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学好小学数学不仅能够获取基础的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技能与素养,还能为未来高年级学习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是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主要途径,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就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出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对此,本文将从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挖掘数学知识原型、创设问题探究情境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研究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教育迈入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课堂教学也承担起了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使命,需要完成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激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教学结构,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地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要求为指导,以学生的认知结构护和学习特点为基础,推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与革新,最终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全新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和推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先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然后,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沟通、讨论,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实现合作学习,最终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任务如下:一本书一共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那么每天看的页数占全书的几分之几?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了哥哥7个,给了弟弟5个,那么哥哥的苹果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任务下发后,学生们立即结合任务展开讨论,经过学生们的讨论与研究,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挖掘数学知识原型,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挖掘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原型,以此来为学生讲解知识,那么就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深化学生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注意观察、挖掘和搜集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相关的实例、元素,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巧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理解年、月、日的知识,笔者为学生们创设了生活化情境。首先,笔者从生活常见的日历展开教学,让学生们对日期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生日,进一步对日期的概念进行学习。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们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挖掘数学知识原型,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数学活动本质上是围绕着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所以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具体来说,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数学知识重难点和学生认知结构来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其次,教师需要把握适当时机向学生提问,创设出灵活多变的问题探究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独立思考、分析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为了引发学生们独立的思考,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展开了问题探究,问题如下:A数减B数的差是0.82,如果将B数增加0.18,那么这两个数的差为多少?减数增加5.6,被减数不被,差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对问题的耐心分析与思考,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引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总的来说,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所在,积极地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挖掘数学知识原型、创设问题探究情境等方法和策略,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构建起小学數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启威.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63-164.
[2]吕国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247.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研究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教育迈入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课堂教学也承担起了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使命,需要完成全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激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教学结构,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地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要求为指导,以学生的认知结构护和学习特点为基础,推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与革新,最终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全新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和推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先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与分工。然后,教师需要为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沟通、讨论,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实现合作学习,最终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任务如下:一本书一共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那么每天看的页数占全书的几分之几?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了哥哥7个,给了弟弟5个,那么哥哥的苹果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任务下发后,学生们立即结合任务展开讨论,经过学生们的讨论与研究,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挖掘数学知识原型,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挖掘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原型,以此来为学生讲解知识,那么就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深化学生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注意观察、挖掘和搜集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相关的实例、元素,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巧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理解年、月、日的知识,笔者为学生们创设了生活化情境。首先,笔者从生活常见的日历展开教学,让学生们对日期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生日,进一步对日期的概念进行学习。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们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挖掘数学知识原型,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数学活动本质上是围绕着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所以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具体来说,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数学知识重难点和学生认知结构来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其次,教师需要把握适当时机向学生提问,创设出灵活多变的问题探究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展开独立思考、分析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为了引发学生们独立的思考,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展开了问题探究,问题如下:A数减B数的差是0.82,如果将B数增加0.18,那么这两个数的差为多少?减数增加5.6,被减数不被,差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对问题的耐心分析与思考,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引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总的来说,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所在,积极地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挖掘数学知识原型、创设问题探究情境等方法和策略,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构建起小学數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启威.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63-164.
[2]吕国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247.