,在这一方面,需要老师进一步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点需要如何把握。
(三)做课堂的配角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沟通、分享、交流,各种学习心得体会。但要明确,在课堂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教师的教学及其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及其活动作为线索和依据,即教师是课堂的配角。若从配合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教师配合学生,并非是学生配合老师。这需要教师明确,课堂的任务和目标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小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集多种任务于一身,该任务并非是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导演课堂进度,而是需要起到与知识交融的促进作用,在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时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扮演配角的角色,来促使作为主角的学生与知识的零距离亲密接触。然而,以上都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教师角色在课堂上如何转型.中国教育报,
2012.11.29.
[2]乌兰.课堂教学交往中的教师角色.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