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具体选择哪一种养老方式更是争议纷纷,本文将选取中国社会最常见的两种养老方式: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来分析探讨哪一种相对更可靠。笔者认为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关键词: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33-01
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时代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当今时代最为盛行的两大养老模式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据统计,中国2000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始于1983年,这一年出生的第一代独身子女现在32岁左右,这意味着他们的母亲已经年过半百,以独身子女为主的家庭养老模式负担较重。而依靠社会养老,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资金总额不足、综合国力仍有待提高的现状,难以保证全社会公平养老。那么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出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哪个更可靠?笔者认为,要考虑哪一个更可靠,要从长期性、稳定性、公平性、效率性来判断。因而,笔者认为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家庭养老是最传统的养老模式,农业社会时期,各地区都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生产和生活功能使得家庭完全有能力承担养老责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家庭不再承担主要的生产功能。家庭养老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1.我国从古至今信奉“养儿防老”认为子女越多,就越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好的保障,来分担老人的压力。我国经过长期计划生育,再加上人口流动,使得传统大家族式的家庭规模向小型化过度,甚至出现“四二一”模式,这自然削弱加家庭养老能力。
2.家庭中的供养者应具备经济能力和时间,如果个体都忙于工作、生活奔波,缺少经济支持,也缺少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时间,家庭养老更是纸上谈兵。
3.老年人的身体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对于没有退休金的受养者,是否参与到家庭养老模式中寻找医疗保障是老人们的首要问题,大部分老人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所以不愿意选择这种模式。
4.老年人的关爱不仅是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层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农村的劳动力选择去往发展的城市发展,这造成的“空巢老人”问题只能依靠社会养老。
而相反,社会养老更加稳定化和专业化。
1.社会养老依托的养老机构可以为老人们提供全天的陪护服务,老人们可以随时获得护理,更重要的是可以与机构中的其他老人进行交流减少孤独感,还有专业的心理健康师帮助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既照顾了老人,又减轻了子女压力。
2.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人民的利益观、价值观受到了影响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观念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使得农民走出了“养儿防老”的怪圈。
3.在我国《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保险法》《民法通则》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社会养老。2016年3月6日,李克强还提出了社会养老是朝阳产业,现在出现的标准化服务,结合互联网,均变成了一种新型服务业。所以从社会层面,社会养老一直在不停向前发展。
当然有人会认为“孝顺”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决定着中国的养老传统是家庭养老。但是我们必须辩证的看问题,美德之所以提倡往往是因为缺失和不足。温饱才是谈道德的基本前提。相比较而言,所谓“国家”即有国才有家,所以依靠社会养老更加的稳定、持久、公平、效率。进而达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而“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远大理想,正是要实现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只有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保障,青壮年才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建设社会,进而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社会发展循环。
作者简介:李志宇(1992.11-),女,漢族,山西人,研究生在读,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具体选择哪一种养老方式更是争议纷纷,本文将选取中国社会最常见的两种养老方式: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来分析探讨哪一种相对更可靠。笔者认为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关键词: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33-01
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时代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当今时代最为盛行的两大养老模式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据统计,中国2000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始于1983年,这一年出生的第一代独身子女现在32岁左右,这意味着他们的母亲已经年过半百,以独身子女为主的家庭养老模式负担较重。而依靠社会养老,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资金总额不足、综合国力仍有待提高的现状,难以保证全社会公平养老。那么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出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哪个更可靠?笔者认为,要考虑哪一个更可靠,要从长期性、稳定性、公平性、效率性来判断。因而,笔者认为社会养老比家庭养老更可靠。
家庭养老是最传统的养老模式,农业社会时期,各地区都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生产和生活功能使得家庭完全有能力承担养老责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家庭不再承担主要的生产功能。家庭养老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1.我国从古至今信奉“养儿防老”认为子女越多,就越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好的保障,来分担老人的压力。我国经过长期计划生育,再加上人口流动,使得传统大家族式的家庭规模向小型化过度,甚至出现“四二一”模式,这自然削弱加家庭养老能力。
2.家庭中的供养者应具备经济能力和时间,如果个体都忙于工作、生活奔波,缺少经济支持,也缺少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时间,家庭养老更是纸上谈兵。
3.老年人的身体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对于没有退休金的受养者,是否参与到家庭养老模式中寻找医疗保障是老人们的首要问题,大部分老人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所以不愿意选择这种模式。
4.老年人的关爱不仅是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层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农村的劳动力选择去往发展的城市发展,这造成的“空巢老人”问题只能依靠社会养老。
而相反,社会养老更加稳定化和专业化。
1.社会养老依托的养老机构可以为老人们提供全天的陪护服务,老人们可以随时获得护理,更重要的是可以与机构中的其他老人进行交流减少孤独感,还有专业的心理健康师帮助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既照顾了老人,又减轻了子女压力。
2.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人民的利益观、价值观受到了影响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观念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使得农民走出了“养儿防老”的怪圈。
3.在我国《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保险法》《民法通则》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社会养老。2016年3月6日,李克强还提出了社会养老是朝阳产业,现在出现的标准化服务,结合互联网,均变成了一种新型服务业。所以从社会层面,社会养老一直在不停向前发展。
当然有人会认为“孝顺”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决定着中国的养老传统是家庭养老。但是我们必须辩证的看问题,美德之所以提倡往往是因为缺失和不足。温饱才是谈道德的基本前提。相比较而言,所谓“国家”即有国才有家,所以依靠社会养老更加的稳定、持久、公平、效率。进而达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而“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远大理想,正是要实现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只有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保障,青壮年才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建设社会,进而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社会发展循环。
作者简介:李志宇(1992.11-),女,漢族,山西人,研究生在读,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