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段说明文教学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系统化,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然而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存在意识不强、范围狭小、形式单一的问题。为在说明文教学中更高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应强化师生的用图意识,拓宽用图范围,引导学生绘制多样化的导图,同时丰富相关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242-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高段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学写常见应用文[1]。”在社会生活中,说明文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逐渐凸显。小学阶段学习说明文不仅能为中学的说明文学习打下基础,也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而寻求何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辅助说明文教学是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高段的说明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提高他们的复述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及其在小学高段说明文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训练的工具,也是一种改变学习方式的利器[2]。”作为一种可以激发思维、整理及优化知识点的学习工具,它通过图像、文字、线条、色彩等方式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加工,将人头脑中凌乱、复杂和模糊的思绪变得有序、简单和清晰。目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其在说明文教学中也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解读篇章结构
  说明文具有独特的文本特点,逻辑性强、结构严密。学习说明文不仅要认识说明对象及特征,了解说明方法与作用,还要理清说明顺序,这些学习要求与思维导图以立体方式思考文本的特征相一致,因此用思维导图可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鲸》为例,作为科普性说明文,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于鲸的相关知识,还要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关注说明方法并尝试运用。多种学习要求若用文字表述,学生笔记则会零散、不全面;而通过一幅思维导图,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等就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也能快速且准确地掌握说明文的篇章结构。
  (二)借助思维导图训练复述能力
  复述是一种综合能力,复述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复述说明文内容,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有效开展复述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复述方法,其中包括思维导图。受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影响,小学高段的学生虽然逐渐由形象记忆过渡到抽象记忆,但是作为年龄尚小的小学生,若涉及对抽象学习材料的记忆,仍然无法脱离事物的具象。在教学时,思维导图以图文结合、表述有条理的展现方式,帮助学生将中心词与二级、三级要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建立记忆“宫殿”,符合小学生的记忆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短、通俗的复述。
  (三)利用思维导图助推写作训练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发挥性和写作能力的均衡发展,对写作类型没有限制。在说明文写作中,要求学生介绍一种事物,把一个事物描写清楚。说明文强调写实,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写作前仔细观察该事物。受好奇心驱使,大部分小学生会认真观察事物,但为何还是写不好说明文?究其缘由,一方面是学生常常会观察,但不会分解,导致对事物的描写不具体;另一方面是教师认为通过课上的点拨,学生已基本掌握说明文写作的要求,于是立刻让学生习作,追求和关注习作结果。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习作教学的低效。为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语文教师逐渐关注到习作过程的重要性,开始利用各种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词语支架、内容支架等,如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可视和发散的特点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逐步分解事物的特点,由此逐级展开,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作文结构也清晰明了,从而达到描写细致而生动的目的。
  二、小学高段说明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存在的问题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用图意识淡薄
  教师作为教学人员,通过教研活动和学习交流,大多能意识到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价值,与单一的文字相比,生动形象的图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但是在小学高年级,教师认为学生面临升学的巨大压力,时间紧、任务重,绘制一幅完整、优秀且好看的思维导图,需要大量时间,还不如多背几篇课文、多做几道练习。另外,有研究者指出:“大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并不经常使用思维导图,只是偶尔绘制一幅,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绘制,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绘制计划[3]。”学生对思维导图有兴趣,但用图意识不强。可以看出,虽然教师对思维導图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学生也喜欢这种多色彩、多线条的图示,但是在教学中师生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只是将其看作丰富课堂的手段。
  (二)使用范围局限
  由于思维导图主要起辅助教学的作用,部分教师就认为思维导图是可有可无的,用图只是为了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和激发学生兴趣,不用也不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一般是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和课后提及得较少。同时教师对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缺乏信心,他们觉得仅靠小学生自身是难以绘制出较好的思维导图,因此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直接引导和帮助,但这些当面的引导和帮助只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课外很难实现,由此导致了用图的范围受到约束。
  (三)导图形式单一
  学生在课堂上较少运用思维导图,因此他们往往将教师给出的范例作为参照,特别是受“向师性”倾向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图与示范图相差无几。这一方面使得学生的思维导图较为标准化,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的思维变得狭隘。同时,师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局限于常见的气泡图,因此它在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其他类型的导图则没有得到重视和利用。   (四)評价反馈欠缺
  教学评价就是为调节、激励、促进教学,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此环节,为在课堂中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一味追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更新或改变。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以教师示范为主,部分学生则只是根据示范图绘制,不求甚解。同时部分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并不注重对学生的必要指导,也不注重对教学的合理评价。这种形式主义不可避免导致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上出现问题。
  三、小学高段说明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强化用图意识,发挥导图功效
  要想让思维导图发挥其重要功效,必须使师生意识到它的作用。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首先要转变观念,思维导图的运用不应该是“多此一举”,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结果更重要。小学高段尤其是六年级,需要将小学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而仅靠教师一字一句灌输,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应借助思维导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小学生来说,若教师长期培养学生用思维导图归类、分析,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对导图很熟悉,绘制起来也能得心应手,不拘泥形式,而且能将导图灵活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
  小学生对图画和色彩较为敏感,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并用思维导图将文字表述转化为图文结合的形式,学生就会意识到用图能使内容更简洁、更易记忆。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太阳》一课为例,若采用常用方法,将特点和说明方法分别罗列出来,学生任务较重,也难以形成知识框架,而利用思维导图,将关键词与方法结合起来,学生既能认识太阳的特点,也能了解说明方法及其起到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一举多得。如图1所示。
  (二)拓宽使用范围,贯穿教学全程
  思维导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有重要作用,正确使用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优化、整理和激发思维。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说明文《松鼠》为例,首先课前预习时,教师让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句话就概括了松鼠漂亮、乖巧、驯良和讨人喜欢的特点,依据本句就能绘制出初步的思维导图。其次在课堂教学时,借助思维导图加深理解。确定主题是松鼠,次主题是松鼠的四个特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来确定下一级主题,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再让学生逐段品读、分析,形成思维分支,分别将“漂亮”“乖巧”“驯良”和“讨人喜欢”后的内容补充进图中,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在图中一目了然,如图2所示。最后在课后复习时,利用思维导图巩固提升。复习往往是一项很繁杂的任务,学生利用导图不仅可以梳理本课的知识要点,将零散的知识变得有序,还可以联系以往学习过的旧知识,查漏补缺,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引导发散思维,绘制多样导图
  思维导图的类型多种多样,除了上述使用的括号图、气泡图,还有流程图、圆圈图、树状图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把握,提醒学生灵活应用,不必照搬照抄教师绘图,鼓励学生绘制各式各样、有理有据的思维导图。如使用流程图展现各种建筑的空间顺序,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院》为例,课文按照总分的写作顺序,利用四则材料,先概述了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征,而后由南到北依次介绍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御花园以及神武门的具体特点,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展现出这些特点,绘制故宫参观路线,同时也达到课前的要求。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引入思维导图是为发散学生思维,教师若严格限制学生绘图,不仅不能发挥导图的功效,反而会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针对不同的内容要点,绘制不同的思维导图,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引入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的“服务器”,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部分教师常常忽略评价环节,以为绘图只是为了丰富教学方式,这往往导致思维导图不能发挥功效。因此,教师必须在理念上摒弃形式主义,将导图真正落实到教学中,让学生重视思维导图,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传统的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重视过程。如既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独立思考导图的不足;也可以让学生互评,互相指出优点和缺点;还可以教师点评,提出改进之处。评价方式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及时反思,吸取别人的经验并自主改正,不断修改和完善思维导图。
  总之,思维导图在说明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解读文体特征,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有效实现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资璧,卢慈伟.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3]聂娅娅.思维导图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骆影(1996~),女,四川彭州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
  育专业2019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家庭伴随人的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目前仍然有一些父母对孩子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课题组分别从孩子的学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探究了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理解与尊重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加强家校沟通的解决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并将研究内容用于家
期刊
【摘 要】随着社會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音乐对儿童成长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的培养,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生活娱乐都有一定影响。儿童生理上正处于发育阶段,性格还没有完全定型,在这一时期,教师借助悦耳动听的音乐,能帮助儿童放松心情,缓解一些焦虑情绪,陶冶儿童的情操,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成长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素养;儿童;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校園足球改革试验区、360度绩效评价法的基本概念,然后结合我国当前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中360度绩效评价法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在校园足球评估工作中有效推行360度绩效评价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绩效评价;360度反馈评估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01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研究体育游戏的开发利用,探索体育游戏的组织策略,通过设计开发创新型、智慧型、情趣化的体育游戏,应用快乐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游戏化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提升体育游戏的实效性,形成教师独特的游戏化体育教学风格,同步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游戏;开发利用;组织策略;体育
期刊
【摘 要】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事务中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教学勇气:漫步教师  心灵》一书将教师比喻为“牧羊犬”,借羊群比喻学生。本文结合黄云峰教师课程领导力结构模型,从“牧羊犬”身上解析其具体表征——在“转场”中调整课程愿景,在教学系统中勘察课程价值,在教学空间中整合课程资源,在实施指导中帮助学生驱散恐惧,发挥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并得出对教师及学生的启示,即教师要做升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13—2020年地理高考中各个知识点进行分值统计,确定“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地理高考中的易考知识点,得出从“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设计的考点内容可从渗透人地协调观,指向区域可持续;依托区域背景,展现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立足地理学科大概念,体现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强调地理学科关键能力,进行易考成因分析,以期为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高考;易考知识点;成因分析;
期刊
【摘 要】写生画活动是幼儿园中美术课的教学形式之一,强调幼儿纯真的主观感受和意愿,是具有个性的形式探索和独特创意的一种绘画形式。开展幼儿写生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感知能力、绘画创造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等。观察是写生画活动开展的前提和核心,在写生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写生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方法,以期能够为幼
期刊
【摘 要】“互联网+”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园可以采用新的理念、方式、方法,使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方面实现更好的互动交流。家园携手,创设阅读环境,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两个主要成长环境中发展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逐步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形成更有效的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本文阐释“互联网+”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关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始终是师生互动、和谐发展的基石。“教—学—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缺一不可。然而,在五年制高职院校里,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多语言方面的多维强化训练,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力的需求。因此,基于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笔者调查了19级护理班级的线上学习情况以及进行在
期刊
【摘 要】培养实践能力良好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当前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仍较大,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缺乏应用型人才。鉴于此,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